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妈妈对孩子学习的焦虑吧。下面是某个妈妈论坛上的文章,内容是一位育有6岁女儿的妈妈对女儿应该上什么课外培训班的请教。
我女儿今年6岁,现在每天上英语、小学语文、汉字、数学和钢琴班,还在文化中心学习肚皮舞、参加讲故事的训练课程。目前女儿考过了韩国汉字能力测试八级。请问,这种程度够吗?
这篇文章有一百多条回复,这里只列出其中几条。
你女儿学得够多了。我女儿平时上幼儿园,课外学语文和数学,周六上创意美术体验课。
我家孩子每天学钢琴、美术和中文,还要做数学习题集、听英语听力、在线学习汉字,目前大概学会了150个汉字。最重要的是多对话、多阅读。
太厉害了!我家孩子刚开始学韩语字母。看了大家的评论,我已经开始担心了。
虽然评论区里有一些带炫耀成分的留言,但大部分都是妈妈们的叹息与焦虑,嘴上说着“何必让孩子学那么多东西”,心里想的却是“别的孩子学那么多东西,我该做什么?”“是因为我懂的东西太少,才导致孩子掉队了吗?”“我是跟不上时代的落伍妈妈吗?”……
普通的妈妈们变成了“焦虑的妈妈”。这种焦虑的根源,是对“我的孩子会不会被淘汰”的担忧。面对令人焦虑不安的现实,妈妈们无法闭上眼睛、捂住耳朵。如果忽视四周的声音,可能会让孩子的人生陷入危机。要不要逼迫孩子学习?有些妈妈无法放任孩子不管,又不想逼迫孩子;有些妈妈认为,如果逼迫孩子学习,就要学出好成绩,敷衍了事的话反而什么都学不到。很多妈妈都处于这种进退两难的境地。
哪位妈妈想用学习折磨孩子呢?她们也不想逼迫孩子学习,希望能让孩子自由自在地玩耍,等孩子想学习的时候再学,但现实情况不允许。以韩国为例,上幼儿园之前,孩子就要学习韩语字母、数学和英语。如果孩子终于学会读韩语字母,邻居家的孩子却已经能将英语单词背得滚瓜烂熟,或者听说孩子学习不好就会被孤立,妈妈们还能坚持不逼迫孩子学习吗?能够坦然面对邻居妈妈们仿佛在说“哪里来的胆量”的眼神吗?
孩子读小学后的情况如何?如果没有妈妈的推动和补习班的教导,孩子很可能会变成差生,这就是现实。妈妈们不得不将孩子送上“学习列车”。一旦上车,就无法回头。读小学时,为了不让孩子放弃数学和英语,所以强迫孩子学习;中学时期很关键,更不能停止学习。妈妈们也不想逼迫孩子提前学习,但如果不提前学习就进入高中,孩子的成绩从高一开始就会掉队。在韩国申请大学时,高中的在校成绩举足轻重,如果提交的成绩单不够理想,就很难进入好大学。在这种情况下,妈妈们怎么可能不让孩子提前学习呢?于是,孩子读中学时要提前学习,读小学时也要,甚至连上幼儿园时都要提前学习。妈妈们如何能对这样的现实视若无睹?孩子不搭上“学习列车”会不会掉队?无数妈妈为此十分焦虑。
尽管如此,越来越多的妈妈勇敢地对抗这股焦虑的风气,决心不让孩子卷入关于学习的竞争。她们更关心当下的幸福,而不是未来充满不确定的幸福。这是明智的选择,也是充满勇气的行为。
但现实不会“善罢甘休”。“等孩子想主动学习时就晚了,妈妈一定要尽早为孩子规划”这个说法,就会让妈妈们动摇。顺其自然真的是为孩子的幸福着想吗?会不会只有我的孩子掉队?妈妈们的烦恼无穷无尽。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让这类妈妈更加焦虑的理论。
学习真的是一种习惯吗?
