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民族不但是一个古老而又神秘的民族,而且还是一个了不起的民族。他们没有家园,流离失所,安宁与幸福对犹太人来说只是昙花一现,而苦难、迫害、残杀几乎将他们的生命之火灭绝。但是他们却以顽强的毅力、过人的勇气、超人的智慧战胜了一切灾难,顽强地生存下来,并且建立了美好的家园,成就了辉煌的事业。
时刻保持积极的进取心
《羊皮卷》中有一则名叫“飞马腾空”的故事。
古时候,有一个叫哈比的犹太人因惹怒了国王而被判了死刑,这个人向国王请求饶恕一命,他说:“只要给我一年的时间,我就能使您最心爱的马飞上天空。如果过了一年,您的马不能在天空自如飞翔的话,我宁愿被处死刑,绝不会有半点儿怨言。”
国王想了想就答应了他。
哈比回到牢房之后,另一位囚犯对他说:“你不要信口开河了,马怎么能飞上天空呢?”
哈比回答说:“在这一年之内,也许国王会死,也许我自己病死,说不定那匹马出了意外送了命。总之,在这一年之内,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事呢!所以只要有一年的时间,没准儿马真的能飞上天空!”
因此,犹太人认为世界上的事情都不要过分地担心才好。在这样的观念下,犹太人总是可以保持乐观的精神,历经艰难困苦而始终充满对未来生活的憧憬,结果奇迹降给了这些勇敢而乐观的人们。他们可以在别人觉得不可能的地方找出可能,让不可思议的事情变为现实。
股票大王约瑟夫·贺希哈小时候是个乞丐,但他却发誓,自己一定要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
在流浪街头时,约瑟夫·贺希哈每天拾取别人废弃的报纸,坐在街边的石椅上看个不停,晚上借助路边灯光阅读捡来的书。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他慢慢地对书报上的经济信息、股市行情产生了兴趣,于是,他决心在股票投资方面发展自己的事业。
一个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乞讨者,竟然想发展股票事业,人们觉得他简直是异想天开。但是约瑟夫·贺希哈就是凭着他这股顽强进取的精神,一步一步地往这个目标前进的。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了,纽约证券交易所和其他证券交易所都因经营惨淡而关闭了,绝大多数证券公司也岌岌可危。就在这个时刻,约瑟夫·贺希哈到证券交易所去找工作。几位在交易所门口玩纸牌的人听到他来找工作,不禁哄堂大笑起来,认为他在股市大崩溃的情况下还想做股票工作,肯定是神经有问题。
贺希哈没有灰心丧气,他转身到别的交易所去寻找工作。在接连受到讥笑的情况下,他仍不放弃自己的追求,最后,他来到了百老汇大街120号的依奎布大厦,在爱默生留声机公司里找到了一份工作,负责办公室勤杂和午间总机接线,工资很低,每周12美元,但他十分乐意地接受下来。
他满腔热情地开始了工作,并十分珍惜自己获得的机会,利用晚间和假日认真钻研股票业务和市场行情。不久,贺希哈发现爱默生留声机公司也发行股票和经营股票,于是他时刻注意着公司的经营情况。他想,自己现在从事的勤杂工作与股票工作差距太大,怎么能使自己靠拢它直至参与它呢?一天上午,他鼓起勇气,敲开总经理办公室的门,大胆地提出:“总经理先生,我可以做您的股票经纪人吗?”总经理惊讶后稍沉默了一下,盯着这位犹太小伙子,觉得他半年来工作勤快、反应灵活,于是对贺希哈说:“胆量是股海冲浪的首要条件,你既然有这种勇气,就试试看吧!”
