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养学是人生的一个总要部分,修身是琢磨性情、陶冶情操,养学则可开拓视野、提高自身素质。修身养性是完善自我的第一步,也是成就大业的第一步。良好的修养是提高自身素质的保障,也是人生有所成就的前提。
圆满的人生和基本品德是不可分的。唯有修养自己的品行才能享受真正的成功和恒久的快乐。修身养学的功力和事业的成败是紧密相关的,曾国藩能达到“内圣外王”,少不了“勤修”,胡雪岩能成为一代商神,也和修身密不可分。
No.25知耻是必备的素质
名人导语
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孟子
本节要点
苏秦苦读雪耻;羞耻之心改造马超。
故事案例
一个人所以稍稍顾及自己的脸面,是希望有人敬重他;如果一个人的狂傲懒惰卑鄙之情,已经暴露出来,他便会彻底无耻,不顾一切,宁愿与正人君子为仇,而从此以后此人便不可救药了。
古人云:知耻近勇。可见,知耻是一个有修养的人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一个人,如果不知羞耻为何物,那么,他除了成为社会的公害,还能成为别的什么呢?曾国藩一生在官场中度过,阅人极多,对那些不知羞耻的人是深恶痛绝的,而从他所说的话来看,那些人起初时还稍顾体面,是希望得到人们的敬重的,而当狐狸尾巴一旦露出,便会如泼妇一般,不顾羞耻脸面,专门与正人君子为仇,这也反映了曾国藩对这类人的体会至深。所以,曾国藩告诫人们,做一个真正的人,知耻是必备的素质。当你身处逆境,面临人所不堪忍受的窘境时,如果你仍有羞耻人心,不自暴自弃,那你就是一个有希望的人。
1.苏秦苦读雪耻
战国时,苏秦学游说之术,想以此出人头地,却四处碰壁,受家人讥笑,但他并未因此而泄气,而是更加努力学习,以期雪耻。苏秦曾经和张仪同学于鬼谷子门下,学习纵横之术。学成之后便想凭自己的学问和口才,出去弄个一官半职。谁知处处碰壁,没有人理睬他的那一套。游说失败,狼狈归来,父、母、妻、嫂没有一个理他。苏秦深受刺激,这才觉得自己的学问还差得远。
但是,苏秦并没有因此放弃自己的抱负,他开始了更加勤奋刻苦的学习。他找来姜太公的《六韬》、《阴符》等兵书,足不出户,昼夜攻读。有时候念累了,眼皮粘在一起怎么也睁不开,他就用一个锥子刺戳自己的大腿。锥子入肉,血流如注,切肤之痛使他迅速驱走了睡意,于是他又重振精神,继续攻读。
相传,苏秦有时读书太累了,就要扑在案头上打瞌睡,他就拿根绳子吊在房梁上,一头吊住自己的头发。当脑袋要扑到案头上时,绳子就揪住了头发,牵痛头皮,人便又醒了。苏秦就这样头悬梁,锥刺股,刻苦用功,读熟了姜太公的兵法,记熟了各国的地形、政治情况和军事力量,并且研究了各诸侯的心理状态。
经过这一番准备,苏秦于公元前334年开始游说六国,终于得到六国君王的重用,佩挂六国相印。
2.羞耻之心改造马超
马超是三国时的大将,他为人狂傲,而张飞则通过引发他的羞耻之心而改造了他。
三国时,占据西凉的马超被曹操打败了,马超走投无路,跑去投奔了刘备。刘备对马超非常赏识,拜他为平西将军,封都亭侯。马超见刘备对自己的待遇非常优厚,便目中无人,对谁都挺傲慢,和刘备谈话经常直呼其名,十分无礼。关羽见状,十分生气,便请求刘备杀掉马超,可刘备又不肯。张飞对关羽说:“要是这样,咱们就该给马超作出个样子,让他知道一下什么叫礼法。”
第二天,刘备召集众将开会,关羽和张飞都亲自拿着宝剑值勤。马超来后便坐到了自己的席位上,可座席上却不见关羽、张飞的影子。马超挺纳闷,找了一圈,才看见他们俩正站在那儿执勤呢。马超见状大惊,从此以后,马超见到刘备便恭恭敬敬的了。
智慧点评
羞耻的个体往往会感到沮丧、自卑、自我贬损、自我怀疑、绝望等,认为自己对事情无能为力。公开的情境会易化羞耻感,所以减少羞耻最容易的一个办法就是自我孤立,让自己远离他人。人们也可以通过积极努力,改善自己的行为表现来减少羞耻感。
No.26保持知悔的心态
名人导语
不慎其前而悔其后,嗟乎!虽悔无及矣。
——韩婴
本节要点
曾国藩的知悔论;曾国藩悔恨失军权。
故事案例
1.曾国藩的知悔论
