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出的危机信号 欲望隐藏在哪里?(1 / 1)

欲望是人生的动力,让我们充满朝气。我们因欲望而行动、冒险、忍受痛苦,但欲望也会使人筋疲力尽。我们在欲望中挣扎,任由其摆布,因欲望无法实现而痛苦。

我是一个没有多少欲望的人,人生中从未出现过成就、成功、竞争这类词语。我从小就是这样,从未因为想要什么而耍赖,也不曾因为计较而与朋友起争执,读书时从没想过要拿第一,也没有想和谁竞争、努力取胜的想法。这种心态一直持续到现在,我没什么特别想要的、想做的、想吃的,因为我觉得怎样都好。没什么欲望的我能过上现在的生活,可能是因为运气好。

我喜欢没有多少欲望的自己,但也不是完全没有遗憾。如果我有某种欲望,就会为了实现它而更加努力,也许会取得更大的成就。为什么我没有欲望?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患者的内心,精神科医生必须进行自我观察训练。自我分析也是工作中的必备技能之一。在精神科实习时,我曾分析过自己的心态,自认为解释得还不错。当时,我的自我分析内容大致如下。

我在三兄弟中排行第二,哥哥比我大2岁,弟弟比我小7岁。有一次,妈妈买了一盒饼干,我们争抢不休。哥哥比我大,我抢不过他;弟弟年纪小,妈妈要我让着他。但因为我想吃饼干,对饼干的欲望让我被哥哥打、被妈妈责备。(这里提到的“饼干事件”并非真实发生的事,只是假设的情况。)

某天,家里又发生了同样的情况,我想,反正怎么都吃不到饼干,不如直接让给哥哥和弟弟。在我慷慨地让出饼干后,妈妈夸我很懂事。从那时起,我明白了对吃的产生欲望会被哥哥打、被妈妈责备,不如直接放弃,还能换来妈妈的称赞。

但毕竟是孩子,不可能对吃的没有欲望。如果压抑想吃饼干的欲望很痛苦,不如从根本上消除这种欲望。如果真的不想吃饼干,即使让步也不会觉得委屈,只剩下被妈妈称赞的幸福感。于是,我的欲望不见了,应该说是被消除了。消除欲望,就是年幼的我在兄弟关系中找到的生存方式。

这个故事是我进行自我分析的剧本。故事中的那个孩子的欲望去哪里了?实际上,欲望、贪心藏在我们的潜意识中。当时,我在自我分析后得出这样的结论:我的欲望被压抑,藏在潜意识中,只有释放被压抑的欲望,我的人格才能成长。所以,我的成长任务之一就是“释放欲望”。当了30年精神科医生,我是否成功释放了自己的欲望?我不确定。

现在,我仍是一个没有多少欲望的人,点菜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随便”。别人想吃的就是我想吃的,我始终觉得随便怎样都好。看来释放欲望不是下定决心就能做到的事。

调和孩子和妈妈的欲望很重要

现在回想起来,我的自我分析剧本其实存在漏洞,这个漏洞和心理学领域一个长期存在的争论有关——人的性格是先天决定的还是后天形成的?人的性格形成是出于本性还是受到环境影响?在精神科实习期间,我认为自己没有欲望是后天的环境因素造成的结果。一个原本有欲望的孩子,为了适应环境,成长为没有欲望的孩子。然而,30年后,我的想法发生了变化——欲望是与生俱来的。

我的欲望似乎不是因为被环境压抑才消失的,而是天生就没那么强烈。虽然欲望的强弱程度会因人生经验有所改变,但的确存在与生俱来的基本定量。因此,我认为欲望也是一种先天气质。有生来就贪心的人,也有生来就没有多少欲望的人。欲望强的人想降低欲望绝非易事,没有多少欲望的人想学会贪得无厌也不大可能。