此后,贺希哈成为爱默生留声机公司股票行情图的绘制员,他运用自己积累的股票知识和行情资料,很快就上手了。在工作中,他对股票买卖领悟更深了,为他日后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贺希哈在爱默生公司工作时,每天除了花很少的车费、午餐和零用钱外,其余全部积攒下来。同时,他还替另一家股票交易所跑腿,这份兼职工作是从每天下午6时到第二天凌晨2时,来回递送有关文件,每星期从中赚取12美元的报酬。经过3年的艰辛努力,他积累了2000美元。于是,他根据自己的奋斗计划,成为一名独立的股票经纪人,从此走上发迹之路。此后不到1年时间,他已经拥有了168万美元的资产。
股市是风云突变的,它不为人们的意志所左右。当贺希哈的财富积累到超亿美元时,一次股市的骤然下跌,使他买进的一家钢铁公司的股票一下亏光了。
这一次惨败没有锉掉贺希哈积极进取的精神,相反,使他更坚定信心,变得更睿智了。他回忆说:“这一次失败只给我留下4000美元,几年的奋斗积累几乎输光了,那是我一生最痛苦的一次错误。但是,我认为,一个人如果说不会犯错误,他就是在说谎。我如果不犯错误,也就没有办法学到经验。”
的确在那次失误后,贺希哈经营股票顺利得多了。到1928年,他已经成为每月可以赚20万美元的股票大王了。1929年是他最辉煌的一年,这一年也是股市历史上最热闹的一年,几乎全民都加入了股票买卖的行列。丰富的经验已使贺希哈认定大雨和风暴即将来临,他果断地将1928年年末及1929年年初大量买入的各类股票一分不留地抛售出去,得到了相当于原来投资10多倍的回报,他又赚了上亿美元,成为当时赫赫有名的股票大王。
从约瑟夫·贺希哈的发迹历程中可见,一个人想要在某个领域取得成功,必须具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并能坚持细心观察、认真学习、不畏困难。
犹太哲言
人应该时刻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积极进取的精神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它让缺乏机会的人们从艰难困苦中锲而不舍地前进并获得成功。
不要停下前进的脚步
犹太人所尊奉的法则就是丛林法则,竞争意味着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生命是在和别人赛跑,也是在和自己赛跑,唯一能掌控的只有自己,而时间却永远不停地向前,因此,在时间的海洋里,只能不停地奔跑。
这个世界属于那些不停奔跑的人,他们为了生活忙碌着,他们为了自己心中的目标,一步一步地向前迈进。如果停止奔跑,我们就可能被别人甩在身后,更可能因此而失掉积极进取的斗志,最终会被社会淘汰出局。
挪威的渔民出海去捕沙丁鱼,他们将鱼放入鱼槽运回码头。抵达码头时,如果鱼仍然活着的话,就可卖很高的价钱。但是,沙丁鱼却很容易在抵达港口前就死掉,于是,他们千方百计地要让鱼活着回海港。
但是,除了一个渔船外,其他渔船的种种努力均告失败。这艘渔船的船长一直不公开他的秘密,直到他死了以后,人们去参观他的鱼槽,秘密才被揭开:鱼槽里不过是多了一条鲶鱼而已。
为什么放入一条鲶鱼,就能让沙丁鱼活下去呢?
原来,鲶鱼放进鱼槽内,由于环境陌生,便会四处游动,处处挑起摩擦和**,而大量的沙丁鱼发现多了一个“异己”,自然就紧张起来,于是便不停地游动。这样一来,沙丁鱼就一条条活蹦乱跳地被运到了港口。
这就是“鲶鱼效应”。它告诉人们,只有不停地“游动”,生命才会顽强地继续下去;只有不停地奋斗,在竞争中才能处于不败之地。
犹太人有极强的时间观念,认为消沉和坐以待毙不但是对自己生命的不尊重,更是白白浪费掉了有限的宝贵时间,将可能的财富和机会拱手让时间冲走,这不但可悲,而且可恨。
施特劳斯是著名的梅西百货公司的创始人,也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全美首屈一指的富豪。然而,他最初不过是一个贫困家庭的苦孩子。他生于德国,后移居北美,由于贫困,他不得不在读完初一后就辍学,当了杂货店的童工。他读书不多,但深受犹太人传统教育的影响,幼小的心灵已播下了人生奋斗的种子。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奋斗去开拓事业,为此,他一刻也没有停歇过。他14岁时,仅白天在杂货店干活,晚上自修文化。他勤奋聪明,干事也十分利落,老板很赏识他,从勤杂工转为记账员,又升为售货员,再到售货经理,直至最后当上了公司的经理。虽然有了可观的收入,但他毫不满足、松懈。接着,他利用自己的积蓄开设了一家小百货店,取名为梅西百货公司。凭借自己的努力和经验,加上广泛的供销渠道,梅西公司快速发展,几年时光,便成为一个中等的百货公司,且很有名气。
