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部分权力必掌控,以免他拥兵自重(1 / 1)

授权既不能过轻,也不能过重。过轻,达不到充分激发下属积极性的目的;过重,就会大权旁落,出现难以收拾的局面。

从古至今,那些强势的君王、领导者都不会让下属权力过大。为什么?因为如果部下权力过重,难免会拥“兵”自重,这无论是对管理者本身还是对整个国家、团队来说,都是一个非常大的隐患。一旦权力过重的部下起了二心,必将后患无穷。

打个简单的比方,一个乐队的指挥如果把指挥棒交给他人,节奏就会被打乱,合奏就会演砸,因为指挥棒是乐手们关注的焦点,是指挥家引导音乐走向的关键。作为一个领导者,我们就是一个“乐队指挥”,而职责所赋予我们的权力便是一根指挥棒。指挥棒拿不稳,或被手下人侵夺,我们就不能稳定地操纵局面。

有这样一位朋友,他是一家企业的老总,这位朋友对业务部经理的能力很是倚重,不但业务部人员的安排、业务开展等事完全交给他决策,而且有关企业营销战略的重大问题也基本由此人说了算。长此以往,此人拥“兵”自重,后来带领全部业务骨干另创新企业,把原企业的客户一股脑带了过去不说,整个营销模式完全套用原企业的。一个好端端的企业一下子成了空架子。大家看,这不就是过分放任的苦果?

我们这里还有一个古代的例子,说的是刘邦的中央集权手段,大家一起去看一下。

西汉王朝建立前后,刘邦分封了一些非刘姓的异姓诸侯王,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当时的异姓诸侯王共有7个,即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赵王张耳、燕王臧荼(后为卢绾接替)、长沙王吴芮和韩王信。其中除吴芮和韩王信外,前面5人皆在楚汉战争中协助刘邦立下了汗马功劳。

西汉初年,社会经济凋敝,封建统治秩序尚待重建,高祖不得不暂时维持现状。但他对日益膨胀的异姓王势力时刻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并且早已采取动作。垓下之战结束后,刘邦立即夺取韩信的兵权,将他由齐王徙为楚王,都下邳。

汉高祖五年(前202年)七月,张耳病死。不久,燕王臧荼谋反,刘邦亲自领兵镇压。剩下的五人中,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对西汉王朝的建立立功最大,且都手握重兵,这成为汉高祖的心腹之患。在吕后的协助下,刘邦采取强硬的对策,一一剪除了几位异姓王。

高祖六年(前201年),高祖认为韩王信雄壮勇武,封地颍川北靠近巩县、洛阳,南逼近宛县、叶县,东边则是重镇淮阳。这些都是天下的战略要地,就下诏命韩王信迁移到太原以北地区,以防备抵抗匈奴,建都晋阳,后迁到马邑。这年秋天,匈奴冒顿单于率大军包围马邑,韩王信多次派使者去匈奴求和。高祖派人带兵前往增援,但怀疑韩王信多次私派使者,有背叛汉朝之心,便责备韩王信。韩王信心中恐慌,害怕被杀,索性投降匈奴,并与匈奴约定好共同攻打汉朝。次年,刘邦亲自领兵征讨,韩王信逃入匈奴,后来与匈奴联兵侵扰边郡,被汉军杀死。

项羽的败将钟离昩,素与韩信交好,投了韩信。刘邦和钟离昩有仇,得知钟离昩在楚,要韩信抓他,命韩信交出钟离昧。可韩信拒绝了。韩信刚到楚地时,出入都有重兵保护,仪仗威严,这更让高祖疑心。汉高祖采用陈平的计策,借口去南方的大湖云梦泽游览,实际上是要收拾韩信。他乘机逮捕韩信,把他带回洛阳,贬为淮阴侯,并严密地看管起来。刘邦仍不时与他讨论用兵之道。汉高祖十一年,韩信的好友陈豨谋反,韩信做他的内应,次年乘高祖亲自率军讨伐。韩信召集了他的门徒,意图袭击吕后和太子,结果为人告发。吕后在萧何的策划下,将韩信骗至长乐宫钟室处死,并杀光他三族。汉高祖听说这消息后,又喜又哀。