下面是某位妈妈的烦恼。
最近,我努力想让读小学三年级的儿子养成学习的习惯,每天都很累。之前,我一直觉得“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用“孩子还那么小,没必要逼他学习”的借口自我安慰。但是,最近每次看到儿子在书桌前坐不住的样子,我就会思考是不是我没教好孩子。我认为必须培养孩子“坐得住”的能力,但我不知道应该如何培养学习的习惯。听说认识的妈妈们总是很凶地大吼大叫,甚至吓唬孩子,孩子才愿意学习。今天我也因为这件事和孩子闹得很僵。
这是妈妈们普遍拥有的烦恼。妈妈群体中流传着一些理论,例如:“学习习惯要从3岁开始培养”“婴幼儿时期不是让孩子学习的阶段,而是培养学习习惯的准备阶段”“小学时期的学习习惯决定孩子的一生”“学习好的关键不在于头脑,而是孩子能否坐得住”。
这些理论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妈妈不是逼迫孩子学习的人,而是引导孩子养成学习习惯的人。很多妈妈认为自己不是在逼迫孩子学习,而是在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以后孩子就会主动学习。对于孩子的学习习惯,妈妈的想法很单纯:不要求孩子学习多努力,只希望孩子能主动完成该做的作业和简单的学习任务。如果孩子连这么简单的事都做不好,妈妈就会认为问题出在学习习惯上。
其实,有关学习习惯的理论只是巧妙的自我欺骗,因为引导孩子养成学习习惯和要求孩子学习是一码事。“学习习惯”不过是将孩子引到“学习战场”上的诱饵罢了。
学习是一种习惯吗?看似是,其实并非如此。学习不可能成为一种习惯,它不像握筷子或骑自行车,一旦学会了就可以永远记住。学习是一时性的,有确切的证据可以证明这一点。身为学生,从小学、初中到高中,每天从早到晚都要坐在椅子上听课。在我读书的那个年代,如果上课时不好好坐着或犯困,就会被老师点名批评。整天一动不动地坐着听课,按理说应该能养成学习习惯。但是,这种整天坐在椅子上的训练,真的能锻炼“坐得住”的能力、培养学习习惯吗?答案是否定的。在学校里坐10小时都无法养成学习习惯,在家里坐一小时就能养成吗?学校和家里有什么区别?难道在学校里会握筷子的孩子,回家就不会用了吗?
其实,“坐得住”理论是由韩国的寄宿高考补习班提出的。备战高考的学生一天要学习15小时以上,确实需要“坐得住”的能力。也就是说,这是下定决心好好学习的孩子长时间持续学习时需要的习惯。强迫一个无心学习的孩子培养学习习惯,就像让小狗只用两条腿走路。或许小狗可以暂时用两条腿走一会儿,但无法这样走一辈子。“就算孩子无心学习,只要锻炼‘坐得住’的能力,就会主动学习”这个想法是错误的。
有些孩子看起来好像养成了学习习惯,其实只是讲原则的孩子在听从妈妈的话努力学习后暂时养成的习惯。即使孩子暂时养成了习惯,一旦妈妈撒手不管,就会前功尽弃。这就是为什么小学时似乎养成了学习习惯、成绩很好的孩子,上中学后稍有松懈,学习习惯就消失了。学习习惯只是课外补习班的营销语言。回想一下自己的经历,你是因为拥有学习习惯才成绩好吗?还是因为没有养成学习习惯所以成绩不好?
拒绝课外补习的妈妈们的焦虑
有些妈妈奉行让孩子自由发展的教养理念,拒绝让孩子上补习班。这类妈妈尤其要小心“学习习惯”这个概念。她们心中藏着“孩子不去上补习班,是不是应该做些什么”的焦虑。这种焦虑很容易让她们被学习习惯所迷惑。如果妈妈以学习习惯的名义管教孩子,会出现很严重的问题。孩子被密集的日程安排束缚住,动弹不得,就连在家里都要被妈妈监视。与其这样,还不如让孩子去上补习班。 对孩子来说,被妈妈的视线束缚比被补习班束缚更痛苦。
学习习惯最大的危害是会扼杀孩子的自发性。妈妈为了让孩子养成学习习惯,要求孩子一动不动地坐着学习。因为培养学习习惯的重要条件是“不让孩子做想做的事”和“学习时间表”,而这两点刚好是自发性的“敌人”。自发性和学习习惯,妈妈只能选择一项。
那些现在看似养成了学习习惯的孩子,要么天生就是模范生,要么是很听妈妈的话的孩子。他们中的大部分人的学习习惯都会在一段时间后消失。因此,不必羡慕所谓的“养成了学习习惯的孩子”,要下定“培养学习习惯会扼杀孩子的自发性,我一定不做这种事!”的决心。尤其是那些向往自由的孩子,与学习习惯是完全对立的。作为明智的妈妈,必须尽早了解这类孩子的个性,以免让向往自由的孩子被学习习惯的“锁链”紧紧捆住。