知道自己的过失,便加以承认,毫不犹豫地予以改正,这是最难做到的事情。豪杰之所以成为豪杰,圣贤之所以成为圣贤,便是在这个问题上,光明磊落,超过别人。如果能过了这一关,心里就会非常安乐,省去了许多纠葛,避免了多少遮掩装饰的丑态。
窃取虚名的人,将会有想不到的灾祸;包藏罪恶的人,会有意料不到的灾祸;怀有嫉妒心的人,会有意料不到的灾祸。
吉、凶、悔、吝,这四者互相循环。吉,并不一定是指祥瑞,只要办事时处置得恰当,没有人非议和鬼神的责难,就是吉,越过了这一点,就是吝。
天道忌讳太满,鬼神讨厌盈溢,太阳到了中天就会下斜,月亮满了就亏缺,《易》中的爻辞常常称说贞吝,《易》的道理,是要求因时而变化,居中待变,如果死守不变,就由贞转化为吝了。做事过了头,不要说那些不义之事,就是尽善尽美的行为,完全符合道德的事情,只要稍稍过了头,耻辱也会随之而来,我在京城做官,把我所居住的房子自名为“求阙斋”,也就是怕因为盈满而招来耻辱。
每个人无论贤能还是愚笨,碰到灾难都知道后悔,后悔就可以避免进一步的灾难。所以说:“震就是没有祸患,因为存有悔心。”冲击你的心灵,磨炼你忍耐的性情,这才是担当大任的基础;退身修行,这才是国家中兴的根本。
自古以来成就巨大事业的人没有不是从殚心竭虑、觉悟事理、知道悔过中走过来的,耻辱慢慢变为灾祸,知悔则会转化为吉,所以《易》道以后悔为最善,以吝为最不善。我家的子弟,想要通过自我修养而免除灾难,特别要注重这么两句话:“不要追求快意的事情,要常常保持悔过的心态。”
我曾研究《易》中讲的道理,考察盈虚升降的原因,才知道人是不可能没有缺陷的。日中则昃,月盈则亏,天有孤虚,地阙东南,没有总是十全十美而没有一点缺陷的。“剥”卦含着相对应的“复”卦,故而君子认为得到“剥”卦是可喜的。“央”卦暗藏着相对应的“妖”卦,所以君子认为得到“妖”卦,也仍然潜伏有危险。
所以,本来是吉的,由于吝而趋向于凶;本来是凶的,由于改悔而又趋向于吉。君子只知道有悔,知道了悔,所以才忍受得住缺陷而不敢去追求过于完美的东西。小人时时要追求完美,既然得到了完美,则吝和凶也就跟着来了。众人常有不足,而一个人常十全十美,这也是因为天道屈伸转化的缘故,难道真会如此不公平吗?
古人说,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曾国藩所说的知悔,除了这个意思,还有更深的一层意思,就是对己,要时时知悔过,做错的事,就是错了,就要追悔不已,一有改过的机会,就毫不犹豫地抓住;对人,就要不顾个人面子,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没有任何姑息的成分。这些内容,实际上也是曾国藩一生经历中的重要教训。
2.曾国藩悔恨失军权
曾国藩从帮办湖南全省团练开始,就用木质关防,关防上所刻大字为“钦命帮办团练查匪事务前任礼部侍郎之关防”。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八月秋补缺,又换“钦差兵部右侍郎之关防”。自出征以来,得到皇上的命令,“皆系接奉廷寄,未经明降渝旨”。
因此,外界讥嘲甚多,有人讥讽说“自请出征,不应支领官饷”;有人指责说“不应称钦差”;有人说他曾经革职,不应专折奏事。岁月既久,关防屡换,往往被人“疑为伪造”。部将出差外省,外省地方官不予信任,对盖有关防之公文不予理会,甚者竟将湘部出差外省的官员关押,加以侮辱。曾国藩仔细观察局势,认为“非位任巡抚,有察吏之权”,决不能治军,决不能兼及筹饷。
而恰在此时,胡林翼等已攻占了武昌,形成了高屋建瓴之势,水陆师直捣九江。长江下游方面,自咸丰七年四月何桂清接替怡良为两江总督后,江南大营日有起色,正在进攻镇江,捷报频传。所以清廷便决定将长江上游战事责成湖广总督官文、湖北巡抚胡林翼,将下游战事、攻陷天京的希望寄托在何桂清与和春的身上。认为这样处理,定操胜算。因此,断然拒绝了曾国藩干预朝廷用人大政,并撤销了他兵部侍郎的职务,将他开缺在籍守制,消除了他的兵权。同时命署理湖北提督杨岳斌总统外江水师,惠潮喜道彭玉麟协同调度。这样的结果致使江西湘军很快陷入了涣散状态。
后来,胡林翼虽然一度派人往江西统率湘军陆师,依然无济于事,而且李续宾兄弟对清政府消除曾国藩的兵权也极为不满,心怀退志。
曾国藩被消除兵权后,尽管受到外界的讥评、嘲笑与责骂,却获得了全体湘军官兵对他的同情与爱戴,使他在湘军中的威望空前提高。
