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 人 谋 略(1 / 1)

No.10 做人要有使命感

名人导语

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吉鸿昌

本节要点

立志;居敬;主静;谨言;有恒。

故事案例

人,为什么要活在这个世界上?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这一问题的答案就是:人,是为了使命才活在这个世界上的——生命,就是生来负有使命感!

曾国藩主张积极入世,充满着对国家、文化的使命感。早在青年时期,他就时刻等候着国家的召唤和委任。

为了磨砺志向,曾国藩曾两次改名。曾国藩乳名宽一,名子诚,字伯涵。进入弱冠之年,曾国藩自己改号“涤生”,他在日记中写道:“涤者,取涤其旧染之污也;生者,取明袁了凡之言: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抒发了曾国藩弃旧图新、发愤自强的理想与信念。

他又给自己定下了一条座右铭: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只问耕耘。

在诗歌中曾国藩也常常抒发自己远大的志向,期望自己有一天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在《感春六首》中,他写道:

立志

煌煌先哲,彼不犹人?藐焉小子,亦父母之身。聪明福禄,予我者厚哉!弃天而佚,是及凶灾。积悔累千,其终也已;往者不可追,请从今始!荷道以躬,兴之以言;一息尚存,永矢弗援。

居敬

天地定位,二五胚胎;鼎焉作配,实日三才。严恪齐明,以凝汝命;汝之不庄,伐生戕性。谁人可慢?何事可弛?弛事者无成,慢人者反而。纵彼不反,亦长吾骄;人则下汝,天发昭昭。

主静

斋宿日观,天鸡一鸣。万籁俱息,但闻钟声。后有毒蛇,前有猛虎,神定不慑,谁敢予侮?岂伊避人?日对三军。我虑则一,彼纷不纷。驰骛半生,曾不自主;今其老矣,殆扰扰以终古。

谨言

巧语悦人,自扰其身;闲语送日,亦扰汝神。解人不夸,夸者不解;道听途说,智笑愚骇。骇者终明,谓汝贾欺;笑者鄙汝,虽失犹疑。忧悔既丛,铭以自改;铭而复蹈,嗟汝既耄!

有恒

自吾识字,百历及兹;二十有八载,则无一知。曩者所祈,阅时而鄙;故者既抛,新者旋徒。德业之不常,是为物迁;尔之再食,曾为闻或衍。黍黍之增,乃久盈斗;天君司命,敢告马走。

在这五句箴言中,首先一句就是立志,他要荷道以躬,要兴之以言。就是说要以己身,担当中国的道统。

志已立定,便要付诸实践。因此曾国藩自入翰林院任侍郎后,仍在不懈地努力读书。为此,他曾自立课程十二条,悉力以赴。同时,他还为自己制定了一个自修的课程:凡是读书的心得、人情的历练、自身的修养、诗文的创作,莫不分别记录下来。这些记录共分五类,命名为:茶余偶谈、过隙影、馈贫粮、诗文钞、诗文章。而且,从道光十九年(1839年)起,他开始写日记。后来虽然有时会有间断,但总不会间隔太久;从咸丰八年(1858年)六月起,就再也不曾中断过一天,即使行军、生病的时候,也照记不误,直到他去世的前一天为止。就此一项功夫,已可看出曾国藩的毅力可见一斑了。

例如,他在家书中告诫六弟(曾国华)读书应该发愤自立时说:

六弟自怨数奇,余亦深以为然。然屈于小试辄发牢骚,吾窃笑其志之小,而所忧之不大也。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故其为忧也,以不如舜不如周公为忧也,以德不修学不讲为忧也……

