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人多伟人和名人,这与他们的教育有直接的关系。因为良好的教育,是高度文明的先决条件。
犹太民族常常被称为“书的民族”。因为犹太人是一个喜欢读书、善于学习钻研、善于从书中获取知识的民族。
自强不息的犹太民族
成功不是水中的月亮,看得见、摸不着;成功也不是雾中的小花,美丽却闻不见芬芳。成功并不难,难的只是你愿不愿意成功。
犹太人的成功让世人震惊。从罗马帝国时起,犹太民族家园就被侵占,但至今他们仍保持着自己的特色和民族凝聚力,他们甚至在动**不安的日子中还能做出种种惊天动地的伟业。
处境如此恶劣,成就却如此突出,究竟是什么原因形成了这种强烈的反差?归根结底,是因为犹太民族具有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犹太民族是一个苦难深重的民族。历史上数次大迁徙、大流散,犹太人惨遭奴役、驱逐和杀戮。“逆境生人”,这些历史遭遇没有使犹太人灭亡,也没有使之屈服,相反却锤炼了犹太民族高度的爱国主义和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世界上犹太人大约有1200万,其中一半生活在以色列,一半散居国外。犹太人无论在哪里,都时时刻刻牵挂着自己的祖国,尽一切可能帮助和支持自己的国家。凡犹太人居住地都有犹太社团,他们千方百计地设法影响驻在国对以色列的政策,其中以美国的犹太集团影响最大。散居国外的富有犹太人不但回国投资,也大笔大笔地捐款给学校、研究机构和慈善事业。犹太民族自强不息、奋斗不止、勇于创新的精神,一直为人们所称道。正是靠着这种精神,犹太民族哺育出众多杰出的历史人物。
被称为改变世界历史的伟人马克思就是犹太人,马克思为了共产主义事业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一生中,他屡受挫折,屡遭驱逐,为了写《资本论》,他花费了整整40年的时间,如果没有自强不息的信念,他又如何坚持?在逝世前,马克思仍然说:“我已经把我的全部财产献给了革命斗争,我对此一点也不感到懊悔。要是我重新开始生命的历程,我仍然会这样做。”
著名的罗斯柴尔德也是犹太人自强不息的代表。在成功之前,罗斯柴尔德曾效命于一位公爵,并且做了20年。在这20年中,他一直忍受着公爵对他犹太人身份的鄙视,孜孜不倦地工作着,最后终于成为控制欧洲经济命脉的金融巨擘。
还有世界连锁店先驱卢宾,他也是犹太人。1849年他出生于俄国,因为受到歧视,不得不迁居到英国,在那里由于温饱无保,又不得不迁居到美国纽约。由于没有条件读书,16岁那年,他去淘金。淘金失败迫使他另谋生路,于是他从摆卖小日用品开始,逐步发展成大商店,最后创造出连锁商店经营模式,成为大富豪。还有很多著名犹太人,如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得主巴拉尼、“世界语之父”柴门霍夫、著名犹太诗人海涅、音乐家帕尔曼、文学家戈迪默、影星达斯汀·霍夫曼等,他们无不是在艰难和厄运中自强不息,最终取得成功的。
犹太人并不是什么天生的幸运儿,但都以顽强的毅力取得了成功。以色列为什么能在短短的时间之内跻身于世界经济前列?这一切无不得益于自强不息的精神。
由此可以看出,自强不息的精神是催人奋进和获取成功的法宝,是犹太人的一种制胜术。自强不息能让人产生信心,有了成功的信心,就能设法发挥自己潜在的力量,这种力量用于自己的奋斗目标,就可以排除万难,勇敢地面对现实,坚持不懈,并最终获得成功。相反,没有自强不息精神的人,就会轻易地自我否定,并压抑自我发展的想法和潜力,成功也必然对其敬而远之。
犹太哲言