七月,湘军第一员大将李续宾致书曾国藩说,一旦攻克九江后,“或则皖省,或援豫章,先生不出,续宾何敢独行前往?虽有厚庵、杨岳斌、彭玉麟,而水陆不一,且不能咨商群帅,难言之情,愿先生有以教之。先生带山,仍当恳带我归里”。
曾国藩人虽在湘乡,然所部将领与他书札仍往返不绝。可以说,除曾国藩外,别人指挥湘军是难以得心应手的。督办江西军务的福兴到瑞州军营视师,湘军诸将待之帅礼。因此福兴回南昌后,上奏请征兵,并说“勇丁不可用”。可见“曾家军”——湘军,非一般督抚、将军所能驾驭指挥的。
这期间,在家乡守制的曾国藩进入了人生的一个“反省调整期”。他和弟弟曾国华设立了家庙,每天黎明和晚上都跪倒在父亲的牌位前,反省自己十几年从政、治军的得失,并回忆起父亲曾麟书的每一次教诲。曾国藩被削去兵权后,无时无刻不在怀念他一手创办起来的湘军,江右军事,刻不去怀。悔恨自己办事“有初鲜终,此次又草草去职,致失物望,不无内疚”。每每想起这些,“夜间终不能酣睡,心中纠缠,时忆往来,愧惶憧扰,不能摆脱”。他在籍守制一共一年零三个月,在这段时间里,他日夜在悔恨自己的去职失权,迫切期待着有朝一日,咸丰帝命他重新走上前线,重掌湘军。
另一方面的情况则是,湘军的将领们大多已高官厚禄,由曾国藩保举的胡林翼不但早已官到巡抚,而且新加太子少保衔,李续宾已授浙江布政使,并加巡抚衔,连当年以千总应募的杨载福也已官升提督,赏穿黄马褂,而曾国藩仍不过一在籍侍郎,无地方实权,且官位低于胡、李、杨等。这不由不使曾国藩感慨系之。他在咸丰八年四月初九日写信给远在江西吉安的曾国荃说:此次军务,如杨,彭、二李、次青辈皆系磨炼出来,即润翁、罗翁亦大有长进,几于一日千里,独余素有微抱,此次殊乏长进。因此,他希望曾国荃兢兢业业,日慎一日,到底不懈,则不特为兄补救前非,亦可为吾父增光于泉壤矣。在这种湘军节节取胜、统领者步步高升的情势下,曾国藩已如热锅上的蚂蚁了,再也按捺不住立功成名的内心蠕动,难以在寂寞的山村呆下去了。
《湘军志》说:时国藩久谢事,无旧军,诸名将后出,率皆起罗、王部曲,独水军犹隶彭、杨,而杨载福已升提督,官品高于国藩,由是负沉滞重望,亦郁郁不自得,更欲以和辑收众心,颇悔前者所为。正在这时,清廷谕江西巡抚耆龄令萧启江、张运兰、王开化等部驰浙江,在清军聚集浙江,互不统率,而群龙无首的情况下,清廷亟需要物色一名“声威素著之大员,督率各军,方能措置裕如”。胡林翼早在咸丰七年十月就奏请起复曾国藩,朝廷未许,这次,又继给事中李鹤章等之后,趁机再次奏请起复曾国藩,故清廷咸丰八年五月二十一日的上谕,根据胡林翼的说法,写了“萧、张、王等皆系曾国藩旧部,所带勇丁,得曾国藩调遣,可期得力”的话。
由于有上述多种因素,曾国藩便不再考虑自己说过的统兵者非位兼巡抚不可的意见了。他于咸丰八年六月初三日(7月13日)按到上谕,初七日便第二次墨缓上道。咸丰帝看到他的《恭报起程日期折》后,于七月初五日朱批道,汝此次奉命即行,足征关心大局,忠勇可尚。显然,他对曾国藩这次没有讨价还价是颇为满意的,故着意表彰他奉命即行。
智慧点评
人的一生中总会犯一两次让自己痛心的错误。有的人会为此后悔、受罪,有的人会为它伤心一辈子。追溯犯错的主要原因大概有三:1、当时头脑不清醒、认识肤浅。2、财迷心窍、急于求成。3、受制于人、无可奈何。
No.27知足常乐,适可而止
名人导语
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老子
本节要点
知足常乐,适可而止;曾国藩反复开导九弟。
故事案例
1.知足常乐,适可而止
知足常乐,这是中国人妇孺皆知的常识,可是,生活在社会上的人,都是贪得无厌者多,知足不求者少,曾国藩深知贪得之弊,所以一力倡导知足。在他看来,只有知足,对现有处境感到满足,不去苛求什么,就可以避免无妄之灾。
中国传统之所以倡导知足,是因为中国哲人认为,如果保持处于幸福状态中,远比去谋求幸福更重要。所以,他们总是小心谨慎地保护着他们所得到的幸福。
于是,他们就为我们留下了例如“知足者常乐”、“知足不辱”、“有福者莫享尽”之类的话,时时刻刻提醒着我们如何珍惜得到的幸福,而其中一个最为重要的宗旨,就是凡事不可发挥到尽头,适可而止。
李密庵在他的《半半歌》里,将这种吃亏或者凡事都不过分的中庸理想极其美妙地表达了出来:
看破浮生过半,半之受用无边。半中岁月尽幽闲,半里乾坤宽展。半郭半乡村舍,半山半水田园。半耕半读半经廛,半土半姻民眷,半雅半粗器具,半华半实庭轩,衾裳半素半轻鲜,肴馔半丰半俭。
童仆半能半拙,妻儿半朴半贤,心情半佛半神仙,姓字半藏半显。一半还之天地,让将一半人间。半思后代与沧田,半想阎罗怎见。
饮酒半酣正好,花开半时偏妍,半帆张扇免翻颠,马放半缰稳便。半少却饶滋味,半多反厌纠缠。百年苦乐半相参,会占便宜只半。
这种凡事不将它们发挥到极点,而是恰到好处时便充分地享受这种恰好的趣味,这是一种介于两个极端之间的有条不紊的生活,林语堂说,这“是中国所发现的最健全的生活理想”。
2.曾国藩反复开导九弟
曾国藩一生自奉清俭,所以在名声钱财问题上看得很开,常常告诫家人,对之不应过分追求,因此,在子弟没有做官时,曾国藩又常常教育他们正确对待权位和富贵,他对那位有几分傲气又有几分贪财的九弟的反复开导,最为突出。
同治元年五月,湘军既得安庆,正包围金陵,他警告两个弟弟说:“若一面建功立业,外享大名,一面求田问舍,内图厚实,二者皆有盈满之象,全无谦退之意,则断不能久,此余所深信,而弟宜默默体验者也。”
金陵即将攻破之时,他又告诫两个弟弟说:“古来成大功大名者,除千载一郭汾阳(子仪)外,恒有多少风波,多少灾难,谈何容易!愿与吾弟兢兢业业,各怀临深履薄之惧,以冀免于大戾。”他害怕功败垂成,勉励弟弟须有极强的敬业精神;又怕成大功大名时,飞来无名横祸,勉励弟弟须有临深履薄的畏惧之情。同时,他时时刻刻地考虑后路,写信给在乡间的澄侯,嘱咐他“莫买田产,莫管公事,吾所嘱者,二语而已,盛时常作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时,富贵人家,不可不牢记此二语也。”及至金陵攻克,兄弟封侯伯之后,他又多次写信给颇有抑郁之气的九弟,劝他“功成身退,愈急愈好”。还特地在曾国荃四十一岁生日时,作寿诗十三首相赠。其一云:
已寿斯民复寿身,拂衣归钓五湖春。丹诚磨炼堪千劫,不借良金更铸人。
这依然是教他要兢兢业业,临深履薄,看透“万事浮云过太虚”的现实,放眼未来,经过千磨万炼,将自己再铸金人。对待做官如此,对待钱财,曾国藩也反复教育子弟不要贪,认为“祸咎之来,本难逆料,然唯不贪财、不取巧、不沽名、不骄盈四者,究可弥缝一二”。人为财死,不贪少祸,这两点都是被自古以来无数事实所证明了的。所以,他告诫儿子说:“大约世家子弟,钱不可多,衣不可多,事虽至小,关系颇大。”为什么事小而关系颇大呢?因为,“未有钱多而子弟不骄者也”,钱多则易骄,则易奢,则易**逸,则易**,最后必然导致家败名裂,昔祖父在时,每讥人家好积私财者为将之征。
所以,曾国藩如《朱子格言》所说“勿营华屋,勿谋良田”一样,反对家中积钱,反对买田起屋,他说:“银钱,买田最易长骄逸气,我家断不可积钱,断不可买田。”弟弟要在老家黄金堂买田起屋,他却写信告诉他们说,这也是“重余之罪戾,则寸心大为不安,不特生前做人不安,即死后做鬼也是不安,去年沅弟起屋太大,余至今以为隐虑。”那么,自家有了钱有了物,如何办?他认为,须多多积善修德,赈济穷困。“见贫苦亲邻,须加温恤”(《朱子格言》)。
他捐钱买义田,救济同姓同里的贫穷者,还经常接济穷亲戚。道光二十四年,他俸银尚不多,却写信给六弟和九弟说:
你们的“岳家皆孤儿寡妇,槁饿无策。我家不拯之,则孰拯之者?我家少八两,贤弟试设身处地而知其如救水火也。有钱人家,花那么点钱,如流水,如粪土,无所谓,而无钱人家得那么点钱,未必遂为债户逼取,渠得八两,则举室回春。”所以遇事应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这是曾国藩“仁者爱人”的儒家思想的具体化。
智慧点评
人的一生追求是无止境的。追求得越多,得到的可能也最多,但是随之而来的烦恼自然比他人多。长期必然造成身心疲惫,力不从心。人的一生不管你物质生活充实或贫乏,只要你身心愉悦,就是在过着幸福生活,不管你是处在什么样的地位,过着什么形式的生活,如果总是心里紊乱不安,这种生活就无异是对生命的一种煎熬。所以我们只有生活在安祥的世界中,才能真正的享受生命。
No.28雅量是一种美德
名人导语
