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十九年(1839)年初,林则徐在广州开始严禁鸦片,因而引起我国近代的第一次对外作战。从那时起到现在,政府办了整一百年的外交,士大夫关于外交也发了一百年的议论。百年的时间,就是在民族历史上,也不能算短。我们应该切实检讨以往的得失,作为来日的指南。
我们这个国家是士大夫阶级执政的国家。自宋以来,士大夫是极端注重气节的。最近这百年并不是例外。无论我们是研究这百年初期的外交家,如林则徐、琦善、耆英、桂良、花沙纳;还是中期的外交家,如奕?、文祥、曾国藩、李鸿章、郭嵩焘、曾纪泽、薛福成;或是最近期的袁世凯、段祺瑞、张作霖及当代的人物,我们不能发现一个人不竭尽心力,挣扎又挣扎,而后肯对外国人有所退让。百年来负外交责任者,若论他们的世界知识,诚有可批评的;若论他们的爱国心,不但无可疑问,且可引为民族的及士大夫阶级的光荣。
初期的外交家最受时人的非议和后世的不谅解者莫过于琦善。因为他于道光二十年(1840)春与英国人订了《穿鼻草约》,时人说他是汉奸。其实琦善不但是爱国者,而且是当时见解比较明白的一个人。自从故宫博物院发表《筹办夷务始末》一书以后,学者才知道琦善受冤屈之深。他与英国代表义律所订的《穿鼻草约》比道光二十二年(1842)的《南京条约》,在赔款及通商权利上有利于我国多了。英国政府认为义律上了琦善的当而加以革职处分。琦善体察中英的形势,决定《穿鼻草约》是当时我国外交所能得的最优的条约,故无论时人怎样骂他,造他的谣言,无论朝廷怎样指责他,他依然不顾一切依照他的良心做下去。至于顾全一己的名誉而牺牲国家的利益,老于世故的琦善未尝不知道。却是到了民族紧急的关头,他毅然决然不做这种滑头的事情,这才算得真正爱国。林则徐是鸦片战争的英雄,琦善是鸦片战争的政治家。做英雄不易,做政治家尤难。
近期的外交家中受人攻击最多的莫过于袁世凯。此人的内政和人品如何,将来的历史家自有定论,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至于他的外交,我们可以说从他协助李鸿章办理高丽案件起,到他末年主持“二十一条”的交涉为止,他没有做过为国谋而不忠的事情。以前我们最不满意他的是民国四年(1915)的对日交涉。但自王芸生先生发表《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大著以后,学者始知袁世凯那次与日本的奋斗可谓做到鞠躬尽瘁了。我们如仔细研究他应付日本“二十一条”的亲笔批示,并记得日本当时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关系在远东所处的优越地位,我们不能不感激他的用心之苦并佩服他的外交天才。日本人知道袁世凯是他们的劲敌。
我国数千年与异族的奋斗逐渐养成了士大夫的爱国心肠,这是根深蒂固、无须我们过虑的。如果仅靠激昂慷慨的爱国心就能救国,那我们的知识阶级早把国家救好了,绝不致有今日的严重国难。不过士大夫的传统思想多不合于近百年的大变局。到了十九世纪,他们仍不承认闭关自守、独自尊大的时代已成过去而绝对无法挽回。同时他们对于西洋知识的缺乏使他们不能了解,如大胆地向国际生活中去找出路,我国能得着新的光荣。所以他们愈信念我国的古老文化,他们就愈反动,以致阻塞民族的出路。他们不是卖国,他们是误国。
从道光十九年(1839)到咸丰十年(1860),我们初则有中英鸦片战争,后又有英法联军之役。在那二十年之内,士大夫是一贯主张抗战的。他们为什么要抗战呢?为拒绝签订不平等条约吗?不是的。他们不反对治外法权,因为他们觉得让夷官按照夷法去管理夷人是最省事的办法。他们不反对协定关税,因为他们以为海关收入无补于大国的财政,不值得我们去与夷商计较区区税则。咸丰末年,他们有人提议我们完全不收海关税。他们也不反对租界,因为他们想,为夷人特辟居住区,可以免得华洋杂处。在道光年间,他们所反对的是五口通商和香港割让。在咸丰年间,他们所反对的是长江通商和北京驻外国公使。我们今日如再读他们的议论,我们一方面仍能为他们的激昂所动,同时我们又不能不痛哭他们见解的糊涂。可惜在我们这个社会里,糊涂的见解用激昂的文辞发表出来,有误国的能力。