在信中,他希望六弟能像古代圣人舜、周公那样“悲天命而悯人穷”,为天下百姓着想,而不为一己之得失或喜或忧。

当太平军崛起,清廷面临危亡时,曾国藩挺身而出,编练湘军。功成之后,又奉命剿捻。剿捻不力,他不放弃,自愿留营效力,“以散员周旋其间,维湘、淮之军心,通吴、楚之血脉,绝不作置身局外之想”。他回两江总督任上,依旧尽职尽责,为李鸿章出谋划策,打气鼓劲儿。后来他接任直隶总督,办理“天津教案”。因为恐怕激怒洋人,导致战争,退让较多,引起全国公愤,人人都视之为“卖国贼”,他自己也“外惭清议,内疚神明”,结果被调回两江任上,由李鸿章接办。

曾国藩办事妥当与否,姑且不问,但他绝非“卖国”,则毋庸置疑。后来李鸿章办理,基本上维持原议,如丁日昌所说:“自古以来,局外之议论,不谅局中之艰难。”曾国藩勇于任事,挺身入局,其动机不说,这种精神,却是值得借鉴的。

智慧点评

有的人从小就立志要报效国家,报国就是他的使命感!有的人自幼便有兴家立业之心,这是他对家族负有使命感!有的人深知办学办教育的重要,教化就是他的使命感!有的人想到生产济世,生产就是他的使命感!

No.11 要胸襟坦**,虚怀若谷

名人导语

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萧楚女

本节要点

待人处世要豁达;保持一颗宽容大度之心;以礼动人的社交战略;治军理政怀有仁心。

故事案例

1.待人处世要豁达

在同治二年(1863年)给曾国荃的信中,曾国藩则借李白等人的诗文风格来比喻人生的道德修养,他说:

自古圣贤豪杰、文人才士,其志事不同,而其豁达光明之胸大略相同。以诗言之,必先有豁达光明之识,然后有恬淡冲融之趣。如李白……则豁达处多……吾好读《庄子》,以其豁达足益有胸襟也。

吾辈现办军务,系处功利场中,宜刻望勤劳……早作夜思,以求有济。而治事之外,此中却须有一段豁达冲融气象。二者并进,则勤劳而以恬淡出之,最有意味。余所以令刻“劳谦君子”印章与弟者,此也。

在这封信中,曾国藩告诉弟弟,自己兄弟虽然掌握兵权,但一定要以豁达的气度来待人处世,保持恬淡冲融的气度,而不要参与争名夺利的斗争。

2.保持一颗宽容大度之心

曾国藩是这样说的,而且也是这样做的,对于胸襟豁达坦**、虚怀若谷的君子,他从内心感到敬佩,并以此自勉,因此他一生虽然追求功名,却绝不贪图名利和私欲,而是能够推功于他人,始终保持着一颗宽容大度之心。

当时,清朝太平军四起,为了剿捻,曾国藩求才心切,因此也难免有被骗的时候。

有一次,一个冒充校官的人拜访曾国藩,高谈阔论,谈笑风生,有不可一世之概,曾国藩礼贤下士,对投幕的各种人都倾心相接,但心中不喜欢说大话的人。

只见这个人言辞伶俐,心中好奇,中间论及用人须杜绝欺骗事,正色大言说:“受欺不受欺,全在于自己是何种人。我纵横当世,略有所见,像中堂大人至诚盛德,别人不忍欺骗;像左公(左宗棠)严气正性,别人不敢欺骗。而别人不欺而尚怀疑别人欺骗他,或已经被欺而不知的人,也大有人在。”

曾国藩察人一向重条理,见此人讲了四种“欺法”,颇有道理,不禁大喜,对他说:“你可到军营中,观我所用之人。”此人应诺而出。

第二天,此人拜见营中文武各官后,像煞有介事地对曾国藩说:“军中多豪杰俊雄之士,但我从中发现有两位君子式的人才。”曾国藩急忙问是“何人”?此人举涂宗瀛及郭远堂以对。曾国藩又大喜称善,待为上宾,但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位置,只好暂时让他督造船炮。

多日后,兵卒向曾国藩报告此人挟千金逃走,请发兵追捕。曾国藩默然良久,说:“停下,不要追。”兵卒退下后,曾国藩双手把须,说:“人不忍欺,人不忍欺。”身边的人听到这句话,想笑又不敢笑。