宽容不仅是一种雅量、文明、胸怀,更是一种人生的境界。宽容了别人就等于宽容了自己,宽容的同时,也创造生命的美丽。
——爱默生
本节要点
雅量体现一个人的修养;雅量体现一种美德;曾国藩的雅量。
故事案例
有了盖宽饶、诸葛丰的节操,就必然拥有山巨源、谢安石的雅量。因此说话足以振奋,沉默足以含容。否则居位太高容易缺损,恰恰是自取其祸。雅量虽然是天生的,但通过努力学习也可以获得,只要以圣贤之道要求自己就行,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其度量自然就渊深。
1.雅量体现一个人的修养
雅量体现着一个人的修养,其中虽有天生的成分,如有的人生来就心平气和,不急不躁,有人生来就是急脾气,但它更多地还是体现着后天的品行:见到家里着火了,最心平气和的人也会急红了眼;见到别人当面侮辱自己,有几个人能做到充耳不闻?但是,那些真正有雅量的人,却往往能出人意表,忍人之所不能忍,因此也能成人之所不能成之事。所以,有雅量,这是《挺经》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在中国历史上,蔺相如避让廉颇的故事可谓千古美谈,而蔺相如也因此被人认为是最有雅量的人。
据《史记》载,蔺相如出使秦国,完璧归赵后不久,因为蔺相如功劳大,任命他为上卿,官位在廉颇之上。廉颇说:“我担任赵国的将军,有攻城野战的大功,而蔺相如只不过凭着口舌立了点功劳,可是职位在我之上,而且蔺相如本是地位低贱的人,我感到羞耻,不能忍受官居他的下面。”并扬言说:“我碰见蔺相如,一定要侮辱他。”蔺相如听说后,不肯跟廉颇会面。相如每逢上朝的时候,常常借口有病,不想跟廉颇争位次。过了不久,蔺相如外出,望见了廉颇,蔺相如连忙掉转车头躲避。这时,蔺相如的门客们一齐进言说:“我们之所以离开亲人来服侍你,只因仰慕你的高义。如今你和廉颇同朝为官,廉先生口出恶言,可你畏惧、躲避他,害怕得太过分了。况且普通人都对此感到羞耻,何况身为将相的人呢!我等不才,请允许我们告辞。”蔺相如再三劝阻他们,说:“你们看廉将军和秦王相比哪一个更强?”门客们回答说:“廉颇不如秦王。”蔺相如说:“像秦王那样的威势,我敢在朝堂上大声呵斥他,羞辱他的大臣,相如虽然愚笨无能,难道独独会害怕廉将军吗?但是我考虑到,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进兵侵犯赵国,只是由于有我们两人在。现在如果两虎互相争斗,势必不能共生存。我这样做的缘故,是因为把国家的急难放在前面,而把私人的仇怨放在后面。”廉颇听说后,就**着肩膀,背上荆条,由宾客领路到蔺相如门前请罪。他说:“我这个浅薄卑贱的人,不知道将军胸怀宽阔到这种程度。”两人终于相互和好,结成了生死不渝的朋友。
2.雅量体现一种美德
雅量体现的是一种美德,而在中国历史上,具有这种美德的人是非常多的。
东汉时,刘秀手下有员大将,名叫冯异。他作战勇敢,治军有方,他的队伍进退行止都有明确的号令,在汉军中以整齐著称。可冯异为人特别谦虚,从不自夸。外出路上与其他将领相逢,总是回车让路,非常恭谨。每次战斗结束,队伍扎营休息,将领们总是喜欢摆功争赏,而冯异则单独退避到一棵树下,从不参与。时间长了,军中都叫他“大树将军”。
因为“大树将军”治军有条理,为人又谦逊,从不居功自傲,所以深得军中将士的拥戴。刘秀攻破邯郸以后,整编队伍,重新安排众将,每人都配备从属人员,军中的官员都愿意分到冯异部下,刘秀因此特别器重他,冯异也果真不负重望,屡建功勋,成为刘秀的“云台二十八将”(佐命功臣)中的一员。
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则堪称为有雅量的典范了。公元223年,蜀汉发生了以益州郡(今云南晋宁)豪强地主为首的武装叛乱,杀死了蜀汉派去的太守,又派出少数民族中很有威望和影响的孟获到各地去作欺骗宣传。孟获以蜀汉政府故意难为当地人为借口,号召更多的人起来反叛。这样,叛乱队伍迅速扩大,很快席卷了整个南中地区。面对这种情况,诸葛亮采取了非军事的安抚手段,这反而使叛军的气焰更加嚣张。诸葛亮为稳定后方,为北伐作准备,决定亲自率兵南征。225年诸葛亮率军南征,讨伐叛军。参军马谡在送行时向诸葛亮献计,他说:用兵的道理应以“攻心为上,兵战为下”。