自强不息的精神是催人奋进和获取成功的法宝,是犹太人的一种制胜术。
一切都以教育为先
犹太民族除了具有学习和求知的传统外,他们还遵奉着一套完善的教育制度。犹太人四处流浪,他们的“学校”也随之迁移,在居无定所的恶劣环境下,犹太人从来没有忽视教育,而是将其列为第一位的事情。
犹太人很早就实行了义务教育,称得上源远流长。从他们对教育的重视和对教师的敬重,任何人都不难想象出教育的场所——学校,会在犹太人生活中具有何等的地位。
在1919年,犹太人同阿拉伯人正处于日趋激烈的冲突之中,耶路撒冷的希伯来大学便在前线隆隆的炮火声中奠基开工。此后愈演愈烈的冲突,并未能阻止这所大学在1925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今天,人口仅400多万的以色列却拥有6所世界一流的名牌大学:希伯来大学、特拉维夫大学、以色列理工学院、海法大学、本占里安大学和巴尔伊兰大学。
以色列重视教育,把教育看做是开创未来的关键。其主要做法,一是对教育的投入一直很高,始终保持在GDP的9%~12%。政府为每个小学生每年花费3938美元,为每个大学生花费11036美元,均高于其他发达国家。以色列的犹太人中受过高等教育的占38%,受过中等教育的占70%,这在世界上也是名列前茅的。二是将教育置于法律的基础上,成为教育法制化国家。“义务教育法”规定5~17岁的孩子必须接受免费义务教育,18岁未学完国家规定课程的成年人要学完高中课程。此外,还有“国家教育法”、“高等教育委员会法”、“学校督导法”、“特殊教育法”,从教学内容到具体管理,从一般培养到特殊教育,甚至对学生的课时都做了规定。三是注重启发式教育。无论是中学还是大学,教学都比较宽松。但对中小学课时做了规定,学校教育每周4天,每天不得少于8小时,周末学习一天不得少于5小时,星期五不得少于4小时。这些规定是要学生把课程主要消化在学校里和课堂上,减轻学生负担,没有繁杂的家庭作业。四是注重课外教育。参观展示二战期间犹太人悲惨遭遇的“大屠杀博物馆”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学校还组织学生参观众多的博物馆、展览馆、农产品展览、花卉展览等,使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广博的课外知识。五是部队教育作为青年人成长教育的重要一环。凡满18~26岁的犹太人,男子服兵役三年,女子一年半。这实际是学校教育的继续。在军队,青年人接触一些先进的武器装备,培养了必备的各种技能,同时培养团队精神,团结协作,相互支持。这些都为今后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犹太人之所以特别重视学校的建设,除了他们具有那种“以知识为财富”的价值取向之外,还因为在他们看来,学校无异于一口保持犹太民族生命之水的活井。《塔木德》中记载的三位伟大拉比之一,约哈南·本·札凯拉比就认为:学校在,犹太民族就在。
公元70年前后,占领犹太国的罗马人肆意破坏犹太会堂,图谋灭绝犹太人。面对犹太民族遭受的空前浩劫,约哈南殚思极虑,想出一个方案,他必须亲自去见包围着耶路撒冷的罗马军队的统帅韦斯巴芗。
约哈南拉比假装生病要死,才得以出城见到罗马的司令官。他看着韦斯巴芗,沉着地说道:“我对阁下和皇帝怀有同样敬意。”
韦斯巴芗一听此话,认为侮辱了皇帝,做出要惩罚拉比的样子。
约哈南拉比却以肯定的语气说:“阁下必定会成为下一位罗马皇帝。”
将军终于明白了拉比的话,很高兴地问拉比此来有何请求。
拉比回答道:“我只有一个愿望,给我一个能容纳大约10个拉比的学校,永远不要破坏它。”
韦斯巴芗说:“好吧,我考虑考虑。”
