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妈妈生活,还是作为女人生活 最强大的人格面具——妈妈(1 / 1)

你是以“妈妈”的身份生活,还是以“女人”的身份生活?或者仅仅是以“人”的身份生活?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会让你的人生截然不同。回答中隐藏着妈妈的欲望和人生哲学。

首先要谈论的不是“妈妈”,而是“那个名为妈妈的人”。为此,有必要先了解“人格面具(persona)”这个心理学名词。

“人格面具”是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概念,指的是“社交面具”或“假面人格”。Persona的原意为古希腊戏剧中演员们戴的面具。就像在假面舞会中戴上面具扮演贵族一样,每个人都戴着社交面具,扮演与面具相符的角色。

荣格认为,人在戴上面具后,“原来的我”就会被“假面人格”替代。如果戴上“妈妈”的面具,“我”就会消失,以“妈妈”的身份生活;戴上“妻子”的面具,就会以“妻子”的身份生活。“爸爸”“长女”“学生”等都是人格面具。“学生就该好好学习”“老师应该有老师的样子”一类的话,言外之意就是戴上面具后,行为举止就要与之相符。“女性”和“男性”也属于广义的人格面具,戴上后就被局限在“要有女人的样子”和“既然是男人,就应该……”的框架中。

我们忠实地扮演着被赋予的角色,演得好就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否则就会被批判。但正确地扮演自己的角色和过度沉浸在角色中导致迷失自我是两码事。荣格提出警告,如果过度沉浸在某个角色中,失去原本的自我,可能会导致精神问题。因“长女”的身份牺牲自己的人生、被“妻子”的身份压得喘不过气,都不是健全的人生。

人生如戏,戴上面具就要以相应的身份生活。遇到不喜欢的角色,可以直接脱下面具拒绝扮演吗?如果心情不好就能脱下不喜欢的面具该有多好,但现实生活并没有那么简单。如果脱下面具是件轻而易举的事,大概所有人都会脱下面具。人生只有一次,有时的确会怀疑自己为什么要戴着面具生活。有些人格面具只要做足心理准备就能狠心脱下,但“妈妈”这个面具似乎一辈子也无法脱下,它早已变成面部皮肤的一部分。

“妈妈”是最强大的人格面具。过去的妈妈被囚禁在“妈妈”这个人格面具中,完全牺牲了自我。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现在,不曾改变。戴上“妈妈”面具的瞬间,害怕失去自我的恐惧感油然而生。所以,很多女性宁愿选择“未婚女性”的面具也不愿戴上“已婚女性”的面具。即使结了婚,也只会戴上“妻子”的面具,不愿戴上“妈妈”的面具。

全职妈妈的职责与苦恼

一位妈妈交给即将去度蜜月的女儿一张卡片,让她在飞机上读。起飞后,女儿拿出卡片,发现上面写着:“不要以‘妈妈’的身份生活,要活得‘像自己’。”

女儿陷入了沉思。她的妈妈一辈子为丈夫和孩子而活,她很敬佩这样的妈妈,还觉得妈妈过得很好。她从未想过妈妈也有作为“自己”的人生,那是妈妈没有活过的另一种人生。这大概也是妈妈给她卡片的原因。

“妈妈=牺牲”的概念至今没有什么变化。因此,年轻女性犹豫着不想结婚、苦恼着不想生孩子。当今时代的人生价值是“自由和乐趣”,成为妈妈似乎就要放弃自由和乐趣。但是,存在于人类基因里的生命法则不会轻易消失,一些女性仍想感受诞下生命,听到孩子叫“妈妈”的喜悦,于是她们选择成为妈妈。这样的女性,还会被“妈妈=牺牲”的概念束缚吗?