但他仍不满足于已有的成绩,决心将梅西办成全美乃至世界一流的百货公司。于是,他主动研究市场,马不停蹄地大搞市场调研,得出在北美这样的买方市场上应该执行以顾客为中心的市场营销手段的论断。一方面,他要求公司的销售人员要对公司的商品有足够的了解,真诚为顾客着想,争取让顾客最满意;另一方面推出了“给消费者赠品”、“有奖销售”、“新产品用户试用”、“产品当场演示”、“时装表演”等多种促销手段。
施特劳斯的不断探索为公司赢得了成功。在当时,梅西公司的业绩和信誉远远领先于别的公司。正是在这种不断进取的30多年经营中,梅西公司由小变大,最终成为世界一流的百货公司,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末,而施特劳斯在30年代就逝世了。
施特劳斯的成功证明了一个道理:只有不停地奔跑、主动出击、不断探索、不断前进的人才会为自己赢得主动,才会在人生和事业当中常变常新、不断向前。否则,沉醉于一时的成功或安于一时的快活而停滞不前,最终会落后于别人,继而走向平庸和失败。
犹太哲言
只有不停地“游动”,生命才会顽强地继续下去;只有不停地奋斗,在竞争中才能处于不败之地。
依靠自己的力量
认识和观念错误是人们最容易犯的错误,一旦观念不正确,行为就必然会跟着犯错误。
每个人都希望别人能帮助自己。在困难和危险面前,我们总在想:要是有人能帮我一把该有多好!于是,我们总是寄希望于别人,尤其是自己的朋友。但实际上,朋友再好也仅仅是朋友,他的心里想什么你只能去揣测,而绝对不会受你的左右;对于那些不曾相识的人,就更别指望了。一般而言,人是有善心的,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是救世主。所以,自己不做事而寄希望于其他人,便是天生的寄生虫;与其将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不如从自己开始,好好地把握自己。
每一个人都希望有一个温馨的家庭,也希望自己有个好的工作条件和环境,在工作与生活中获得成功与幸福。这样的话,我们不怎么努力也可衣食无忧。可是,我们对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优越的工作条件和富裕的国家奉献过什么吗?我们羡慕那些显赫的家族,可我们必须知道,当他们的先辈创业时多半也是白手起家,靠自己的双手和智慧才赢得了一片天地,而后继者也是勤耕不辍,兢兢业业,在先辈的基础上才能继续前进。
优雅舒适的工作空间是每个人都向往的,可是我们也必须知道,这样的工作空间是靠自己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才会有的。正如肯尼迪说的那样:不要问你的国家能给予你什么,而要问你能为自己的祖国做些什么。少了每个人的奋斗和努力,一个国家是不会繁荣富强的。
总而言之,一切都要从自己开始,与其依靠别人,还不如自己亲自做出努力。
有这样一位拉比,过了80岁之后,某一天,他的身体突然变得虚弱了,并很快地衰老下去,他知道,恐怕自己已经离死没多远了,便把所有的弟子叫到床边。弟子到齐了之后,拉比却开始哭泣,弟子十分奇怪,便问道:“老师为什么要哭呢?难道您哪一天忘记读书了吗?有过因为疏忽而漏教学生的一天吗?有过没有行善的一天吗?您是这个国家中最受尊敬的人,老师应该没有任何可以哭的理由的。”
而拉比说:“正是因为像你们说的这样,我才哭啊。我刚刚问了自己:你读书了吗?你是否行善了?你是否做了正当行为?对于这些问题,我的回答都是肯定的;但当我问自己,你是否参加了一般人的生活时,我却只能回答:没有。我是因为这个才哭的。”以后,拉比们常用这则故事来劝说一些不在犹太人共同的活动中露面的人,以使他们一起“参加一般人的生活”。这个“一般人的生活”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衣食住行,也不是指常人的其他感**,而是特指犹太民族的集体生活。