现在来谈谈妈妈的欲望。妈妈的欲望强度会对子女教育产生很大的影响。无欲无求的妈妈没什么问题,她们和自己的孩子都能活得舒适。问题在于那些欲望强烈的妈妈,她们的孩子过得很痛苦,因为妈妈的欲望会原封不动地转移到孩子身上。欲望强烈的妈妈应该注意审视自己和孩子的欲望之间的强度差异。

妈妈和孩子的欲望必须调和至平衡点。例如,欲望强的妈妈和欲望强的孩子是理想组合,孩子很容易接纳妈妈的欲望,即使有些吃力也能坚持下去。在这种情况下,妈妈会很轻松,只要好好衡量孩子的欲望强度,适时推动即可。

在关于子女教育的书籍中,有一些如“让孩子这样学习,就能成功”的计划管理型成功案例。这种成功案例适用于妈妈和孩子的欲望都比较强烈、两者都很讲原则的情况。相反,如果妈妈和孩子都没有什么欲望,也不是按部就班的类型,非要以这种方式进行家庭教育,双方都会很痛苦。因此,妈妈也要衡量自己的欲望强度。

最不幸的组合是欲望强的妈妈搭配没欲望的孩子。孩子被妈妈的欲望强行推着走,即使妈妈心急如焚,孩子也达不到妈妈的要求。其实,我们应该认清孩子的先天气质,放弃过强的欲望。但欲望强的妈妈坚信孩子的好坏取决于妈妈、好孩子可以靠后天塑造而成,不肯善罢甘休。被妈妈推着走的孩子,一开始会想办法跟上妈妈的节奏,最终却会逃跑。根据孩子不同的先天气质,逃跑的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内向的孩子会毫无反应,失去活力,没有热情;外向的孩子则会反抗,惹是生非。两者虽然形式不同,但都是被妈妈的欲望逼到悬崖边的孩子的表现。

妈妈不仅要关注孩子的学习能力,更要关注孩子的欲望强度。如果孩子没有什么欲望,妈妈应该学会放下。比起和孩子为了学习成绩斗争,更应该和自己的欲望斗争。欲望强烈是一种天生的气质,想要放下并不简单。而且,还有一个更大的因素让妈妈无法放下欲望——妈妈的欲望背后藏着贪念。妈妈的潜意识中藏着贪念,裹在一种叫作“母爱”的包装纸里,让人无法看清。

妈妈的欲望背后藏着四种贪念

如果妈妈的欲望只是单纯地希望孩子健康成长,即使有“希望孩子学习成绩优秀”的欲望,一旦发现孩子跟不上,就会立刻放下欲望。然而,内心藏着欲望的妈妈连孩子病了也看不见,即使看见了也无法放下自己的欲望,因为一旦放下欲望,妈妈的人生也会随之崩塌。

妈妈的欲望背后藏着怎样的贪念?最具代表性的有以下四种。

第一种是自卑感。因学历、家庭条件而感到自卑。这种自卑感无法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因为学历是过去已经发生的事,而家庭条件由妈妈的父母决定。如果孩子考上名牌大学,就能治愈妈妈的学历自卑,建立妈妈在家中的威信,妈妈可以用这种方式克服自卑感,消除心中长久以来的怨气。

第二种是父母未完成的梦想。有一位原本想当医生的兽医,将自己没能实现的梦想寄托在儿子身上。为了不辜负爸爸的期望,儿子一直努力学习,可是考了四年都没考上医科大学。接连不断的失败,让这个孩子患上了抑郁症。找我咨询的时候,他说:“我的梦想破灭了……随之破灭的还有我父亲的梦想……”

父母没能实现的梦想和超我的自我理想有关。父亲没能实现的自我理想是成为医生,这个梦想被投射到儿子身上,于是儿子成为父亲的“分身”,担负起为父亲实现梦想的重任。因此,儿子的失败代表着父子二人人生的失败,这样的打击更严重,造成的心理创伤更难恢复。

第三种是妈妈的好胜心。妈妈对孩子的教育充满明争暗斗,包含同丈夫、婆家、妯娌、自家兄弟姐妹、自命不凡的邻居之间的斗争。“是吗?走着瞧!”妈妈这样想着,战争拉开了序幕。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孩子成了挡箭牌。

