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be or not to be”(1 / 1)

精彩喜剧《你逃我也逃》(To be or not to be)中也有这种情况。这部电影由恩斯特·刘别谦执导,1942年在美国上映。影片讲述了华沙一个剧团巧妙地运用表演技法反抗纳粹侵略者的故事。他们演出莎士比亚戏剧时,每次一说到哈姆雷特那句著名的“to be or not to be”,一个坐在前排的年轻飞行员就会匆匆离开座位,每天晚上都是如此。

主演深感被冒犯,以为这位少尉是在鄙视自己的演技。他对下一次演出越来越焦虑。剧场座无虚席,却有人半途退场,他总把这归结到自己身上,开始自我怀疑,差点儿陷入深深的创作危机。

确实有人会冲出剧场,摔门而去,以此表达自己的不快,但把这都归结到自己身上未免太以自我为中心。影片里表现得很清楚,主演在担心自己的演技,他的同事们却在想办法尽可能久地抵抗纳粹,这是生与死的问题,而不是演得好不好那么简单。主演的这种以自我为中心在少尉离席的原因揭晓之后更显滑稽:原来少尉是要去后台见情人,而这情人正是主演的妻子,她要保证不会被撞破,就要趁丈夫没空的时候,而那句“to be or not to be”就成了信号,被戴绿帽的“哈姆雷特”自己给了妻子后台幽会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