人的天性之一是对别人的过失很敏感,而对自己却异常宽容,有时甚至还强词夺理,为自己巧言辩护。人总是能严格地要求自己的妻子、儿女、同事、朋友、下属,而对自己总是不能严格要求。因此,人最大的缺点就是不能以身作则、从我做起。《塔木德》中有这样一段耐人寻味的对话:人们介意他人身上轻微的皮肤病,却睁眼不见自己身上的重病。人有两只耳朵一张嘴,就是要人凡事应多听少说。
人首先要对自己提出要求,然后才可以要求别人。路要自己去走,才真正算是走自己的路。自己不走,而让别人去走,是毫无道理的。而踩着别人的脚步走,实质上是替别人走路。
凡事从自己做起,善于自我反省、慎独自律,是犹太人的优良传统。作为上帝的“特选子民”,他们以信守合约、遵守法律著称于世。在从事商业活动的时候,犹太商人严格遵守契约合同,哪怕这种约定是口头上的。在他们看来,既然双方达成了某种一致,就应该一丝不苟地去执行。也就是说,无论何时,都要求自己遵照契约的约定来履行自己的义务和享用自己的权利。他们相信,只有从自己做起、从自己这方面去执行合约,才能真正体现契约的精神。两方同时进行很好的自我约束,这样契约的价值才能真正体现。否则,一方不从自己做起,却要求对方做到,契约的执行就会遇到相应的困难。如果双方都想着用契约去牵制别人,那么这个契约就可能要破产。
犹太哲言
自己不做事而寄希望于其他人,便是天生的寄生虫;与其将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不如从自己开始,好好地把握自己。
不要向失败低头
犹太人强调每一件东西都有用处,事物的好坏在于人对其的发掘、转换、变化。好东西并不绝对的好,它也必定会有一些缺陷;坏东西也并不绝对的坏,它也有自身的特殊用途。顺境和逆境、胜利和失败也都如此。每一个人都能有所作为,关键在于自身是否努力。
有一天,一位农夫弯着腰在院子里锄草。天气很热,他满头大汗,汗珠不停地顺着脸颊流下来。
“可恶的杂草!假如没有这些杂草,我的院子一定很漂亮,神为什么要造这些讨厌的杂草来破坏我的院子呢?”农夫这样唠叨着。
有一棵被拔起的小草正躺在院子里,它很平静地对农夫说:“你说我们可恶,也许你从来就没有想到过,我们也是很有用的。现在,请你听我说一句吧。我们把根伸进土中,等于是在耕耘泥土,当你把我们拔掉时,泥土就已经是耕过的了;此外,下雨时,我们防止泥土被雨水冲掉;在干旱的时候,我们能阻止强风吹起沙尘。我们是替你守护院子的卫兵,如果没有我们,你根本就不可能享受种花、赏花的乐趣,因为雨水会冲走泥土,狂风会吹散泥土……所以希望你在看到花儿盛开之余,能够想起我们的一些好处。”
农夫听了这些话,觉得小草说得很有道理。从那以后,他就再也不会瞧不起任何东西了。
犹太人不但纪念胜利的日子,同时也纪念败北屈辱的日子。也许世人对这种做法会嘲笑和讽刺,但是几乎所有犹太人都相信一点:只要记住失败那一天,就会产生强大的力量。
在犹太社会的纪念日中,最隆重的节日应该算是“逾越节”了。这一天,是犹太人纪念他们重返以色列的日子。“逾越节”是整个犹太民族缅怀祖先,倾诉苦难,庆祝在上帝的关照下逃出埃及,从而摆脱奴隶困境,走向自由的节日。犹太人认为,遇到的苦难越艰深,败北的次数越多,就会越坚强。“逾越节”上吃苦菜和未发酵的面包是为了回味当时的苦难。
人生有成功,也有失败,这是必然的,犹太人普遍对失败持有一种容忍的、接受的态度。犹太人认为,如果一个人沉湎于成功的甜美之时,而忘掉了失败的苦涩,那么终有一天他会再次尝到失败的苦果。因为成功会使人松懈,使人自满;而失败却使人奋进。回味失败意味着不断攀登成功巅峰,舍弃失败即舍弃成功。
犹太人面对失败、挫折,确立忍耐制胜的法则是对“失败”持正确积极的态度,不恐惧失败,焦点应对准远大的目标,活用自己的过错或失败。遇到失败时,不气馁,坚忍不拔,矢志不移。发现此路不通时,要设法另谋出路,使自己顺应环境,适应潮流。犹太人善于伺机借势,等待机遇。
犹太哲言
失败让我们伤痕累累,也能将我们治愈;失败将我们鞭打,因为它要给我们包扎。
突破黑暗就会迎来光明
有一家著名的博物馆,在不太惹人注目的墙上挂了一幅特殊的画,名字为《将军》,画的是一个人和一个魔鬼在下棋,图画中的人集合了所有的智慧在与魔鬼奋力拼杀。
这盘棋,象征着人类在世界上的生活,所以比赛显得尤其重要,为了获胜,双方均使出了浑身解数。令人遗憾的是,出现的形势是:魔鬼将了一军,人类眼看就要败北。
有位观者来到博物馆,看到了这幅画,并且深深地了解了画的含义,激动地站在画前不肯离去,嘴里蹦出这样一句话:
“魔鬼怎么能将人的军,会有这样的事情吗?”