到了同治、光绪年间,我们始有少数政治家对十九世纪的新局势有相当的认识。其中见解最透彻、魄力最大、主政最久的是李鸿章。他的救国方案可分治本、治标两部分。治本的方案是努力西化。他觉得我们抵抗西方的侵略要靠我们的西化,同时,维持我们在东方的传统领袖地位也要靠我们的西化。同治初年,日本维新尚在酝酿之中的时候,李鸿章就大声疾呼地警告国人不可轻视日本。他认定中日两国将来国力的比较必决定于两国西化速度的比较。这种论断是最具有政治家眼光的。至于治标的方法,他主张在西化工作成熟以前,努力维持和平,结纳友邦。
李鸿章无疑是同治、光绪年间在朝的最大的政治家。但是他也是当时的士大夫中最好弹劾的。到了那个时代,大多数的士大夫仍不承认中国有西化的必要。李鸿章的建设事业,如海军、电信、煤矿、铁路、纺纱厂、招商局、机器厂、兵工厂等,在士大夫的眼光里,皆非根本之图。他们以为我国固有的驭夷方法依旧适用。他们且以为道光、咸丰年代的失败在人而不在法。所以李鸿章终身绝少同志和帮手,他的事业的推进全靠专制君主威力的支持。
士大夫一面反对李鸿章的治本方案,同时却又主张采用强硬的、积极的外交政策。恰好这时候有几位青年文人目空一世,而文章与学问又实在不差。他们——张之洞、张佩纶、陈宝琛、邓承修等——在同末光初,每因细故就主战。为台湾“生番”问题,他们要向日本兴问罪之师。为琉球问题,他们要李鸿章率师东征。为伊犁问题,他们又要与俄国开战。这些浮议的难关,李鸿章都一一设法渡过了。其中最难的莫过于伊犁问题,因为关于这个问题,不但士大夫主战,当时与淮军敌对的湘军领袖如左宗棠、彭玉麟也主战。是时彭玉麟督率长江水师防御俄国的海军。他准备满载桐油、木柴出海,乘便风火攻俄国舰队。两江总督刘坤一和他开玩笑,说时代非三国,主帅又非孔明,恐火攻之计不售也。彭玉麟大怒,即上章弹劾,左宗棠又在京内替他说话,于是刘坤一只好不做江督了。李鸿章观察形势,知道如运用外交,至少伊犁可部分地收回;如对俄宣战,不但伊犁不能收复,即新疆及东三省均可虑。而且我们的实力消磨于对俄作战以后,日本在远东岂不坐大吗?所以他决定制止国内主战潮流。他请英国军官戈登做总顾问。戈登的建议是具有深意的。他说抗战未尝不可,唯在抗战之先,中国政府应该下最大的决心准备做三件事:第一,即时迁都西安;第二,准备抗战十年;第三,抗战以后,清政府放弃政权。这种话,李鸿章要说而不敢说,但出自常胜军领袖戈登之口,国人不但能原谅他,而且信任他。后来曾纪泽果然运用外交,把俄国所占领的土地大部分收回。
曾纪泽在彼得堡的交涉还没有办好的时候,中法越南问题就发生了。李鸿章对这个问题也主张运用外交,反对开战。但是士大夫主战者多。朝廷徘徊于和战之间,最初表面言和,实则暗地助刘永福的黑旗军作战;后无形中变为一面战,一面和;终成正式战争。那时文武不分,文人中主战最力者莫过于张佩纶和陈宝琛。清廷乃派陈宝琛襄办两江军务,张佩纶守福州马尾船厂。事实上,陈氏制了两江以后毫无建白,而张氏则以“逃得快”了之。足证文人的高调,除误国家大事以外,别无作用了。到了光绪十一年(1885)的春天,战事只好结束。全局的失败果不出李鸿章的意料。
李鸿章交结友邦的运用最初表现于高丽。在光绪初年,日、俄、英、美、法、德六国均图与高丽发生关系。李氏判断日、俄对高丽有领土野心,而英、美、法、德则只图通商和传教。那么,他可以借四国的力量来对付日、俄两国。于是他从光绪六年(1880)起竭力劝高丽放弃闭关自守的政策,而与西方各国订通商友好条约。在光绪八年(1882),高丽果真与各国订约,势力均衡的局面似乎产生。然而李鸿章的高丽政策终归失败,主要的缘故有两个。
第一,高丽地瘠民贫,内政不修,经济未得开发,致注重通商的国家无大利可图。所以,到了甲午中日战争之际,英、美、法、德皆觉得利害关系不大,无积极干涉的必要。第二,中国始终不愿更改旧的宗主对藩属的观念。高丽对我国的重要全在国防,在国防上,我国所怕的不是高丽,而是别的帝国主义者利用高丽为根据地向我国做进一步的侵略。高丽果能独立自保,我们就能达到目的了。光绪十年(1884),德国驻高丽的总领事根据以上的理由,曾向李鸿章建议,化高丽为远东的比利时,由列强共同担保其独立和中立。这种建议不但清廷不能接受,就是李鸿章也反对,因为这个办法不合我国在高丽的传统宗主权。以后在袁世凯的积极做法之下,宗主权几乎变为统治权。结果,美国舆论很不赞同我们施诸高丽的压迫,并且高丽的新派人物因对我国失望而想联日或联俄。可惜我国谈边地政事者至今仍对旧日的宗主权恋恋不舍。
