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小曼和王赓的婚姻并不幸福,在这桩婚事中,陆小曼就像大海中的一叶小舟,被风浪颠来颠去,完全是被动的。就在这种心态下,徐志摩似天外来客,闯进了陆小曼心扉。
轰轰烈烈的爱情
凌叔华说过这样一句话:“男女的爱一旦成熟结为夫妇,就会慢慢地变成怨偶的,夫妻间没有真爱可言,倒是朋友的爱较能长久。”叔华的话不无道理,夫妻的关系是限制的关系,爱情存在时是情侣,爱情消失或转化为亲情后,当一方还有爱的需求时,就变成了怨偶。婚姻、家庭对于个人,有时是爱巢,有时可能就是围城或坟墓。陆小曼当然体验到了家庭如围城的痛苦感觉,她要自由,她要冲出围城,她需要体验燃烧的爱情,她要争取自由的权利。陆小曼是第一个敢于离婚追求爱情的名媛。从此以后,名媛中离婚的人数逐渐增多。
陆小曼的母亲说,陆小曼是因为接触徐志摩这种人和看小说太多才导致离婚的,这确实也是当时新潮的名媛淑女们离婚的原因:接触了开明的绅士,受了西风的吹拂,中国的名媛淑女们开始变化,追求爱情是她们变化的第一步。郁达夫说:“忠厚柔艳的陆小曼,热情诚挚的徐志摩,遇合在一道,自然要籍放火花,烧成一片。 ”
陆小曼是怎样认识徐志摩的?有各种说法,但他们的认识肯定是一种天意。正如张爱玲所解释的爱: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这就是缘分。王赓、志摩、胡适都是留美派,都是梁启超的弟子,又都是北京社交界的年轻俊杰,他们无论如何是要碰到一起并认识的。他们不仅认识,而且还是好朋友,常常一起聚会,出游。可能是在这些聚会中,也可能是和朋友一起去王家拜访时,徐志摩认识了陆小曼。总之他们认识了,互有好感,大为欣赏,一见钟情。陆小曼容貌的美丽、娇艳,身体的婀娜多姿,性格的活泼快乐,态度的轻松、自然,说话的柔声细气、幽默俏皮,为人的机灵、大方,吸引了多情的、傲慢的徐志摩,徐志摩要找的就是这样性灵的女子。
这样多才多艺,美丽可爱,有灵气又超拔的女子可不是到处都能遇见的。志摩一见倾心,马上引为同道,到王家的次数也就多了起来,与王赓的聚会更是频繁得很,她爱上了陆小曼,爱上了朋友的妻子。
王赓是一个刻板、尽职、沉着、干练的年轻人,是一个工作狂,除了周末,平时绝没有时间陪陆小曼玩耍或说话。而陆小曼是一个任性、多情,喜欢玩又玩惯了的女人,一天不出去,就浑身难受,无聊至极。他们夫妻间存在性格方面的差异,是完全不同的两类人,时间一久,自然产生矛盾、摩擦。矛盾、摩擦日积月累,夫妻变得疏远、冷漠,甚至成为怨偶。徐志摩是一个性情化的诗人,情绪好或坏的时候往往需要朋友或同伴,因此他常常心无杂念,无所顾忌地找上王家的门来。这时,毫无戒心的王赓正在批改公文或手不释卷或公务缠身,他会头也不抬地对徐志摩说:“志摩,我忙,我不去,叫小曼陪你去玩吧!”若陆小曼想出去玩,而陆志摩又恰巧在跟前,王赓又会对陆小曼说:“我没空,让志摩陪你去玩吧!”王赓信任自己娇美的妻子和志摩这个磊落的朋友,而最初徐志摩和陆小曼也像两个小孩子一样只是想出去玩玩,并没有私情和奸杂之心。
