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上的伤口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愈合,不再流血、流脓,然后结痂,长出新肉。但如果内心受到伤害,即使过去很久,心里的伤口也很难愈合。藏在内心深处的伤疤,会在人生的某个瞬间,被某个人或某件事重新揭开。尤其是成为妈妈后,潜藏的伤疤极易被揭开。
下面是一位妈妈写的文章。
怎样才能不对孩子大吼大叫、不打孩子呢?因为我从小到大一直挨妈妈的打,决心以后一定不打孩子。但我发现,我妈以前怎么对待我,我现在就怎么对待我的孩子,这让我很痛苦。其实,我曾经想过,以后不结婚,就算结婚也不生孩子。我自己还是一个不成熟的孩子……
我觉得我应该接受心理咨询,要不要去看精神科呢?
有这种想法的妈妈很多。担心自己的性格会毁掉孩子;苦恼是否该为了解决自己的问题接受心理咨询;分不清是因为不懂如何当妈妈,还是自己的性格有问题……很多妈妈都觉得自己是“问题妈妈”。
为了更好地教养子女,妈妈们会阅读心理学书籍。尤其是觉得自己心理有问题的妈妈,更加关注心理学。在有关教养子女的心理学书籍中,多半会对妈妈的心理创伤提出这样的主张:“儿时受过伤害的自己,会一直藏在内心深处,影响现在的生活。童年创伤可能会导致教养方式产生问题。不照顾好心里那个‘受伤的孩子’,就无法成为好妈妈。”
这就是所谓的“妈妈的心理创伤”理论。理论主张,如果妈妈无法治愈儿时的创伤,会对教养方式产生负面影响。这个理论还将妈妈打孩子、发脾气都归咎于儿时的创伤。这个理论是教养子女的三大“神话”之一。这三大“神话”分别是“0~3岁成长关键期”“依恋关系”“妈妈的心理创伤”。这些“神话”不仅对教养子女没有帮助,还会让妈妈感到焦虑,陷入不必要的愧疚感中。
“妈妈的心理创伤”理论的漏洞
很多理论试图解释人类复杂的精神世界。在这些理论中,有一个大部分心理学家认可的核心原理——“内在小孩”理论。该理论认为,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小孩子,即使外表是大人,但心理上还是小孩子,因此也被称为“大孩子”或“内在小孩”。内在小孩是有关潜意识的理论,将复杂的精神分析理论中最核心的部分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大众化。在一些对心理学感兴趣的妈妈中间,这类精神分析用语也开始流行起来。
“妈妈的心理创伤”理论源于“内在小孩”理论。也就是说,妈妈的心里有一个受伤的孩子。很多妈妈赞同这一理论,但这个理论实际上只有一部分是正确的。“妈妈的心里藏着儿时的创伤”这一说法是正确的,但“不治愈儿时创伤,就不能成为好妈妈”的说法是错误的。
“妈妈的心理创伤”理论存在严重的漏洞。首先,它将妈妈对孩子的爱变为糟糕的爱。如果妈妈用“因儿时创伤对孩子发脾气、动手的女人,没有资格当妈妈”“孩子被迫承受妈妈的心理创伤,真可怜”等概念教养孩子,意味着妈妈在潜意识中将自己视为不合格的妈妈。一旦认定自己内心伤痕累累、性格怪异、没有资格当妈妈,自然会在潜意识中成为没有自信的妈妈、内疚的妈妈、有负罪感的妈妈。这种妈妈会给孩子怎样的母爱呢?自然是没有自信的母爱、不完整的母爱、病态的母爱。
妈妈的爱是孩子的生命源泉。自认为不合格的妈妈给予孩子的爱,如同含有重金属物质的水,看起来很纯粹,实际上包含焦虑、担忧、愧疚感等情绪。孩子被这样的爱包围,能健康成长吗?能成为落落大方、充满活力的孩子吗?越将妈妈的心理创伤视为问题,越对孩子有害。
第二点是心理创伤很难被治愈。应该去哪里治疗、去哪里学习呢?读几本书并不能解决问题,去精神科接受几次咨询也不会改变一个人的性格、治愈一个人的心理创伤。即使接受3年以上的专业心理咨询治疗,也很难改变性格。
伤痕深深地烙印在内心深处。有时,心理咨询或疗愈研讨会可能会让妈妈们恍然大悟:“我现在才知道,我的伤口痊愈了。我要改变自己!”这种疗效只能维持一个月左右,之后便会消失。为了治愈创伤而努力,结果却白费功夫,更让妈妈内疚。
第三点是爸爸的心理创伤。如果妈妈在创伤被治愈后改变了自己,那么爸爸的心理创伤呢?孩子不是由妈妈一个人养大的,爸爸同样对孩子的成长有巨大的影响。即使妈妈将孩子教养得再好,也可能会因为孩子的爸爸功亏一篑。爸爸也有儿时的创伤,也需要接受治疗……那为什么男性对心理学漠不关心呢?试着跟孩子的爸爸谈论内在小孩或者儿时创伤的话题,并且建议他去做心理咨询,会得到怎样的反馈?下面是一位妈妈诉说的令人难过的故事。
我丈夫无法忍受孩子的哭声,孩子一哭他就会发脾气,有时还会动手。我觉得问题在于他儿时的创伤,建议他接受心理咨询,他却生气地说自己没有创伤,还说我太娇惯孩子。我该怎么办呢?
