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之父,他用科学理论解释人类的潜意识,在精神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基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人们对“人类”的理解得到了革命性拓展。人们得以了解某种行为背后的根本原因,理解心理疾病患者出现某些症状的原因。弗洛伊德将藏在黑暗中的人类“潜意识”带到了光明中。
在我们的心理世界中,有一种我们未察觉的意识——潜意识。简单来说,潜意识就是“自己未察觉的想法”,正是这种自己未察觉的想法支配着我们。我们的想法和由我们的意志决定的行为,其实都是由我们未察觉的潜意识指使的。结交朋友、选择职业、步入婚姻,都是潜意识支配的结果。
即便不了解潜意识,也能过得很好。但不管我们愿意与否,潜意识都会影响我们的生活。妈妈教养子女也会受到潜意识的支配。妈妈苦恼该制订怎样的教养计划时,其实是按照自己未察觉的潜意识来教养孩子。很多女儿下定决心“绝对不会像妈妈那样做”,行为举止却和自己的妈妈十分相似;下定决心“不会嫁给爸爸那样的男人”,最终却选择了和爸爸相似的伴侣。努力不想那样做,却很难如愿,自己也不知道原因。其实,这都是因为潜意识。因此,至少要好好了解自己的潜意识。而要想了解自己的潜意识,就要先了解弗洛伊德。
意识、前意识、潜意识
弗洛伊德的早期理论将人的心理分为三个部分——意识、前意识、潜意识。将这个理论比作冰山,更容易理解。
如果将人的心理世界看作冰山,浮在水面上的部分就是“意识”,能够看到、感知到;藏在水面下的是“前意识”,是站在冰山上往水里看时能依稀看到的部分;“潜意识”则位于深不见底的水中,无论怎么看都无法看清。
我们来更详细地了解一下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什么是意识?意识就是“当下的认知”。现在正在看书,所以意识到书。试着将目光从书本上移开,环顾周围,现在在哪里?能看到什么?当下将精神聚焦到某处的状态便是意识。“意识到”是指“当下看到、感知到”。
前意识是什么?为了说明前意识,我先问一个问题:“昨晚吃了什么?”认真思考昨晚吃了什么,是不是就能想起昨天的晚餐?这就是前意识。在翻阅这本书的当下,并没有回想昨天的晚餐,也就是说,阅读本书时,昨天的晚餐并不在意识中,但可以通过仔细思考回想起来。“虽然当下没有意识到,但只要努力回忆,就能浮现在意识中”的部分就是前意识。
而潜意识就是怎么努力都想不起来、无法成为意识的部分。为了帮助大家了解潜意识,我再问一个问题:“你能想起你出生时的样子吗?”
“……”
想必大家都不会认真回想,因为根本不可能想起来。想不起来的这些就是潜意识。
我再为大家进一步解释前意识和潜意识。有时,我们会突然想不起某个演员的名字。你能立刻说出电影《碟中谍》的主演叫什么吗?可能知道长相,名字却在脑海中模糊不清,怎么都想不起来。这就是一种潜意识,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变为浮现在脑海中的意识。但在某个瞬间,你可能会突然想起:“啊!是汤姆·克鲁斯!”这说明演员的名字位于前意识和潜意识的交界处。
潜意识不仅意味着记忆,还包括一些不能表露的情感和想法。
构成我们心理世界的不仅有意识,还有前意识和潜意识。重点在于,被视为心理世界整体的“意识”只是冰山一角。在人的心理世界中,比起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的部分更庞大。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是按照自己的意识生活,其实只有极少的时候是如此,更多时候是被前意识和潜意识牵着走。
这就是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我们无法通过努力察觉潜意识,即使接受近三年的精神分析治疗,也只能了解自己的部分潜意识。而前意识可以通过自我反省来察觉,不需要他人的帮助。
“妈妈心理学”其实就是“察觉自我前意识”的课程。察觉前意识,意味着洞察自己的内心,并且自我反省。明智的妈妈必须练习察觉自己的前意识。与其判断孩子做得好不好,不如反省自己做得如何,了解自己当下如何看待孩子、以怎样的心态面对孩子。
