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疼痛或其他症状去看医生的人都希望得到缓解、安慰和疗愈。没有症状的则希望医生保证他后面不会出现什么症状。对这种安全感的渴望让很多人去看医生、验血、体检、做早期检查。寻求安全感已成为去看医生的常见动机。
但医学提供的往往不是安全感,而是不确定。检查和诊断手段越来越先进,就连很小的失常和偏离都会被发现,它们虽然并不致病,却会让医生烦恼,让病人难受。毕竟有一项发现在那儿,虽不意味着什么,但总需要进一步检查。
医生其实清楚,血常规有点儿不正常,核磁共振的片子上有个亮点,CT片子上看起来器官结构有所改变,这些都没什么,但为“以防万一”,还是要几周后再全面检查一遍。医生认为这就是走个流程,病人却觉得自己在等待健康审判,毕竟还是“有个东西”,而且医生不是说了嘛,我们“再观察观察”。
这种过度求医只会让人不安,而不是让人安心。医学上,研究不明原因的发现叫作进一步检查,但经常会越查越不明白。这并不是因为人变得特别焦虑,而是因为医学的动态发展。
马里兰大学的卢瓦纳·科洛卡说:“反安慰剂效应对副作用、疗程,包括病人吃不吃药都有影响,所以一定要和病人沟通好,根据病人已有的负面体验和对治疗的期待来调整治疗。”46 要小心谨慎地解释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尽可能避免提到治疗的花费,但这在我们越来越以经济为导向的医疗体系中会比较难。
这是一个两难的境地。最近有研究表明,不少手术或内窥镜检查效果有限,甚至完全没有用。德国外科手术协会前秘书长哈特维希·鲍尔说:“这就是象征性的手术。有时候我们动刀子只是因为我们想相信,病人也认为会有帮助。”这位外科医生称这种效应为“逻辑安慰剂”(德语:logischen Placebo),呼吁医生都对此斟酌一下。他说:“乍听之下似乎也不难,但要看清某些手术其实没有帮助需要一个痛苦的学习过程。”
将信息告知病人,把事情和他们讲清楚,是一把双刃剑。这种两难与情感暴力的某些现象有很大的关系。毕竟许多病人将最后的希望寄托在手术上,深信这样病就能最终好起来。要不要让他们失望,告诉他们手术其实没用,把那微妙的效果就归结为安慰剂效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