他又凝视了许久,突然一跃而起,疯狂地大叫:“骗人,骗人!”
“还有希望,还有一招……”
的确,魔鬼经常使人濒于毁灭的边缘,可是,人类经常会有最后的一招,那正是起死回生的一手,人类的希望就在这里。
貌似绝望的棋局还有解救办法,就是说,人类还有一步好棋可以走,走了这一步,人类就可以赢。
生命的天平,常在希望和绝望之间摆动不定。只要加强希望的分量,就能保护生命,就可以使天平的指针倾向于人类。犹太商人聪明绝顶,常常在困境中找到出路,以此来实现自己的经商目的。
一家叫奥兹莫比尔的汽车厂,位于美国涅狄格州的土地上,它的生意曾长期冷清,工厂有倒闭的迹象。该厂总裁决定从推销着手,摆脱面临的危机。
商战变幻莫测,因此要善于调整,这种调整旨在赢利,而为了赢利,吃些小亏理所当然。采用什么样的推销方法更有效呢?
总裁犹太人卡特对该厂的情况进行了反复认真的思考,针对存在的问题,对竞争对手以及其他商品的推销术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博采众长,大胆设计了“买一送一”的推销手法。该厂因为积压了一批轿车不能及时出手,资金也无法收回,而仓租利息却处于上扬趋势。所以广告中就声明谁买一辆“托罗纳多”牌轿车,就可以同时得到一辆“南方”牌轿车。
买一送一的推销方法由来已久,使用广泛,但一般做法只是免费赠送一些小额商品,如买电视机送一个小玩具,买录像机送一盒录像带等。这种给顾客一点小恩惠的推销方式确能起到很大的促销作用,但时间一久,推销者多了,消费者也慢慢不感兴趣了。给顾客送礼或给回扣的做法也是个推销的老办法,但同样,所送礼品的价值或回扣数目一般都较小,不可能起到吸引消费者购买的效果。
奥兹莫比尔汽车厂对各种推销方法的长处兼容并蓄,尽可能克服因方法陈旧使消费者麻木迟钝的缺点,大胆推出买一辆轿车便送一辆轿车的促销办法,果然一鸣惊人,使很多对广告习以为常的人刮目相看。许多人闻讯后不辞辛苦也要来看个究竟,该厂的经销部一下子门庭若市。过去无人问津的积压轿车果真被人们竞相购买,该厂如广告所说实现了承诺,免费附赠一辆崭新的“南方牌”轿车。
奥兹莫比尔汽车厂这种销售方法,等于每辆轿车少赚了5000美元,亏了血本吗?没有,不但没有亏本,而且汽车厂还因此得到了很多好处。因为这些车如果积压一年卖不掉,每辆车至少要损失利息和仓租以及保养费等相当于车价的费用。而如此一策,车兜售一空,资金迅速回笼,扩大了再生产的能力;“托罗纳多”牌轿车的消费者增多,名声大振,市场占有比率加大;“南方”这个新的牌子被引了出来,这一低档轿车以“赠品”问世,最后开始独立行销……奥兹莫比尔汽车厂从此起死回生,经营业绩蒸蒸日上。
