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为防他喧宾夺主,咱可以敲山震虎(1 / 1)

尽管防范再三,下属还是会作出一些越权行为,对此管理者也要个体分析、冷静处理,不应简单地批评和处罚,草率而定。

对于现代管理而言,管理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我们需要施以铁手腕,有时又必须和风细雨、曲径通幽。所以说,我们要“善变”,要懂谋略,要方圆结合,方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以铁手腕处理棘手问题、管理下属,可以迅速解决问题、不留后患。但这并不是说天天黑脸铁面,完全无情无义。铁腕在这里首先是态度的坚定果决,但具体的手段大可以温和一点,以敲山震虎的方式照样可以达到目的。

北宋建立以后,赵匡胤登上了皇帝宝座。但他心中并不踏实,连睡觉都不安生。自己通过陈桥兵变,夺得兵权,才攀上龙座,所以他深知兵权的关键性。也因此他忧惧总有一天手下将领们模仿他的作为,发动兵变篡夺皇权。于是他下定决心把兵权抓在自己手里。

如何达到这个目的呢?赵匡胤没有大动干戈,而是采取了春风化雨的方式,并因此传为历史佳话。

禁军是宋朝中央军队,赵匡胤先后两次对禁军领导班子进行调整,使禁军更加效忠于他,他这才放了心。到了建隆二年(公元961年)的三月,他免去了中央禁军首领慕容延钊的殿前都点检职务,改任为南西道节度使。接着免去韩令坤的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职务,改任成德节度使。殿前都点检一职自此废黜,赵匡胤将军队统帅牢牢握在自己手中,实现了皇帝亲握军权的目的。

这一系列动作后,宋朝禁军中,主要的高级将领职位都已为赵匡胤的兄弟、义兄弟和亲信把守。按理说,赵匡胤应该高枕无忧了。

然而赵匡胤没有。他还是认为这样不牢靠,历史上许多弑父屠子、兄弟相残的事件他并非不知道。那些陪自己打下天下的亲兄义弟,如今都手握大权,万一他们拥兵自重,推翻自己的政权岂非易事?

这就有了“杯酒释兵权”的佳话。建隆二年七月的一天晚朝后,赵匡胤在宫中摆了一场酒席,宴请所有禁军高级首领。宴会进行到酒酣耳热之际,赵匡胤朝众臣们叹息道:“若不是你们这些人出力扶持,我怎能做这个皇帝。不过我既做皇帝,就要做一个真正的皇帝。可是,做皇帝也真是太难了,自从我当了皇帝,就没有一天能睡上一个安稳觉。”

石守信等人听他如此说,大惑不解,忙问:“皇上,二李既平,国泰民安,你怎么还睡不着觉呢?”

赵匡胤说:“纵观历史,多少人守着皇权的**。而今,也不知还有多少人想当皇帝啊。”

石守信和其他将领都诚惶诚恐,说:“陛下怎么这样说呢?如今天命已定,我等都安心做你的臣子,谁还敢有异心呢?”

赵匡胤说:“纵使你们不生二心,也难保你们手下的人不贪图富贵。假若有一天,你们的手下也将黄袍披在你们身上,你们就是不想当皇帝,也推辞不掉啊。”

听赵匡胤如此说话,石守信及其他将领吓得汗流浃背,统统跪在他面前告饶:“臣等愚昧,不解圣意,该怎么做,请皇上指示。”

赵匡胤就说:“依我之意,你们不如全卸去兵权,去大藩做节度使。置田兴宅,广积产业,饮酒作乐,痛快地过此一生,使我们君臣两下无猜。”

石守信和诸位将领都明白了皇帝的意思。第二天,诸将皆称疾不朝,各自上书请求辞去在禁军的职务。于是赵匡胤任命高怀德为归德军节度使,出任宋州;任王审琦为忠正军节度使,出任寿州;任张令铎为镇宁军节度使,出任陈州;任罗彦瓌为彰德军节度使,出任相州;任石守信保留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为天平军节度使,出任郓州。

老子说:“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赵匡胤有这种智慧。释诸将兵权,本是一件很难很大的事,但他从其易,从其细,所以就顺理成章、水到成渠地完成了图难、为大之事。

其实,每个企业都有几个元老或者说是功臣,这些功臣用不好就是一块心病。在我国古代,帝王对待功臣不外乎三种态度:

1.为防功高害主,杀之——如朱元璋火烧庆功楼;

2.不忘旧情,又宠又敬,直至宠成祸害,危及自己——如隋炀帝对宇文化及;

3.有效管理,恩威并施,令其忠心不贰、甘受驱使,永立新功。

很显然,第三种方法正是现代管理者所值得借鉴的,由此我们为大家列举了一些有效驾驭功臣的策略,希望会对您有所帮助:

一、敲山震虎

亦可说“指桑骂槐”。即,当功臣犯错时,不去直接批评他本人,而是借用历史教训或典故,对其晓以利害,在尽量不伤及彼此情感的前提下,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但切记:虽是委婉,理定要说透,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虎”要震住,要抓住对方的要害。这样敲山,才能震得住“猛虎”。

二、恩威并重

即便是在惩罚之时,也要体现出自己对于下属的爱护和关心,要让下属意识到,自己之所以受到处罚,完全是上司的诚意挽救。这就要求我们需要做到:严中有爱,罚不失恩,把握好惩罚的时机与尺度,并及时做好善后工作。

三、先责后抚

这是对善后工作的强调。功臣犯错时,我们既要敢于责斥,又要及时做好善后工作,不仅要讲道理,更要讲感情,“使批评达到自我批评的目的”。

四、幽默批评

所谓幽默批评,即当功臣犯错时,我们运用巧妙的艺术、幽默的语言,委婉地对他的错误提出批评,使批评在风趣的气氛中进行,促使功臣自动自觉地改正错误。

总而言之,我们消除隐患的态度应该是坚决的,这是方之道;达到目的的手段则应该是灵活的,这是圆之道。赵匡胤的做法既去掉了心头之患,巩固了皇权,不动声色,又不费力气,没有引起较大的动**。看来,“敲山震虎”这一招实在是对领导之道中面方手圆策略的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