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心里都有内在小孩。即使是在优秀父母的教养下健康成长的孩子,内心也会有黑暗面,藏着伤心、孤独、愤怒、无力、焦虑的内在小孩。受伤的内在小孩身上,凝聚着委屈、愤怒、孤独、悲伤等情绪。这些情绪被称为“核心情绪”。核心情绪十分强烈,很难化解。心里住着委屈的内在小孩的人,遇到一些小事就会感到委屈;心里住着孤独的内在小孩的人,时常会感到孤单;心里住着愤怒的内在小孩的人,一些琐事也能让他们情绪爆发。就算在读过相关的心理学书籍后幡然醒悟,或者接受一两次心理咨询,这些情绪也不会消失,更无法彻底解决。
我担任精神科医生已有30年。精神科医生不仅要解决别人的问题,也要面对自己的问题。为了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我学习了30年,现在还在学习。刚觉得有了些认知,就会浮现其他情绪;以为已经好了,又会产生其他问题。像剥洋葱一样,问题一层接一层。
分享一个关于我的故事。刚开始学习心理剧时,我曾扮演过主人公。当时,担任导演的是我的导师。可能是因为我有压抑情绪的倾向,心理剧进行得不是很顺利。为了引出我的核心情绪,导演使用了“玻璃球”技法,试图让我找回儿时的回忆。“玻璃球”技法是想象自己手里握着玻璃球,每向前走一步,自己就长大一岁,在这个过程中与每个阶段的自己相遇。
一开始是刚出生时,我在玻璃球中什么都没看到。我向前走了一步,来到自己2岁的时候,依旧什么都没看到。3岁时期,还是什么都看不到。4岁时期,导演问我看到了什么,我看到一个低着头缩在角落里的孩子。于是,我回答:“一个瑟缩的孩子。”
导演问我:“那个孩子的情绪如何?”
“没有任何情绪。”
我又往前走了一步,来到5岁的时候。
导演又问我:“你看到了什么?”
我在玻璃球里看见一个微笑的孩子。“一个孩子的笑脸。”
“孩子的情绪如何?”
“虽然在笑,但感觉有些伤心。”
接下来是七八岁的时候,玻璃球里出现的一直是孩子的笑脸。
导演平静地对我说:“找找爸爸妈妈吧。”
我努力回想爸爸妈妈,但不管怎么看,都无法在玻璃球中看到他们。“没看到爸爸妈妈。”
“9岁和10岁的时候,看到了什么?”
“一个独自微笑的孩子。”
导演沉重地说:“找找爸爸妈妈。”
我盯着玻璃球仔细看,仍然找不到爸爸妈妈。我只好回答:“找不到。”
这时,导演突然说了一句:“难道你是一个人长大的吗?”
我深受打击,感觉很茫然……随后潸然泪下。我像个孩子一样哭了近半小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那么伤心。那时我已经40岁了,还以为身为精神科医生的自己已经基本解决了自己的心理问题。然而,心理剧勾起了我深藏在心中的情绪。
我心里的内在小孩是什么样的呢?是孤独的孩子,还是被抛弃的孩子?我一直觉得父母给了我很多爱,从未觉得我是孤独的、被抛弃的孩子。心理剧中的我明明在微笑,却是一个没有父母陪伴的孤独的孩子。为什么会这样?
是因为我在家中排行老二,妈妈没有好好对待我吗?还是因为我没有得到足够的母爱?不可能。在我的记忆里,妈妈十分温柔,总让我感到温暖。我没有被妈妈责备过,也从未被差别对待。而且,妈妈是家庭主妇,一直陪伴在我们身边。我确信自己得到了足够的母爱。然而,我的潜意识中的妈妈与现实的妈妈不同,居然是“缺席”状态。
这就是潜意识的特点。孩子会在潜意识中将现实里的妈妈变成一个全新的妈妈。具体原因我们无从得知,也难以追根究底。我的潜意识中的那个孤独的孩子是从哪里来的呢?是因为曾在我小时候的某个关键时刻缺席的妈妈留在我心中吗?还是我生来就是一个孤独的孩子?不知道为什么,在我的潜意识中,儿时的我总是独自一人,是习惯独处的孩子。
其实,我不太会和其他人深入交流,与他人交往时总是保持一定的距离。虽然身边有很多朋友,但真正亲近的朋友并不多。看起来和他人相处得很好,心里却一直觉得自己是孤身一人,并且独处时最自在。难道我的这种模式缘于心中那个孤独的内在小孩吗?还是因为习惯独处,才觉得和他人交流很不自在?
