七、结语(1 / 1)

税收优惠政策作为激励慈善组织积极投入到各种慈善公益事业的直接手段,应当在培育慈善组织的过程中发挥激励作用,其实施不仅仅是税务部门的责任,还关系到与民政等部门的衔接工作。因此应建立民政部门、工商部门、税务部门的信息沟通机制,并通过税务部门推动慈善组织的监管,使慈善组织健康发展。

The Tax-induced Supervison over Charitable Organization

Zhang Xiaoting

Abstract:How to control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aritable organization through institutional construction,is a common issue faced by most countries.It is the way of taxation that has been widely adopted by many counties to influce on and regulate charitable organization.The article suggests that,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the inductive norms in taxation law so as to guide and supervise the development of charitable organization.

Key words:Charitable Organization,Taxpreferences,The Tax-induced Supervison

[1]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本文是作者主持的民政部2013“中国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理论研究部级课题《慈善组织的税收诱致性监管研究》(项目号:2013MZACR001-07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2] 张奇林:《美国的慈善立法及其启示》,载《法学评论》,2007(4)。

[3] 约瑟夫·J·厄本:《美国国税局对于免税组织的管理》,载民政部法制办公室:《中国慈善立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360页,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

[4] 王丽华:《完善我国捐赠人税收优惠制度的法律思考》,载《法制论丛》,2006(7)。

[5] 施昌奎:《转型期慈善事业运营管理模式》,144页,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6] 郭健:《社会捐赠及其税收激励研究》,84页,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7] 同上书,79页。

[8] 税兵:《非营利法人解释》,载《法学研究》,2007(5)。

[9] 税兵:《基金会治理的法律道路》,载《法律科学》,2010(6)。

[10] 税兵:《基金会治理的法律道路》,载《法律科学》,2010(6)。

[11] [德]马克斯·韦伯:《论经济与社会中的法律》,张乃根译,225~227页,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

[12] 李猛:《论抽象社会》,载《社会科学研究》,1999(1)。

[13] 黄茂荣:《法学方法与现代税法》,184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14] 例如,在对慈善组织申请按照《国内税收条例》501(C)(3)条款享有免税资格时,将对申请人进行组织检验和运行检验。组织检验的目的是审查其工作目标是否符合免税的要求,所有收入全部用于与宗旨相关的事业,组织解散时将全部财产转交其他同类机构或政府,净收益不用于个人利益,不参加限制性政治活动等。运行检验的目的是对这个机构的活动进行审查,以防止其有为私人牟利的腐败现象或从事某种被禁止的政治性活动。见马骏:《非营利组织税收优惠法律问题研究》,12页,山西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5] Marion R.Fremont-Smith,Governing Nonprofit Organization:Federal and State Law and Regulations,Cambridge: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4,p.192.转引自张奇林:《美国的慈善立法及其启示》,载《法学评论》,2007(4)。

[16] 张奇林:《美国的慈善立法及其启示》,载《法学评论》,2007(4)。

[17] 冯辉:《公募基金会的法律监管问题初探》,载《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

[18] 梁洋:《浅析美国慈善税收制度的监管模式》,载《法制与社会》,2011(11)。

[19] 陈成文、谭娟:《税收政策与慈善事业:美国经验及其启示》,载《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