诸葛亮采纳了他的建议。大军到了南中,接连打了几个胜仗。为更好地解决少数民族与蜀汉政权的关系,使南中地区真正安定下来,诸葛亮决定对孟获采取“攻心”政策,下令蜀军在同孟获交战时,只许生擒不许加以伤害。初次交战,孟获果然被活捉。诸葛亮对他不杀不辱,大加优待。为使其心服,亲自领他参观蜀军阵势,问他:“这样的军队你能打赢吗?”孟获说:“以前我不知道你军的虚实,如果你敢放我回去,再打一仗我是能够打胜的。”诸葛亮真的把他放了回去。再次作战,结果又被蜀军活捉,但他不服气,诸葛亮又将他放回。就这样,一连捉了七次,放了六次。当最后一次还要放还他时,孟获心服口服,十分佩服诸葛亮的智谋,同时又知道了蜀汉并非存心与自己为敌,就对诸葛亮说:“此后南中的人不会再反叛了。”孟获归降之后,其他几股反叛势力也很快归降了诸葛亮。南中地区获得了长治久安的大好局面,一直到诸葛亮去世,南中地区再也没发生过反叛事件。
3.曾国藩的雅量
到了近世,有雅量的人则越来越少,这主要是因为近世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人事间的争斗越来越烈。而在这一方面,曾国藩则可称得上是大有古风的人,这可以从他与左宗棠和李元度二人的交往中反映出来。
曾国藩为人拙诚,语言迟讷,而左宗棠恃才傲物,自称“今亮”,语言尖锐,锋芒毕露。左宗棠屡试不中,科场失意,蛰居乡间,半耕半读。
咸丰二年,已四十一岁,才由一个乡村塾师入佐湖南巡抚张亮基,当了个“师爷”。后张亮基迁为湖广总督,左宗棠于咸丰四年三月又入湖南巡抚骆秉章幕,共达六年之久。曾、左虽非同僚,却同在湖南,常有龃龉。传说,曾国藩见左宗棠为如夫人洗脚,笑着说:“替如夫人洗足。”左立即讽刺说:“赐同进士出身。”
有一次,曾幽默地对左说:“季子才高,与吾意见常相左。”把“左季高”三字巧妙地嵌了进去。左也绝不示弱,说:“藩侯当国,问他经济又何曾!”语涉鄙夷。这些传之甚广的言谈,或为后代文人编造之辞,不足为信,但简单的对话,确实反映了左宗棠个性的桀骜不驯。
左宗棠颇有识略,又好直言不讳。咸丰四年四月,曾国藩初次出兵,败于靖港,投水自尽未遂,回到省城,垂头丧气,左宗棠“缒城出,省公舟中,则气息仅属。责公事尚可为,速死非义。公闭目不语。”
咸丰七年二月,曾国藩在江西瑞州营中闻父丧,立即返乡。左宗棠认为他不待君命,舍军奔丧,是很不应该的;湖南官绅也哗然应和。这使曾国藩颇失众望。第二年,曾国藩奉命率师援浙,路过长沙时,特登门拜访,并集“敬胜怠,义胜欲;知其雄,守其雌”十二字为联,求左宗棠篆书,表示谦抑之意,使两人一度紧张的关系趋向缓和。
特别能显示曾国藩的宽宏大度、不计前嫌的心境的,是咸丰十年的对左宗棠的举荐。左宗棠性情刚直,又得罪了不少人,在湖南“久专军事,忌者尤众”,于是碰上了樊燮事件。樊燮乃永州镇总兵,此人私役兵弁,挪用公款。左宗棠为巡抚骆秉章代拟奏折,劾请将樊燮撤职查办。谁知樊燮受人唆使,向湖广总督官文反告左宗棠。这位满人官文较为颟顸,竟将这案子报到朝廷,朝廷因命考官钱宝青审讯,传左宗棠到武昌对簿。咸丰帝甚至密令官文:“如左宗棠有不法情事,可即就地正法。”
此事京城内外闻之者莫不震惊。骆秉章与湖北巡抚胡林翼均上疏力辩其诬。胡林翼的奏折中且有“名满天下,谤亦随之”。此事,京中官员如侍读学士潘祖荫,与左素不相识,也上疏痛陈“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官文似不可“引绳批根”。在这种情况下,咸丰帝才有“弃瑕录用”的旨意,肃顺也趁机以人才难得进言。官文接旨后,才不再催左宗棠对簿,草草了结此案。
此案刚发生之时,左宗棠曾写信给友人,陈述自己的委曲与悲苦之情:“弟性才拙,与世多忤,近为官相所中伤。幸所坐之事容易明白,而当轴诸公尚有能知亮之者,或可不预世网,然亦险矣!自念草野书生,毫无实用,连年因桑梓之故,为披发缨冠之举,忘其愚贱,一意孤行,又复过蒙优奖,名过其实,其遭此谤陷,固早在意中。特欲借会试一游京师,脱离此席,非敢再希进取,以辱朝廷而羞当世之士也。”于是,左宗棠辞别骆秉章,于咸丰十年正月离开长沙。他三月三日到达湖北襄阳,突然接到胡林翼一封密信,“言含沙者意味犹未慊,网罗四布,足为寒心”。
