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独善其身,超然物外(2)(1 / 1)

反思生活,审视自然

思想纷繁复杂,内心躁动不安,会使人感觉到生活的困惑和苦恼。工作的压力,生活的奔忙,会使人的精魄涣散,不可收拾。老子说,如果人能将生命秉受中的营魄合抱为一,永不分离,就可以实现长生的希望了。因此他说:“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假如一个人能够做到“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就可以“营魄抱一”了。

关于快乐问题,庄子专门写了一篇《至乐》,“谨修而身,慎守其真,还以物与人,则无所累矣。”叩问心灵,反思生活,审视自然万物,批评世人对苦和乐的看法,指出从来就没有什么真正的快乐,所谓“至乐”也就是“无乐”,即不刻意追求它的形式,自我感觉快乐就快乐。

人世间到底有没有极大的快乐呢?到底有没有可以存活身形的方法呢?现在应该做些什么,又依据什么?回避什么,又安心什么?靠近什么,又舍弃什么?喜欢什么,又讨厌什么?

庄子提出的这五个问题,实际上也是我们今天常常需要面对的。庄子观察到,人们所尊崇看重的是富有、高贵、长寿和善名;所爱好喜欢的是身体体安适、丰盛的食品、漂亮的服饰、绚丽的色彩和动听的乐声;所认为低下向是贫穷、卑微、短命和恶名;所痛苦烦恼的,是身体不能获得舒适安逸,口里不能获得美味佳肴,外形不能获得漂亮的服饰,眼睛不能看到绚丽的色彩,耳朵不能听到悦耳的乐声;假如得不到这些东西,就大为忧愁和担心。

然而人的欲望是难以满足的,富有的人劳累身形,疯狂地敛财,对身体不太看重高苗贵的人日夜地苦苦思索怎样才会保全权位,对待身体太忽略了。所以,要想得到快乐,就得回到生命自身,做什么事都不要过度,保持心理的乎衡。

要让每天的生活里,欢乐多于悲哀,爱多于恨,快乐多于失望,欢笑多于悲伤。这一切的决定权在自己。自己的生活像万物一样生气蓬勃,丰富多彩。

现在常听人说,进行心理调整以获得平衡,怎么调整?庄子的方法是顺应自然,更好地接受外界的环境条件,无论谁也无法完全支配自己所处的环境,因为有太多不确定的因素存在。我们需要做的,是学会如何利用环境,以便实现自己的目的,而不是受环境的支配。

纽约街头有位卖花的老太太,名叫索菲亚,她穿着相当破旧,身体也矮虚弱,但脸上总是满面春风。路人被她的笑容所打动,常常争相买她手中的花_有人问她说:“你看上去很高兴!”

她回答道:“为什么不呢?一切都这么美好。耶稣在星期五被钉在十字架上的时候,那是全世界最糟糕的一天,可三天后就是复活节。所以,当我遇到不幸时,就会等待三天,然后一切就恢复正常了。”

我们在追求幸福生活的过程中,最终回报我们的,不是单纯的享乐,而是真正发自内心的愉悦。

当我们所得到的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多的时候,我们也会感到愉悦。如果我们要最终实现对自己生活的控制,那么,我们应该想办法,尽可能在日常器动中也能让自己感到愉悦。

《庄子》说:“任我以事而效我以功。”人在注意力集中的时候,更容易体验到愉悦感,至于是体力活动还是智力活动,这并没有关系。比如,读书就能给人带来愉悦。事实上,比较看重结果、需要注意力集中的活动,最容易使人们产生愉悦的感觉。

庄子所说的“无乐”,是指一种身心投入的快乐境界,例如一些运动员、艺术家,还有演说家,他们往往对外部环境毫无觉察,几乎忘记了身外的事情,整个人投入到他们正在进行的活动中。这种能力不单是他们具有,我们每个人身上都会有,只是需要让它得到滋养、让它生长而已。

一般字典上对快乐下的定义多半是:觉得满足与幸福。德国哲学家康德则认为:“快乐是我们的需求得到了满足”。的确,快乐是一种美好的状况,也就是没有不好或疼苦的事情存在,你觉得个人及周围的世界都挺不错。你该如何才能获得它呢?

(1)主动寻觅、用心追求才能得到

追求快乐之道,有一个大前提:那就是要了解快乐不是垂手可得的。它既非一份礼物,也不是一项权利;你得主动寻觅、努力追求,才能得到。当你领悟出我不可以呆坐在那儿等候快乐降临的时,你就已经在追求快乐的路途上跨出了一大步了。怎么样?感觉不坏吧?先别乐,等你走完其他九步之后,你就必能到达快乐的真正境界。

(2)扩大生活领域、尝试新的事物

当你肯尝试新的活动,接受新的挑战的时,你会因为发现多了一个新的生活层面而惊喜不已。

学习新的技术、开拓新的途径,都可以不可以使人获得新的满足。可惜许多人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平白丧失了使我发挥潜能、获取快乐的良机。

许多人以为我应该等待一个适当的时机,以稳当的方法去开拓前程。这种想法未免过于保守,因为那个适当的时机可能永远不会到来。任何人的生命都不是精心设计、毫无差错的电脑程式,所以应该有正在准备迎接挑战的勇气。