犹太民族正是凭借着这种生存意志和聪明才智,才能在各大洲之间辗转迁移,犹太人对苦难的忍耐力是罕见的,他们就像弹簧一样对压力有着极大的韧性。他们认为只有饱尝苦难和贫穷的人,才能在商场上有所作为,从而摘取生活甜美的果实。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德国占领了东欧,对犹太人实施非人性的统治,目的就是把他们斩尽杀绝。在某个小镇上,有个犹太家庭,一家5口为了躲避德国军队,住在一间仓库的小阁楼上,吃喝全靠朋友们接济。
每当纳粹巡逻队或者不怀好意的市民走近仓库时,他们就吓得屏声敛气,时间一长,他们完全学会了用动作来表达感情。
3个月后的一天,母亲外出觅食未归,关心他们的朋友说:“你们的母亲肯定是被德国人抓走了。”又过了两个月,父亲也一去不回。半年后,叔叔出门不久,孩子们就听到一声枪响。
几个大人相继死去,寻找食物的重担就落在了姐姐肩上,每当仓库附近有风吹草动的声音时,姐姐就赶紧捂住弟弟的嘴。
过了1个月,姐姐也永远地离开了。从此以后,凡听到同样的声音,弟弟只有自己捂住自己的嘴巴,不让自己发出一点声音。
这是一个犹太人经历的悲惨童年的一幕,相信有过这种经历的儿童终生都不会忘记他们所遭受的痛苦和磨难。犹太教的信念告诉他们:“只要不断地保持希望的灯火,就不怕无法忍受黑暗。”他们每经历一次暴风雨,天空就架起桥一般的美丽彩虹,这预示着不久的将来会有希望到来。黑暗过去就是光明,这是他们存活下来的希望,因此无论环境多么恶劣,他们都不会绝望,只要还有一息尚存,就要顽强地生存下去。
“人的眼睛是由黑白两部分组成的,但是为什么只能透过其黑暗的部分看东西?因为人必须透过黑暗,才能看到光明。”人生也是从苦难和黑暗开始,最后才到达幸福和光明的境地。这就告诉人们,不要害怕痛苦。因为一个人只有痛苦到了极点,才能品尝到甜美的果实。
在犹太人中,曾广泛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三只青蛙不幸掉进了一个奶桶里。第一只青蛙说:“这是命。”于是它盘起后腿,一动不动地等待死亡的降临。第二只青蛙说:“太倒霉了,看来这桶太深了,凭我的跳跃能力,是不可能跳出去的,今天我死定了。”于是,它沉入桶里淹死了。第三只青蛙打量着四周说:“真是不幸,但我的后腿还有劲,我要找到垫脚的东西,跳出这个可怕的桶。”于是,这只青蛙一边划一边跳,慢慢地,鲜奶在它的搅动下竟然变成了奶油块。在奶油块的支撑下,这只青蛙奋力一跳,终于跳出了奶桶。这个耐人寻味的故事曾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犹太人为自己的命运而奋斗,正因为他们顽强不屈、奋勇抗争的精神,犹太人才避免了被灭绝的灾难。
三只青蛙的故事给了我们深刻的警示:身处逆境不能消极应对、手足无措或自暴自弃;而应自强不息、逆境奋起,求得新生。三只青蛙面对逆境的不同态度,带来的也是三种截然不同的结果。消极自弃,只能加重逆境给自己带来的打击、伤害,这种态度是十分有害的;自强不息,才能冲破逆境,给自己带来希望和转机,这才是人生可取的态度。
一个人如何才能做到身处逆境不消极、不自弃呢?