新时代的妈妈是怎样的女性?她们并没有从小被灌输“要成为母亲”的观念,反而将自己的妈妈视为反面教材,她们的妈妈也会教导她们要活得像自己。这些女性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有独立的人生经验,积极为自我成长投资,是个性较强、懂得享受人生的有能力的人。这样的女性怎么可能甘愿戴上“妈妈”面具、扼杀自我?她们虽然选择成为妈妈,但绝对不会放弃自我。妈妈这一角色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再是过去那样的“牺牲者”,而是“胜利者”。妈妈的角色由“自我牺牲”升华为“自我实现”。

这种现象在全职妈妈群体中更明显。全职妈妈是以“妈妈”角色为生活重心的人。与兼具社交角色的职场妈妈不同,全职妈妈自身的能力无处发挥,即使有生活爱好也不够,无法从中获得成就感,并且容易感到自卑。作为“自己”,而不是作为“妈妈”的本质意义也让全职妈妈产生困惑。但是,既然选择做全职妈妈,就不能不关心孩子的教育问题,否则就会听到“在家什么都不干”的指责。

全职妈妈需要找到发挥自我能力、获得认同的方法。她们找到的好方法就是教养子女。于是,她们将“妈妈”面具戴得更牢,尽情发挥自己的实力。她们并非被迫戴上面具,而是主动且积极地扮演“有能力的妈妈”。

当全职妈妈成为“有能力的妈妈”,局势便开始逆转。有能力的全职妈妈占据优势,职场妈妈被压制。在扮演“有能力的妈妈”的道路上,全职妈妈走在前面,职场妈妈只能焦虑地在后面追。再加上全职妈妈对孩子的照料极其细心,用高标准的方式进行教育,一般的妈妈为了跟上这样的高标准,几乎无法喘息。

教练式妈妈的危险性

希望通过教养子女实现自我价值的妈妈们,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教养子女中,成为积极的教练式妈妈。

妈妈的角色本就包含教练员。她们要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导孩子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收集对孩子有益的信息。这些是妈妈的职责,也是基本认知中的教练职责。既然这都是身为妈妈就会做的事,没必要用“教练”一词来形容,因此,教练式妈妈并不像经纪人式妈妈(如同演艺人员的经纪人般严格管理孩子日程的妈妈)或直升机式妈妈(像直升机一样盘旋在孩子附近时刻监视着孩子的妈妈)那样成为流行用语。但我仍然想用“教练式妈妈”的概念来概括当今时代的这类妈妈。为了培养孩子的品格、感性认知、学习能力和社交能力,积极履行教练职责的妈妈,就是教练式妈妈。这些妈妈正如运动教练训练有能力的运动选手那样,积极地将孩子培养成有能力的人。

近年来,妈妈的教练职责变得更加复杂、精细,教导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妈妈们为了成为优秀的“教练”,必须不断学习。书店里有许多强调妈妈对孩子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的育儿书籍,告诉妈妈在孩子三岁时就要开始启发孩子的智力、提升孩子的词汇量,就连孩子玩耍时也要刻意训练其想象力和创造力,还要培养孩子的领导力。

妈妈论坛中也有许多关于指导的建议:在孩子低年级时,要培养亲子共读的习惯,互相提问并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让孩子从7岁开始进行论述,有助于大脑发育,但孩子无法独立完成,需要妈妈的协助;指导一年级学生是妈妈的职责,就算只有一道题,也要在旁边陪孩子写完,用不同的方式指导并积极赞美孩子;等等。

现在,无论是阅读还是学习,妈妈都要陪伴孩子完成,并不像以前那样吩咐孩子去阅读、去学习就能了事。和孩子一对一地进行讨论、陪伴孩子学习才算是好妈妈。妈妈除了要学习如何当“阅读教练”,还要学习论述。除此之外,妈妈还要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启发孩子的想象力、训练孩子的社交能力、让孩子拥有梦想、能够做到因材施教、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

这个时代将此称为“妈妈力”,似乎是作为妈妈理应具备的能力。这种具备“妈妈力”的妈妈就是教练式妈妈。如今,成为优秀的教练式妈妈是妈妈们的目标。于是,她们为了子女教育开始学习:既学习心理学,又学习人文科学;既学习孩子成长阶段的相关知识,又学习情绪引导。妈妈热衷于学习新知识,并且乐于见到这些知识在孩子身上发挥作用,不仅对孩子的学习有帮助,对品格、感知能力、社交能力的培养都很有帮助。因材施教是根本原则,还要理解孩子的情绪,并且给予适当的激励。