过了几天,曾国藩旧话重提,幕僚问为什么不发兵追捕。曾国藩的回答高人一筹:“现今发、捻交织,此人只以骗钱计,若逼之过急,恐人敌营,为害实大。区区千金,与本人受欺之名皆不足道。”此事在令人“喷饭”之余,亦足见曾国藩的远见与胸襟。

3.以礼动人的社交战略

曾国藩十分注意克制自己的各种欲望和不满,在官场和军队中实施以礼动人的社交战略,竭力使自己的言语行动都符合礼的要求,并以此来感化同僚,以共图大事。

曾国藩在任职两江总督时,朝廷派满人出身的贪官官文到湖广,让其以总督的身份监视汉人。曾国藩的湘军都十分憎恶这个人,曾国藩本人对他也很厌恶,但是,为了大局着想,他仍告诫部属对官文要以礼相待。

一次,正值官文宠幸的六姨太三十岁生日,总督衙门向武昌官场大发请柬,要为六姨太庆祝一番。湖北司道府县大部分官员平日对官文都没有好感,更不屑于为一个姨太太祝寿。

曾国藩手下的湖北巡抚胡林翼从湘军利益出发,以礼服人,主动前去祝贺。到了那一天,胡林翼甚至还带来了老母和正妻静娟夫人,并让自己的夫人以太太之礼,给官文的六姨太送了一份厚礼。

官文的六姨太自幼丧母,对此十分感动,认胡太夫人为母。胡太夫人也高高兴兴地收下这个义女。官文对六姨太向来百依百顺,官胡两家认了干亲,从此不再给胡林翼找岔子了。自此以后,湖北的军事民事,全交付予胡林翼一手办理,他只在上面盖章而已;而胡林翼也表面上对他恭敬顺从。

一时间,武昌城里督抚关系如此亲密,成为全国之首。由这件事也使曾国藩认识到了“以礼动人”的重要性,从而加强了他推崇以礼治军的信心。

4.治军理政怀有仁心

曾国藩受儒家思想影响颇深,在治军理政的过程中,这种影响体现得尤为明显。正是因为怀有仁心,他的下属对他才由衷敬服。

在曾国藩和左宗棠之间,他们的矛盾冲突有时是十分尖锐的,而曾国藩却能以德报怨,在左宗棠穷困潦倒、处于危难之时,不但没有落井下石,反而施以援手,尤为难能可贵。

咸丰十年(1860年),清朝廷接到曾国藩的上述奏章后,于四月二十日,谕令左宗棠“以四品京堂候补,随同曾国藩襄办军务”。左宗棠因而正式成了曾国藩的一个幕僚。曾国藩立即让他回湖南募勇开赴江西战场。

过了几个月,左宗棠军在江西连克德兴、婺源,曾国藩立即于十一月二十八日上专折为他们报功请赏,并追述他以前的战绩,尽是溢美之词,对其可谓推崇备至。左宗棠因此得以晋升为候补三品京堂。

到了咸丰十一年(1861年)四月初二,曾国藩又上奏道:“左宗棠上年奉旨襄办臣处军务,募勇五千余人,驰赴江皖之交,方虑其新军难收速效,乃去冬堵黄文金大股,今春击退李世贤大股,以数千新集之众,破十倍凶悍之贼,因地利以审敌情,蓄机势以作士气,实属深明将略,度越时贤。”因而奏请“将左宗棠襄办军务改为帮办军务”,朝廷立即照准。

之后,到了十一月十六日,曾国藩又根据闽浙总督庆端、浙江巡抚王有龄之请,奏请派左宗棠援浙,并将在江西广信、广丰、玉山、饶州和安徽徽州等地的陆军及昌国内河水师,统归左宗棠就近节制调度,使左宗棠开始拥有较大的军权,但左宗棠还未奔至杭州,杭州已于十一月二十八日被太平军占领,杭州将军瑞昌与浙江巡抚王有龄均死于这场战事。