甲午年(1894)春,东学党在高丽起事,日本遂借口保侨派遣重兵。世界各国均知局势的严重。我国士大夫的激昂可想而知。他们主张即时动员。在朝的要人多年想倒李鸿章而屡试屡败者亦坚决主战,以便借对外来对内。李鸿章拿到这个难题,竟无法交卷。以往他假朝廷的威力,强迫各省协济北洋军饷,为的是对日备战。以往他关于伊犁、越南诸问题均反对战争,为的是要集中力量去保护高丽。他此刻如再不强硬对付日本,就无法自圆其说了。适此时俄国公使喀西尼路过天津,李鸿章就临时抱佛脚,竭力求援。喀西尼亦觉得日本如占领高丽,那是大不利于俄国的,于是答应警告日本撤兵。李以为日本最怕俄国,现俄国既允压制日本,他可高枕无忧了。所以他对日外交不退让,而军事的布置又不积极,自以为那一次他可不战而胜。日本最后经英国的劝导,提出中日两国共管高丽的妥协方案。李告诉总理衙门坚持要先撤兵,后谈判,而其心总以为俄国向东京警告以后,日本无不屈服。其实日本的消息比我们的还灵通。日本知道了俄国绝不会干涉,而北京的谈判是无诚意的,遂决定进攻。到了这个时候,李鸿章只好应战。
中日甲午之战决定了远东的领袖地位,在这一整个历史阶段之中,将不属于我国而属于日。甲午以前,我们只受西洋帝国主义的压迫,以后则同时受西洋与日本的侵略了。所以甲午之战是个划时代的战争。我们的失败是军事的,也是外交的。军事失败的缘由,大概地说,有两层:第一,中国西化的水准低于日本,这一层的责任应由士大夫负担;第二,中国彼时的军政太腐化了,这一层的责任应由李鸿章负其大半。
至于外交失败的根由也可以分好几层来说。第一,李鸿章不应专凭一个外国公使的谈话来决定军国大政。关于和战大事,不但一个公使的谈话不算数,就是外交部部长的谈话也不能算数。必定有正式的条约,经全权代表签字而又有元首的正式批准,然后有相当的效力,但仍非绝对地可靠。李鸿章的办法充分表现出他的外交的幼稚。俄政府根据整个国策决定不采纳喀西尼的意见以后,李就陷于进退两难了,幼稚的外交误国之大莫过于此。
假使当时我国驻日和驻俄的公使深知所在国的国情,又假使他们知无不言而言又无不尽,再假使李鸿章和其他主政者对他们的报告加以相当的考虑和信任,那我们甲午之役的外交或者能兼顾利害和力量。政策的发动当然要根据国家的利害,但是政策的贯彻要靠国家的力量。个人负重若超过其力之所能,必致害身。外交的企图纵使是正当的,倘超过国力,必致误国。所以外交必须知己知彼。这种工作,唯独健全的外交机构始能负荷。我国政治家素重用人而不知运用机构,李鸿章也不是例外。前文所说的三种假设并不存在。当时驻外的公使对所在国的国情所知有限,所知者又因层层顾虑不能尽言,所言者政府未必见信。其结果就是李鸿章因偏信喀西尼而采取外交积极、军事消极的误国政策。
当时李虽不能济事,仍超人一等。至于一般士大夫的言论,除激昂慷慨以外,别无足取,不过空言与高调而已。甲午以前的小波折,李的才能足以渡过。在甲午及甲午以后的大风浪之中,李实不能掌舵了。愈到后来,他愈不济事。在作战期间,他多方求援,但西洋各国均借词搪塞。这不是李的罪过,因为当时我国的国力实不足以左右任何西洋国家的政策。外国虽不援我国于未败之前,却又援我国于既败既订约之后。俄、德、法三国的援助本是不怀好意的,以后瓜分的祸根就种于此。我们对于“友邦”的“友谊”不可太凭一时的情感和幻想。我们愈研究国际关系,愈知国与国是寡情的。这一点,我们也不能责备李鸿章。
我们能够责备他的是甲午战争以后的联俄政策。帝俄假助我的美名,行割我的实政。最初修中东铁路,因而引起以后严重的东北问题,一直演变到九一八事变和今日。中东铁路是李鸿章联俄的代价。戊戌年(1898)春,俄又假助我国的名义,强迫我国许它筑南满铁路和租借大连、旅顺。这两个海口就是俄、德、法三国于乙未年(1895)助我国以两千万两向日本赎回的。三国的援助,若清算一下,仅使我国白白地抛弃了两千万两银子罢了。这还不够。庚子年(1900),俄趁拳匪之乱派兵把我东北全占了。在北京交涉的时候,俄又要假助我国收复平津的美名,强迫我国割让东北一切的权利。当时英、美、日三国竭力支持刘坤一、张之洞来抗俄,而李鸿章则坚持要与俄订约。李末年的荒唐简直不堪设想。幸而条约签字以前,李就于辛丑年(1901)冬死了。俄得着这个消息以后,说:“中国以后无人了!”