(3)天下所有的事情并非只有一个答案

追求快乐的途径非常多,不光是只有你死心眼认定的那一个。一般人往往认为我这一生只能成功地担任一种工作,扮演一个角色,甚至以为如果不可以得到或办到这一点,我就永远不会快乐,这种想法未免太狭窄了。不可以达成目标固然疼苦,可是这并不表示你从此就与快乐绝缘了,除非你我要这样想。

对事物应采取弹性的态度,不要冥顽不灵,记住任何最好的事都不一定只有一个。当然这并不是要你放弃实际、可行、梦寐以求的目标,而是鼓励你全力以赴,使梦想实现。

(4)敢于追求梦想与希望

萧伯纳有一句名言:“一般人只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而说为何如此呢?我却梦想从未有过的事物,并问我为何不可以呢?”年轻人尤其应该有梦想、有希望,使人产生无比的快乐。你要有勇气梦想我能成为一位名医、明星、杰出的科学家或作家……等,且要全力以赴,奔向理想。

当然你的梦想要合理和具体可行,不要好高骛远,空做摘星美梦。比如你天生一副乌鸦嗓子,”就别梦想变成画眉鸟!还有,你要记住,就算你无法达到这个目标也并非世界末日。布朗宁曾说:“啊!如果凡人所梦想的都垂手可得;那还要有天堂干嘛?!”

(5)只跟我比,不和别人攀

从我们懂事以后,我们就感受到“成就”的压力,这种压力随着年龄的增长愈来愈强烈。因此年轻人处处想表现优异,以为我非得十全十美,别人才会接纳我、喜欢我。一旦发觉我处处不如人时,就开始伤心、自卑,结果当然毫无快乐可言。

所以你应该用我当衡量的标准,想想当初起步错在那里?如今有无进展?如果你真的已经尽了力,相信一定会今天比昨日好,明天比今天更好。

(6)关心周围的人、事物

假如你对某些人、事、物非常关心的话,你对生命的看法一定会大大的改观。如果你只为我活,相信你的生命就会变得非常狭隘,处处受到局限。自我中心的人也许会不断地进步,但是却永远不易感到满足。

那么你应该关心什么?关心谁呢?张开眼睛想一想,我们虽然平凡,至少可以不可以帮忙学童上下学,为病人念念书,到老人院打打杂,甚至把四周环境打扫干净……。只有付出一点点,你就会快乐些。心理学家艾力逊曾经说过:“只顾我的人结果会变成我的奴隶!”可是关怀别人的人,不但能对社会有所贡献,更可以不可以避免只顾我,而过着枯燥乏味、毫无情趣的生活。

(7)不要太自信,也不可以无信心。

过分乐观的人总以为我一定能达成所有的目标,因忽略了沿途的险恶,极端悲观的人总是认为成功的希望非常渺茫,不敢迈灿行??前。这两种人都因此失去了许多机会。

选定目标时,态度要客观,判断要实际,不要太有把握、掉以轻心,也不可缺少信心、畏首畏尾。

(8)步调太急时要放慢一点

你可能从早到晚忙这忙那,像个时钟似地团团转。可是当你停下来思索片刻时,可能不可能觉得不太舒服,不够满意呢?许多人因为害怕面对空虚,就用非常多琐事把时间填满,结果使生活的步调绷得太紧,反而得不到真正的快乐。

把你所做的事全列出来,看看那些是可以不可以删除的,如此你才能挪出一点空闲的时间,好好轻松一下。闲暇也像一椿奢侈品,可以不可以使你感到满足。

(8)脸皮可以不可以厚一点

根据专家调查研究,使人觉得满足的特点之一就是不要太在乎别人的批评,换句话说就是脸皮要厚一点。不要因外来的逆流而屈服。不要因为别人的冷言冷语就伤心气愤,以为自我受了莫大的伤害。不过你倒是应该心平气和地反省一下,如果别人的批评是正确的,你就该改进向上。如果批评是不公正的,何不一笑置之呢?!也许刚开始,你不太能掌握住应付批评的对策,因为你也许会非常敏感,难免会有情绪上的反应,可是你要练习控制我,这种技巧是终生受用不尽的。

(10)快乐不是没有烦恼

每个人都有烦恼,但并非人人都不快乐。快乐也不依赖财宝,有些人只有非常少的钱,但相同快乐。也有些人身家丰厚,但也不见得终日笑口常开。人们能不可以一生都保持快乐,愉快地生活呢?

快乐的滋味如人饮水,因人而异。能使别人快乐的事物不一定能使你快乐。惟有你我才知道该如何去追求快乐。可是记住:千万可别守株待兔!快乐是只狡猾的兔子,你可提努力用心去追寻才能得到啊!