不久以后,罗马的皇帝死了。韦斯巴芗当上了罗马皇帝。日后当耶路撒冷城破之日,他果然向士兵发布一条命令:“给犹太人留下一所学校。”战争结束后,犹太人的生活模式,也由于这所学校而得以继续保存下来。
约哈南拉比以保留学校这个犹太民族成员的塑造机构和犹太文化的复制机制为根本着眼点,无疑是一项极富历史感的远见卓识。
一方面,犹太民族在异族统治者眼里,大多不是作为地理政治上的因素考虑,而是文化上的吞并对象。另一方面,犹太人区别于其他民族,首先不是在先天的种族特征上,而是在后天的文化基因上。
我们完全可以说,为了达到这一文化目的,犹太人长期追求的,不仅仅是保留一所学校,而是力图把整个犹太人生活的传统和犹太文化的精髓保留下来。从犹太民族两千多年来持之以恒、极少变易的民族节日,到甘愿被幽闭于“隔都”之内以保持最大的文化自由度,到复活希伯来语,再到基布茨运动,所有这一切都典型地反映出了犹太民族的这种独特追求以及所生成的独特智慧。
这种智慧就是对民族文化的高度自信、执著和维护!也正基于此,犹太人才会认为没有知识的人不算是真正有用的人。绝大部分犹太人学识渊博、头脑灵敏。在他们眼里,知识和金钱是成正比的,只有丰富的阅历和广博的知识,才能在世界各行各业中生存。
犹太哲言
没有知识的人不算是真正有用的人,只有那些具备丰富阅历和广博知识的人,才能在世界各行各业中生存。
犹太民族的“磨难教育”
“磨难教育”简单地说,是体味苦难的一种过程。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曾说过,“挫折未必是坏的,关键在于对待挫折的态度”。对于青少年来讲,挫折既可以使他们产生消极情绪,也可以磨炼其意志,使之奋发向上。对挫折的耐受力固然与个人先天素质有关,但更多的是后天环境所造就的,它是一个人的情感、个性、意志的结合体现。历经一次磨难,就会获得一次再生的机会。真正的人生需要磨难,同时,磨难也以它的冷峻无情使强者的命运获得价值和升华。
“竞争需要磨难,吃苦也是财富”,这是正被各国学校、家长日益认同的教育理念。因为,今后的时代,既靠知识和智能的较量,更重意志和毅力的比拼,“新新人类”如果没有吃苦耐劳的能力与韧劲,就不可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发展中立足取胜。犹太人就十分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让自己的孩子从小经历磨难、吃点苦头。
对于磨难,每个人都会有一种不由自主想要逃避的心理,殊不知,经历了磨难之后的生活才能更甜。所以,只有教给孩子吃苦的本领,他才能够明白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甜。
在迦太基一家著名博物馆里面有一幅画,名为《将军》,画面上是一个人正在和魔鬼下棋,而且魔鬼正在将军。这一盘棋正是人类命运的象征,而苦难就是那个正在将军的魔鬼。犹太人总是对自己的孩子进行“磨难教育”,在他们看来,苦难可以转化为生命的财富,人类正是在同魔鬼的战斗中锻炼了自己。
曾经有这么一则关于“磨难教育”的小故事:
一个研究《塔木德》的犹太学者,刚刚结束他的学习生涯,就到艾黎扎拉比那里,请求给他写封推荐信。
“我的孩子,”拉比对他说:“你必须面对严酷的现实。如果你想写出充满知识的书,你就必须像小贩那样,带着坛坛罐罐,挨门挨户地兜售,忍饥挨饿直到40岁。”
“那我到40岁以后会怎么样?”年轻的学者满怀希望地问。
艾黎扎拉比笑了:“到了40岁以后,你就会习惯这一切了。”