以前教养孩子时,我曾有过这样的想法:虽然从表面上看我是个慈爱的父亲,心里会不会对孩子没什么感情?和孩子们玩得很开心的样子,会不会像演出来的?甚至担心这种“虚假”的父爱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大概因为自己是精神科医生,所以容易有这些苦恼。
之所以分享我的故事,是想告诉大家,内在小孩不是只有愤怒的样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在小孩,会呈现出孤独的、被抛弃的、悲伤的、委屈的、焦虑的样貌,形式各异。
不是只有情绪失控这种外露的情绪才会影响孩子,没有表现出来的情绪往往影响更大。不发脾气,情绪稳定,内心却有一个孤独的内在小孩的妈妈,对孩子的影响可能更大。因为妈妈可能会将孤独感传递给孩子,让孩子被忧郁的情绪笼罩。
妈妈深藏在内心的情绪是妈妈独有的色彩,是属于妈妈的固有特征,不应将这种人生色彩视为问题。这种色彩伴随妈妈生活到现在,拥有人生色彩才有完整的人生。
妈妈有自己的人生色彩,孩子同样有专属的人生色彩。两种色彩互相渗透,却无法完全改变对方的颜色。身为妈妈,只要了解这一点,并且持续改变自己就可以。如果颜色太深,那就让它浅一些;如果颜色太浅,那就让它深一些。这才是成长的心态。传递给孩子的不应是妈妈的创伤,而是这种成长的心态。
妈妈好,孩子才会好
妈妈必须从整体的角度审视自己——“我”这个人,是集优点和缺点于一身的存在。不能忽视自己的诸多优点,也不能仅凭偶尔无法控制情绪这个问题,就给自己贴上“问题妈妈”的标签。妈妈一时的情绪失控,并不会毁掉孩子的人生。
多年来,我大约见过一千名心理剧主人公。他们的人生就像一部部小说,不少人曾在童年时期遭受虐待。“我为什么会生出你这样的孩子?”“你为什么不是儿子?”“你闹得全家上下不得安宁。”……许多人听着这类话长大,但他们并不是需要住院治疗的精神疾病患者,而是教师、护士、社会工作者等在各自的领域十分出色、过着稳定生活的人。
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伤痛过活,这就是人生。妈妈的创伤不是疾病,是在生活中挣扎过的证据,是坚持走过漫长岁月的痕迹,是一起生活的伙伴,也是今后一同成长的自身的一部分。
下面是某位妈妈发表在论坛中的文章。
我是一个可怕的妈妈,总是用非常果断、严厉、恐吓的语气对女儿说话。可能是因为被我母亲影响,她就是这么对我的。刚开始,我会因为自己的这副模样感到内疚、痛苦。尽管下过“一定不会像母亲那样做”的决心,却不容易改变。现在,我不再只是自责,我会尽最大的努力改变,如果没做好,我会提醒自己做错了。
我无法彻底抹去可怕的妈妈的样貌。因为从小耳濡目染,早已习惯了这副样貌。否定我的样子,就是否定我走过的人生。否定走过的人生,我又怎能以自己的身份继续生活?我试着去理解当初只能这样做的母亲的人生,理解延续她的做法的我的人生,并且鼓励尝试改变的自己。虽然我当时不喜欢母亲的做法,但现在我还是很爱她,而且我们都过得很好。
这样看来,作为母亲的我似乎有很大的问题。但从某种角度来看,或许根本不是问题。面对如此强势的母亲,我还是努力学会了反抗,始终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顺利度过了叛逆期……
虽然我很严厉,但也能促使孩子产生想要“战胜”我的想法。我的女儿会成为拥有“战胜”我的力量的孩子。
我现在过得很好,努力自省对女儿的严厉,也在尽力做出改变。能够坦诚心声,对母亲、女儿怀着感激之情,同时认可自己的可贵之处,就足够了。
这位妈妈虽然有儿时的心理创伤,但她努力在生活中克服这些伤痛,顺利组建家庭、生儿育女,活得有滋有味。这是一种健康的状态。我就是我,爱过、恨过、心痛过、悲伤过、幸福过。我的孩子也这样生活就可以了。这位妈妈的女儿一定会成为自信、勇敢的女性。因为妈妈身上的“我没事!我很好!”的气味,会传到孩子身上,孩子也会告诉自己:“我没事!我很好!”
为了孩子,每位妈妈都要告诉自己:“我没事!我很好!”只有妈妈好,孩子才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