当时,正值襄阳大风雪,左宗棠想跻登庙堂之上,深感帝乡不可期,拟委身江湖之远,又忧谗畏讥。他悲伤地写道:此“盖二百年来所仅见者。杞人之忧,曷其有极!侧身天地,四顾苍茫,不独蜀道险峨,马道靡托已也”。他知“帝乡不可到,而悠悠万里,仍畏寻踪。不得已,由大别沿江而下,入涤老营,暂栖羁羽。”
当时,曾国藩驻军宿松,胡林翼驻军英山,议欲分三路进攻安庆。左宗棠来营暂避锋芒,曾国藩热情地接待了他,并连日与他商谈。正在这时,四月初一日,特旨询问曾国藩说:“左宗棠熟悉湖南形势,战胜攻取,调度有方。目下贼氛甚炽,而湖南亦所必欲甘心,应否令左宗棠仍在湖南本地襄办团练等事,抑或调赴该侍郎军营,俾得尽其所长,以收得人之效?着曾国藩酌量处理。”
曾国藩立即于四月十三日上奏说:“左宗棠刚明耐苦,晓畅兵机。当此需才孔亟之际,或饬令办理湖南团防,或简用藩臬等官,予以地方,俾得安心任事,必参感激图报,有裨时局。”曾国藩与胡林翼是在左宗棠极其潦倒、四顾苍茫的时候,向左宗棠伸出了可贵的援助之手。
不止如此,清朝廷接到曾国藩的上述奏章后,于四月二十日,谕令左宗棠“以四品京堂候补,随同曾国藩襄办军务”。左宗棠因而正式成了曾国藩的一个幕僚。曾国藩立即让他回湖南募勇开赴江西战场。
过了几个月,左宗棠军在江西连克德兴、婺源,曾国藩立即于十一月二十八日专折为他们报功请赏,并追述他以前的战绩说:“臣查左宗棠一军,自移师景镇,一闻贵溪警报,分路调拨,或迎头痛击,计十日之内,转战三百余里,连克三城,使狼奔豕突之众,喘息不得少定。实属调度神速,将士用命。自此股剿败之后,即有池州大股扑陷建德,直犯浮梁、景德镇,亦惟左宗棠一军独当其冲。左宗棠初立新军,骤当大敌,昼而跃马人阵,暮而治事达旦,实属勤劳异常。”可谓推崇备至。左宗棠因此得晋升为候补三品京堂。
到了咸丰十一年四月初二日,曾国藩又上奏道:左宗棠“上年奉旨襄办臣处军务,募勇五千余人,驰赴江皖之交,方虑其新军难收速效,乃去冬堵黄文金大股,今春击退李世贤大股,以数千新集之众,破十倍凶悍之贼,因地利以审敌情,蓄机势以作士气,实属深明将略,度越时贤”,因而恳请“将左宗棠襄办军务改为帮办军务”。朝廷立即照准。
这年十一月十六日,曾国藩根据闽浙总督庆端、浙江巡抚王有龄之请,奏请派左宗棠援浙,并将在江西广信、广丰、玉山、饶州和安徽徽州等地的陆军及昌国内河水师,统归左宗棠就近节制调度,使左宗棠开始拥有较大的军权。但左宗棠还未奔至杭州,杭州已于十一月二十八日被太平军占领,杭州将军瑞昌与浙江巡抚王有龄均死事。
于是,曾国藩第四次上奏保举左宗棠。他于十二月十二日向左宗棠通报说:“浙江于十一月二十八日失守,六十万生灵同遭浩劫,天乎酷哉!弟于二十五日复奏统辖浙江军务,已附片密请简阁下为浙江巡抚。无论是否谕允,日下经营浙事,全仗大力,责无旁贷。”
果然,左宗棠于第二月即受命为浙江巡抚,并根据曾国藩的奏请,朝命左的部下蒋益澧为浙江布政使。曾国藩一方面请求辞掉自己节制浙江军务的谕令,一方面把左宗棠推到了浙江的最高位置上。为什么呢?他在奏稿中写道:“以臣遥制浙军,尚隔越于千里之外,不若以左宗棠专办浙省,可取决于呼吸之间。左宗赏前在湖南抚臣骆秉章幕中赞助军谋,兼顾数省,其才实可独当一面。”
曾国藩如此谦让,又如此实心实力地为清朝廷保举人才,心中哪有半点对左宗棠的嫌隙之意?同治二年三月十八日,左宗棠被授命任闽浙总督,仍署浙江巡抚,从此与曾国藩平起平坐了。三年之中,左宗棠由一个被人诬告、走投无路的士子,一跃而为封疆大臣,这样一日千里的仕途,固然出于他的才能与战功,而如此不断的报功保举,也只有曾国藩才能做到。所以,左宗棠在挽曾国藩的联中,深情地写道:“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
智慧点评
人总会去寻求自己喜欢的事物,每个人的看法或观点不同,并没有什么关系,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应该有彼此容忍和尊重对方的看法与观点的雅量。人与人偶有摩擦,往往都是由于缺乏那分雅量的缘故;因此,为了减少摩擦,增进和谐,我们必须努力培养雅量。
No.29仁爱之道,得道多助
名人导语
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但丁
本节要点