处事箴言:

生活的质量取决于自己而不是别人,要利用好自己的生命,要最大限度地把它安排好。

超越自己,快乐人生

老子所言,“道者反之用”,正反两面都要看。生活中,喜欢看负面的人,往往什么事都不顺眼.心情很难好起来。谈论消极负面会成瘾,如果自己不留神,不容易察觉,很难摆脱这种状况。一个人如果习惯从正面看待事物,那么他的心情一定会快乐。

什么是正面思考与负面情绪呢?在此举个例:当你摇晃着手中透明玻璃杯里的半杯水,悲观本位者看到时会想,唉!只剩下半杯水!而性格乐观的人?会说:好的!还有半杯水!一样只有半杯水,但解读角度不同,语气也就跟着不同。

有人说,道家是一种生命哲学,因为它非常关注人的自身生命。在道家看来,人的身体是由各个部分连在一起的统一组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老子教导人们要专心致志地保持身体柔顺,呼吸畅通。

一个人如果一天到晚生活在一种忧虑和挣扎之中,忽而得意忘形,忽而失意绝望,那是因为外在条件发生了变化,心理跟着发生了变化造成的,是繁杂的欲望把人的魂魄与身体分离开的结果。

其实,外在条件的变化虽然能够对身体存在产生比较重要的影响,却往往并不与心灵发生直接关系,而且,外在的变化对于身体的影响也往往并不是什么生命攸关的事情。但是由于人们习惯于通过外在条件的变化多端来肯定人生价值,便有了种种患得患失的欲望心理,以这种心理来处理自己的人生过程,使生活目标与人生意义出现了严重的背离。

乔治·安娜是美国小有名气的女诗人。她的诗讲述的多是日常生活中的某些小事,但读起来却让人觉得隽永深刻,回味悠长。

有很多崇拜者问她:“你是怎样开始创作的?为什么你会这样写诗?”她总是笑而不答,只是默默地凝视写字台上的一块绿玻璃。

那块普普通通的绿玻璃是父亲在她7岁生日时作为礼物送给她的,乔治.安娜一直记得当时自己的愿望是拥有一小块翡翠,像隔壁漂亮的苏珊拥有的一样。因此,她收到礼物时,不免发出了遗憾的叹息。

可父亲拿起那块棱角已被磨光的绿玻璃,对着阳光说:“小姑娘,我知道你一直羡慕苏珊的翡翠,因为人们都说它既名贵又美丽。但你知不知道,这也可以是一块翡翠。瞧,它在阳光下,散发出如此绚丽的光芒,不再是一块平凡的玻璃。它比钻石灿烂,比翡翠神秘,比墨玉还要光洁!”

父亲慎重地将绿玻璃放进乔治·安娜的小手,告诉她:“美的真谛就像这块绿玻璃——在于你从何种角度看它,在于你从哪个方面发现它。”

很多时候你不满于自己的现状,是因为你身旁没有可以比较的对象,你无止境负面地抱怨着自己的工作事业、人际关系以及感情生活,仿佛这世上最?霉的人就是你。但如果你能静下心来,对周遭的人事物持正面的看法,你将会发现,跟别人相比,自己其实并没有那么多不如意、那么的不幸。因为当你不满意于现状时,一定是在抱怨缺少了什么、什么不够好,而绝不会去提及或珍惜自己当下拥有了什么,这是普遍的一种人性。

世上很多事物都是相对的,正与负、赢与输、好跟坏,幸运与不幸运。问题是,当你去比对这些事物时,通常你都是拿自己跟别人比,而且这个别人一定是所谓的成功人士。你用高标准去审视自己的幸福指数,于是你开始衍生出负面情绪,怎么别人的车是进口的?怎么别人的住屋是高档区?怎么别人的薪资远超过自己?什么都是别人好,他们都比自己帅、有钱、快乐,甚至连女朋友都是别人的好,脸蛋好、身材好、气质好。其实你在比较这些事情时,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你看到的都是别人所谓成功后的结果,而不会知道,或根本不想了解,那成功的过程中他们背负多少压力、挫折,以及你无从想象的辛苦。你眼睛看到的都是各领域各行业中脱颖而出的优胜者,你却只是嘴巴上抱怨不公平,接着站在原地怨天尤人,负面的情绪已经压垮及窒息你应该努力向前的动力。

你跟别人比幸福时,一定是那些成功者。对比的对象一定是在社会竞争下所谓的优胜者,但你不会跟自己周遭那些相同背景、相同学历、相同出身的人相比。因为你比较的对象本来就是极少数的成功者,相较之下,你的待遇、你的工作、你的生活,自然会显得样样不如人,于是你开始愤世嫉俗地认为社会对你不公。但你除了负面地抱怨外,完全没有思考要如何以正面的态度去解决这些问题,此刻的不满已经蒙蔽了你的理智,所以你停止了正向的思考。更多时候,你心里想的是一步到位的成功,最好是明天一觉醒来,已经有辆进口车停在门口,一进公司就被通知加薪,你不会觉得这些事情其实你也办得到,但需时间去累积,去努力;当然,如果你真会如此理性地去分析,就不会无止境地抱怨了!