第四种是妈妈的存在证明。有些妈妈看上去过得很好,实则因为操心丈夫或婆家而憔悴不已。这类妈妈生活的唯一出路就是孩子的成功,只要孩子能成功,就能证明自己的存在价值。她们试图通过将孩子养育成才的方式,修复与丈夫或婆家的关系,在他人面前树立自尊感。

正是这些潜藏的贪念,让妈妈们无法放下欲望。

成为欲望化身的孩子

我认识一位开设全科诊所的学弟,他的妻子因抑郁症前来治疗。学弟的妻子是一名护士,他们曾经是一对校园情侣。婚后,他的妻子辞职成为全职主妇,对孩子的教育十分用心。似乎从校园恋爱走向婚姻的男医生、女护士组合中,不少妈妈尤其关心孩子的教育,害怕孩子学习不好会被人说是因为像妈妈。

再说回学弟妻子的问题。由于婆家是医生世家,公公和小叔子一家都是医生,公公对长孙寄予厚望。学弟的妻子压力很大,将全部精力投注到育儿上。这个孩子从小就被妈妈管着、督促着学习,好在孩子很听话,中学之前一直是全校前五名。小叔子家也有个儿子,但学习成绩不是很好,因此学弟的妻子觉得很骄傲。

然而,学弟的孩子没能顺利考入重点高中。不知是否因为打击太大,从那时起,这个孩子不再好好学习。不管妈妈是哄劝还是威胁,他就是不肯学习,不仅成绩一落千丈,还沉迷于游戏。学弟面对妻子时那种异样的目光仿佛在责备她:“你到底是怎么教的,让孩子变成那样?”婆家人也非常失望。最终,这个孩子只考上一所普通大学。然而,小叔子家的儿子学习成绩越来越好,顺利考上了首尔的名牌大学。

经受一系列打击后,学弟的妻子得了抑郁症。她将全部精力放在育儿上,从30岁到50岁,整整20年的妈妈人生就这样消失了,什么也没留下。属于妈妈的自卑、嫉妒自始至终没有离开她半步,到头来连自尊心和存在感也变得越来越模糊。这位妈妈做错了什么吗?作为一个全职妈妈,难道不应该监督孩子好好学习吗?背负着“孩子像妈妈才会学习不好(真是这样吗?)”的罪名也能淡然应对,孩子被拿来和小叔子的儿子比较也能一笑置之,甚至坚强地面对公公的白眼,有多少妈妈能做到呢?

没能考上理想大学的儿子,心情又如何?一般来说,即使考得不理想,很多孩子也能振作起来,努力生活。但是背负着“妈妈的人生”的孩子,失败之后会觉得自己没能守护好妈妈,因此很难摆脱失败的冲击。孩子也会察言观色,明白妈妈的处境:因为爸爸而操劳、总是看爷爷的脸色、嫉妒叔母。只有他的成功能拯救可怜的妈妈,他却没做到,本该救赎妈妈的自己反而让妈妈变得更不幸。他觉得失败的不仅是自己的人生,还有妈妈的人生,无法让妈妈幸福的儿子,是世界上最可怜的儿子。

潜藏在妈妈心中的欲望非常执着,这种欲望投射到孩子身上,迫使孩子背负着妈妈的人生前行,导致妈妈的人生和孩子的人生无法分割。妈妈对孩子的爱,让孩子成为妈妈的分身。孩子化身成妈妈的自尊心、妈妈的救赎者,妈妈却毫不知情。“为了孩子好”这层爱的包装纸里,隐藏着一剂“毒药”——妈妈的欲望。