曾国藩的仁爱论;古代圣贤的仁爱之道;曾国藩的《爱民歌》。
故事案例
1.曾国藩的仁爱论
如果追求仁,人们就会感到愉快。大凡人的出生,都是禀赋天地之理而成性,得到天地的气而成形体。我与百姓及世间万物,从根本上说是同出一源,如果只知道爱惜自己而不知道为百姓万物着想,那么,就违背了这同一的根本。至于做大官,享受优厚的俸禄,高居于百姓之上,则有拯救百姓于痛苦之中的职责。读圣贤的书,学习古人,粗略知道其中的大义,要有启蒙还知大义的人的责任。如果只知道自我完善,而不知道教养百姓,就大大地辜负了上天厚待我的本心。
儒门教人,最重要的就是教育人们要追求仁,而其中最急切的,就是自己若想成就事业,首先就要帮助别人成就事业,自己要想显达,首先就要帮助别人显达这几句话,已经成就事业的人对自己能否成功是不用担心的,如同富人东西本来就很富裕,并不需要去向别人借;已显达的人,继续显达的途径很多,好比是身份尊贵的人,登高一呼,四面响应的人就很多。人哪有不想自己成就事业让自己显达的呢?如果能够推己及人,让别人也能成就事业,能够显达,那么,就像万物同春一样美满了。后世谈论追求仁的人,没有超过张载的《西铭》的,他认为推仁于百姓与世间万物,广济天下苍生,都是敬事上天的人理所应当的事。只有这样做,才算是人,否则就违背了做人的准则,只能算贼。如果人们真的如张载所说的那样,那么使天下的人都成就事业,都能够显达,自己却会任劳任怨,天下还有谁能不心悦诚服地拥戴他呢?
带兵之道,用施恩的方法不如用仁的方法,用立威的方法不如用礼的方法。仁就是自己要想建立的就让别人也建立,自己想要发达的,就让别人也发达。对待部下,就像是对待自己的子弟一样,一心希望他们能够发达,能够建功立业,这样,他们就知道感恩戴德了。礼就是无论人多人少,无论是大还是小,不敢有所怠慢,安泰但不骄横;衣冠整齐,举止严肃,令人望而生畏,威严但不凶暴。做事恭谨有礼,对待部下庄重,在不知不觉之中,常常保持凛然难犯的样子,这样,部属就感觉到你的威严了。如果能够做到这两条,即使蛮夷之国都可以畅行,还会有什么军队不能治好呢!
我们带兵,就像父亲带儿子、兄长带弟弟一样,没有钱财,没有得到保举,都是小事,千万不能纵容他们因扰乱百姓而坏了品性,因为嫖娼、赌博、吸食大烟而损坏了身体。如果他们个个好学向上,人人都成了才,那么,不仅他们自己感恩戴德,他们的父母也会感恩不尽。
爱护百姓是治兵的第一关键,必须天天三令五申,看作是军队的生命和根本,而不可将它看作是一种表面好看的文饰。
孔子说:仁者爱人。仁也就是爱的意思,曾国藩强调仁爱,这也是《挺经》中必不可少的,因为你只有有了爱人之心,别人才有可能爱你、助你,使你实现自己的理想。
2.古代圣贤的仁爱之道
仁爱之道,是古往今来创业守成的不易之道。
西周太师姜太公辅佐周武王灭商。
一天,武王问姜太公治国方法,太公回答说:“治理国家的方法,最根本一点就是爱民”。周武王又问:“怎样爱民呢?”
姜太公回答说:“对人民要有利而不要有害,帮助他们成功而不要使他们失败,使他们生活下去而不要杀害他们,给他们财物而不要夺取他们的财物,使他们欢乐而不要使他们受苦,使他们高兴而不要使他们发怒,这就是治理国家的方法。使用人民的道理,也就是爱他们。老百姓失去了本职工作,就是害他们;使农民失去耕种季节,就是让他们失败;对有罪的人加重惩罚,就是杀他们;加重征税搜刮,就是抢夺他们的财物,徭役繁多会使人民疲惫,就是坑害他们;劳苦忧乱人民,就会引起人民的愤怒。所以善于治理国家者对待人民,好像父母爱子女一样,好像哥哥爱护弟弟一样,听到他们吃不饱,穿不暖,就可怜他们,见到他们劳苦,就为他们悲伤。”
荀子在与孝成王等人的答问中,也提出仁爱是用兵取胜的关键。孝成王说:“我请问用兵的要术。”临武君说:“在上方得到天时,在下方得到地利,观察敌方的变动。要在这三者以后发动,要在这三者以前顾及到。这便是用兵的要术。”
荀卿说:“不对,为臣我所听到的:古代的道术,凡是用兵作战的基本,在于齐一人民。弓箭调和不好,羿就不能把微小的目标射中;马匹调和不好,造父就不能够把车赶得遥远;士民如果不能亲密地归顺,即使汤王、武王也不能取得胜利。所以,善于顺抚人民的人,就是善于用兵的人。所以,用兵的要术只在于抚顺人民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