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兄弟都很清楚,爸爸随时会打他们。从身体上说他能办到,但更多是因为他的精神状态,他是一个暴躁易怒、喜欢动手的人。妈妈也明白,所以对丈夫说:“你要是打孩子,我就离开你,我们分手。”孩子从五六岁起就听到妈妈这样威胁,无疑她也认为丈夫可能会打孩子。
现在已经49岁的两兄弟之一回忆道:“我们知道他可能会打我们,一直活在那种想法中,认为随时可能会无缘无故被打。总觉得刚刚躲过一劫,下一次可能就惨了。”尽管实际上这位父亲从未打过儿子,但他一直是一个可怕的形象。家里长期存在一个危险,而且就像已被点燃、随时可能爆炸的炸弹一样无法预计。
或者对于这种家庭环境也可以做另一种积极得多的理解?毕竟无事发生。慕尼黑工业大学附属医院心身科主任、创伤专家马丁·扎克说:“比起害怕发生的事情,实际发生的事情更有决定性。但在这个事例中,对暴力的担忧和预防还是发生了作用。”这是一个有趣且重要的思考:我们害怕发生的事情和实际经历的不好的事情,哪个对我们的心理健康有更严重的影响?
想想父母或其他亲人的哪些话特别伤人,直到今天依然能影响到你?这虽然令人痛苦,但也有帮助。稍微思考一下就会清楚得多,当然也不能少了自己作为父母不时对孩子说的话。不是每句坏话都凶狠伤人,并且经常也不是出于坏心,但俗话说好心也能办坏事。另外还有一点很重要和鼓舞人心:想一想我们对一些大大小小的恶意多么容易就释怀了,毕竟有许多伤口很快就会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