患隐匿性抑郁症的孩子

近年来流行的教育理念是,学习不好的孩子品行再好、情商再高也无济于事。孩子的学习成绩一定要好,因为孩子的成绩就是妈妈的成绩。只有孩子考上名牌大学,妈妈才能得到“成功妈妈认证书”。这是一项长达20年的艰巨任务,通向成功的道路上困难重重。孩子读小学时,一般比较听话,不会有什么问题。从初中开始,问题就会渐渐出现。课程变难、作业变多,孩子会感觉很吃力,也会为琐事烦心,将学习抛到脑后。看到孩子的学习成绩被影响,妈妈也会很焦虑。但妈妈越焦虑,孩子就越不听话。当妈妈想放弃时,其他妈妈会说:“现在放弃就完了!正是关键时刻!”妈妈听了认为有道理,即使是为了一直以来的努力,也不能放弃。

从孩子的角度来看,一直按照妈妈制订的计划前行,进入中学后本能地追求自由,于是开始反抗。面对叛逆的孩子,妈妈展开连环攻势,温暖的眼神变得严厉,微笑变成冷笑,温柔的话语变成大声的斥责。孩子努力想听妈妈的话,却做不到。

在与妈妈的“战争”中,孩子表面上反抗,潜意识里还是希望能让妈妈开心。妈妈不理解孩子的心情,反而发动更猛烈的攻势。当妈妈的极限与孩子的极限发生碰撞,只会两败俱伤,长达10年的“战争”就此结束,一切都是徒劳。

“战败”的孩子会变成什么样?根据先天气质不同,会变成被动型或攻击型。被动型孩子沦为妈妈的“俘虏”,对妈妈唯命是从,毫无生气。攻击型孩子则会顽强地抵抗妈妈这个“敌人”,或者逃出去。

有种抑郁症叫作隐匿性抑郁症,其抑郁症状会伪装成某种行为或身体症状表现出来。常见于青少年群体,表现为游戏成瘾、迟到、离家出走等反常行为或烦躁、生气等情绪变化,有时也会表现为头痛、疲劳等身体不适症状。这种经过伪装的抑郁症状很难被察觉,还会让妈妈更烦躁。孩子通过不去上学或沉迷游戏的行为反抗妈妈,妈妈就会逼得更紧,导致母子关系日趋恶化。

隐匿性抑郁症通常发生在无法满足妈妈期望的孩子身上,是他们为了生存而表现出来的本能反应。处于长期的压迫下,孩子的身体出现疼痛症状,为了逃离束缚而沉迷游戏、拒绝踏入令人窒息的学校。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喘息片刻,得到些许慰藉。

妈妈的欲望让孩子得了看不见的疾病。比隐匿性抑郁症更严重的是自尊心受挫。妈妈鄙夷的目光和压迫让孩子的自尊心开始动摇。当孩子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被最爱的妈妈否定时,精神会遭受毁灭性打击。孩子会在潜意识中认为自己毫无用处、没有价值。还未好好体验世界的美好,孩子就抱着自认为无价值、无能力的想法步入社会,因此,即使是很小的失败,也很容易让孩子崩溃。这样的孩子处于危险的状态。他们可能不知道自己生病了,或者知道却没有告诉妈妈,因为说了也没用。孩子选择沉默的原因是担心妈妈会伤心。即使他们已经不堪重负,仍旧面带笑容。因此,妈妈无法察觉孩子已经病了。

所有的父母都会在失败、试错中不断积累教养经验。然而,能够迅速察觉孩子处于危机状态的父母,才是明智的父母。

感知孩子发出的信号

如何才能得知孩子正处于危机状态?实际上,在孩子和妈妈的对话中就隐藏着孩子发出的“信号”。孩子不会直接告诉妈妈自己正面临危机,但会用眼神和肢体语言表达。

最初的信号是,不管妈妈说什么,孩子都会反抗。如果孩子装作没听到妈妈的话,或者对妈妈的话表现出不耐烦,就是危机的开端。如果妈妈经常将“你没听到妈妈说的话吗?”“你怎么不听话?把妈妈的话当耳边风是吧?”“你觉得妈妈说的是废话?”之类的话挂在嘴边,代表妈妈和孩子的关系已经亮起了红灯。