犹太人的“磨难教育”由来已久,“逾越节”就是其中一个最重要的节日。“逾越节”是为了纪念摩西带领犹太人逃出埃及而设立的,通过讲祖先的艰难历程和吃特殊的食品,进行忆苦思甜和认知生命的艰难。在“逾越节”的时候,每家桌上都会摆着三块无酵饼、一盘食品、五种食物和四杯酒,当然,这些食物都具有各自的寓意。
先说三块无酵饼,当年犹太人逃离埃及时,来不及准备路上的干粮,只能吃不发酵的饼,三块的说法是为了纪念犹太人的三位祖先。
五种食物是:烤羊腿、烤鸡蛋、哈罗塞斯、一碟苦菜、一碟盐渍芹菜。烤羊腿,是“逾越节”的祭品,犹太人失去圣殿后,无处献祭,于是就在宴席上用烤羊腿(或烤肉)代替;烤鸡蛋,“逾越节”的鸡蛋是烤的,烤的蛋很坚韧,很难咬碎,比喻犹太民族就像烤的蛋,受的苦难时间越长越坚强,好比烤蛋烤得越久越坚硬一样;哈罗塞斯,这是一种水果、香料和酒混合的食品,呈泥状。犹太人在逃出埃及前,法老为难他们,命他们做砖,又不给草料,借此责打他们,哈罗塞斯让人想起做砖的泥;一碟苦菜,是纪念犹太人在埃及受的苦;一碟盐渍芹菜,是犹太人逃离埃及时,喝过带苦涩味的海水,盐渍芹菜,意思是要犹太人永远记住这些苦难。
再说四杯酒,“逾越节”家宴的程序由四杯酒串联,中间会讲一些有关犹太人逃离埃及的故事,这些故事不仅说明“逾越节”上所有食品的含义,还讲述了犹太人在埃及所受的主要苦难和逃离的艰辛历程。
磨难教育对一个人的一生影响深远,很多人总是逃避磨难,不愿意去挑战,但要知道,只有经历磨难,才能从磨难中汲取动力和能量,只有真正懂得磨难的含义,才能品出磨难赋予它的甜。
然而,现在的很多家庭,家长不舍得让孩子吃苦,捧在手里怕摔着,含在嘴里怕化了,恨不得为孩子做一切。在这样的教育下,孩子好吃懒做、娇气任性,还缺乏责任心、感恩心。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很多事情没有经历过,不知道生活还有不如意的一面,很多东西从来都是像天上掉下来的一样容易,不需要费一点心力,这个时候,他怎么有机会、有能力去承担生活给他的各种考验呢?
犹太哲言
给他苦难教育,才能让他真正长大。
成功源自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当一个人对某件事或某个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时,他的整个心理活动都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研究表明,浓厚的兴趣是人成长的重要心理条件之一。
世界上没有哪一位科学巨匠不是从兴趣成长起来的,孩子好动是好事,玩玩拆拆,说明他在动脑筋。有一句话说得好,当一个人为了兴趣去做事情时,会乐此不疲,再苦、再累也愿意;当一个人做事情没有兴趣,就是给他多少钱,他也感觉不痛快,就是因为没有兴趣。
有人说:凡是孩子发生兴趣并主动要干的事情,十有八九会成功。兴趣是决定一个人能不能成功的重要因素,很多理性的家长都会根据孩子兴趣来挖掘他们的潜力,让孩子真正走向成功之路。
每天的时间都是24个小时,孩子的年龄上下也差不了多少,寿命也基本差不多,在不出意外的情况下,能把大量的时间集中在兴趣点上,努力去钻研、实践下去,今天不成功,明天不成功,总有一天会成功。
没有兴趣的学习就是机械式的学习,为了应付而学习;没有兴趣的工作,就是被动的工作,为了生存而工作。这不应该是每个人在做事情时正常的状态,因为这样只能让一切毫无趣味可言,那么,做这件事情本身也就失去了最根本的意义。所以,作为父母,要懂得以兴趣作为孩子行为的动力,这才是最巧妙而且最为有效的做法。
“宝贝,学小提琴吧,你看多高雅!”
“可是我不喜欢!”
“宝贝,这可是我和你爸爸一直的心愿,你看,我们给你买了最好的小提琴,又给你请了那么好的老师,你就学学吧!再说了,会拉小提琴显得你多有气质啊!”