可是孤男寡女在一起,不免日久生情。更何况他俩性情本相同,又是两个互相激赏的人?再加之二人内心孤独,都需要深层情感慰籍。他们一起跳舞,又是两个艺术感觉十分敏锐的人,美妙或激越的音乐和舞蹈能唤起人的情感,激发人强烈的情感,更何况他们是如此般配的一对——一个浪漫风流,一个如花美眷。他们一起外出欣赏美景,春天西山满山遍野的杏花,让他们怦然心动,互相陶醉。他们分享着眼前的美景和各自的感受。他们一起唱戏义演,分享成功的喜悦。他们一起喝酒聊天,**胸襟,说出自己最隐秘的痛苦和喜悦。这两个内心极端孤独痛苦的人,发现对方都是心地单纯、极其美好的人,于是他们同病相怜,互相需要。这样互相慰籍的两个男女,天长日久,竟生发出深厚的情感,激发了强烈的爱情,他们发现不能没有对方,他们发现已经离不开对方,爱情是如此甜蜜,爱情使她们快乐无忧,爱情这样美妙,他们发现自己还没有真正爱过,这就像是他们的初恋。他们需要同类、同伴,需要安慰和快乐,他们需要对方,他们已经离不开对方。当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这种情感时,他们有些害怕,也有些内疚,但他们已经身不由己、心不由己。他们已经顾不了他人的感受,他们只能不顾一切地走下去,因为太美了,所以舍不得,他们只能错下去,于是震惊北京城的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就这样产生了。
他们的情感是真挚的,不是逢场作戏。陆小曼告诉徐志摩,从前,她只是为别人而活,从没有自己的生活,她的生活都是别人安排好的,是别人要的,不是她要的。王赓是父母看上的,是他们押的宝。她生活在牢笼中,生活在铜墙铁壁中,生活在张开的大网中,几乎窒息的出不上气来,可是没人理解她,也没有理睬她的感受。陆小曼向徐志摩敞开心扉,说出她的希望和失望、她的情感和期盼、她的苦恼和痛苦。恋爱中的徐志摩,为这个自己爱着的、最纯洁、最可爱的灵魂所受的苦而不平,要为她申冤,帮助她。他为她有这样的性灵和觉悟而惊讶和赞美,他鼓励她要“力争自己的人格”,要搏斗,寻找自己需要的生活和爱人。他灌输给她新的理念和思想,使她觉醒。她说:“这样的生活一直到无意间认识了志摩,叫他那双放射神辉的眼睛照彻了我内心的肺腑,认明了我的隐痛,更用真挚的感情劝我不要再在骗人欺己中偷活,不要自己毁灭前程,他那种倾心相向的真情,才使我的生活转换了方向,而同时也就跌入恋爱了。于是烦恼与痛苦,也跟着一起来。 ”
陆小曼和徐志摩共同跌入了恋爱的漩涡。遇到陆小曼的时候,正是徐志摩异常痛苦、绝望、灰心的时候。他苦苦追求林徽因4年而不得,林徽因的走(与梁思成双双赴美留学),几乎带走了他的一切希望和生趣,将他打入十八层地狱。他是一个灰心的失败者,在情感的地狱中受着煎熬,这不是他要的生活。他要打破这痛苦、灰冷、沉闷的生活,他要一个女人温暖的手抚平他心灵的创伤,安慰他破碎的心,重新给予他快乐的感觉。他遇到了陆小曼,遇到了他的爱神,她情感的给予者和拯救者。他对女人是挑剔的,看女人的眼光是审美的,女人就是他的爱、美、自由理念的体现。一个女人如果不漂亮,不活泼,没有性灵,没有知识,没有天赋,他绝不会喜欢上她。徽因有这一切,小曼也有这一切,他爱这一类女人。他爱有志向、有人格的淑女,她以为陆小曼正是这样的女人。或者通过他的**,陆小曼可以成为这样的淑女,但事实上他有些天真和一厢情愿。热恋中的徐志摩,在他的眼里,陆小曼是“一个最美最纯洁最可爱的灵魂”。是“一朵稀有的奇葩”。是不慕荣华富贵,追求真、爱、美的女神。在他眼里她最美不过,最柔情不过,最“能做我的伴侣,给我安稳,给我快乐。”
两人爱情终暴露
在陆小曼的眼中,徐志摩是最真的男人,与那些追求做官发财的男人都不同,他最纯洁最纯粹最真挚最善良最美好。他追求生命个体的自由,他真诚、正直、率真。他关心人、理解人、包容人和体谅人。没有什么人他不能表同情,没有什么人他不能原谅他,他的心是那样宽阔和柔软。陆小曼喜欢这样绅士又柔情的男人,想象与这样的人生活在一起,一定能够幸福。恋爱中的人总是把对方想得太好,或只想对方好的一面,甚至夸大对方的好处。给对方带上一圈光环,在这光环的照耀下,一切都美妙无比。