在本书中,我不会刻意区分前意识和潜意识。我会将那些当下无法浮现在意识中的意识统称为“潜意识”或“潜在意识”。
了解完弗洛伊德有关潜意识的理论,可以思考一下:潜意识会如何影响妈妈的教养方式?下面分享一个我在执导心理剧时遇到的一位母亲的故事。
通过心理剧了解妈妈的心理
我是一名心理剧专家,执导心理剧已20多年,目前是韩国心理剧、社会剧学会的一名训练导演。心理剧是通过戏剧形式解决心理问题的治疗方法。最初引进韩国时,它被称作“精神治疗剧”,由于这个名字容易让人误会它是针对精神病患者的治疗方法,因此开始采用更柔和的名字——“心理剧”。目前,心理剧疗法更多地被用于那些想了解自己心理的普通人身上。
亲子之间、家人之间出现矛盾,或者妈妈有心理问题时,我都极力推荐大家尝试心理剧疗法。仅靠一两次心理咨询很难解决这类问题,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但心理剧疗法只要进行一次就会颇有成效。许多人在面对“心理剧”这个陌生领域时会有些犹豫,但只要鼓起勇气尝试,或许可以改变一生。
为了便于理解,我先简单地介绍一下心理剧疗法的流程。
出场人物
导演:引导心理剧进程的人。
主人公:为解决心理问题而登上舞台的人。
辅助人物:帮助主人公的辅助演员,扮演主人公的家人、朋友或其他配角。
方法
重演:通过再现过去的事,感受当时的情绪。
行为化:通过做一些过去未做过或现在想做的事,释放情绪。
角色交换:和对方交换角色,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例如,丈夫扮演妻子的角色,母亲扮演儿子的角色。
引导心理剧进程的人被称为导演,为解决心理问题而登上舞台的人是主人公。当主人公站在舞台上阐述自己的问题时,导演在观众的帮助下执导心理剧。帮助主人公的配角也叫辅助人物,主要扮演主人公的家人、朋友或其他配角。辅助人物的扮演者不是专业演员,而是从观众席中随机挑选的观众。传统的心理剧通常持续3小时左右。在这3小时中,可以深入了解一个人的生活。主人公在生活中有过的烦恼、矛盾和创伤,一一展现在舞台上。演员们在舞台上一起哭、一起笑、一起大喊,得到新的领悟。心理剧最大的优点是能在短时间内产生强大的效果。如果想通过心理咨询解决复杂的心理问题,不仅需要很长时间,效果也无法得到保证,而心理剧可以快刀斩乱麻。
20年来,我认识了近千名主人公,听过很多让我感叹“怎么会有这种人生”的故事,也遇到过很多寻求帮助的妈妈——伤害孩子的妈妈、心怀歉疚的妈妈、讨厌孩子的妈妈、偏心的妈妈……通过心理剧,我也看到了这些妈妈的孩子的人生。我会稍微改编几个故事,分享给大家。
几年前,我通过心理剧认识了一位妈妈,她的故事能很好地说明妈妈的潜意识是如何影响孩子的。这位妈妈是一位30岁出头、育有一个3岁儿子的小学老师。她的倾诉如下:“说来惭愧,我经常动手打我儿子。明明上一秒还宠着他,下一秒却性情大变,开始发脾气。我打他的力道很重,简直就是暴打。打完孩子后,我总会流下悔恨的泪水,决心不再打他。但孩子只要犯错,我就会忍不住动手。我觉得自己好像疯了。”
这位主人公的问题是,经常出现讨厌孩子的念头,甚至对孩子动手。3岁的孩子能犯什么样的大错,竟会招致这样的暴打?主人公觉得自己很可怕,没资格当妈妈。这种想法让她很痛苦,甚至考虑过离婚,认为自己离开才是对孩子好。在这样的状态下,她登上了心理剧的舞台。
首先,我让她重现最近一次动手打孩子的情景,以便了解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动手打孩子。主人公表演了两个场景:一个是孩子玩完玩具后,没收拾好就去做别的事,看着凌乱的玩具,主人公火冒三丈,朝孩子的后背打去;另一个场景是孩子将饼干渣儿掉得满地都是,主人公十分生气,毫不留情地打了孩子一巴掌。虽说是重演,但主人公打孩子的样子就像在打仇人。
接着,我让主人公表演更多细节,发现这两个场景都和孩子的奶奶即主人公的婆婆有关。第一个场景发生在婆婆陪孩子玩玩具之后,第二个场景发生在婆婆买来饼干跟孩子一起吃完之后。
我不禁好奇:这个现象是否和婆婆有关?看来有必要探讨主人公和婆婆的关系。于是,我让配角重现了婆婆带着孙子开心玩耍的场景,并且询问主人公看完的感受。她说:“很讨厌!看都不想看!”看来答案呼之欲出。我让她更深入地体会这种感觉,她神情冷淡地说:“我很生气!”