苦口婆心之后,孩子勉强学了小提琴,可最后,父母的脸上没有流露出什么高兴的神色,反而是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为什么?孩子被逼着学,能学好吗?就算最后能弹奏乐曲,相信他的琴声里定然没有感情。人只有在做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时,才能投入百分之百的热情。犹太人就深知这一点。
美国大导演斯皮尔伯格是犹太人。在他12岁生日时,做电气工程师的父亲送了他一件非常珍贵的礼物——微型摄像机,以便使他能够用“影像记录往事”。显然,斯皮尔伯格被这神奇的玩意儿迷住了,爸爸的鼓励和引导让斯皮尔伯格爱上了摄影,从此,拍电影成了他最大的乐趣。
费曼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天才的理论物理学家,他所创造的“费曼国”,被人们拿来和电子元件中的“硅片”相提并论,二者都大大提高了计算机的工作速度,在效果上千百倍地延长了科技人员的寿命。诺贝尔奖得主汉斯·贝特曾说天才有两种:普通的天才完成了伟大的工作,但人们觉得那工作别人也能完成,只要足够努力就行了;特殊的天才,他做的工作别人谁也不能做,而且完全无法设想。贝特认为费曼属于后一种天才。
为什么费曼能成为这种“特殊的天才”呢,据说,在费曼很小的时候,父亲就买了五颜六色的“马赛克”给他玩,让他摆出各种花样。等他稍大后,父亲又经常带他散步和做游戏,和他讨论为什么小鸟会不断地啄自己的羽毛之类的问题,借此激发他认识事物的兴趣和习惯。稍大一点,父亲不仅帮助他在家中建立了自己的实验室,还培养他成为修理收音机的能手。
父亲对费曼兴趣的培养和教育让他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费曼24岁获得博士学位,28岁担任康内尔大学教授,47岁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兴趣可以让一个人变得充满**,兴趣可以让一个人全力以赴,兴趣可以让一个人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就,这些都是强迫式教育所得不到的。只有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学习和做其他事情才能真正有效。兴趣第一,这是诸多犹太名人对教育的告诫!
犹太哲言
浓厚的兴趣是人成长的重要心理条件之一,任何事情只有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有效。
理财教育要趁早
当今社会,大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孩子的理财教育。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人们十分重视儿童的理财教育,这种教育甚至渗透到了儿童与钱财发生关系的一切环节之中。
犹太民族出现了那么多富商巨贾,犹如天上的星星一样璀璨,这与他们从小就注重理财教育是分不开的。在犹太人的心目中,智慧不仅不排斥金钱,而且他们还深信,如何赚钱是可以后天教出来的。所以,他们对孩子的理财教育有一套独特的方法,从小就给孩子灌输金钱很重要的观念。一句犹太谚语就这样说道:一定要教给孩子谋生的手段,只要世界上多一个成功的商人,就会少一个窃贼。
如今的犹太人会主动教育孩子如何赚钱发财,他们会送股票给刚满周岁的小孩;小孩3岁时,父母就开始教他们辨认硬币和纸币;5岁时,让他们知道钱币可以购买他们想要的一些东西,并告诉他们钱是怎么赚来的;7岁时,教孩子看懂商品标签的价格,并加深“钱能换物”的理财观念;8岁时,让他们通过打工赚钱,并把钱存在银行里;11~12岁时,要他们看穿电视广告的假象,并执行两周以上的开销计划,懂得正确使用银行的术语……
