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历史观(1 / 1)

哲学导论 张世英 539 字 18天前

17世纪末18世纪初意大利哲学家G.B.维柯(Giovanni Battista Vico,1668—1744)在《新科学》一书中最早在神意之外寻找历史发展的规律。18世纪法国哲学家伏尔泰(Fran??ois-Marie Voltaire,1694—1778)第一次明确使用了“历史哲学”一词,意指人们不应把历史理解为史实的堆积,而应对历史做哲学的思考。从此,历史哲学便成为哲学的一个分支。在19世纪占主导地位的是思辨的历史哲学,主要探讨历史演变的规律。康德在《一个世界公民观点之下的普遍历史观念》一书中指出,人类历史具有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人性在由自然状态进入社会状态过程中可以逐步得到完满的实现,这一实现过程就是人类历史。黑格尔在《历史哲学讲演录》中,认为历史不是一连串的偶然事件,而是理性自身发展的有规律的过程。这一时期,许多学者认为历史中存在着与自然规律一样的因果律,历史学与自然科学没有原则上的区别。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思辨的历史哲学出现了新的变化。德国历史哲学家O.斯宾格勒(Oswald Spengler,1880—1936)反对19世纪流行的历史进化观点,提出了文化比较形态学,认为世界历史由若干独立的文化单元组成,如埃及、印度、中国、希腊、罗马、阿拉伯、西方,每个文化单元都经历大致相同的周期,即由发生、发达到衰落,人们可以预见历史的未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历史学家A.J.汤因比(Arnold Joseph Toyn bee,1889—1975)继承和发展了斯宾格勒的理论,在《历史研究》中把人类历史分成26个文明单元,每个文明都经历兴起、生长、衰落、解体等阶段。文明是由于“挑战”与“应战”而兴起,文明的生长是由于少数人的创造性和多数人的摹仿,文明的衰落则是由于少数人变成统治者而失去创造性,多数人离心离德,起而反抗统治者,文明衰落的标志是“大一统国家的诞生”。

从20世纪初开始,思辨的历史哲学的主导地位逐渐为批判的历史哲学所代替。批判的历史哲学不再把重点放在解释历史事实上,而放在解释对历史的理解的性质上。其主要代表为狄尔泰、W.文德尔班(Wilhelm Windelband,1848—1915)、B.克罗齐、R.G.柯林伍德(Robin George Collingwood,1889—1943)、K.R.波普尔等。他们强调历史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别,倾向于否认历史有规律、否认历史可以预言。

和前两篇的思路一样,本篇的目的不是介绍历史哲学本身,而是论述第一篇中提出的哲学基本思想和基本观点在历史观方面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