妈妈努力让孩子出人头地,如果孩子取得成就,代表自己发挥所长,成为“有能力的妈妈”,成为让旁人羡慕的“了不起的自己”,妈妈也会有成就感。教练式妈妈就是以孩子为重心的“子女教育欲”和以妈妈自身为重心的“自我价值实现欲”结合的产物。

如今,教练式妈妈已成为好妈妈的典范。但仔细想想,妈妈的这种积极教导,真的对孩子的成长有益吗?得到称赞的教练式妈妈真的不存在问题吗?其实,教练式妈妈的教导中隐藏着两种可能会让孩子出现心理疾病的危险因素:一是教练式妈妈变为经纪人式妈妈,二是教练式妈妈扼杀了孩子的自发性。

成为经纪人式妈妈的过程

经纪人式妈妈就是所谓的管理型妈妈,因对子女的教养方式如同经纪人对待艺人一般而得名。妈妈负责为孩子制订学习计划、管理孩子的日程、接送孩子上补习班。为了孩子能心无旁骛地学习,妈妈还会清除周围可能妨碍孩子学习的所有障碍。

虽然“经纪人式妈妈”这个称呼给人一种为了学习强行牵着孩子走的负面印象,但实际上这类妈妈具备极强的信息搜集能力、实践能力、经济能力以及与孩子沟通的能力。从某种角度看,给这种有能力的妈妈冠以“经纪人式妈妈”这样的负面称呼并不妥当。

其实,提起经纪人式妈妈,是为了和教练式妈妈进行比较。如果说经纪人式妈妈是将全部精力投注到孩子的学习中的妈妈,那么教练式妈妈则是对孩子的品格、情绪、学习等各方面进行全面管理的妈妈。经纪人式妈妈注重的是“教导”,即单方面的教学和引导;教练式妈妈注重的是“引导”,即根据孩子的能力激发其潜能。经纪人式妈妈会单方面安排好孩子的日程,强迫孩子照着做;教练式妈妈对孩子有同理心,并且会根据孩子的能力制订计划。妈妈们在不知不觉中认为经纪人式妈妈是负面形象,教练式妈妈是正面形象。这是错误的认知。

其实,教练式妈妈是经纪人式妈妈的前一阶段。教练式妈妈为什么会变成经纪人式妈妈?教练式妈妈注重孩子的健康、情绪、品格以及学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学习,因为学习需要最多的信息、技巧以及努力。

大部分教练式妈妈是这样想的:“我和其他妈妈不同,我不觉得学习是人生的全部,孩子的感性认知与人格更重要,我会按照孩子的能力来规划学习。”但是,这种心态只会持续到上小学之前。孩子上幼儿园时,即使邻居家的孩子去上双语幼儿园、数学补习班,妈妈也能不为所动。孩子上小学后,妈妈很难继续保持这种心态。如果孩子听写只得了40分,妈妈就会焦虑不安。学习不好的孩子会交不到朋友、没有自信,学习也会越来越跟不上;小学阶段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等于输在起跑线……有多少妈妈听到这样的话还能无动于衷?于是,妈妈不得不强迫孩子学习。

最终,妈妈的指导项目集中在学习这一项上,从注重人格、感性认知的教练式妈妈转变成学习至上的严厉“教练”。安抚孩子的情绪、对孩子的同理心都只是让孩子好好学习的手段。教练式妈妈的目标从培养出色的孩子缩小为培养学习好的孩子。

教练式妈妈开始积极介入孩子的学习,为孩子制订长期和短期学习计划,规划详细的日程安排,并且督促孩子按计划执行。尽管如此,她们仍然认为自己是很好的教练式妈妈,认为自己根据孩子的能力、怀着对孩子的同理心进行规划,所以不会有问题,全然不知自己已经开始慢慢变成经纪人式妈妈和直升机式妈妈,陷入巧妙的自欺陷阱。