还有一个故事是,某鞋厂派驻两名业务到非洲某偏僻部落去进行市场调查时,第一个业务回传的结果是:报告经理,市场状况很糟糕,他们这里很少有人穿鞋,市场需求量很悲观;另一个则以兴奋的语气跟经理说:太好了!这里的人几乎都没有一双满意的鞋,市场潜力无限,值得开发。

以上这两个例子,很清楚地说明一件事,很多时候看事情的角度是可以随心境转换的。

所以,请即刻停止负面的情绪,因为你以负面的态度去面对世界,这个世界的画面就是黑白负面的,如数学问题般,负负会得正。是自己跟自己比,而不是拿别人的标准套在自己身上。

处事箴言:

生活中的努力,是为了让自己的人生过得更美好,而不是为了超越别人而炫耀!要时刻去鞭策与要求自己,试问现在的你比起过去进步了多少,改变了多少,有没有过得比以前好,这才是正确的生活态度。

少取则得,多欲则惑

“少则得,多则惑“这句话的意思是,少取反而多得,贪多则会迷惑。

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意为要注意把握道或宏观,宏观及道即是一,圣人是指会应用这套方法的人,他们均是以把握宏观来指导自己行为的。抱一是指把握了宏观;少则得,多则惑是指宏观是万物的共性,共性只是万物共同具备的内涵,是少,也指一;如不能从纷杂的万事万物中把握宏观,则是多,就会惑然不知所归而流散无穷。

自由的栖居,须放得下繁华,耐得住寂寞,达到“物而不物”的境界。若是心恋浮华,不舍喧嚣,终不得心灵的安顿。就好比一个人,汲汲于富贵,切切于名禄,桎梏于外物,怎可能出离尘世而追寻幽独?又好比一匹马,被拴上了枷锁车套,只有一味的卖力奔驰,哪有机会停下来思索自己的生命?

老子所讲的“少则得,多则惑”是一门哲学,需要有大智慧,需要有大舍弃。智慧会让我们生活得快乐充实,舍弃会让我们生活得轻松无羁。不要顾忌舍弃而拒绝简单的生活,那样的话,你将不堪重负,顾虑重重,心力交瘁,六神无主……

“少则得,多则惑”的内涵在于抛却杂念,直指目标。生活没必要有太多的弯子,弯子太多会加重你的心情,影响你的情绪,导致恶劣的结果。其实,只要你够纯粹,把握住人生最重要的,你会觉得前景一片广阔。

人生一世,谁总是一帆风顺?对于外物的追求和执着,是人生一切痛苦的根源,超越外物,就是超越自我,“无物”也就是“无我”,自己的心境也就不会随着外物的变化迁移而波动,正所谓“是进亦忧,退亦忧”,不假于物,才能造就“自我”。

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少则得,多则惑,途虽殊,其归则同,虑虽百,其致不二。苟识其要,不在博求,一以贯之,不虑而尽矣。

释迦牟尼佛祖在一次法会上讲了一个故事:

有个地主娶了四个老婆:大老婆伶俐可爱,像影子一样陪在他身边;二老婆是他抢来的,美丽而让人羡慕;三老婆,为他打理日常琐事,不让他为生活操心;四老婆,整天都在忙,但他不知道她忙什么。

地主要到另一个城市收债,因旅途辛苦,他问哪一个老婆愿意陪伴自己。

大老婆说:“我不陪你,你自己去吧!”

二老婆说:“是你把我抢来的,我也不去!”

三老婆说:“我无法忍受风餐露宿之苦,我最多送你到城郊!”

四老婆说:“无论你到了哪里我都会跟着你,因为你是我的主人。”

地主听了四个老婆的话颇有感叹:“关键时刻还是四老婆好!”于是他就带着四老婆开始了他的长途跋涉。

释迦牟尼说道:“你们明白吗?这四个老婆就是你们自己!”

大老婆指的是肉体,人死后肉体要与自己分开的;

二老婆是指金钱,许多人为了金钱辛劳一辈子,死后却分文不带,无非是水中捞月;

三老婆是指自己的妻子,生前相依为命,死后还是要分开;

四老婆是指个人的天性,你可以不在乎它,但它会永远在乎你,无论你是贫还是富,它永远不会背叛你。

佛祖还说道:“人生历世,多一物多一心,少一物少一念,不要为外物所拘,心安理得处,就可明心见性,参悟佛法。”

如果有一个地方,能让我们心安,能让我们抛却浮躁,“不要为外物所拘,心安理得处”,那不是理想的栖居吗?何必刻意地去寻?一片生机盎然的花圃,一座巍峨的大山,一场密密匝匝的雪花,一本泛着墨香的书卷,都可以成为我们自由的栖居,都可以容纳我们放逐的心灵和漂泊的意志。

一位男士刚进家门,便听见太太安排周末计划,“隔壁家的孩子钢琴过八级、高考又有优势了,咱们儿子也要再报一个学习班,不能比别人差……”

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发生在我们身边:忙着生活、忙着工作、忙着学习、忙着交际……别人有的自己也要有,做事情就要做到最好。这是时代带给生活的压力和印记,让每个人表面上风光,内心却疲惫不堪。

从社会层面看,我们要尽量保持和周围人同步,以便获得安全感;从个人层面看,优胜劣汰,谁都不想落后。因此,“用100分的努力换取100分的成功”,成了很多人的生活格言。可是,如果长期紧绷,我们的身体和心理也会像弹簧一样,失去弹性,甚至带来毁灭。