有位妈妈要求读小学二年级的儿子在学习前先去趟卫生间再喝杯水,以免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离开座位做别的事。不仅如此,她还会坐在旁边监督孩子。如果孩子在学习时想喝水或者想去卫生间,她会要求孩子看完书再去。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孩子“坐得住”的能力,实在是非常糟糕的做法。
妈妈的初衷是想让孩子养成学习习惯,最终事与愿违,自己反倒养成了许多坏习惯:唠叨的习惯、压迫的习惯、监视的习惯、看不惯孩子的习惯、轻蔑的习惯、厌恶的习惯、不信任孩子的习惯。
孩子的学习习惯会在某个时间点消失,妈妈的坏习惯却会越来越顽固。
无法让孩子放弃学习的理由
尽管创新能力越来越重要,但现实社会对学历的重视仍有增无减。因此,大部分父母认为“毕业于什么样的大学会决定孩子未来”的情形并不难理解。既然名牌大学的学历能提高孩子在激烈竞争中胜出的概率,又怎能批判希望孩子考上名牌大学的父母呢?只是现实往往不如预期。
从前,大学经常被称为“牛骨塔”,这是将大学比喻为贫困的父母用卖牛的钱建成的建筑。只有卖牛、卖田才能供孩子读大学。俗话说,“穷山沟里飞出了金凤凰”,人们相信一个聪明的孩子能够光耀门庭,当时的情况也的确如此。但现在,父母倾尽所有并不是为了让孩子出人头地,只是为了不让孩子被淘汰。
在韩国,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进行无上限的投资,却达不到预期,反而让孩子十分痛苦的事例屡见不鲜。就算孩子考上了名牌大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父母仍要给孩子生活费,直到孩子参加工作。孩子要想找到工作,首先要提供七项基础证明:学历证书、学分证明、英语水平测试成绩、职业资格证书、其他外语研修经历、实习证明、获奖证书。除此之外,还有很多需要提供的证明。工作稳定后,就该考虑结婚的事了,但结婚并不是能轻易完成的人生大事,可能费尽心思也很难走到结婚那一步。即使结了婚,还要面对生儿育女的问题,困难重重。如果中间出现什么问题,很容易让孩子成为“隐居型孤独者”。
即使父母从孩子幼儿园开始就将全部精力放在孩子的学业上,仍要面对各种不确定性。怎样才能让孩子成功、幸福?没有完全正确的道路。让孩子从小就上各种补习班,扼杀孩子的自发性,真的值得吗?这种逼迫孩子学习的心态背后,是妈妈的焦虑和欲望。
妈妈无法放弃逼迫孩子学习的原因有三个。
一是担心孩子被淘汰的焦虑感。这种焦虑感是理所当然的。多年以来,在韩国只有学习才能保障稳定的生活,才能得到出人头地的机会。即使现在说再多遍“读书无用”,脑海里的认知也不会轻易改变。更何况,如果孩子的成绩不好,从小学起就是后进生,很容易被其他孩子孤立,这让父母如何能停下催促孩子学习的脚步呢?
二是因无法继续担任“教练”一职产生的焦虑感。担任孩子的“教练”,是妈妈自我实现的途径,能让妈妈获得自尊感和存在感。要放弃这个职务,确实令人焦虑。不再管束孩子,妈妈能做什么呢?妈妈的生活原本被孩子的日程填满,突然无事可做,失去了目标,这是一件可怕的事。
三是因为妈妈的欲望。妈妈可以从孩子身上获得认可、胜利感、替代性满足感以及自尊感。要舍弃这种欲望确实不容易。如果做得不好,还会被别人批评为“不管孩子学习的妈妈”。
正是由于这样的焦虑和欲望,妈妈将孩子送上“学习列车”,一旦上车就无法中途下车。若想拯救孩子,妈妈应该摆脱焦虑,舍弃欲望,放弃“教练”一职,勇敢地面对他人的闲言碎语……然而,妈妈的内心有个声音在窃窃私语:“不,我现在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我不能后退。”
当然,只有极少数妈妈会这样逼迫孩子。大部分妈妈即使有欲望,也不至于觉得只要孩子成绩优异,就算让孩子痛苦也无所谓。我想强调的是,一般的妈妈不应全盘接受少数妈妈们提出的理论。孩子成绩好是好事,如果孩子喜欢学习,自然应该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用“考上名牌大学”的枷锁束缚没有学习天赋的孩子,将孩子逼上“学习战场”,才是问题所在。
最终,自发性获得胜利
自发性是所有生命与生俱来的原始力量,是一种生命力,也是一种生存能力。这是一种自然涌出的力量,是充满创造性的能量。树木向着阳光伸展枝杈,花朵到了花期就会绽放,都是缘于生命的自发性。孩子拥有很高的自发性时,呈现的是好奇、热情、勇敢和不畏挑战的面貌。不想背英语单词的孩子一旦喜欢上英语说唱音乐,就能将难懂的英语文章背得滚瓜烂熟;讨厌学习的孩子一旦产生学习自发性,一天就能学习10小时以上。