明智的妈妈能够认清教练式妈妈与经纪人式妈妈之间的分界线,但还是有许多妈妈在不知不觉中越界。下列情况可以看作转变为经纪人式妈妈的信号:第一,教导孩子的重心是学习;第二,对孩子近期和中期的学习目标规划得细致、明确;第三,孩子的学习日程十分紧凑;第四,严格要求孩子遵守计划、达成目标。

符合以上四点,意味着已经变成经纪人式妈妈,即使仍然像教练式妈妈一样体谅孩子的能力、缓解孩子的压力、安抚孩子的情绪,都不过是督促孩子学习的手段。

了解教练式妈妈转变为经纪人式妈妈的过程后,再来看看教练式妈妈的其他问题。

“妈妈力”与“孩子力”的相互关系

教练式妈妈逐渐成为主流,负面影响也开始显现。所谓的优秀教练式妈妈使普通妈妈变为“问题妈妈”,网上流传的聪明妈妈的教育经验也让普通妈妈焦虑不安,越来越多的妈妈担心自己做得不好。职场妈妈更加焦虑,工作之余还要挤出时间积极履行妈妈的职责,身心俱疲。当今社会的现状是,“好妈妈”难当,普通妈妈看上去都是“不良妈妈”。

我确信,比起教练式妈妈,“不良妈妈”更适合孩子。因为“妈妈力”越强,“孩子力”就越弱,一旦妈妈成为“教练”,孩子就很难摆脱妈妈的掌控。自此以后,孩子的学习、阅读、自由都在妈妈的掌控之中。

“妈妈力”就是管理能力,其作用是纠正孩子的行为习惯,要求孩子跟着妈妈的引导走。“孩子力”就是孩子的自发性,是孩子自身发出的力量。“妈妈力”过强,“孩子力”自然会被削弱。

举例来说,某种阅读指导方法要求孩子读完书后,跟妈妈一起讨论,用语言和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这种方法的宗旨是,阅读有助于提升多种能力,不仅对语言能力、逻辑能力、表达能力、共情能力、探索能力有益,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学习能力、增强论述能力。因此,应该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同时培养这些能力。这个方法听起来似乎没错,但并非所有的阅读指导都有益,其中也可能藏着陷阱。

阅读指导的得与失

有些妈妈认为,孩子读完一本书后撰写读书心得,才能提升语言能力、论述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甚至认为优秀的阅读指导是让孩子写下不止一页纸的读书心得。这件事可能会让妈妈很开心,但对孩子来说是很讨厌的事。当阅读成为不得不完成的作业,读完之后必须写读书心得,哪个孩子还会愿意亲近书本?

于是,有的指导“教练”说,如果孩子不喜欢写读书心得,可以改成亲子讨论的方式,询问孩子从书中学到了什么、书中最重要的词语是什么,引导孩子整理自己的想法并表达出来。对孩子来说,这也是件烦心事。可以尝试一次,看看孩子会有什么样的回答,大概不是“不知道”,就是“好烦”。即使回答了具体内容,也只会是简短的答案。为什么一定要抓着孩子讨论书的主旨还有觉得精彩的地方,又或者说出主人公的优缺点?

与语言表达相比,孩子更擅长想象。孩子的一句“不知道”中隐含着只有孩子自己才能感受到的无数想象。要求孩子用标准化的语言表达出来,只会让孩子感觉很混乱。

还有一种阅读指导,宗旨是在阅读过程中利用五种感官进行体会,要求孩子读完书后画张图或给书中的人物写封信。对喜欢这种方法的孩子来说当然是好事,对不喜欢写字、画画的孩子来说却很麻烦。如果读完书后,写字、画画成为义务,孩子同样会反感。有妈妈觉得孩子是因为创作不出来而痛苦吗?多半会觉得孩子是因为不想写作业而痛苦。为了不遭受这种痛苦,孩子也会渐渐远离书本、远离绘画。

其实,最好的方式是让孩子看完书后自主行动。孩子如果有兴致,就会主动写读书心得、画图或写信,顺应孩子的自发性即可。

如果妈妈觉得无法放任不管,可以询问孩子读完后感觉如何。即使孩子不想回答或敷衍了事,也要就此打住。如果妈妈实在觉得不够,可以试着建议孩子写出感受或画幅图。提一两个建议就可以,这样足以激发孩子隐藏的自发性。