俗话说“人活八分饱,花开九分艳”。给生活留点儿空间,也许更能进退自如。最近,日本知名科普作家、医生贺志贡,提出了“0.8生活学”的理念。它并不是消极怠工、降低自我要求;而是提醒我们,不必对每件事都付出全力,有时,尽八成的气力就好,剩下的两成气力,可以当作回旋的余地和养精蓄锐的本钱。如今,这种80分的生活方式,正在日本和台湾流行,值得借鉴。

“0.8工作”。对于工作,更多是要享受工作过程当中带来的乐趣。不要超负荷运作,劳逸结合,感觉累了就休息10分钟、活动一下肢体,大脑才能恢复最佳状态。

“0.8人脉”。人的成功有赖于好的人际关系,可如果一门心思拉“关系网”,不停结交有“潜在价值”的陌生人,却很容易疏略原本值得珍视的同学和朋友。因此,朋友之间贵在交心,和朋友一起的时光应该是种享受,而不是目的。

“0.8感情”。感情上要相互依恋、相互需要,可看得太紧,只会带来压力。无论爱情还是亲情,不必竭尽全力、费尽心思地去讨好别人,留下两成空间给自己和对方,懂得爱自己,才能让彼此更加懂得感激和珍惜。

“0.8休闲”。空闲时间,与其一群人喝酒狂欢、蹦迪狂喊,然后精疲力竭。不如安静地看看书、听听音乐,或者到郊外放风筝、到公园走一走。放缓生活节奏,让身心同时得到放松,才是真正的闲适。

总之,生活需要“冲”,更需要“缓冲”。80分的生活,可能会让人生更丰富多彩、潇洒从容。

处事箴言:

有的人对生命有太多的苛求,弄得自己生活在筋疲力尽之中,从没体味过幸福和欣慰的滋味,生命也因此局促匆忙,忧虑和恐惧时常伴随,一辈子实在是糟糕至极。需知月圆月亏皆有定数,岂是人力所能改变的?不如放下,给生命一份从容,给自己一片坦然。

与接为勾,日以心斗

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想要有个好心情,首先凡事得想的开,千万不要和自己过不去。庄子形容的很巧妙,“日以心斗,”一天到晚,自己的心里都在做内在的斗争,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有这么一位母亲,多年从事高科技研究工作,在事业方面很有成就,但是生活方面,却是个孤僻怪异、愤世嫉俗之人。

她的女儿很孝顺也很优秀,研究生毕业后被分配在研究所里做学问。母亲说,做什么学问啊,挣钱太少,我都做了一辈子学问了,没什么意思。女儿听了母亲的话,就辞掉了原来的工作,应聘到一家跨国大公司做白领,工资很高,生活得也很好。可这位母亲还是不满意,一天到晚唠唠叨明,说女儿的工作没有前途,公司总归是别人的,以后老了怎么办。女儿一赌气,不做白领了,自己开了一家公司,又凭着自己的努力,很快成为行业走有名的女强人。

女儿很感激母亲的培育之恩,她电千方百计顺着母亲的心,为的是让母亲能有个幸福的晚年。她以为母亲这下总该满意了,可惜她错了,母亲仍然唠唠叨叨,还是莫名其妙地发脾气,说着一些无关紧要的事,生着无美紧要的人的气。她总是陷入杂事中不能自拔,经常为找一个很小的东西翻的家里翻得乱七八糟。常对修水修电甚至是送水工人发脾气,一会儿埋怨毡们事情没做好,一会儿又怀疑他们偷了东西。

这位母亲真是“没事老跟自己过不去”的一个典型。其实,她完全可以过另外一种生活,一种愉快舒适的生活,因为她事业上有所成就,经济上没有压力,女儿又孝顺。可是,她却整天愁眉苦脸,总觉得准欠了她似约。多少人想要这样的生活都只是梦想,她却把这种生活当作负担。

生活中苦恼总是有的。有时人生的苦恼,不因为自己获得少,而是因为想得到更多。想得到更多。而能力又很难达到,所以便感到失望和不满。然后,自己折磨自己,与自己较劲。

其实,静下心来仔细想想,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并不是你的能力不强,恰恰是因为你的愿望不切实际。我们要相信上天赋有我们做事情的一定的能力,但并不能强求自己去做一些力所不能及的事情。事实上,世间任何事情都有一个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许多行为都可能是极其荒谬的。我们应该常常肯定自己,尽力发展我们所能够发展的能力。只要尽心尽力,只要积极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我们的心中就会保持一份悠然自得。从而,也不会再跟自己过不去。

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事情我们无法控制未来,却可以掌握自己;我们无法预知未来却可以把握现在,我们不知道生命有多长,但我们可以安排当下的生活;我们左右不了变化的天气,却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情。每天都有希望,我们的人生就一定不会失色,而是会拥有一个丰富多计较是人性的缺点,它会让我们失去太多宝贵的东西。

一个快乐的人,不是因为他拥有得多,而是因为他很少去计较;一个事事都计较的人,失去的不仅仅是快乐,还有更珍贵的东西。其实人生没有什么事值得大惊小怪,更没有什么事值得我们斤斤计较。彩的人生。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友”,做人不能太较真,这正是有人活得潇洒,有人活得太累的原因之所在。