徐志摩完全被小曼迷住了,徐志摩说:弱水三千我只取她那一瓢饮。北京城里的千金小姐千千万,他非她不娶。为了得到她,他说:我有时真想拉你一同情死去。我真的不沾恋这形式的生命,我只求一个同伴。他问她:“我如果往虎穴里走,你能不跟着来吗?”为了他们的恋爱,徐志摩什么都不怕,他说:别说得罪人,到必要时天地都得捣烂他哪!为了得到他的同伴,他做好了赴死的准备,这就是徐志摩的情感,热烈、执着,这就是诗人徐志摩。
为了他给她的那一片纯洁的真情,陆小曼不能不还他整个的从来没有给过人的爱!他们这样情不自禁地抑制不住地相亲相爱、难舍难分。徐志摩赞美陆小曼道:像一朵高爽的葵花,对着和暖的阳光一瓣瓣的展露她的秘密。陆小曼快乐得像一个贪玩的小孩,每天跟在徐志摩的身后,快乐无比,满足异常。徐志摩快乐得像雪花,他在献给陆小曼的诗中写道:
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
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
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正当他们快乐的像神仙一样时,他们的秘密被人发现了。家庭和社会都不谅解她和徐志摩的爱。陆小曼的丈夫王赓把陆小曼交给她的父母,陆小曼被父母像看管犯人一样看了起来,她不得离开家门半步,陆小曼再也见不到徐志摩,徐志摩更是无法见到陆小曼,一对鸳鸯就这样被打散了,这是怎样的残忍。一对炽热的情人就这样被活活的分开了。陆小曼成了毫无自由的囚犯,家庭给她施加的压力和恐吓使她身心俱碎。陆小曼恨父母不理解自己,也无力与整个家族和社会对抗,这时她痛苦灰心极了。干什么都没有意思了,走路也无力气了,唉!活着还有什么快乐可言?徐志摩见不着陆小曼,只能通过写信与她沟通,并支持她。虽则无法见面,但徐志摩决心已定,他不相信通过奋斗爱而不得,因此他在一封封的信中吐露真情,鼓励陆小曼。
他对陆小曼说:让这伟大的灵魂的结合毁灭一切的阻碍,创造一切的价值,往前走吧,再也不必迟疑!可事情并不像徐志摩想象的那么容易,周围所有的人都来说服陆小曼,让她悬崖勒马。年迈的父母坚决反对她,所有的压力都朝着她来,有时候她真的灰心了,不想再争取了,她觉得自己没有足够的力量,社会和他人的压力太强大了。徐志摩一封封的信寄到陆小曼的手中,每接到徐志摩的信,陆小曼就会受到感动和鼓励;可父母和亲戚一逼迫,她就又软了下来,她真难啊!好难啊!在那样一个封建社会,没有一个人同情她、支持她,站在她一边,更没有一个人理解她。徐志摩让她勇猛的上进,可周围到处是铜墙铁壁,她怎样上进?怎样搏斗?她唯一的办法是拖延和坚持,挺住!徐志摩恨透了这可恶的道德、家庭和社会,他在《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里写道:
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
容不得恋爱,容不得恋爱!
披散你的满头发,
赤露你的一双脚;跟着我来,我的恋爱,
抛弃这个世界
殉我们的恋爱!我拉着你的手,
爱,你跟着我走;听凭荆棘把我们的脚心刺透,
听凭冰雹劈破我们的头,
你跟着我走,
我拉着你的手,
逃出了牢笼,恢复我们的自由!