但教练式妈妈往往会一直抓着孩子不放,直到孩子好好地完成任务。她们认为只有通过细心教导的方式提高孩子的能力,才是合格的教练式妈妈。她们还觉得孩子只是暂时不喜欢写读书心得,好好训练就能养成习惯,甚至觉得用图画表现文字的能力也可以通过训练强化。正因如此,她们积极地引导孩子阅读。其实,认为孩子可以通过训练养成某些习惯或产生某些能力的想法是一种错觉。用这种方式逼迫孩子养成习惯,只会扼杀孩子的自发性。

成人看似比孩子懂得更多,其实并非如此。成人往往被人生经验中既定的答案与逻辑所禁锢,孩子则拥有专属的独特情感与想象。别让孩子丰富的感性认知降至与成人相同的水平。

阅读的重点是让孩子在书中体会属于自己的独特世界,感受属于自己的色彩和香气。没必要让孩子具体地描述这些色彩和香气。“语言”是成人的逻辑与规范,会扼杀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孩子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的色彩、氛围、意境很难用语言表达出来,却十分重要。

如果将孩子在阅读过程中获得的感受比作颜色,妈妈可能会问孩子:“在这本书中,你感受到什么颜色?”孩子感受到许多颜色,实在无法用语言描述出来,只能回答:“不知道。”妈妈继续追问:“是红色还是黄色?”孩子再次回答:“嗯……真的不知道。”妈妈催促道:“更像红色还是更像黄色?”孩子无奈地回答:“红色吧。”孩子感受到的明明是五彩缤纷的世界,妈妈却用几种单调的颜色禁锢了孩子的思维。

用这种方式将孩子的感受简单地总结为“红色”,孩子脑海中的颜色不再生动,变成一个死板的词语。孩子独特的精神世界被妈妈摧毁,感受到的颜色开始褪色,最终只剩一种红色。只有任由孩子自由发展,他们心中的色彩才会渐渐生动起来,焕发新的光泽。

分享一个我的故事吧,大约是我小学低年级时的事,距今已有40多年。我依稀记得那时读过的一本书。那是一本偶然在书架上翻到的书,已经想不起书名了。现在回想起来,似乎是一本中学生读的青少年小说,并非童话书,作者是北欧人。尽管我隐约记得书中的内容,但除了关键内容,其他细节可能没那么准确。我记忆中的故事内容是这样的——某个村庄里有一个这样的风俗:孩子成长到一定年龄时,就要顺着一条长河滑冰前往位于河流末端的终点。要想抵达目的地,就要有出色的滑冰能力和足够的体力。这是一种实力和勇气得到认可的成人仪式。

主人公是一个学习滑冰没多久的孩子。一天,擅长滑冰的哥哥们要去河边完成成人仪式的挑战。其中一个哥哥提议主人公和他们一起滑完前半程,当作积累经验。身为初学者的主人公虽然有些害怕,但他想着滑完前半程就可以返回,便鼓起勇气加入了哥哥们的长河滑冰冒险。刚开始,他只打算滑完第一段路程,没想到到达之后又往前滑了一段。就这样,主人公逐渐通过难度越来越高的赛道,并且在哥哥们的帮助下通过了最难的一关,顺利抵达终点。

我已经记不清主人公遇到了什么困难,只记得结冰的长河、沿着长河团结向前的哥哥们以及懵懂地跟在他们后面最终抵达目的地的主人公。主人公在到达中间目的地后便想回家,但在哥哥们的劝说下再次出发,不知不觉中竟抵达终点,自己也十分惊讶。