首先,要相信自己,树立战胜逆境的信心。当你面对挫折、身处逆境时,不要怨天尤人、悲观失望,更不要自暴自弃,而是要自信自强、鼓足勇气去战胜挫折,变压力为动力,变不利逆境为有利顺境。
其次,要说服自己,以宽阔的胸襟和豁达的气度面对逆境。一个人遇到挫折打击时容易消沉自弃,尤其是原来处于优越社会地位和生活环境的人士,突然遇到重大人生变故而面临逆境时,会更加痛苦、悲伤,甚至万念俱灰。面对这样的痛苦逆境,你必须以超然、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去淡化它,不要陷入悲观的泥潭中不能自拔,要坚定“黑夜总会过去,黎明终将来临”、“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的信念。
犹太哲言
只有饱尝苦难和贫穷的人,才能在商场上有所作为,从而摘取生活甜美的果实。
团结才能生存
犹太民族团结互助的观念是很强的。对于自己的同胞,犹太人会尽力帮助。富人会尽力帮助穷人,并且认为提供帮助是“富人的责任”,获得帮助是“穷人的权利”。
在那些艰苦的岁月中,犹太人每次向国王交纳税款时,富人往往自觉地替穷人掏腰包,犹太人形成了周济自己同胞的习惯,哪怕是家无三餐的穷苦犹太人,也都保存着一个攒钱的小盒子,准备施舍给比他们更穷的人家。
在一些犹太社团,设有一种“吃饭日”的制度。每周不同的日子里,穷苦的犹太学生分别到不同的犹太家庭中去吃饭,以便使得这些学生能够安心读书。犹太社团里一定会有慈善机构,这些慈善机构都是靠着富裕的犹太人捐助来维持的。
犹太人帮助自己的同胞尽心尽力,富人帮助穷苦犹太人的方式是为他提供一个礼物或贷款,接受他作为商业伙伴,或帮助他找到一份工作。总之,希望他今后能够无须别人的帮助就能维持生活。
他们更从心灵的深处帮助自己的同胞,发自内心地喜爱自己的同胞。古代犹太人在神庙中有一个保密大厅,犹太人把他们的礼物秘密地放在那里,穷人们来到这里后会秘密地得到帮助,让给予者不知道给的是谁,接受者不知道是谁给的。在施舍时,犹太人很注重让穷困的人在接受帮助时保持尊严。
这是犹太商人常讲的一个故事:有一对姐妹争抢一个柠檬,她们的父母为了公平对待,决定把柠檬一分为二。姐妹两人各得一半,彼此都还算满意。妹妹拿到自己的一半后,把皮剥下扔掉,用果肉榨了果汁;而姐姐却把果肉去掉,把柠檬皮留下去烘蛋糕。
他们的父母看到上述情况,就对姐妹俩说:“你们两个争论一番,却只得到了你们本能够得到的一半,真是太可惜了。”
有没有什么方法能避免这种情况再发生呢?
其实,要解决这一难题,首先要找出发生这种情况的根源,其根源在于双方没有沟通各自的利益所在,被表面相抵触的利益所迷惑,进行了无谓的竞争,使双方都受到了损失。其实,每个人的角度不同,利益和想法必有差异,这可以使某一件对你有很大利益的事情,对另一方也有同样的效果。找到并利用利益上的差异而消除对立变为互助,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犹太商人认为,在人生的旅途中,对财富的争夺实际上就是对利益的争夺。如果在利益场中从不顾及他人,也从不权衡得失,那么就很难平息纷争。因此,一旦发生利益冲突,要尽快进行协调与沟通,减少双方的差异,力争既不损人也不损己。
犹太的法律规定,富人要留下一定量的庄稼让穷人来拿。收获季节掉在地上的几捆小麦或几堆玉米属于穷人,而长在地边上的庄稼也属于穷人。团结成为他们的生存法宝和经久不衰的民族意识。
犹太人对自己同胞的这种团结和帮助,让其他民族羡慕不已,有人问犹太人为什么要这样帮助自己民族的人,他们会回答:“我们自己不帮助自己,难道还有别人帮助我们吗?”正是这种团结互助,犹太人才能在历经磨难之后反而更加繁荣兴旺,在生存的恶风险浪中幸存下来。
犹太人在商战中非常重视合作。他们认为找一个旗鼓相当的合作伙伴是成功的一半,合作不仅可以扬长避短,共同承担风险,而且可以增强双方的力量。正因为犹太人深知合作的重要性,所以他们非常看重选择一个好的合作伙伴。
为此,《羊皮卷》有句名言说:谁是最强大的人?是化敌为友的人。犹太人认为,谅解和接受曾经伤害过你的人才是最好的待人之道,这样就能得到理想中的回报。为此,犹太拉比高度赞美那些受到侮辱却不侮辱别人、听到诽谤却不反击的人。