有情人暂时别离
正当志摩走投无路、愤恨不已的时候,徐志摩收到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的助手恩厚之从南美发来的信,说泰戈尔近来身体欠佳,在病中牵挂着徐志摩,希望他能到意大利与病中的老诗人相会,安慰老诗人。收到信后,徐志摩非常激动和着急,他把这一消息告诉了老大哥胡适,胡适鉴于他目前尴尬、痛苦的处境,劝他最好借此机会出去走走。他劝他说:“志摩,你该了解你自己,你并没有什么不可撼动的大天才。安乐恬嬉的生活是害人的,再像这样胡闹下去,要不了两年,你的笔尖上再也没有光芒,你的心再也没有新鲜的跳动,那时你就完了。你还年轻,应该出去走走,重新在与大文学家大艺术家的接触中汲取营养,让自己再增加一些作诗的灵感,让自己的精神和知识来一个‘散拿吐谨’。”徐志摩想,也是,眼前靠他的勇气和胆量于事无补,反而给小曼增加更大的压力,不如先退一步。
可是一想到要与陆小曼分离,他的心就一阵阵疼痛、难受。徐志摩拿不定主意,需找得一个机会与陆小曼商量。经过费心安排,终于找得一个机会与陆小曼见面。陆小曼说:“虽然我舍不得你走,你不在我说不定会被他们逼疯,我也会感到势单力薄,但我不会妨碍你的前途,你这次出去游历,和大诗人在一起,肯定会对你的才艺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再说,这样的环境,你在,可能更糟糕,他们会防得更紧,不如你先离开,让我与他们周旋斗争,也让时间考验一下我们的情感,看看能不能忘掉对方?”话虽这么说,可真要离别时,刚刚尝到热恋甜头的恋人还是非常难受!
分手在即,在为徐志摩饯行的酒宴上,陆小曼非常痛苦,表现的很不够理性,相爱的人被强行分离,就如同从她身上撕她的肉,这份难受只有当事人感受深刻,于是她只有借酒消愁。那天陆小曼喝醉了,别人劝她不要再喝了,但痛苦的陆小曼接连叫着:“我不是醉,我只是难受,只是心里苦。”徐志摩看在眼中,痛在心里。志摩的肝肠寸寸的断了,他太痛苦了,可在这些人面前他却不能说不能动,只能忍受。他只是觉得好恨啊,为什么相爱的人反而成为罪人,而那些并不理解小曼的人倒成了审判者。他们只隔着一张桌子,痛苦的小曼需要他,但是实际上我只能在旁边站着看。这样生离的场面怎能让人不为之同情、落泪?
阻力、压力更坚定了他们爱的决心,饭局后徐志摩写信给陆小曼说:“想你,疼你,安慰你,爱你。我人虽走,我的心不离开你,要知道在我与你的中间有的是无形的精神线,彼此的悲欢喜怒此后是相通的,你信不信?”他鼓励陆小曼:“你这回冲锋上去吧,死了也是成功!天下没有不可能的事,只要你有信心,有勇气,腔子里有热血,灵魂里有真爱。”
离别的那日,是一个有月色的夜晚,陆小曼、王赓和众多朋友到车站为徐志摩送行。大家说着告别的话,陆小曼在人群中还必须顾虑着,装着笑嘻嘻的样子,其实她的心里不知有多难过。他这一走就是半年,在众人的谴责和指指戳戳中,在思念和痛苦中怎样度过这漫长的时日。她想走向前去和徐志摩单独说几句话,说出自己的思念和害怕,可她没这个勇气。车就要开动了,徐志摩走向前来与她握手告别,她发现他眼含眼泪地看着她,她也只能泪汪汪地看着他说一句:一路顺风。车开动了,陆小曼眼前好像有一层东西隔着,慢慢地连人影都不见了,心里也说不出是什么滋味,好像它的心被徐志摩带走了,没有一点知觉,一直等到耳边有人对她说:“不要看了,车走远了。”她才像从梦中醒来似的,回头看见大家都在向她笑,她才很无味的回头就走。回到家里,走进屋子,四面都露出一种冷清的静,好像连钟都不走了似的,一切都无声无息了。她坐到书桌上,看着他给她的信、东西、日记,她拿在手里发怔,也不敢去看,也不想开口,只是呆坐着也不知道自己要做点什么才好。
徐志摩含着眼泪,看着人影逐渐变小,最后什么都看不见了。这时,他想起了去年5月间,与泰戈尔离京向西,那一晚,他离开了追求4年的林徽因,看着自己心爱的姑娘在自己眼前消失,他感觉自己像在俄国吃了大败仗往后退的拿破仑,天茫茫,地茫茫,心疼痛。现在他又一次经历生离的痛苦,每次都是这样的不得已,他为此而悲哀。为了争取他的幸福,为了得到灵魂的伴侣,他付出的太多了,为什么寻找真爱这样难,为什么他不能像别人那样虚假地生活?为了他最珍惜看重的爱,他要付出多少代价才到头?想到这里不由悲从中来,向着西伯利亚的方向,他感觉自己好冷好孤独好艰难啊!