做人固然不能玩世不恭、游戏人生,但也不能太较真,认死理。太认真了,就会对什么都看不惯,连一个朋友都容不下,把自己同社会隔绝开。镜子看上去很平,但在高倍放大镜下,就成了凹凸不平的山峦;肉眼看很干净的东西,拿到显微镜下,满目都是细菌。试想,如果我们“戴”着放大镜、显微镜生活,恐怕连饭都不敢吃了。再用放大镜去看别人的毛病,恐怕许多人都会被看成罪不可恕、无可救药的了。

孔子带众弟子东游,走累了,肚子又饿,看到一酒家,孔子吩咐一弟子去向老板要点吃的,这个弟子走到酒家跟老板说:“我是孔子的学生,我们和老师走累了,给点吃的吧。”老板说:“既然你是孔子的弟子,我写个字,如果你认识的话,随便吃。”于是写了个“真”字,孔子的弟子想都没想就说:“这个字太简单了,‘真’字谁不认识啊,这是个真字。”老板大笑:“连这个字都不认识还冒充孔子的学生。”说着便吩咐伙计将之赶出酒家,孔子看到弟子两手空空垂头丧气地回来,问后得知原委,就亲自去酒家,对老板说:“我是孔子,走累了,想要点吃的”。老板说:“既然你说你是孔子,那么我写个字如果你认识,你们随便吃。”于是又写了个“真”字,孔子看了看,说:“这个字念‘直八’。”老板大笑:“果然是孔子,你们随便吃。”弟子不服,问孔子:“这明明是‘真’嘛,为什么念‘直八’?”孔子说:“这是个认不得‘真’的时代,你非要认‘真’,焉不碰壁?处世之道,你还得学啊。”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做人不能太较真。在工作中,不是你把所有的事情做了就是认真,因为要认真地揣摩了领导的需要而且尽可能地配合了领导的需要。

有位同事总抱怨他们家附近小店卖酱油的售货员态度不好,像谁欠了她巨款似的。后来同事的妻子打听到了女售货员的身世,她丈夫有外遇,和她离了婚,老母瘫痪在床,上小学的女儿患哮喘病,每月只能开四五百元工资,一家人住在一间10平方米的平房里。难怪她一天到晚愁眉不展。这位同事从此再不计较她的态度了,甚至还建议大家都帮她一把,为她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没有必要与原本与你无仇无怨的人瞪着眼睛较劲。假如较起真来,大动肝火,枪对枪、刀对刀地干起来,再酿出个什么严重后果来,那就太划不来了。与萍水相逢的陌路人较真,实在不是聪明人做的事。假如对方没有文化,与其较真就等于把自己降低到对方的水平,很没面子。另外,从某种意义上说,对方的触犯是发泄和转嫁他心中的痛苦,虽说我们没有义务分摊他的痛苦,但确实可以你的宽容去帮助他,使你无形之中做了件善事。

处事箴言:

要求一个人真正做到不较真、能容人,也不是简单的事,首先需要有良好的修养、善解人意的思维方法,并且需要经常从对方的角度设身处地地考虑和处理问题,多一些体谅和理解,就会多一些宽容,多一些和谐,多一些友谊

简化生活,真实自我

一种追求自然,纯真的生活方式,可以理解为人性的回归,在经历过人生的很多过后,似乎身心都已疲惫;于是渴望有一个地方,没有纷纷扰扰,没有世俗的纷争,如同一个心灵的世外桃源。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和睦而简单!

有的人可能因为复杂太久而累,也有的人却是一直在保持这种简单,其实简单生活就在我们心中。一种类似于道家学说的:无欲无求的观念。

尽可能将渴求的东西减少,你就发现生活不是那么的累。而是简单,轻松。愉快!

那么如何简化你的生活呢?下面有一些不错的建议。

创造简单的生活环境。

想要简化生活我想第一步就要先学会创造一个简洁舒适的环境。在一个简洁舒适的环境里,你可以更加安心专注于眼前的工作,而不会受到其他外界因素的干扰,这会使你更加高效。

1、清洁

你的桌子多久没有抹了?上面是不是有一层厚厚的灰了?是时候来个大清洁了,拿上抹布,从头到尾彻彻底底的擦洗一遍吧。

2、分类存放东西

当你把每样东西都有序的放在那里,你就可以快速的找到他们,这为你节省了不少时间。我曾经把各种文具,数据线,储存卡混乱的放在一个抽屉里,当我想要找一个东西的时候,会花费我很多的时间。后来,我为每个抽屉贴上标签,文具类的我只放文具,电子类的,我会放MP3,数据线,内存卡等等。通过分类别我会很容易的找到想要的东西,也不会为某个东西应该放在哪个抽屉而发愁了。

3、把墙漆成彩色,而不是白色。

当你在一个主要都是白色的环境里,你可能更易于焦虑和抑郁。这是因为你的本性是多彩的,单调的颜色会使你感到抑郁。为什么不把墙涂成你喜欢的颜色呢?这会给你带来更多的灵感。

4、良好的自然光线。

我们都知道有窗户的房间要比没有窗户的房间好。但是,最理想的房间是光线柔和,不是太亮,也不是太暗。光是一种能量,房间太亮的话,会带来热和耀眼的光,反倒会让你感到筋疲力尽。