我让观看这个场景的主人公将想做的举动“行为化”。她对“儿子”说:“不要和奶奶玩!”并且试图将“儿子”和“奶奶”分开。为了让场景更加戏剧化,我让“奶奶”紧紧地抱住“孙子”。结果主人公更加生气,拼命想将两人分开,大声吼道:“消失!给我消失!”
原因正是主人公的婆婆。只要婆婆来过家里,主人公就会变本加厉地打孩子。她尤其厌恶婆婆搂着孩子时欢喜的模样。其实,背后有一个这样的故事。
主人公的丈夫有三个姐姐,他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两个人恋爱五年多,男方的母亲却始终反对这门婚事。当时,男方已经考上了公务员,而主人公还在准备公职考试,前途未卜。男方的母亲直截了当地对她说:“考不上公职,就不能嫁给我儿子!”没想到,在此期间,主人公意外怀孕了,她与男方都很开心,觉得这是上天的祝福,于是决定结婚。男方的母亲却执意反对,说出狠话:“考不上就别想结婚!”甚至让主人公拿掉孩子。在这种精神压力下,主人公不幸流产,为此非常伤心。一年后,主人公通过了公职考试,成为一名老师,也顺利与男方结婚并生下一个儿子。由于是三代单传,婆婆格外疼爱孙子。但是,身为妈妈的主人公变得很奇怪,开始因为小事动手打孩子。为什么会这样?
我们可以从两个心理层面进行分析。一是主人公对婆婆的愤怒情绪。因为婆婆是让第一个孩子流产的罪魁祸首,所以主人公的潜意识中隐藏着愤怒的情绪,看不惯婆婆宠爱孙子的样子。而这种对婆婆的厌恶只能深藏于主人公的潜意识中。奶奶疼爱孙子是理所当然的事,讨厌这种疼爱的儿媳妇反倒显得有问题。她表面上若无其事地看着婆婆疼爱孩子,潜意识中却极度愤怒。她的潜意识在向婆婆大吼:“你杀了我的第一个孩子,现在反倒疼爱我儿子?”甚至想用更恶毒的话骂婆婆,但知道不能那样做,只能将这些愤怒的情绪隐藏在潜意识中,然后转嫁到孩子身上。怨恨一个人却无法对其进行惩罚时,便想毁掉那个人最珍视的人或物。主人公不可能对婆婆施暴,只能对婆婆喜爱的人——自己的孩子——施暴。
另一种心理是主人公作为母亲的愧疚感。由于对未出生的孩子心怀愧疚,导致她无法全心全意地疼爱已出生的孩子。越疼爱现在的孩子,潜意识中对未出生的孩子越愧疚,甚至将对现在的孩子的讨厌视为对未出生的孩子的爱和获得原谅的方式,其中也包括没能好好保护那个孩子的自责。这种自责会转变为自虐。自虐是一种自我折磨的行为,其中一种方式就是破坏自己心爱的东西,因此,主人公一直对自己心爱的孩子施暴。
主人公潜意识中对婆婆的愤怒、对没能出生的孩子的愧疚以及没能保护好那个孩子的自责,全部转嫁到自己的孩子身上。懵懂的3岁孩子就这样成为“替罪羔羊”。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唯一的办法是让主人公发泄自己潜意识中的情绪。首先要发泄对婆婆的愤怒。我让主人公对扮演婆婆的演员说出所有想说的话,尽情地将内心的委屈和愤怒表达出来,还让她用报纸做的棍子狠狠地打代表婆婆的椅子。
在心理剧中,允许主人公采取怒骂、殴打的行为。只有通过这种强烈的情感宣泄,潜意识中的情绪才能得到发泄。主人公发泄完对婆婆的愤怒后,我又让她和那个没能出生的孩子对话。“孩子,对不起,真的对不起……”主人公释放了自己深深的愧疚感。随后,我让她面对未能保护好孩子的自己,并且给予惩罚。“你这个连孩子都保护不了的人!”她边说边打自己。最后,我让她面对被妈妈讨厌、虐待的懵懂的孩子。
主人公终于走出了婆婆和未能出生的孩子带来的阴影,见到了孩子原本的模样。她抱着“孩子”,哭得很厉害:“对不起,对不起,我的儿子……妈妈对不起你……”她的眼泪发自内心,不断地涌出来。恢复平静后,她拥抱了“孩子”,心理剧也随之谢幕。