这位爸爸的心理创伤应该如何治疗?根本无计可施。如果妈妈在教养孩子时始终抱着“丈夫的心理创伤对孩子造成了负面影响”这个想法,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孩子会在潜意识中产生“爸爸是会伤害我的人”这个负面印象,父子关系也会变差。比起对孩子乱发脾气的爸爸,认为孩子的爸爸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负面影响的妈妈更有问题。如果只认为丈夫的脾气有问题倒还好,要是笃信“丈夫的心理创伤会转移到孩子身上”,只会自找麻烦。面对随意发脾气的父亲,孩子可以反抗、无视,也可以靠磨合化解矛盾,缓和父子关系,但“爸爸会伤害自己”的潜意识无法消除。谁也不知道妈妈的这种潜意识会对父子关系产生怎样的影响。
治疗自己的心理创伤已经是一件很难的事,更别提要治疗丈夫的心理创伤。这样下去,什么时候才能完全治愈创伤、教养孩子呢?但这并不意味着让妈妈们什么都不做,只要清楚自己的问题,有省察、成长的决心就可以。不管去哪里接受心理咨询,都不应是为了消除“如果无法治愈我的创伤,会不会毁掉孩子”的焦虑做出的努力,而是为了自我成长做出的积极努力。面对心理创伤的正确态度不是自我贬低,而是要让自己得到成长。抓着难以解决的心理创伤不放,以“不良妈妈”的形象教养孩子,只会成为真正的“不良妈妈”。
不存在没有心理创伤的人
所有妈妈都有创伤,或许应该说人人都有创伤,人类、人生本就如此。世界上没有绝对清澈的荷塘,荷塘底部都有很多表面看不见的淤泥。当荷塘被搅动时,底部的淤泥就会浮上来,让荷塘变得十分浑浊。但是,一段时间后,淤泥会再次沉入底部。人心与荷塘极其相似。妈妈的内心深处有黑暗的、带着伤痛的想法。当孩子猛然跳进妈妈的“心池”中,底部的“沉淀物”就会上浮,让妈妈手足无措、坐立不安。但是,时间一长,“沉淀物”就会沉到底部,妈妈的心也会恢复平静。
真正“生病”的妈妈,是那些看起来很焦虑、抑郁、判断力下降的妈妈,有些甚至到了无法正常教养孩子的地步。这种妈妈才是需要接受治疗的对象,那些偶尔对孩子大吼大叫、发脾气、看孩子不顺眼的“创伤妈妈”并不需要接受治疗。通常,妈妈们都是在讨厌、喜欢、努力、后悔的情绪中徘徊。
什么样的妈妈会因“妈妈的创伤”而苦恼呢?害怕孤独的妈妈,爱嫉妒的妈妈,还是喜欢独处的妈妈?这些妈妈并不会将问题归咎于儿时的创伤,只会觉得自己的性格有问题。将心理创伤视为问题的妈妈,往往是那些无法控制情绪的妈妈,她们总是有很多烦恼。一味要求妈妈们无视自己的创伤似乎有些不负责任,所以,我想提供一些简单的小技巧,希望能帮助那些无法控制情绪的妈妈。
无法控制情绪的妈妈的潜意识
有一次,我去听一位老师的“即问即答”演讲,那位老师会当场回答听众提的问题。一位育有4岁儿子的妈妈说,她总是忍不住对孩子发脾气,十分苦恼,即使下定决心不发脾气,还是会在某个瞬间发怒,甚至动手打孩子。她说她的妈妈以前也总是发火,还狠狠地打她,她觉得自己的举动似乎源于童年的创伤,询问僧人她该怎么做。
老师说,有两种方法,一种很简单,另一种很难,问她选择哪一种。那位妈妈说想知道简单的方法。老师说:“买一根电击棒,抑制不住怒火时就电一下自己。”听众们哄堂大笑。老师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在想发脾气的瞬间电自己,身体就会因为害怕被电,在想发脾气的瞬间瑟缩起来,最终达到控制情绪的效果。老师还用开玩笑的口吻说:“还有一点要注意,千万别把自己电晕。”控制情绪究竟有多难,以至让老师用电击来进行说明?