5、健康的绿色植物。

我们的本性是在户外。植物可以让我们感到舒适,就像在户外一样。植物还可以吸收有毒气体,带来新鲜的氧气。为什么不在你的房间里放上一盆绿色植物呢?这样会给你带来美好的心情。

6、有趣的彩色艺术品。

艺术品可以给你带来灵感,尤其是有趣的,彩色的艺术品。当你在思考的时候,没准这些小东西会给你带来新的灵感。同时,当你累了的时候,欣赏这些艺术也是一种不错的放松。

7、收集箱

你可以找一个大的纸盒当作你的收集箱。我用牛奶纸盒当作我的收集箱,里面可以放资料,纸张,等等。这样可以让你的桌面不再凌乱,变得有序整洁。同时,一个漂亮的DIY纸箱,也是桌子上的一道风景。

通过简化生活环境,你已经迈入了简化生活的第一步。现在,你焦虑的情绪是否有所缓解呢?

二、两个重要的原则

1.要事优先原则什么是要事优先原则呢?那就是放下其他事情做最重要的事情。到底什么是最重要的事情呢?也许你比我更加清楚。但是,博华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最重要的事情有一个普遍特征:那就是它们绝对是任务清单中你最想拖到明天做的事。

我们人类都有一个性格弱点,那就是喜欢拖延,可怕的是,我们经常将最重要的事情拖到明天,明天又想拖到后天……结果,我们总是把时间花在一些不痛不痒,无关紧要的事情上。

要严格遵守要事优先原则,也就先做最不想做的那件工作。

2.一时一事原则。简化生活的倡导者Leo Babauta在《Kill Your To-Do List》一文中提出了他的”一时一事”系统。这个系统很简洁,可以让你专注于最重要的事情。

(1)我早晨醒来,决定一件真正令我感到兴奋的事情。

(2)然后,我就100%集中注意力去做它,推开其他一切事情。这让我能排除干扰,关注现在。

我并不担心任务清单上的其他事情,因为我的清单上面只有一件事情。当我完成一件事之后,我可以用剩下的时间休息,或者再挑一件事情去做。

当你的任务清单上面只有一件事情的时候,此刻的你应该是最放松的,没有压力的。生活也因该如此简单,虽然我们有100件棘手的事情要做,但是,我们只需要关注一件事情就好了,让其他事情走开。做到一时一事,我们的生活也变得简单了。

三、找到内心的宁静。简化生活的最终目的就是使我们的内心平静,感到简单而幸福。

1.放下过去。

你失败了,但那已是昨天的事情了;

你成功了,但那已是昨天的事情了;

很多人,他们停滞不前,因为他们总想着自己有多么的成功。

很多人,他们停滞不前,因为他们总想着自己有多么的失败。

是时候放下过去了。一切是非成败及时清零,重新开始,更上一层楼。

2.忘掉明天。

“这件事明天再做吧。”–我们人类共同的语言。

瑞士著名教育家裵斯泰洛奇说:”今天应做的事情没有做,明天再早也是耽误了。”

过去的已经逝去,将来的还没有来到,我们唯一能把握的就是现在。如果无视现在,那么即使你对过去、未来都了如指掌,那又有什么意义呢?

3.珍惜现在。

珍惜才能拥有,感恩才能天长地久。多陪陪家人,多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明天的朝阳还没升起,你还有时间去完成今天的任务。不要浪费上苍给你的present(礼物,今天),那是多少昨天殒身之日祈求的明天。

爱琳.詹姆丝是美国倡导简单生活的专家。作为一个投资人、一个作家和一个地产投资顾问,在这个领域努力奋斗了十几年后,有一天,她坐在自己的写字桌旁,呆呆地望着写满密密麻麻事宜的日程安排表。突然,她认识到自己对这张令人发疯的日程表再也无法忍受下去了。自己的生活已经变得太复杂了,用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来塞满自己清醒的每一分钟简直就是一种疯狂愚蠢的尝试。就在这一刻,她做出了决定:她要开始简单的生活。

她着手开始列出一个清单,把需要从她的生活中删除的事情都列出来。然后,她采取了一系列“大胆的”行动。首先,她取消了所有预约电话。其次,她停止了预定的杂志,并把堆积在桌子上的所有没有读过的杂志都清除掉。她注销了一些信用卡,以减少每个月收到的账单函件。通过改变日常生活和工作习惯,使得她们的房间和草坪变得更加整洁。她的整个简化清单包括80多项内容。

爱琳.詹姆丝说:“我们的生活已经变得太复杂了。在我们这个世界的历史进程中,从来没有像我们今天这个时代拥有如此多的东西的现象。这些年来,我们一直被诱导着,使得我们误认为我们能够拥有所有这一切的东西,我们已经使得自己对尝试新产品都感到厌倦。许多人认为,所有这些东西让他们沉溺其中并心烦意乱,已经使得自己失去了创造力。

“因为受习惯的生活方式的影响,你每天有多少活动是不得不勉强为之的?追求舒适的习惯和繁琐的例行公事是否让你的日常生活落入浪费时间、浪费精力的陷阱?其实减少那些程式化的活动,并不会因此就减少机会。