看看身边的孩子们,他们就是自发性的代名词,充满好奇、热情、专注和活力。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自发性会渐渐消失。最好的妈妈,是能够激发孩子自发性的妈妈;而最差劲的妈妈,是扼杀孩子自发性的妈妈。
自发性的核心是“乐趣”。因为有乐趣,才会自发地做,一有空就做。培养孩子自发性的方法就是让他们做自己想做的事。
提起让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妈妈们就会开始担心和怀疑:“要是孩子沉迷于游戏怎么办?”“要是孩子真的放弃英语和数学怎么办?”“如果放任不管,万一孩子的人生毁了,谁来负责?”……从父母的立场来看,如果什么都不做,会有一种不负责的感觉,还会感到焦虑。即使认同这种说法,放任孩子几天后又会感到焦虑,觉得非做些什么不可。
请冷静地思考一下,如果像现在这样监视孩子、压迫孩子、控制孩子,就会扼杀孩子的自发性。虽然很难做到,但一定要相信孩子的内在力量——自发性。“妈妈革命”始于对孩子的信任。
能够忍受怀疑与焦虑、给孩子足够自由的妈妈才是有前瞻性思维的妈妈。她们比别人先领悟到怎么做对孩子更好,并且勇于实践。这种类型的妈妈逐渐增多,由她们教养的孩子,将会成为新时代的主人公和领导者。
当今社会与以往不同,人们不会因为学习不好就挨饿受冻,人人都有机会靠自己的意志活得更快乐。名校毕业的人未必能拿到高薪,而且不管毕业于哪所大学,都能以同等资格参加公务员考试。在这样的世界上,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能力呢?是享受自己人生的能力,即在日常生活中寻找乐趣、创造意义的能力。如果这种能力一早便被剥夺,那么孩子一生都无法体会到真正的幸福。对就读于名牌大学的学生进行某项问卷调查时,选择“十几岁时过得很不快乐”的人超过50%。这就是现实。
人生有两个重点:乐趣和意义。如果生活毫无乐趣,人生也没有意义;如果只追求乐趣,一切都是徒劳。人生就像跷跷板,一边是趣味,一边是意义,要保持两者的平衡,不能偏向任何一方。拥有和他人一起寻找乐趣的能力以及让身边的人更加幸福的能力,非常重要。拥有这些能力不需要大笔资金,也不需要名牌大学的学历。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有趣又有意义的能力源于自发性。自发性是一种宝贵的资产,是一种自生能力。成功属于那些富有自发性的人。
“就让孩子好好玩吧,到了该学习的时候,自然会学习,人生的路终究要靠孩子自己走。”大约30年前,如果说出这种话,一定会被反驳:“醒醒吧,那样会毁掉孩子的。”
时代真的变了,妈妈们的“台词”也应该改变。面对那些全心投入孩子学业,或是倡导“如果孩子小时候掉队,以后就很难追上别人,妈妈一定要盯紧孩子的学习”的妈妈,应该这样反驳:“醒醒吧,紧盯着孩子只会毁了他们!”
妈妈一旦选择尊重孩子的自发性而不是只顾着提升成绩,就不要动摇。这一点相当重要,因为那些追求孩子成绩好的妈妈,已经走上了那条路,很难回头,所以不要轻易加入这场“战争”。即使有时羡慕她们的孩子成绩优异,因自己什么都不做而焦虑,也要咬牙坚持下去。
给予孩子尊重与自由的妈妈,最终也会得到最大的回报——孩子的真心。而且,孩子会有很强的自尊心、开朗大方的性格以及很强的自发性。这些能力会奠定孩子一生的基础。只顾督促孩子学习的父母,会得到孩子的称赞与尊重吗?并不会,甚至会听到“我的时间去哪儿了”“为什么我要按父母的意愿成长”“今后,我要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之类的反驳。如果孩子以后在社会上拥有很高的地位,这些抱怨就会消失吗?未必会这样。如果孩子在需要通过多种体验唤醒自发性的时期,只能依照妈妈的指令被动地生活,那么剩下的人生极有可能像被逼学习时一样痛苦。
之所以让妈妈为孩子更换学习项目,是为了让妈妈和孩子实现双赢。如果妈妈成为“自发性教练”,当其他孩子被妈妈规划的日程束缚时,自己的孩子因可以自由地做想做的事而胜利;当其他孩子看妈妈的脸色、被妈妈压迫时,自己的孩子因可以在妈妈的爱护与认可下成长而胜利。当其他妈妈对孩子发脾气时,自己能对孩子微笑,这是妈妈的胜利;当其他妈妈在焦虑与担忧中挣扎时,自己却可以心平气和,这是妈妈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