乙未至辛丑是李鸿章联俄的阶段,以后我们外交的路线就全变了。辛丑的次年,即一九〇二年,英、日订同盟的条约。当日我国的舆论对英日同盟是怎样的呢?京师大学堂(北大的先身)的教授联名请求政府加入英日同盟。旅居上海的名流假张园开会,做同样的要求。好像我们所敬佩的蔡孑民先生当日亦在座。我们留日的学生发起义勇军,准备协助日本去打帝俄。日俄战争之际,我政府虽守中立,实际我们是对日表同情的。地方人士如张作霖还实力协助日本作战。为什么我国在辛丑以后有这大的外交路线变更呢?因为李鸿章的联俄政策不但失败了,而且简直引狼入室了。李在辛丑以前想联俄以制日,后人乃转过来想联日以制俄。前者的成绩固不好,后者的成绩亦欠佳。日俄战争后,我国在南满就开始与日本摩擦了。足证所谓外交也者,在自己的国力发展到相当程度以前,是不可靠的。无论是联东以制西,还是联西以制东,都要出代价的。不小心的时候,代价还要过于当初所要避免的损失。
民国以来,我们的外交方案并无根本变动。与前不同的就是在内乱的时期,党派的竞争免不了要借外以对内。大概地说,在朝的党,因所需的外助少,故对外所愿出的代价低。反之,在野的党,因所需的外助多,故对外所愿出的代价高。同时还有一方面值得我们注意。政府因负实际政治责任,说话行事比较谨慎。反对政府的人因不负责任,可以随便给政府出难题,对社会唱高调。因之,一般人民很容易发生误会,以为官僚不努力,太消极,甚至于不爱国。反之,反对政府的人因言论激昂,好像是特别爱国,特别有作为。国际关系是十分复杂的。不但在中国,就是在教育普及、新闻事业十分发达的国家,如英、美,一般人民关于外交问题也容易为野心家的宣传所麻醉。所以在这些国家,近年有不少的公私组织专门研究国际问题,以图舆论的健全化和外交的超党化。这种组织的需要在我国尤为急迫。
在这百年之末,于全民精诚团结以抗战之际,最使我们痛心的是平津京沪各地的汉奸。老百姓供敌人骗使者全为饥寒所迫,我们还不能说他们的本质不良,甘心从敌。粤、闽、鲁、冀的劳工在外国侨居数代仍不忘祖国,足证我国人民的本质是优良的。我们可以相信沦陷区域的劳苦同胞,时机一到,他们还要热烈地回到祖国的怀抱。只要国家无负于他们,他们是不会负国家的。我们所痛心的是参加伪组织的知识分子。他们当中有大部分人被生活问题迫着走上无耻的途径,其余还不是狂妄地借外力以从事内争?
抗战以前的数年里,我们在最高领袖指导之下,把统一基础打好了,于是改革法币、建设公路铁路、推进国防等自力更生的事业得有一日千里的进步。假使政府于九一八事变的冬天就听从一般士大夫的浮议而开始抗战,那我们就不能有自“九一八”到“八一三”(1)那个阶段的积极建设和统一完成了。没有那个阶段,我们哪能有今日的抗战力量?
我们于研究百年的外交之余,可以得着几个结论。第一,我们近百年对外的失败不是由于我们的不爱国。第二,我们的失败由于外交本身者尚为次要,由于内政者实为主要。内政的致命伤即现代化的建设之过于零碎、迟缓和不彻底。第三,就外交本身而论,我们的失败一部分应归咎于士大夫的虚骄,其他部分则应归咎于外交机构的不健全。若再进一步地研究,这两种弊病都要归根于我们的知识、思想及办公习惯的现代化程度之不足。
(录自《新经济》半月刊,一九三九年第四期)
(1).指八一三事变,即1937年的淞沪会战,是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战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