两个人为爱煎熬
徐志摩说:“恋爱是大事情,是难事情,是关生死超生死的事情。如其要到真的境界,那才是神圣,那才是不可侵犯。”他问小曼:“我是否你完全的必要,我是否能给你一些世上再没有第二人能给你的东西,是否在我的爱你的爱里你得到了你一生最圆满、最无遗憾的满足?这问题是最重要不过的,因为恋爱之所以为恋爱就在他那绝对不可改变不可替代的一点。……恋爱神圣就在这绝对性,这完全性,这不变性。……恋爱是生命的中心与精华,恋爱的成功是生命的成功,恋爱的失败是生命的失败,这是不容疑义的。……所以我不怕你厌烦我要问你究竟爱我到什么程度?有了我的爱你是否可以**已经得到了生命与生命中的一切?反面说,要没有我的爱,是否你的一生就没有了光彩?……爱是人生最伟大的一件事实,如何少得了一个完全:一定得整个换整个,整个化入整个,像糖化入水里,才是理想的事业,有了那一天,这一生也就有交代了。”
在去欧洲的西伯利亚火车上,孤单的徐志摩好不凄凉。寒风凄厉、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让徐志摩感到孤独、可怜。他对陆小曼的思念恰与西伯利亚的寒冷形成鲜明的对比,他一天一封热情的快信,诉说他对她的爱与思念。鼓励陆小曼一定要努力,斗争到底。为了他们的爱,经历什么痛苦、折磨都值得,他的心中期盼着未来的胜利,期盼着小曼的苦斗,期盼有个好结果。
陆小曼比徐志摩的处境还要艰难,更苦、更可怜。徐志摩虽然孤独,但面对的是自己的内心,陆小曼却要面对反对她的所有人。丈夫的官又升了,要她随他一起搬到上海去,他让她离开北京,离开徐志摩,他不会放弃陆小曼,但他希望忘掉不愉快的过去。陆小曼的父母也是同样的想法,绝不同意陆小曼离婚,要将她控制起来,他们认为只要陆小曼与徐志摩分离,爱情之火慢慢自会熄灭。陆小曼向他们诉说她与徐志摩的情感,可没有人听。他们对陆小曼感到失望,对徐志摩感到厌恶。所有的亲戚都来劝阻陆小曼,要她现实些。面对社会和家庭的阻力,陆小曼胆怯了,对自己和志摩的事有些把握不定。所有人都在堵她的路,徐志摩虽然要她搏斗,要她在他不在的时候有所进展,可环境哪里允许,哪里有奋斗的路?当时,哪有名媛淑女离婚的?要靠她一个单薄女子趟开一条离婚的路,谈何容易?!
现在她才感到事态的严重,感到自己势单力薄,她后悔让徐志摩出国,她需要与徐志摩一起斗争,需要徐志摩的力量和爱,她感到自己好难好难。好比黑夜里的舟行大海,四面空阔无边,前途又是茫茫的不知何日才能到达目的地,也许天空起了云雾,吹起了狂风降下雷雨将船打碎沉没海底永无出头之日;也许就能在黑雾中走出个光明的月亮,送给黑沉沉的大海一片雪白的光亮,照出了到达目的地去的方向。所以,看起来一切还须命运来帮忙,人的力量是很有限的,这是她真实的心理。她虽有信心,但阻力、压力太大,吉凶未卜,她不知未来到底怎样。
徐志摩走后,孤身奋战的陆小曼就是这样痛苦挣扎、心事沉沉、情绪不定,看到风平浪静,她想再把事情推进一步,遇到挫折压力,就害怕、灰心、退缩。当压力太大,无力承受时,便病倒在**。在没有女子离婚的年代,一个女子要尝试第一个离婚,那种压力是难以想象的。如果我们知道被世人误解的陆小曼在上世纪初为了争取婚姻自由经受了怎样的挫折和痛苦,怎样的挣扎和考验,没有人不说她是最勇敢、最真挚的,没有人不佩服她,没有人不说她是有价值的女性文化名人。今天人们念念不忘她,或许与她在离婚这件事上,对女界的推动有直接的关系,因为人们只记得那些对社会做过贡献的名媛,她对社会的贡献就是敢于冲开一道离婚的口子。即使社会环境这样宽容的现代,更多的人也不见得有她那时的勇气与**,为了追求爱情,可以牺牲一切,这种行为,不管在哪个时代,都足以令人敬佩不已。为爱情而斗,就是为自由而斗,为精神而斗,有几个人为精神而活着,大多数的人为生存而活着。
徐志摩走后不久的一个日子,在亲戚家应酬,亲戚和她妈为她闹离婚的事奚落了她半天,她受到那些不理解她的人的侮辱,回到家中情绪一落千丈。她在日记中写道:“我真恨,恨天也不怜我,你我已无缘,又何必使我们相见,且相见而又在这个时候,一无办法的时候?在这情况之下真用得着那句‘恨不相逢未嫁时’的诗了。现在叫我进退两难,丢去你不忍心,接受你又办不到,怎不叫我活活的恨死!难道这也是所谓天数吗?”小曼每天在这样心神不定的折磨中度日。作为一个名媛,要接触各种人,现在,大家都用一种特殊的眼光,也许是轻蔑的眼光看待她,让她怎样在社会上做人?