从前,妈妈打骂孩子是十分正常的事情。她们会说:“孩子不听话,就得骂、就得打!”但现在不一样,打孩子会被视为虐待儿童。在这种社会环境下,面对孩子时无法控制情绪的妈妈自然会觉得自己有问题。
那些无法控制情绪的妈妈,经历大体相似,大多曾被无视、虐待、欺负。为什么儿时的创伤现在会通过发脾气的方式表现出来呢?分析其心理,可以归结为这两种原因:首先,用暴力手段对待自己的“我的妈妈”的形象,深深地烙印在潜意识中;其次,被父母训斥的“愤怒的孩子”,藏在内心深处。也就是说,“发脾气的我的妈妈”和“愤怒的儿时的自己”藏在潜意识中。两者的出现导致情绪爆发。有种理论能够很好地解释这种心理状态,即精神分析领域的“对攻击者的认同”理论。
对攻击者的认同
有这样一种说法:被婆婆刁难过的儿媳妇会成为狠毒的婆婆,校园暴力的受害者会变成加害者。实际上,被婆婆刁难的儿媳妇,一般不会决心成为更狠毒的婆婆。但不知为何,自己成为婆婆后却苛待儿媳妇,行为举止都非常像曾经为难过自己的婆婆。她虽然在意识层面告诉自己,不能和那些为难过自己的人一样,在潜意识层面却会做出相似的行为。这就是“认同攻击者”的现象。
决心“一定不要活成妈妈的样子”,不知不觉中却做出和自己的妈妈相似的行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第一个原因是发泄遭受委屈的愤怒,在面临与自己过去遭受委屈相似的情况时,会不由自主地将自己的愤怒发泄在更弱小的人身上;第二个原因是希望自己也能拥有“加害者”的力量,被欺负时,会在痛苦和恐惧中产生“如果我像欺负我的人一样强大,就不会被欺负”的想法,这种想变强的欲望会让受害者在潜意识中储存加害者的力量,在自己拥有权力时使用这种力量。
“对攻击者的认同”中也藏有投射心理。受害者讨厌自己弱小的样子,会在潜意识中否定弱小的自己:“为什么我要遭受这些?我讨厌这样的自己!”潜意识中也会产生想要毁掉自己的欲望。如果遇到和自己相似的弱者,就会将弱小的自己投射到那个弱者身上,并且进行攻击。
妈妈的妈妈
每个人心里都刻着妈妈的模样(当然也有爸爸的模样)。当你教养孩子时,心中的“我的妈妈”就会出现。这种现象源于潜意识,我们无法感知,也无法控制。也就是说,我们其实是和心里的“我的妈妈”共同教养子女。因此,有必要好好了解自己的妈妈。
“我有一个很好的妈妈,我在她的照顾下,成长得很好。”如果是这种情况,只要像自己的妈妈一样教养孩子就可以,没必要考虑太多。既然心里刻着自己的妈妈的模样,只要和自己那位很好的妈妈一同教养孩子就行。即使做得不好,至少也可以达到自己妈妈的程度。这是一种幸运的情况。这类人不必知道“内在小孩”“妈妈的心理创伤”“内心的不幸”等概念,知道了也是自找麻烦。
“我妈让我过得很痛苦,我一定不会像她那样教养孩子。”有这种想法的妈妈是我们要帮助的对象。明明不想像自己的妈妈那样,却在不知不觉中延续了妈妈的教养方式,所以很痛苦。为了解决这些妈妈的烦恼,简单地进行一下自我分析。
人类的心理极其复杂,无法一一进行解读。因此,基于前面提过的理论,我用简单的模式概括无法控制情绪的妈妈的心理。只要记住这个模式,将其作为省察的线索,就能从细微处改变自己。
因为儿时的创伤无法控制情绪的妈妈,其心理分析模式如下。