于是,曾国藩第四次上奏保举左宗棠。果然,左宗棠于第二年即受命为浙江巡抚,并根据曾国藩的奏请,朝廷命左宗棠的部下蒋益澄为浙江布政使。

曾国藩一方面请求辞掉自己节制浙江军务的谕令,一方面把左宗棠推到了浙江的最高位置上。为什么呢?他在奏稿中写道:“以臣遥制浙军,尚隔越于千里之外。不若以左宗棠专办浙省,可取决于呼吸之间。左宗棠前在湖南抚臣骆秉章幕中赞助军谋,兼顾数省,其才实可独当一面。”

曾国藩如此谦让,又如此实心实力地为清朝廷保举人才,心中哪有半点对左宗棠的嫌隙之意?同治二年(1863年)三月十八日,左宗棠初任命为闽浙总督,仍署浙江巡抚,从此与曾国藩平起平坐了。

三年之中,左宗棠由一个被人诬告、走投无路的士子,一跃而为疆吏大臣,这样一日千里的仕途,固然出于他的才能和战功,而如此不断地报功保举,也只有曾国藩才能做到。所以,左宗棠在挽曾国藩的联中,深情地写道:“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

“宰相肚里能撑船”,的确,曾国藩胸怀宽广,颇有雅量,他看重的是左宗棠的才能,是清朝的大局,因此,他不但赢得了大家的肯定,还赢得了左宗棠的钦佩。

然而,作为同胞兄弟的曾国荃与兄长相比,却逊色许多。曾国荃远远不如曾国藩那样看得开,在取得战功之后,急于争功夺利,结果不仅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高官厚禄,反而受到其他朝臣的猜忌和诽谤,以至于气急攻心,染上疾病。

所以,胸襟坦**、虚怀若谷也是曾国藩交友处世中高人一等的功夫。

智慧点评

做人和交友能够胸襟坦**,虚怀若谷,就可以使人与人之间以诚相待,互相信赖,博取人们对你的支持和真诚相助,事业就有成功的希望。

No.12 内外兼修,誓做完人

名人导语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吴玉章

本节要点

崇尚刚直;树立最高理想;主张本志不可移。

故事案例

世上没有完美的存在但却有不断追求完美的人。对这些努力想功成名就的人,我们称之为“完人”。

1.崇尚刚直

曾国藩对人的评价表现了他独特的处世风格。他崇尚刚直,认为做就要做充满刚直之气的大丈夫。

曾国藩常常写信给他的弟弟、子女们,说曾家后代秉承了母亲江氏的刚猛气质。

其母江氏刚嫁到曾家时,曾家经济尚不宽裕,操持家务更加克勤克俭,家境也渐渐兴旺起来了。特别是江氏贤惠,侍奉公婆十分殷勤,可以说是不怕脏累,任劳任怨。自嫁入曾门后,共生有五男四女,家人的所有衣物都是她亲手缝制的。

曾国藩的父亲常以“人众家贫为虑”,而江氏总是用“好作自强之言”相劝。她常对丈夫说:我们家孩子虽然多,但是、读书、务农、经商、为官样样可做,我在家里操持家务,孩子们在外面闯**,还用担心什么贫苦呢?从她的言语可以看出,母亲江氏对曾国藩品性的影响是巨大的。

2.树立最高理想

曾国藩的最高理想是“立言、立功、立德”,三者他都做到了。

立言,他的著述、家书、日记,广为流传,至今仍被天下传阅,尤以《家书》影响最广,成为不少名人雅士的枕头读物;立功,他挽救了清王朝,在列强横行、各势纷乱的局面下恪尽职责;立德,他内外兼修,誓做完人,并事事以身作则,重视身教。