现在,如果有人问我这本书的主旨是什么,我也答不出来。冒险?勇气?重视过程?团结互助?如何坚持到最后?这些都可以成为答案,但肯定不是正确答案。年幼的我仿佛跟随主人公一起,在白雪皑皑的冬天,与哥哥们一起滑行在长河上。那时,某种无法表达出来的感受将我包围。我不知道这本书对我有什么影响,只知道这个故事一直留在我心中,陪着我生活至今。白雪覆盖着的村庄、结冰的长河、帮助落后的主人公前进的哥哥们……写下这段文字时,书中的景象再次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20世纪70年代,在首尔近郊的某间屋子里,一个小孩子就这样通过书本遇上一个北欧的滑冰少年。那本书并不知名,没多少人知道,现在也买不到。当时没有人要求我读,只是我偶然发现了。所谓好书,不在于书的内容有多好,而是在某个瞬间走近你令你读完后能一直留在心间的书。孩子的阅读也该如此。

如果当时我的母亲在我读完这本书后要求我和她一起讨论,并且让我写读书心得,会怎么样?也许我会用“勇气”或“冒险”之类的词语总结主旨,从书中感受到的意象和氛围却会消失,这本书也不会一直留在我的记忆中。那么小的年纪怎么可能将感受到的氛围及独特的感动用语言表达出来?幸好我的母亲从未要求我写读书心得,也不曾强迫我读指定的书,更没有要求我进行亲子讨论,才让这样一本偶然发现的书成为我的人生之书,至今仍留在记忆中。

其实,无法用语言形容的香气与颜色更可贵。随着年龄增长,留存心间的书香会渐渐融合生活经验的香气,形成独具魅力的人生韵味;留存心间的书本颜色会不断被刷上新的色彩,呈现更加绚丽的色泽。孩子读过的某本书会成为与妈妈对话的内容吗?不会。孩子的潜意识中残留的是某种颜色、香气、氛围。回顾小时候读过的书,你记得的是语言或主旨,还是氛围、场景或某种微妙的情绪?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内容,更能长久地留在心中。

阅读的目的应该是阅读本身,而不应将其作为培养学习能力、论述能力、表达能力的方式,也不应希望通过阅读获取附加利益,否则只会消磨孩子对阅读的兴趣。孩提时代阅读的核心是乐趣,可以在阅读后安排一些活动,但如果这些活动会影响阅读的乐趣,就该停止。在网络时代,如果孩子愿意主动阅读,就很值得欣慰。

此处以阅读指导为例,是为了揭露看似完美无瑕的指导型教育中隐藏的问题。妈妈的各种不同方式的指导会这样随意摧毁孩子的世界,扼杀孩子的自发性。

孩子的想象力无法被培养出来,感官能力、论述能力、表达能力同样如此。妈妈误以为自己可以做到,但妈妈的想象力一定比孩子更丰富吗?妈妈的感官能力一定比孩子更敏锐吗?请让孩子顺其自然地发展。孩子会在妈妈看不见的地方,创造自己的世界。

练习对孩子放手

在妈妈论坛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内容: “我的孩子今年读小学二年级,我指导他阅读后,他能够有条理地论述内容主旨、分析主人公的情感,我很惊讶。妈妈们可以试试这个方法。”

普通妈妈看到这些经验分享会感到焦虑。其实不必紧张,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至少要到小学高年级才会真正得到发展。上述案例中的那个孩子,只是天生语言能力比较好。就像有妈妈说:“我的孩子今年读小学二年级,经过跑步训练后,现在跑100米只要14秒。妈妈们也快试试吧。”孩子并不是因为受过训练就能跑得快,妈妈们遇到这种家长也会质疑:“不是每个人训练后都能跑得那么快,真没常识。”但是,对于语言能力,却认为每个孩子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认为妈妈可以培养孩子的能力。

这些在妈妈论坛中分享的经验,通常会让其他妈妈感到焦虑,陷入自卑。千万不要上当,要无视这些所谓的“秘诀”。这些建议大部分是普通妈妈很难模仿的指导,甚至是不该做的指导。不看这样的妈妈论坛,才是明智之举。

世界上哪位伟人是被妈妈培养出来的?优秀的演说家、作家是因为妈妈的指导才有辉煌成就的吗?杰出的人都是靠自发性力量获得成就。再次强调,孩子有自己的世界,自发性会引领孩子创造自己独特的世界。如果妈妈以指导的名义管束孩子,即使孩子的世界发展得再好,也无法超越妈妈的世界。如果你想让孩子活得像你一样,那就尽情地干涉孩子吧。