陈豨谋反,汉高祖亲自率兵平叛。他命令梁王彭越发兵增援。彭称病,不愿前往,这引起刘邦的不满。后梁太仆告发彭与其将扈辄意图谋反,高祖于是迅速逮捕了彭越,废黜蜀地。押解途中,彭越遇见吕后,向她哭诉,辩称自己无罪,请求改徙昌邑。吕后口头上假惺惺地答应,却将彭越带到洛阳,对汉高祖说:“彭越壮士也,今徙之蜀,此自遗患,不如遂诛之。”于是指使彭越的兵士出面告发彭越谋反,由廷尉审理后夷越宗族。又命人将彭越尸体剁成肉酱,遍赐诸侯,于是更引起了其他异姓王的恐慌。

淮南王英布本来是项羽的部下,与刘邦并无渊源。他见韩信被诛,心中本已不安,收到彭越的“肉醢”后,更是惊恐万状,立即私下集合部队,加强警戒。结果被人告发谋反。汉高祖十一年七月,英布起兵谋反。刘邦发兵征讨,并于次年十月平定淮南。

取代臧荼立为燕王的卢绾,与刘邦的关系最为亲密。因为陈豨谋反的事受到怀疑,刘邦派使者召绾。卢绾称病不行。他对幸臣说的一番话倒很能说明问题:“非刘氏而王者,独我与长沙耳。往年汉灭淮阴,诛彭越,皆吕后计,今上病,属任吕后。吕后妇人,专欲以事诛异姓王者及大功臣。”汉高祖得知报告,非常愤怒,认定卢绾谋反。高祖死后,卢绾遂率其众亡入匈奴。

可以说,刘邦在汉初所施行的中央集权制,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客观需要。在秦末汉初风云变幻的错综复杂的政局中,刘邦郡国并行制度作为一个开创性的体制,不但兼顾到当时复杂的政治形式,又放眼于历史进程,使其经受住历史的考验,并被承认是一条可行之路,为其后汉武帝时期“独尊儒术”大一统的中央集权政治奠定了基础,在中国政治史上具有里程碑似的地位。

如今,现代领导学中十分强调合理授权,其实要点全在“合理”二字,因为在中国历史的各朝各代,不管朝廷管理机构如何变更,领导者的风格如何多样,没有一定的授权任何事都办不成,管理机构的运转便没有效率。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把授权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而对于必须由自己掌握的核心权力是一丝一毫不能放松的,这是个有方无圆的原则问题。

那么,有哪些权力是我们这些管理者必须紧握手中,不可放松的呢?

一、人事任免权。特别是对直接下属和关键岗位的人事任免权,我们必须保留。而且人事方面的决定(评估、晋升或者开除)通常来说,是很敏感的,而且往往难以作决定。

二、关系协调权。我们必须保留对直接下属之间相互关系的协调权。协调下属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其他下属所不能替代的。

三、机密的事务。分析你的团队中工作的分类和薪资范围,这看上去会花很多时间,这似乎是首先可授权的工作。但由于牵涉到很多的利益,所以应该由我们自己去做,不适合授权。

四、培养直接下属。作为一名管理者,培养你的直接下属不仅有利于你工作的展开,而且也是你的职责。你的下属应该在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得到你的帮助,他们依赖你的经验、你的判断来辨别对他们成长有帮助的工作。这不是你该授权的工作,虽然你可以从他人那里得到一些帮助,但这是你的职责。

五、危机问题。危机总会不可避免地发生,假如发生危机,我们应亲自坐镇,制定应对方案,很多事都应该亲力亲为,这不是你该授权的时刻。当处于危机的时候,要保证自己在现场起一个领头的作用。这样,有利于稳定人心,避免事态进一步恶化,为解决问题赢得宝贵的时间。

管仲在《七法》有云:重在下,则令不行。意思是说:如果下属权力过大,超出合理范围,国家的政策法令就会难以顺利地贯彻执行。是故,我们这些管理者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授权有度,才能拿稳手中的指挥棒,指引团队朝着稳定、健康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