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1 / 1)

我们知道,梅花是中国传统名花。梅花不仅因清雅俊逸的风度博得古今诗人画家的赞美,更以它的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被喻为民族的精华而为世人所敬重。中国的文人志士历来不乏爱梅、颂梅者。

梅以它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因此梅又常被民间作为传春报喜的吉祥象征。有关梅的传说故事、梅的美好寓意在我国流传深远,应用极广。它象征着铁骨铮铮、不屈不挠、幸福吉祥。敢斗霜雪、疏放冷艳的梅花,化身为高洁守道的凛然君子,不畏严寒的刚毅雄杰、惊顽起懦的勇猛斗士。

有谁知道梅花的芳香是由苦涩中孕育出来的,就像珍珠是蚌的痛苦的结晶、彩虹是暴风雨的产物一样,梅之香也来自苦寒中。所以,只有饱经风霜才能孕育出真正的芳香。平庸的人只知一味赞叹,丝毫没有觉察这芳香之下、硕果之中所包含的苦涩和艰辛。其实,梅花的香气并非发自花朵或所谓成就,而是来自寒冬中的一次次磨砺,正如很多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走过了失败一样。

1795年,贝多芬在维也纳举行了第一次音乐会,当时他弹奏自己创作的《第二号钢琴协奏曲》,这首曲子征服了维也纳所有的市民,他也因此声名鹊起,成为著名的钢琴家。后来他又创作了《第一号交响曲》,同年,他又出版了三首钢琴三重奏,从而奠定了演奏者与作曲家的双重声誉。

之后的五年里,他的第一号到第十一号钢琴奏鸣曲以及第一号到第三号钢琴协奏曲诞生。1799年,贝多芬又完成了《第一号交响曲》。他凭着神奇的想象力,接连创作了震惊乐坛的名作。在这些作品中,弥漫着生命的欢愉与热情,而且表现了空前的自由意境,突破了连莫扎特都被束缚的严格形式。

正在贝多芬事业上一帆风顺时,他有了耳聋的疾病。这对于他是多么残酷的打击,为了怕人发觉他耳聋,贝多芬逐渐离群索居,变得愈来愈孤僻。而在此时,他与一名十七岁少女朱丽叶塔·古奇阿蒂相恋。著名的十四号钢琴奏鸣曲《月光》就是描述他们相恋的作品。

1802年,贝多芬迁到离维也纳车程一小时的海利金宁静村庄作曲,他在那里完成了第二号交响曲。但耳疾恶化使他痛苦万分,因而他写下了海利根施塔特遗书,陈述悲惨遭遇与不幸。后来贝多芬又因康德的哲学观重建信心。“要忘掉自己的不幸,最好的方法就是埋头苦干”。此时他回到维也纳,乐思泉涌,1803年写出了雷霆万钧的第三号《英雄交响曲》。此曲原想献给拿破仑,但因拿破仑加冕称帝,贝多芬愤而涂掉拿破仑的名字,改称为《英雄交响曲》。

同年,贝多芬又创作了极出色的第九号小提琴奏鸣曲《克罗采》、《华德斯坦》、《热情》,等等。在这一连串作品中,他表现出真正的功力,如《华德斯坦》与《热情》使世人如痴如醉。后来,他又创作出《第四号钢琴协奏曲》、《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五号交响曲《命运》与第六号交响曲《田园》。最终,他成为了一个闻名于世的钢琴家。

经历了苦寒的人生是悲痛的,然而正是在这种悲痛中,人类最宝贵的品质发了光。肯用一生的时光去忍受痛苦,坚持等待最后成功的生灵只有人。也只有这种坚韧的人才能在经历风雨之后,体味到这种沁人心脾的芬芳。

诚然,通往前方的路上有太多的黑暗,这些黑暗或许会让你感觉到孤单,这个时候,你需要的是坚持下去,坚持自己的梦想,坚持走向自己的成功,最终你会发现前方的路变得十分的光明。人生之路本来就不是一路平坦的,很多时候,没有鲜花,也没有掌声,而是荆棘密布。但在这个过程中,要守住寂寞,勇敢地走下去。如果你做到了,那么你就能赢得自己的绚烂人生。

对于智者来说,寂寞是一种高品位的追求,去追求这种品位会让自己的内心得到满足。同样,寂寞也是风平浪静后的一份淡然,淡然之后才会有辉煌的出现。寂寞又是辉煌过后的一份谦逊,谦逊的人生才会是完美的人生。寂寞是对生命的一种善待,善待了自己的寂寞,也就等于善待了自己的心灵。最后,寂寞也是一种修为,这种修为的力量可大可小。

也许,寂寞时期对于有些人来说,是人生的低谷,同时也是最关键的一个时间段,守住了寂寞就等于见到了希望。寂寞面前,有很多人忍受不住,于是打破平静,被浮躁所俘获。岂不料,在这个充满着**的世界里,浮躁的人很容易失去方向、迷失自己,那满腔热血、胸怀大志都被远远地抛在脑后。世界很精彩,世界也很无奈,浮华之前那份寂寞显得苍白无力、微不足道。守不住寂寞就等于放弃了自己的执着和梦想,最终会一直处在低谷中无法脱身。只有守住寂寞的人才能把低谷作为新的起点,赢得自己精彩的人生。

梅花本无冬雪那么洁白,但是它懂得留下自己的清香,这让整个冬天都弥漫出香气。但是又有谁在欣赏着上天赐予的圣物的时候,想过它背后经历的苦难和寒冷呢?人亦如此,当你看到那些成功的人是多么的开心的时候,当你看到那些伟人做出多么令人羡慕的成绩的时候,你是否想过,他们的成功背后是什么,在他们成功之前又经历了多少苦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