大约一个月后,主人公打来电话,告诉我她对孩子动手的行为神奇地停止了,现在她可以微笑着看婆婆疼爱孩子的场面。虽然孩子不听话时,她还是会训斥几句,但训斥的程度和一般妈妈差不多。她还说,自己的内心平静了许多。现在,这位主人公又生了一个女儿,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这场心理剧揭示了潜意识的运作方式。孩子出生时什么都不知道,只是按照他们原本的模样、被赋予的本能做出各种行为,妈妈却在潜意识中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孩子。
这位主人公的问题缘于一种深层次的潜意识。通常情况下,妈妈们在教养子女的过程中不必了解这种深层次的潜意识。如果像这位主人公一样,和孩子的关系十分不好,问题才有可能是由深层次的潜意识导致的。大部分情况下,这类问题在前意识层面就能解决。也就是说,妈妈们只要善于自省,就能解决问题。
仔细观察自己对孩子所做的行为,观察自己看待孩子的心态就足够了。了解潜意识始于“自省”,懂得自省的妈妈是明智的妈妈。
如何自省?最好的方法就是省视自己是否在孩子身上进行了“投射”。
投射:妈妈心理学的核心
如果让我在心理学领域选出一个最重要的词语,我会选择“投射”。可以说,心理学始于投射,终于投射。“投”指投掷,“射”指发射,投射即投掷与发射,是一种“将自己的想法、情绪、问题抛给别人”的作用力,是一种“不是我的错,是你的问题”的防御机制。
例如,读初三的儿子告诉妈妈明天是期末考试的日子,让妈妈5点叫醒他,他好多复习一会儿。孩子主动说要学习,哪位妈妈会不愿意叫醒孩子?第二天早上,妈妈准时去叫他,却怎么都叫不醒。最终,孩子起晚了,开始发脾气。下午回到家,他还抱怨:“都怪妈妈没叫醒我,让我考砸了。”明明是自己起不来,却将考不好的责任推到妈妈身上,这就是投射。将自己的问题“抛”给妈妈,认为自己没做错,这是最低级别的投射。
投射有等级之分,最低级别的投射是“找借口”。用“不是我的错,都怪你!”的借口,将错误推到别人身上,任何人都能轻易地看穿这种投射。
接下来是不易识别的高级别投射。一位丈夫怀疑自己的妻子出轨,不但用怀疑的目光看待妻子,还总是盘问妻子。妻子则指责丈夫不信任自己。其实,分析这位丈夫的心理,就能看出有出轨欲望的正是他自己。他将这种潜意识中的欲望投射到妻子身上,声称“想出轨的不是我,是我妻子”。当然,这只是一个例子,并不是说疑心重的人都是这样。
还有一种情况是,自己不喜欢某个人,就觉得对方也不喜欢自己。这是将讨厌对方的心态投射出去,转变为对方讨厌自己的情形,认为“不是我不喜欢你,是你不喜欢我”。
最后,来看看最高级别的投射——投射行为成为日常,根本无法分辨是不是投射。请问,你最喜欢哪位演员?我们医院里有名护士是某演员的忠实影迷,痴迷于他那忧郁的眼神。另一位护士却觉得这位演员不怎么样,单纯地不喜欢他的表情。不同的人对同一名演员有截然不同的评价,正是因为投射。
喜好也是一种投射。有一位身材比较丰满的女孩,有些男孩觉得她很可爱,很喜欢,有些男孩却不喜欢她这种身材。不同的人对同一个人会有不同的看法。如果妈妈的身材比较丰满,儿子很可能也会喜欢丰满的女孩,因为他会将妈妈的美好形象投射到与妈妈身材相似的女孩身上。儿子不由自主地喜欢丰满的女孩,却没有意识到这种女孩和妈妈很相似。我们之所以喜欢或不喜欢某一类型的人,是因为在潜意识中戴上了由人生经验创造的有色眼镜。前文中提到的“妈妈的有色眼镜”也是一种投射。
在英语中,投射写作“projection”,这个单词与投影仪(projector)有关。影像通过投影仪投射到白色屏幕上,影像的源头是投影仪里的底片。底片是红色的,投在屏幕上的就是红色的;底片是蓝色的,投在屏幕上的就是蓝色的。
我们的心理世界与投影仪很像。人的脑海中有原版“底片”,如果“底片”是红色的,我们眼中的世界也会呈现出红色;如果“底片”是蓝色的,我们眼中的世界也会呈现出蓝色。也就是说,我们的脑海中有一副有色眼镜。如果这副眼镜架在鼻梁上,很快就能感受到,但正因为它藏在脑海中,才会难以察觉。
投射是妈妈心理学的核心,你此刻对孩子的所有看法可能都是投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