过了几天,王赓不在家,父母也没有再说她,她独自在家读信看书,心慢慢地平静后,她的信心又恢复了。她写道:“摩,为你我还是拼命干一下的好,我要往前走,不管前面有几多的荆棘,我一定直着脖子走,非到力尽我决不回头的。因为你是真正的认识我,你不但认识我表面,你还认清了我的内心,我本来老是自恨为什么没有人认识我,为什么人家全拿我当一个只会玩只会穿的女子。……只有你,摩!第一个人从一切的假言假笑中看透我的真心,认识我的苦痛,叫我怎能不从此收起以往的假而真正的给你一片真呢!我自从认识了你,我就有改变生活的决心,为你我一定认真的做人了。”许多名媛也有追求独立人格的愿望,只是环境所限,妇女不得解放,社会要求她们做传统女性,她们才只能做花瓶。
压力山大的日子
徐志摩不在的日子里,用一个人的力量面对整个社会和家庭压力的小曼,一天会有好几变,她的日记记录了她的复杂心理。在日记中,她一会儿说你忘了我吧,一会儿说我准备退出,过一会儿又说我只想你能因为爱我而得到一些安慰,那我看着也是乐的。时间一天天流逝,这一日,陆小曼的母亲收到徐志摩的一封来信,徐志摩在信中请求他们为女儿的幸福给他们一条出路。陆小曼母亲看后,大为恼火,不仅不同情,反而说徐志摩在教训他们。陆小曼看了信,看着震怒的母亲,不知有多么的生气和伤心,她给徐志摩写信说:“你为我太苦了,摩!你以为你婉转劝道一定能打动她的心,多少给我们一条路走走,哪知道你明珠似的话好似跌入了没底的深海,一点光辉都不让你发,你可怜的求告又何尝打得动她滑石一般硬的心呢!一切不是都白费了么?到这种情况之下你叫我不想死还去想什么呢!不死也要疯了,我再不能挣扎下去了。”当时小曼确是在用生命争取爱情,到了这种时候,小曼的心碎了。一到心里沉闷得无法解脱时,她就会感到心内一阵阵的痛,痛得好似心被一块一块撕下来。
为了减轻痛苦,陆小曼去大觉寺休养了两个礼拜。在远离家庭与社会的大自然中,小曼变得异常快乐,完全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她激动地写信告诉徐志摩:你看那一片雪白的花,白得一尘不染,哪有半点人间的污气?我一口气跑上了山顶,站上一块最高的石峰,定一定神往下一看,呀,摩!你知道我看见了什么?咳,只恨我这支笔没有力量来描写那时我眼底所见的奇景!真美!从上往下斜着下去只看见一片白,对面山坡上照过来的斜阳,更使它无限的鲜丽。那时我恨不能将我的全身滚下去,到花间去打一个滚,可是又恐怕我压坏了粉嫩的花瓣儿。那一天,她被美丽的花熏醉了,那一晚,她不由得在花丛中睡着了,似梦非梦地感到徐志摩来到她的身边,与她说话,亲吻她,醒来发现是一场梦。她随时随地想着徐志摩,她本来就是一个容易动情的性情中人,与志摩一模一样的多情。她多么想与徐志摩隐居在这美丽的大自然中,再不回到那令人烦恼的尘世上去。
可她必须回到令人烦恼的尘世中,回到令她灰心的尘世。在尘世,她是一个任人摆布的木偶,一个弱女子,她的任何争取和挣扎都没有回应,无济于事。灰了心的她又开始到娱乐场所随波逐流,在热闹中忘却愁苦。为了躲开家人,躲避丈夫,她出去跳舞、喝酒、打麻将、逛戏院。但更大的逼迫还是来了,王赓准备到上海任职,要把家搬到上海去,要陆小曼与他一起去。陆小曼不愿去,王赓严厉地告诉她:你没有不去的理由。这话意味着命令。小曼明明知道这是一种强制,可自己又没有说出口的理由,不得已和他吵了起来。这一生气,心跳加速,就晕了过去。她被送到医院,医生诊断说病情很重,是身心交瘁所致,这下大家都吓坏了。如果陆小曼连命都保不住,这闹下去还有什么意思?为了安慰陆小曼,大家暂时不提去上海的事。王赓因为公务缠身,第二天就去上海公干了,这让陆小曼觉得寒心。