犹太人是十分团结的,东欧一些国家的犹太社团成员为了消除相互之间存在或可能存在的隔阂,在赎罪日前夕做礼拜时,往往真诚地向相遇者打招呼,说声“请宽恕我”。这个时候,那个人肯定会全神贯注地听完他的话,然后立即回答:“我宽恕你。”他也要向对方寻求宽恕。这种方式成为犹太人中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就是社团的首领和德高望重的长者也不例外。
有的时候,如果两个犹太人误会太深,见了面都视而不见、互相躲避,那么,与他们很熟的老人就会主动上前,使其中一方先开口,这样做,至少会使他们平息怒气,甚至握手言和。
在新的移民地区中,虽然犹太人没有严密的组织,但是,在很多地方,犹太人自行做出了两条不成文的规定:每周聚会一次,或集体做礼拜、开研讨会、观看电影、欣赏音乐等;在住宅的选择上,他们也要体现集体特色,尽可能集中居住在一起,这样在发生意外时,可相互援助。
正如金属和金属之间会彼此影响,人和人之间也产生同样的作用——人是相互影响的。没有一个人能独自成长或独自堕落,所以在犹太人的一生中,他们把寻求一个适合自己的朋友当做一件很重要的事。
“走进香水店,就是什么都不买,也会沾上芳香的气味。”——有了良友,自己也会进步,这就是犹太人交友的至理名言。
犹太哲言
在人生的旅途中,对财富的争夺,实际上也就是对利益的争夺。如果在利益场中从不顾及他人,也从不权衡得失,那么就很难平息纷争。因此,一旦发生利益冲突,要尽快进行协调与沟通,减少双方的差异,力争既不损人也不损己。
勤勉造就成功
犹太人认为,勤勉和成功是相互依存、互为表里的,一般来说,勤勉造就成功,而懒惰却足以毁掉一个资质非凡的人。虽然勤奋并不一定能成功,但无论如何也要勤奋,因为这是走向成功的最基本条件。
俗语说:“成事在人。”细细想来,发人深省。你用什么样的态度来付出,就会有相应的成就回报你。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成事在勤”实不为过。
其实,勤勉或懒惰本不是一个人的本性,没有人一生下来就会辛勤地工作,也很少有人是天生的懒虫。一个人勤勉还是懒惰,孩童时期的家庭环境以及所受的教育,有很大的影响。勤勉有两种:一种是外力强迫的勤勉,另一种是自愿的勤勉。
犹太人认为,外力强迫的劳动,一旦外力消失,这种勤勉就会**然无存。自愿的辛勤,较易产生出自己想要的东西,从而逐步培养自己,久而久之,就能打造一个完完整整的自我。
《塔木德》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哈德良皇帝看见一个老人正在勤奋地种植无花果树。他问老人:“你想享受你劳动带来的果实吗?”
老人说:“假使我活不到吃无花果的时候,也没什么,我的子孙们将会吃到。”
“请记住,老人家,如果你吃到了这树结出的果实,那你一定告诉我。”哈德良皇帝说。
时间过得很快,果树在老人的有生之年结出了丰硕的果实,老人十分高兴,装了满满一篮子无花果来见哈德良皇帝,并且说道:“我就是你看见过的那个种无花果树的老人,这些果实是我劳动的成果。”
哈德良皇帝让他坐在金椅子上,在他的篮子里装满了黄金。皇帝的仆人反对说:“您果真要给一个犹太老人那么多荣耀吗?”
哈德良皇帝却说:“上帝给勤奋的人以荣誉,难道我就不能做同样的事吗?”
哈德良皇帝说得很对,对于勤奋的人,应该给他最高的荣誉和奖赏,而那些懒惰的人则不会得到任何礼物。懒惰的人一生无所事事,他们的一生也必将是一无所获,他们只能在空虚的生活和无尽的悔恨中度过一生。
勤奋是一笔价值远远超过金子的财富。金子虽然珍贵,假如坐吃山空,总会有用完的一天,唯有勤劳才是永不枯竭的财源。这一点,我们应该牢牢记住。
勤能使人走向成功。聪明的人,勤而努力就能成功;愚笨的人,如果能以勤为本,笨鸟先飞,同样是赢家。
《圣经》中有这样一句话: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一定会给你打开一扇窗。你应该记住,勤奋实际上是弥补自己某一方面缺陷的良药。
犹太哲言
勤能使人走向成功。聪明的人,勤而努力就能成功;愚笨的人,如果能以勤为本,笨鸟先飞,同样是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