“习惯驱使我们去做所有这些日常琐事。我们总是担心如果我们不去做,就会失去什么东西。我最后总算明白过来,是的,也许我的确会失去什么东西,但是这没什么不好,我还好好地活着。还不仅仅是活着,而是活得更潇洒了,因为我再也用不着总是试图去做所有的事情。看看那些对人类的艺术领域、音乐领域、科学领域做出过卓越贡献的人。毕加索、莫扎特、爱因斯坦这些人都生活在极为简单的生活之中。他们全神贯注于自己的主要领域,挖掘内在的创造源泉,获得了丰富精彩的人生。”

摒弃那些多余的东西,不要让自己迷失方向,贪婪地占有只会占用大量的时闾和精力,而这些时间和精力本来可以用于我们真正希望去做的事情。

曾经有一段时间,美国记者和播音员克里斯住在一个两居室的公寓里。里面满满当当地全是各种家庭生活用品,各种家具、书籍、录音带、杂志、种植的花草、电脑设备、音响,还有其他的东西。房间有个很不错的大窗户,但是窗台上面总是堆着乱七八糟的物品。几年以后,他决定搬到一个更大一些的地方去住。在好几个星期的时间里,克里斯一直忙着整理包装,吃力地把一些奇大无比的箱子运到新的居所。在把这些东西搬置一空时,他注意到这个自己就要告别的、曾经乱七八糟的公寓房陡然间发生了变化。宽敞的空间里让人感到心旷神怡。搬走赘物就如同消除了烦人的噪音。它变得平静又具有活力。顿悟后,克里斯的日常生活变得趋向简单化。他所需要的仅仅是手边要用的。赘物的烦恼降到了最低限度,时间得到节约,即使是搞卫生也简单快捷了许多。

对克里斯来说,这是一个宝贵的教训。他放弃了许多他曾经认为需要购买的东西,同时清理掉了许多赘物。如今他的生活空间尽可能地保持简单,这让克里斯能够把他的注意焦点集聚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同时,克里斯还坚持定期地把累积起来的赘物清理掉。每次当他清理时,它就似乎给自己提供了新的能量。

做出简化生活的决定始于清理掉那些无足轻重的东西和事情,以便集中精力去关心那些重要的东西和事情。当你在遇到新的情况时,能够迅速清楚地分辨出哪些是需要舍弃的,简化你的生活就进入了持续不断的正常轨道。你从抛弃累赘中获得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就可以奉献给你的健康、和谐的心灵、重要的人际关系,从而获得更多的精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有人问倡导“简单生活”的詹姆丝:“简单生活”是否意味着苦行僧般的清苦生活,辞去待遇优厚的工作;靠微薄存款过活,并清心寡欲。“詹姆丝说:“这是对‘简单生活’的误解。‘简单’意味着‘悠闲’,仅此而已。丰富的存款,如果你喜欢,那就不要失去,重要的是要做到收支平衡,不要让金钱给你带来焦虑。”

无论是中产阶级,还是收入微薄的退休工人,都可以生活得尽量悠闲、舒适,在过“简单生活”这一点上人人平等。这个时代,不是人人都必须带上一把斧子走进森林,才能获得恬静安逸的感觉。关键是我们对待生活的方式,是我们是否愿意抵制媒体、商业向我们大力促销“财富中心论”,是我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挖掘、发展生命的热情、真实和意义。

简单,是平息外部无休无止的喧嚣,回归内在自我的唯一途径,当我们为拥有一幢豪华别墅、一辆漂亮小汽车而加班加点地拼命工作,每天晚上在电视机前疲惫地倒下;或者是为了一次小小的提升,而默默忍受上司苛刻的指责,并一年到头赔尽笑脸;为了无休无止的约会,精心装扮,强颜欢笑,到头来回家面对的只是一个孤独苍白的自己的时候,我们真该问问自己干吗这样,它们真的那么重要吗?

简单的好处在于:也许你没有海滨前华丽的别墅,而只是租了一套干净漂亮的公寓,这样你就能节省一大笔钱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比如旅行或者是买上早就梦想已久的摄影机。你也再用不着在上司面前唯唯诺诺,你自己就是自己的主人,提升并不是唯一能证明自己的方式,很多人从事半日制工作或者是自由职业,这样他们就有更多的时间由自己支配。而且如果你不是那么忙,能推去那些不必要的应酬,你将可以和家人、朋友交谈,分享一个美妙的晚上。我们总是把拥有物质的多少、外表形象的好坏看得过于重要,用金钱、精力和时间换取一种有目共睹的优越生活,却没有察觉自己的内心在一天天枯萎。

处事箴言:

只有真实的自我才能让人真正地容光焕发,当你只为内在的自己而活,而不在乎外在的虚荣,幸福感才会润泽你干枯的心灵,就如同雨露滋润干涸的土地。我们需求得越少,得到的自由越多。正如梭罗所说:“大多数豪华的生活以及许多所谓舒适的生活,不仅不是必不可少的,反而是人类进步的障碍。”虽然豪华和舒适颇具吸引力,但有识之士更愿过比穷人还要简单和粗陋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