正因为如此,后世给他的头衔不胜枚举:“中兴名臣”、“处世楷模”、“湘军创始人和领袖”、“太平天国的克星”、“洋务运动的领袖”、“近代史之父”等。除此之外,曾国藩对志向的追求也很执著。他认为人不能朝三暮四,不能如墙头芦苇,随风摇摆,而要矢志不移,有原则有操守,否则,光阴匆匆,肯定会无所作为。

他认为自己自从军以来,就怀着临讫授命的志向,丙戌年有病时,总怕一下子病死家中,违背了自己的初志,失信于世人。后来复出,意志更加坚定;倘若再有什么不测,也没有留恋和后悔的事情了。

3.主张本志不可移

曾国藩主张,本志不可移,并把能否持之有恒看做有成无成的重要体现。他在家信中以自责的方式教导子侄说:“余生平坐无恒之弊,万事无成,德无成,业无成,已可深耻矣。等到办理军事,志向才最终确定,中间本志变化,尤无恒之大者,用为内耻。”事实上曾国藩所改变的只是他“本志”的一些表象,而他从年轻时就要成为不同凡响的人物,要成为“蛟龙”,干一番大事业的“大志”并没有变。但他认为自己从军以来是一次本志的改变。因此,他主张自从军以后“死在沙场”、“以身殉国”的“初志”是绝不可再改变的了。

曾国藩曾经说过这么一段话:“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若夫一己之屈伸,一家之饥饱,世俗之荣辱、得失、贵贱、毁誉,君子固不暇忧及此也。”

由此可知,对于“完人”他有自己的一番理解。同样道理,这世间芸芸众生,想当完人的多了,真正能做到的却鲜而有之,完美在于心,在于志向而不在于一念之间。

智慧点评

无论何时,要想成大事,非树立远大志向不可,并以这种志向为目标积极进取,内外兼修,有志贵在有恒,坚持不懈地去追求才有功成名就“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时候。

No.13 雕琢性情,锻造气质

名人导语

生活真象这杯浓酒,不经三番五次的提炼呵,就不会这样可口!

——郭小川

本节要点

静是一种境界;超凡的心境需要培养;拥有良好的心境。

故事案例

自古圣贤豪杰、文人才士,其治事不同,而其豁达光明之胸,大略相同。东方古典文化中,“静”的含义为:放下万物,心无杂念、豁达光明的心境。

曾国藩一直学习古代先哲的智慧,并能不时地反思自己的得失,以史为鉴,以圣贤为镜,用各种方式雕琢自己的内在性情。

1.静是一种境界

曾国藩在写给弟弟的信中说:

以你现有水平,要每日多读书培养气质内涵,日积月累就会有所长进,这就好比建房子,有好的地基也要有合理的结构,再加上精良的装修功夫才能成为华室。所以,何必急急忙忙六神无主呢?内在的修为是需要时间与耐心的呀。

信虽是写给弟弟的,又何尝不是他自己的心灵写照?

“静”是一种真实无妄、虚灵自然、无往无碍的境界,这种境界体现于道义,就是孟子的“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威武不能屈”,体现于对生命的体验,就是庄子的逍遥游,既可以表现为波澜壮阔,也可以表现为小桥流水。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是这个道理。老子说“上善若水”,指的就是这种无所执著、顺物自然的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内心的体验是一种无边的恬静和无牵无挂的快乐,似乎已经达到了终极的满足,再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也不会觉得辛苦了。

2.超凡的心境需要培养

传说孔子的学生颜回身居陋巷而不改其乐,现代人很难理解,其实只是没有尝过“道”的滋味的缘故,倘若了解“道味”之乐,应该也有孟子的正气和庄子的逍遥了。所以,超凡的心境不是凭空产生而是需要培养的。

培养的方法,并非如人们想象的那样,只是静些,其实在任何环境下都做得到。或者说是否做到不在于环境条件,而在于是否有一种恬淡冲虚的意境。

我们经常有这样的体会:高度紧张,心理压力过大,短时间或无妨碍,时间一久,必致伤身害体。曾国藩对此深有了解,所以经常主动寻找快乐,这实际上也是一种精神的解脱和培养性情的方式。