这样,犹太人家的孩子很小就知道金融等方面的知识,稍大一些,他们就对金融业的运作模式了解得更加深入。这也是为什么犹太人在金融业占有优势的原因,这和他们从小就对钱很敏感的特质有着很大的关系,难怪有人赞叹犹太人是天生的银行家。
很多犹太大亨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怎么赚钱了。比如洛克菲勒,他出生于一个典型的犹太家庭,父亲经常用犹太人的教育方式教导他。
洛克菲勒的父亲在他四五岁的时候,就让他帮妈妈提水、拿咖啡杯,然后给他一些零用钱。他父亲还把各种劳动都标上了价格:打扫10坪(1坪=3.3平方米)的室内可以得到半美元;打扫10坪的室外可以得到1美元;为父母做早餐得到12美元。当他再大一点的时候,父亲就不会再给他零用钱了,只告诉他,如果想花钱,就自己挣去。
这时候,父亲会让他到自己的农场帮忙打工,挤奶、送货、算账甚至干些杂活,他把自己为父亲做了多少事,都记录在记账本上,到了月底,就和父亲结算,每到这个时候,父子就核对账本上的每一个工作项目,有时候还会讨价还价,也会经常为一点小钱发生争执。
因为这种教育方式,洛克菲勒6岁的时候,就做了一笔买卖。有一次,他在郊外捉到了一只火鸡,于是他沿街叫卖,最后卖给了附近的一位邻居。父亲认为他有做商人的特质,而对他大加赞赏。
有了这次的经历与父亲的鼓励,洛克菲勒的胆子大了起来,思路也开阔了。不久之后,他就做起了“银行家”,把从父亲那里赚来的50美元贷给了附近的一个农民,到了归还的日期,洛克菲勒准时去讨债,连本带利收回了53.75美元。这件事令附近的人们觉得不可思议,他们都佩服这样一个小孩居然能有这么好的生意头脑。
洛克菲勒成名之后,同样也用这套方法来教育他的子女。在他的公司,洛克菲勒拒绝他的儿女们进入,即使是他的妻子,他也极少让她进入公司,除非有什么急事。有一次,他15岁的二女儿玛莉亚因为有事情找他,于是去了他的办公室,恰巧他出去办事不在,后来洛克菲勒知道了玛莉亚进过他的公司,回家时居然大发雷霆。因为洛克菲勒要让孩子们知道,一切必须靠自己的奋斗去得到成功,而绝不要因为父亲是富翁,而让他们产生任何的依赖感。
在家里,洛克菲勒还搞了一套虚拟市场经济,洛克菲勒让妻子当总经理,而让自己的孩子们做家务,由自己的妻子根据每个孩子做家务的情况,给他们零用钱,整个家庭似乎就是一个公司。
洛克菲勒不但教育子女们要学会赚钱,同时还告诉他们要学会理财和节俭,也就是要掌握开源和节流两套本领。他在厨房里摆放了6个杯子,杯上写着每个孩子的姓名,里面装的是孩子们一周用的方糖。如果哪个孩子多吃了杯子里的方糖,那么,等到别人喝咖啡放方糖的时候,他就只有喝苦咖啡,或者等到下周父母再次发放。
洛克菲勒让孩子们学着记账,要求孩子们在每天睡觉前,必须记下今天的每一笔开销,无论是买了玩具还是买了食品,都要一一记录。洛克菲勒每天晚上都要仔细查看孩子们做的记录,无论孩子们买什么,他都要询问为什么要买这些东西,让孩子们做一个合理的解释。如果孩子们的记录清楚、真实,而且开销很合理,让他觉得很满意,就会奖赏孩子们5美分。反之,就会警告他们,下次再犯类似错误的话,就会扣去5美分的零用钱。这种教育方法使得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他们都争着把自己的账本送给父亲检查,并让父亲进一步指导他们需要改善的地方。
犹太人这些早期的有关财富的教育,让孩子们很早就知道怎么投资,怎样获得财富,怎样理财。这些教育,都为他们日后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犹太哲言
一定要教给孩子谋生的手段,只要世界上多一个成功的商人,就会少一个窃贼。
教育决定未来
热爱知识、重视教育是犹太人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在犹太社会中,文化教育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犹太人认为,人生的第一义务是教育子女。由此可见,犹太人把教育儿童作为毕生的事情。他们之所以如此强调对子女的教诲,是因为他们意识到一个人的成材不在先天禀赋,而在后天的培养。