当孩子的不耐烦和反抗加剧时,妈妈和孩子对话时也会变得小心翼翼。如果妈妈和孩子说话时要看他们的脸色,那么母子关系确实已经处在危急状态。此时,妈妈要更加敏锐,一旦错过这个时机,与孩子的关系就会变得更差,孩子会捂住耳朵、关上心门,最后躲进自己的世界。在那之后,和孩子的一切对话都是徒劳的。孩子不会向妈妈吐露真正的心声,只会为了迎合妈妈的心情敷衍过去,或者谎称自己没有任何问题。

如果母子关系进一步变差,孩子就会对妈妈表现出敌意。这种敌意代表孩子否定自己的存在,是孩子再也无法忍受的信号。

孩子反复听到“没出息”“真没用”之类的话,意志会被逐渐摧毁。妈妈自认为那些话只是普通的教导,但滴水可以穿石,伤人的话一再出现,会在孩子的心里留下伤痕。孩子会出现危机感,感觉自己的存在岌岌可危。这时,孩子会开始反抗,因为他们觉得,如果什么都不做,自己真的会消失。会反抗的孩子比畏缩的孩子好一些。被妈妈训斥仍沉默以对的孩子和从不顶撞妈妈的孩子反而更危险,这类孩子虽然看起来乖巧、文静,但内心可能已经“病”了。他们长大后可能会成为“隐居型孤独者(远离社会生活、不敢走出房间的人)”,或者毫无征兆地惹出大祸。

当你发现孩子开始爱发脾气或者日渐冷淡时,一定要抓住机会,提高警觉。能够察觉这种危机信号的妈妈相当不错,可以说是很明智的妈妈。那么,感知到孩子发出的信号后,该怎么做?

练习忍住不说

察觉孩子处于危机状态时该怎么做?通过分享我院护士的经验,来解答这个问题。

我工作的医院中有很多护士是职场妈妈。作为护士,照顾精神障碍患者的压力非同小可。有大喊大叫的患者,有随时可能会出现暴力行为的患者,有声称护士辱骂自己的幻听患者,有每天给护士写求爱信的妄想症患者……但因为对方是患者,除了忍耐,别无他法。从某种程度来说,这是一份危险的工作,如果没有对患者无私的爱,很难坚持下去。

护士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仍然认为照料病人既有成就感又很有趣,她们真是了不起。但是,尽管她们能够游刃有余地应对患者的言行出格、妄想、情绪失控,在面对自己的孩子时似乎束手无策。

一天,我们在休息时间闲聊,护士长抱怨自己因为孩子而很烦恼,不管她说什么,孩子都很不耐烦,不知道是孩子的问题还是她自己的问题。另一位护士听完,说自己也有类似的困扰。看来,这种问题并非个例。

我提出一个可以分辨问题究竟出在谁身上的好方法,并且建议她们用这个方法进行实验。这个实验名为“忍住不说”,当妈妈想对孩子说些什么的时候,一定要忍住不说,然后在纸上写下原本想说的话,以此来辨别这些话是否属于牢骚。有三名护士决定在周末进行实验。其中一名护士说自己从不唠叨孩子,但还是被我说服了。

实验结束后,三名护士分别展示了自己记录的内容。那名声称自己从不唠叨的妈妈不好意思地说:“原来我是一个非常爱唠叨的妈妈……”

以下是其中两位妈妈写下的部分记录:

幼儿园小朋友的妈妈:多喝水;一次只拿一个玩具出来玩;少吃饼干;吃饭的时候不要到处跑;说话快一些;不能只吃蛋白不吃蛋黄;睡前要洗漱;刷牙时要均匀。

初中生的妈妈:赶快完成习题册;背英语单词;读历史书;别分心,专心做题;不要玩手机;坐有坐相;吃了太多碳水化合物;认真洗漱;别一直吃杏仁,也要吃核桃。

我问她们,做完实验后有何感想。

“原来我整天都在唠叨。”

“一直忍住不说话,总想发火。”

“我实在忍不住,闷在心里的话反而都说出来了。”

“但是当妈妈的没办法不唠叨吧?如果不说,孩子就不知道做。”