曾国藩投笔从戎,每天都在与太平军激烈的对抗中生存,心理压力之大可想而知。这时他也不忘调节自己的心理,诗歌和书法给他带来许多快乐。而最有益其身心的,或许是他幽默的性情。

曾国藩学问渊博,文学根底甚深,每日批阅的文件、书信虽多,但非常认真、仔细。他批阅公文喜诙谐,很耐人寻味。

咸丰十年(1860年)十二月,曾国藩驻军祁门。一日批阅公牍,内有浙江省建德县团练把总李元的文书,面用“移封”。

“移”是一种官方文书,分文移和武移两种。文移是谴责性公文,唐代以后成为官府平行机构间相互交涉的文书;武移是声讨性公文,跟檄文相似。

当时,曾国藩任两江总督,集四省军政大权于一身,而团练把总最高为正七品衔,李元把总竞用“移封敌体”,是无知还是憨?曾国藩看后,于封面上题十七字令云:“团练把总李,行个平等礼。云何用移封敌体?”并自记:“见者无不绝倒。”

在上面的案例中,他不怒反乐,说明曾国藩良好的性情与气度。由此可见,性情对一个人的重要性。

3.拥有良好的心境

一个人之所以能够受到多数人的承认或推崇,更主要的还是来自自身的修养。由于曾国藩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熏染陶冶,经过严格科举考试而产生的一个典型的封建知识分子,所以他对儒家那一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信条看得非常重要,视为平生待人接物、处世治事的基本准则。而曾国藩能够把自身的修养同“齐家、治国、平天下”联系起来,并按三部曲来进行,自是他为人处世的高人之处。

曾国藩主张,修身必须首先结合实际去进行。不管是读书做学问,还是待人接物;不管是带兵打仗,还是为官从政,都有修身的大学问体现其中。要做到这样,曾氏认为重要的问题就是立足于精神修养。

精神是人生意志的本源。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观。曾国藩认为,精神的修养,全是内心所要做的功夫。所谓治心之道,如惩忿窒欲、静坐养心、平淡自守、改过迁善等,都属于精神方面的修养。

因而,在他的日记和家书中,关于这方面的言论很多。他主张,精神修养必须按照静坐、平淡、改过这三个步骤去进行。心静自然平和,平和之后改进也能很好地进行,这三者是循序渐进的过程。

自东汉以来,儒家积极人世的人生哲学与老庄自然淡泊的消极出世人生哲学始终是互为补充的。至于佛家所说的“明心见”,更要求人们先有静的境界。因而,静坐也就成为中国士大夫阶层最基本的修养功夫。曾国藩综合儒道佛三家之说,把静字功夫看得非常重要。

心静很重要,圣贤们都能做到这一点。王阳明正是因为有这功夫所以才不动心。若心不能静,即使反省自我也不能彻底,即使找到原由也不明其理,无从下手,因为心是浮躁的。

曾国藩在强调静字的同时,还主张要有平淡的心境。他说:“思胸襟广大,宜从‘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庶几胸怀日阔。”并表示“世俗之功名须看得平淡些”。因为他认识到,一般人之所以胸襟狭窄,全是物欲之念太重,功名之念太深。若被私欲困扰住心,精神也没有安静的日子了,自然也就不会感到快乐。曾国藩是想让自己做到心中平淡,不致为私欲所扰乱,务使精神恬静,不受外物之累,然后可以处于光明无欲的心境。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以后的一系列行为都能很好地证明这一点。

智慧点评

曾国藩的养心学问是典型的身心兼治,因为一个人在官场中混最不易,最易丧失威权与荣耀,其中也有一些“规矩”,这些规矩要独运于心,在幕后遵守,一是不直言人短,二是知己悦人,即保持一团和气最重要,三是要提防奸人捣乱。拥有良好的心境之后,即使遭遇不幸,也能顺气自怡,可贵的是志向操守不改,能顺应环境的变化而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