早在中世纪的时候,遍及欧美的犹太社团都极为重视教育与学术研究。虽然犹太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但对教育事业始终没有放弃。为了让孩子成为有知识的人,犹太人对教育怀着极高的热忱。
为了振兴以色列的教育事业,很多以色列国家领导人从领导岗位退下来之后,又全身心投入到教育事业上来。如前总统纳冯教授在卸职以后,又勤勤恳恳地当上了教育部部长,而且还全身心投入其中。这在其他国家是极为罕见的,但在以色列却是很平常的事,其原因就在于他们真正认识到了“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先决条件之一”。著名科学家卡齐尔在卸任总统职务后,便到魏茨曼科学研究院和特拉维夫大学从事学术研究,而且常常给学生们上课,三尺讲坛成了他工作中难以割舍的一部分。
以色列历任政府在教育问题上的政策始终如一。他们都视教育为以色列社会的一种重要财富,认为它是开创未来的关键。他们教育的目标是把一个人造就成对国家、对民族富有责任感的成员。
犹太人对教育的重视不是空喊口号,而是实实在在地投入,政府会千方百计地为教育创造各种优厚的条件。
1949年以色列颁布了《义务教育法》,这是这个国家最早制定的几个法律文件之一;1953年颁布了《国家教育法》;1969年颁布了《学校审查法》。这一系列法律的制定,确立了教育的地位,形成了以色列特色的教育制度。
以色列在教育方面投入了较高的经费。从20世纪70年代始,以色列教育经费始终高于国民生产总值的8%。以色列的教育投资之高,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正因为有了较高的教育投资,以色列的教育才呈现迅速发展之势。
《塔木德》上说:如果学习是最高尚的事,那么,创造学习的机会便是仅次于学习的事。所以,许多犹太社团都把教育投资视作一种责任与义务。每一个社团都要提供年轻人去各种学校学习所需要的经费。他们还支持每个年轻人辅导两个小孩,以便他能和孩子们口头讨论他已学过的《革马拉》,从而体验《塔木德》观念的实质。小孩将由社团慈善基金会或公共食堂提供伙食。如果社团是由50个家庭组成的,那么它至少要抚养200个青年和儿童。一个家长将被指定抚养一个青年和两个儿童。在整个以色列的犹太家庭中,几乎没有不潜心钻研《塔木德》的人。
在每个社团,学院的院长都享有盛誉。在这里学习的每一个人,不管是富人或穷人都听从他的教诲,每个人都顺从他的吩咐。也没有人对他的权威性表示疑问,当然他的学识很渊博。他手持木棍和鞭子,惩戒和责打越规者,颁布学院法令和禁令。但是,每个人都热爱学院的院长。
由于学习和研究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单靠社团本身来筹措,往往力不从心。因此,犹太人把教育事业与慈善机构结合起来。把“什一税”作为追求学问的经济支柱。
此外,一些发迹的犹太人也纷纷解囊,为教育和研究提供经费。在他们中间早已达成一种共识:赚钱营利并非最终目的,而是要用赚来的钱“购买知识与经验”。
直至今天,犹太人捐款的第一投向仍是学校建设。在以色列的一些大学里,奖学金、研究基金都由外国犹太商人提供。希伯来大学、特拉维夫大学、以色列理工学院这三所最有名的大学中,至少有一半董事是外国人,尤其是美国犹太人。在他们看来,帮助以色列兴办教育才是民生大计。
以色列的大学是公认的世界一流的大学,凡是到过以色列的人必定会去“游览”,而人们无不为它们校园之幽美、建筑之宏伟、设备之先进和藏书之丰富赞叹不已。以色列的大学有许多研究成果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为权威性项目。
发达的教育和优良的人才素质终于使以色列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地缘政治力量和国际力量。
犹太哲言
如果学习是最高尚的事,那么,创造学习的机会便是仅次于学习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