1.在孩子身上看到自己儿时不称心的样子。
2.照搬自己妈妈的行为。
如果小时候因为说话吞吞吐吐而被妈妈责备,就无法忍受自己的孩子说话吞吞吐吐;如果小时候因为不讲卫生而被妈妈责备,就无法忍受自己的孩子不讲卫生。
一个孩子吃零食时,饮料洒在了衣服上,饼干屑也掉得满地都是。妈妈看到后大发雷霆:“我说过不要弄得满地都是!脏死了!”妈妈一边说,一边打孩子的屁股。
孩子哭着认错:“妈妈,我不会再这样了!”
看着这样的孩子,妈妈更生气了:“不会再这样?每次都是嘴上说说罢了!”
于是,妈妈狠狠地打了孩子一耳光,孩子摔倒在地上。
对孩子发脾气时,训斥几句就算了,竟然还要打耳光。这不是发脾气,而是暴力。这种行为就是情绪失控。孩子吃东西时把碎渣掉在地上很正常,妈妈却无法忍受。情绪爆发后,她又会后悔:“天啊,我真是疯了!孩子又没犯什么大错!”这位妈妈小时候也曾因为将食物掉在地上而被妈妈责备,她的情绪失控心理分析如下所示。
1.在潜意识中将自己的孩子视为“儿时的自己”,是一种投射行为。
2.看着“儿时的自己”,成为“自己的妈妈”,是“认同攻击者”的行为。
这位妈妈重复着小时候她妈妈对她做过的行为,给予她的孩子同等对待。她的孩子成了“儿时的自己”,她则成了“自己的妈妈”!
这种心理分析模式正是如此。用小时候妈妈看待自己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孩子,并且照搬妈妈当时对待自己的行为,用来对待自己的孩子。妈妈真正的自我已经消失,只剩下“自己的妈妈”;真正的孩子也不见了,只剩下“儿时的自己”。
如果妈妈无法忍受孩子的某种行为,看到孩子的那种行为就无法控制情绪,有必要审视一下和自己的妈妈的关系,想想自己是否用从前妈妈看待自己的眼神来看待孩子。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说明妈妈已经在潜意识中将孩子看作“儿时的自己”,自己则成了“自己的妈妈”。
如果发现自己正陷在这种模式中,该怎么办?答案很简单——不要再做出和自己的妈妈相似的行为。即使明白其道理,要做到这一点也不容易。
重要的是,我们必须了解这种模式。只要了解自己的行为模式,就会有所改变。发完脾气后,只要能醒悟“我又成了我妈妈,孩子又成了小时候的我”,就会有不同的结果。随着醒悟次数的增多,就会发现“变成”自己的妈妈的现象越来越少。大部分妈妈在生活中抑制着怒火,偶尔忍无可忍地大发雷霆时还会自责,担心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其实,妈妈没必要自责,偶尔发脾气是很正常的事,不必担心。
还有一个方法——“退一步”。当你因孩子的某种行为而生气时,要进行“停止”训练。不是对孩子大吼大叫、让孩子停止,而是让自己停止,并且后退一步。这是一种在情绪即将爆发时反省自己并停止行动的训练,可以阻止你成为“自己的妈妈”,不再陷入愤怒的情绪。
了解这种模式并保持距离。刚开始,10次尝试中可能只会成功一次,如果坚持练习,10次尝试中就能成功9次。能够这样训练自己的妈妈,就是很好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