病中,胡适等朋友前来看望、陪伴陆小曼,胡适看小曼病得不轻,就在小曼耳边轻声地问:要不要打电报叫徐志摩回来?陆小曼知道病一定是十分凶险,心里倒也慌起来了问:“是不是我要死了?”胡适看她发急的样子,又怕她害怕,立刻和缓着脸笑眯眯地说:“不是,病是不要紧,我怕你想他所以问你一声。”小曼心里十二分愿意徐志摩回来,可是懦弱的她又不敢直接说出口,只好含着一眼热泪对胡适轻轻地摇了一摇头。
陆小曼一病多天,远在欧洲的志摩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痛苦无奈。他们两个虽然身处两处,可感受是相同的:一个在国内痛苦,一个在国外呻吟,但心有灵犀一点通。当陆小曼想徐志摩的时候,也是徐志摩想陆小曼想到最难受的时候,这样的真情上帝都打动了,唯独打动不了国人,没有人同情他们,没有人肯原谅他们。
中国人向来把现实和名誉放到第一位,这既是人们的现实考虑,也是习惯思维和伦理传统。中国人把名誉看得比生命还重,把情感看得最轻,再加男人追求功名的欲求,中国男人大致不懂情感。徐志摩是最先受了西方浪漫主义思想熏陶的诗人,把情感看得比生命还重,结果招来许多人的非议、不解和嘲讽、讥笑,认为他为了一个女人毁掉自己的事业和前程是犯傻,是傻瓜干的事情。
但志摩不这样看。此时徐志摩正在巴黎看一出瓦格纳的音乐剧:《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这本戏是最出名的“情死”剧,Tristan与 Isolde因为不能在这世界上实现爱,他们就死,到死里去实现更绝对的爱。徐志摩在给陆小曼的信中写道:“伟大极了,猖狂极了,真是惊天动地的概念,惊天动地的音乐。现在寄给你本子,不长,你可以先看一遍。你看懂这戏的意义,你就懂得恋爱最高,最超脱,最神圣的境界。”15世纪20年代,一个最讲伦理道德的社会,有两个年轻人以爱情至上的理念冲击着社会的网罗,这是中国绝无仅有的事。志摩是中国的普罗米修斯,他把西方的爱情火种带到中国来,给陈旧老朽的中国社会放了一把火,让人们震惊,让大多数的中国人瞠目结舌。连同他的老师梁启超在内。
他做了封建社会的孽子,必将遭遇传统与现代冲撞随之带来的痛苦。他在实现自己诗意的理想时,拽上了陆小曼,拽上一个中国上流社会的名媛,这是考验最早受西风吹拂的名媛的时候,小曼在这场考验中表现出了正牌名媛的风范和气度,让中国的一众大男人们佩服得五体投地,也让走在时代前头的知识女性刮目相看。在追求爱情这一件事上,她与徐志摩站在一起,反抗传统社会,反抗世俗伦理,是绝对的女性精华中的精华。她表现出了相当的勇气和魄力,仅这一点,她就值得在女界的历史上写上一笔,让女性永远记住并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