妈妈们必须将“指导”一词从脑海中删除,不要再当孩子的“教练”,不要试着改变孩子,也别想塑造孩子。这的确很难做到,很多妈妈也会反驳:“身为妈妈,怎么可能什么都不做?”但是,比起管束孩子,什么都不做反而更好。不必担心什么都不做会出问题,孩子的朋友、同学、老师,以及看过的书籍和电影、积攒的人生经验,都是他们的“教练”。孩子的世界比父母的世界更宽广。

实际上,很多妈妈担心的不是孩子,而是她们自己。对孩子放手不管的话,妈妈的人生该何去何从?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得到许多乐趣和意义,放手后人生还有什么乐趣?一心关注的对象消失了,生活也变得没有目标,人生方向似乎也迷失了,妈妈会有种生活从高空坠落的感觉,内心空虚又焦虑。

问题在于妈妈将教养子女当作自我实现的手段,因为找不到发挥自己能力的地方,于是将全部人生投注到对孩子的教养中,让妈妈和孩子的人生被绑在一起,无法分割。妈妈的人生被孩子的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孩子的人生被妈妈规划的日程牢牢束缚着,导致妈妈被孩子“囚禁”,孩子也被妈妈“囚禁”,妈妈过着“孩子的人生”,孩子也过着“妈妈的人生”。

妈妈有自己的人生,不应以孩子的“教练”身份生活,而要以自己为中心,重新思考自己是否企图通过孩子实现自己的愿望、是否将孩子当成自己的替身。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请放开孩子的手,在别处寻找自己的生活寄托。

妈妈应该重新思考自己究竟为什么而活、生活的意义和乐趣是什么,必须摆脱 “积极向上的妈妈”和“有能力的妈妈”这些人格面具,回到属于自己的生活中。

放手的最好方法就是前面提过的“忍住不说”。当孩子的行为不合你意时,一定要忍住,放手让孩子自己做。做起来可能有些难,可以先从每三次中忍住一次开始尝试。

直升机式妈妈的两个特性

接着谈谈直升机式妈妈。

教练式妈妈一不小心就会成为直升机式妈妈,总是“盘旋”在孩子周围,提前将孩子要做的事安排好。

直升机式妈妈有两种,一种是喜欢提供正确答案的“正解型妈妈”,另一种是总爱矫正孩子行为的“矫正型妈妈”。直升机式妈妈从高处向下看,对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了如指掌,知道怎样做最高效,清楚不同科目该如何学习、要让孩子交什么样的朋友、孩子应该读什么书……直升机式妈妈会为孩子规划好所有的学习、生活路线,一旦孩子走偏了,就立刻加以矫正。她们认为自己就是正确答案,孩子只要按妈妈说的做就行。

一位妈妈为了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带7岁的儿子去书店买书。孩子在角落里翻看机器人画册,说想买。妈妈翻了翻书,发现书里的文字不多,大多是机器人打斗的图画,她觉得这是适合三四岁的小孩子读的书,对孩子的情绪发展似乎也没什么用。她觉得旁边的伟人传记漫画更符合孩子的阅读水平,对孩子更有好处,于是告诉孩子:“机器人画册就在书店里看吧,这本伟人传记漫画更好,而且也很有意思。”孩子起初很抗拒,在妈妈的劝说下,只能失望地放下机器人画册,妈妈笑着称赞孩子懂事。这是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事。

这种妈妈属于哪种类型?智慧的妈妈?教练式妈妈?其实都不是,这种妈妈是直升机式妈妈。也许有人会疑惑,她只是给出了正确的建议,就是直升机式妈妈吗?其实,这种妈妈是隐性的直升机式妈妈,会在不知不觉中成为真正的直升机式妈妈。如果教练式妈妈经常扮演“正解型妈妈”的角色,最终也会成为直升机式妈妈。明智的妈妈往往会这样和孩子交流:“妈妈觉得伟人传记漫画好像比机器人画册更好,也比较符合你的阅读水平。”孩子说:“我不要!”妈妈回答:“那就买你想看的书吧。”对话就此结束。买了孩子想买的书,妈妈也没有负面情绪,潇洒地接受了孩子的请求。既然孩子不喜欢妈妈给的建议,就不要强迫孩子。尊重孩子的选择,欣然给予鼓励,是明智妈妈的指导方式。