妈妈们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只有“做”和“不要做”这两句。她们不知道自己是在唠叨,觉得只是让孩子去做理应做的事。妈妈总是忍不住对孩子唠叨,是因为妈妈清楚哪些是正确行为:早点儿完成习题册,就能早点儿睡觉;坐有坐相,才能避免驼背;多看书才能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妈妈只是想教会孩子做正确的事。但这些所谓的教育孩子做“正确的事”,对孩子来说就是唠叨。

如果妈妈觉得和孩子的关系越来越差,可以尝试以一个月为期,忍住不说。不必考虑哪些话是必要的,只要坚守一个原则:除了日常对话,其他的话一律不说,特别是吩咐孩子要做什么、不要做什么的话,建议和命令之类的话更不要说。在忍住不说的同时进行自省,会发现自己其实一直在监视孩子,脑海中充斥的全是有关孩子的想法。

练习忍住不说的前几天会很难受,但一定要坚持住。前两周,妈妈的内心会十分煎熬,不由自主地想监视孩子。两周后,妈妈逐渐习惯了,容忍度也会随之提升。孩子也会观察妈妈的脸色,刚开始还小心翼翼,逐渐变得大胆。就算这样,妈妈也要忍耐,毕竟母子关系正处在危急状态。但是,妈妈也会担心:“如果什么都不说,就这样放任不管,孩子会不会出问题?”请放心,将一切都交给孩子,相信孩子可以做好。“没有我的管教,孩子老是往外跑怎么办?”别无他法,妈妈只能相信孩子会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其实,没有比相信孩子更有效的方法。

说回护士长的话题。当时,她说:“我忍着不说,反而更生气。孩子自己不知道主动做,我不说不行。现在正是打基础的时期,如果我放任不管,他肯定什么都不做。为了让孩子振作起来,我甚至给他看家教费、课外辅导班学费的收据,让他知道这些费用多么惊人。孩子看到后确实很惊讶,但也只是当时那样想,并没有因此变得努力。”

护士长的心情不难理解,结束辛苦的工作回到家,看到孩子一塌糊涂的样子,怎么可能忍得住?如果妈妈觉得自己快要憋出病了,就将想说的话一次发泄出来;如果妈妈觉得孩子可能会“生病”,就忍住不说。妈妈一会儿发泄,一会儿忍耐,真的没关系吗?不用担心,妈妈们都是这样的。

但有一点很明确,如果和孩子无话可说或者孩子的眼神充满敌意,一定要忍着不说。只有这个方法才能同时拯救妈妈和孩子。如果妈妈突然什么也不说,孩子可能会误以为妈妈在生他们的气,这时,可以这样告诉孩子:“妈妈好像太苛刻了。虽然我们都有问题,但妈妈首先要改变自己。我的唠叨让我们之间渐渐疏远,以后我会努力不再唠叨。先试一个月,这一个月内不管你做什么我都不会说你,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如果我没忍住,你可以随时制止我。我会努力遵守约定。”

一定要遵守约定,好好坚持一个月。一个月后再和孩子聊天,分享在妈妈忍住不说期间彼此的心情。之后应该怎么做?妈妈可以跟孩子商量,决定是回到唠叨模式还是保持忍耐模式。当然,也可以找一个适合彼此的妥协点。不过,孩子也可能没有发生任何改变。

重要的是,这样做能让妈妈和孩子暂时中断原本的消极关系,重新建立联结。让孩子看到妈妈努力改变的样子具有重要意义,母子关系一定会有所改善。至少可以改变无话可说的状态,消除孩子带有敌意的眼神。每个妈妈都盼着孩子好,但这种心愿有时反而会让孩子陷入危急状态。她们往往会在“为了孩子好”的心态里偷偷掺杂自己的欲望,将孩子和自己的人生捆绑在一起,让孩子对妈妈的人生负责。孩子被迫背负着妈妈的人生艰难前行。

妈妈和孩子的人生连为一体,只能共同进退。如今,这种现象日趋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