隐性直升机式妈妈和孩子之间的对话则会是以下这种情形。“妈妈觉得伟人传记漫画好像比机器人画册更好。”孩子说:“我不要!”妈妈的语气略带胁迫:“这本机器人画册上没什么文字,没有字的图画书是给那些婴儿车里的小孩子看的,你想变回小孩子吗?”孩子有些羞愧,但还是坚持想要机器人画册。妈妈继续劝说,甚至开始掺杂谎言:“家里已经有机器人画册了,你还要买?这本下次再买吧。”孩子仍不罢休,妈妈再次语带威胁:“你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妈妈觉得伟人传记漫画更适合你,听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孩子无法回答,不高兴地说:“知道了。”此时,妈妈往往还会说:“你真乖,真听妈妈的话。”这并不是指导孩子的方法,这只是一种娴熟的控制。

为了得到妈妈的称赞,或者为了避免妈妈的责备,孩子会放弃自己的自发性。妈妈自认为正确的答案扼杀了孩子的自发性。明智的妈妈会将孩子的自发性放在第一位,只是在一旁给孩子提供其他选项,但一定不会替孩子做选择。直升机式妈妈则会替孩子做出最终选择。最终选择权归谁,是明智的妈妈和隐性的直升机式妈妈的差别。

直升机式妈妈会用自己的正确答案扼杀孩子的自发性。“伟人传记漫画比机器人画册更适合这个年纪的孩子”的答案看似没错,但仔细想想,这个答案不仅适用于自己的孩子,实际上对任何人都适用,只是一个平凡无奇、微不足道、显而易见的答案。这是大人的答案,也是扼杀孩子自发性的答案。反之,孩子选择的机器人画册是新颖、不同于他人、打破常规的答案。最重要的正是孩子的答案和自发性的答案。难道只有读完伟人传记漫画、被束缚在正解框架中的孩子能成为优秀的人吗?谁能保证孩子在读完机器人画册后不会成为人工智能时代出色的制造机器人的科学家呢?

妈妈必备的能力

没有妈妈会下定决心成为直升机式妈妈,她们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别无选择地成为直升机式妈妈。韩国的子女教育文化和教育制度让许多妈妈被迫成为直升机式妈妈。

当今时代的韩国子女教育文化暗中将教练式妈妈树立为好妈妈的典范,认为教练式妈妈的作用是矫正孩子的问题以及为孩子提供好的方法。这正是成为隐性直升机式妈妈的开端。妈妈从孩子小时候开始的指导态度成为一种习惯,不知不觉就跨入了直升机式妈妈的范围。

从目前的韩国教育制度来看,没有父母的帮助,孩子就会落后。孩子从入学开始,就少不了妈妈的援助。从小学的作业到高考,每一步都需要妈妈的参与。为了让孩子集中精力学习,妈妈必须包办各项事务,使得普通妈妈渐渐成为直升机式妈妈。

妈妈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来判断什么对孩子有益,相信只要消除危险因素、引导孩子走上正确的道路,就能让孩子过上幸福的生活。但是,人生无法完全按照计划走,任何人都无法完美地掌控自己的孩子。

妈妈必备的能力,是“孩子不需要帮助时不插手”的能力。这个时代的妈妈该有的不是“帮忙的能力”,而是“不帮忙的能力”。妈妈确实很难做到不出手,因为只要妈妈帮忙,孩子就能一切顺利,怎么可以不帮忙?但是,在产生帮助孩子的想法时,应该学会适当地“袖手旁观”。不要剥夺孩子体验挫折与痛苦的机会,那样等于剥夺孩子的人生经验。父母要相信,通过犯错、失败和受苦,能够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和意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