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以“妈妈心理学”为主题在各地开设课程。每次课程开始时,我会先问一个问题:“大家想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对于这个问题,妈妈们的回答如下:
聪明的孩子
自信、大方的孩子
机灵的孩子
能控制情绪的孩子
善于表达自己想法的孩子
不会因失败而一蹶不振的孩子具有挑战精神的孩子
保持积极心态的孩子
懂得感恩的孩子
有梦想的孩子
性格开朗的孩子
充满自信的孩子
正直的孩子
懂得享受生活的孩子
长大后能自食其力的孩子有创造力的孩子
情感丰富的孩子
拥有自由灵魂的孩子
不会被欺负的孩子
能和他人和睦共处的孩子
对自己的事情负责的孩子
每天都能感受到幸福的孩子
平凡的孩子
以上便是妈妈们的期许。如果孩子们都能按照这样的期许长大,该有多好。用一句话总结妈妈们的期许,就是孩子拥有成熟人格、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能和他人和睦相处。
对于孩子的未来,妈妈们真正期望的并不是体面的工作或殷实的生活,而是孩子能够健全地享受自己的人生。这是韩国大多数父母的教养理念。不会有妈妈认为“性格糟糕又如何,学习好就行”“只要能出人头地,踩着别人往上爬也可以”“不管别人说什么,只要能赚大钱,功成名就就好”。
奇怪的是,现实生活中的妈妈们往往会违背这种教养理念,总是焦虑、不满、急躁。她们会毫不留情地让孩子加入竞争行列;心里想要“幸福的孩子”,现实中却期待“优秀的孩子”;希望孩子早上睁开眼就能感受到幸福,自己却每天早上都对孩子唠叨个不停;希望孩子自信、大方,却总是打压孩子,让他们畏缩不前;希望孩子能与他人和睦相处,却告诉孩子一定要选合适的人当朋友。父母明明有好的教养理念,为什么行动总是跟不上呢?
教养方式取决于妈妈的心态。只要拥有“希望孩子能好好成长”的心态就可以。用这种心态教养孩子,就能让孩子健康成长。但问题总是出在妈妈的心态上,因为妈妈的心态常常在潜意识中变“坏”。
现在,让我们通过潜意识的窗口,了解一下“妈妈的心态”。
妈妈的潜意识中藏着两个“密码”
在妈妈的潜意识中,藏着两个“密码”。之所以称为“密码”,是因为它们很重要,却藏得很深,很难被察觉。只有找到藏在潜意识中的“密码”,才能成为明智的妈妈。妈妈的心理课,正是关于如何找出“密码”并对其加以修正的课程。那么,这两个“密码”到底是什么呢?那就是“妈妈的气味”和“妈妈的有色眼镜”。
妈妈的气味
吃完美味的炭烤猪排,身上会散发猪排的气味,即使喷了除味剂,猪排的气味也不易散去。从花店出来时,身上也会散发花香,虽然我们看不见气味,但它会附着在人身上,不会轻易散去。
妈妈也有独有的“气味”。在妈妈怀里长大的孩子,身上自然会染上妈妈的气味。但妈妈的气味与其他气味不一样,会伴随孩子一生。无论孩子走到哪里,都会散发妈妈的气味。正如你刚吃完猪排,别人根据气味就能马上知道你吃了什么,那些身上带着妈妈气味的孩子,也很容易被人察觉。
别误会,这里提到的妈妈的气味,并不是指妈妈实际的体味,也不是指妈妈每天要在孩子身边陪伴几小时、要亲自照顾孩子从而建立依恋关系这种程度的“气味”。本书提到的妈妈的气味,与妈妈实际的体味以及和妈妈接触时嗅到的气味毫无关联,这里指的是“妈妈的心态”。
如果妈妈以爱护的心态看待孩子,孩子就会散发被爱护的气味。无论走到哪里,孩子都会散发这种被爱护的气味,其他人也会自然地想要爱护这个孩子。如果妈妈觉得孩子没出息,孩子就会染上没出息的气味,并且在不知不觉中散发没出息的气味,其他人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认为这个孩子没出息。这就是妈妈的气味,不是肉体的气味,而是心态的气味。
有莫名让人喜欢的孩子,也有莫名令人讨厌的孩子,这都和妈妈的气味有关。莫名让人喜欢的孩子,多半从小就被父母及亲人喜爱,总是散发被喜爱的气味,其他人也会像被施了魔法一样喜爱这个孩子。而那些莫名令人讨厌的孩子,散发着父母传递给孩子的“讨厌的气味”。这是一种吸引法则。被父母疼爱的孩子容易被其他人喜爱,被父母讨厌的孩子则容易被其他人讨厌。
在某次以自我成长为目的的团体心理咨询活动中,发生过一件令我印象深刻的事。团体心理咨询是参与者通过坦诚地交流彼此的问题,进而深入了解自己的活动。那次共有八名参与者参加,一起进行了三天两夜的交流活动。下面我想讲述其中一位参与者的故事。
这位参与者是一位30多岁的未婚小学女老师,一开始给人的印象很不错,看上去很开朗。第一天,大家抱着对她的好印象,与她相谈甚欢。但从第二天开始,我发现大家对待她的态度发生了变化。每次她发言时,总会有三四个人和她唱反调,说出诸如“你的话很难让人相信”“你好像是我行我素的人”“你好像有点儿幼稚”等言论。有些参与者还指责她不成熟、听别人说话时不认真。虽然团体心理咨询的原则是坦率表达,但我觉得其他人对待她的态度似乎有些过分。她的情绪也有些激动,反驳道:“真不知道我到底有什么问题,你们非得这么针对我!”但她越这样,大家越觉得她不接受建议,对待她的态度越强硬。
然而,时间一长,我也想对她提一些意见,因为我总觉得她的语气、行为让人很不高兴。奇怪的是,她并没有说过不合时宜的话,也没有任何过激的行为,为什么会让我有这样的想法?没过多久,我便找到了原因。
这种现象是由她营造的氛围引起的。她自己营造了一种让别人看不顺眼,想批评她几句的氛围,别人只是就这种氛围给出了回应。我提议深入探讨她的问题,大家纷纷表示同意。于是,我将某一天晚上的时间都分配给那位小学老师。那天晚上,她说了很多话,也哭了很多次。
“刚来到这个集体时,因为能和大家坦诚地交流,我很开心。但从今天下午开始,我很疲惫、很难过,考虑要不要直接回家。每次我说话时,总有人反驳,把我当成小孩子,给我忠告。我并没有做错什么啊……我之所以来参加团体心理咨询,也是因为工作不顺利。不知为何,有些家长公然指责我没有当老师的资质。我以为可能是因为我是年轻的女老师,但相较于其他女老师,家长们对我的态度更差。在之前工作的学校里也是这样。我想:‘是因为我有什么问题吗?’我苦恼了很久,于是来到了这里。但今天大家对我提意见时,感觉和被家长们指责差不多。我真的好累。”
等她说完之后,我向她询问关于她母亲的事。
“妈妈人很好,独立又有能力,一直都在工作,也全心全意地照顾我。多亏了妈妈,我才能成为老师。我在录用考试中两次落榜,想要放弃时,是妈妈给了我经济上和精神上的支持。”
我又问她:“妈妈觉得你怎么样?”
她回答道:“妈妈对我不太满意,总是过于担心我。我已经30多岁了,她还是会每天打电话吩咐我做这个做那个,问我为什么没做某件事,事事都要追根究底地干涉,总让我想发脾气。她总是把我当成小孩子。来参加团体心理咨询时,我说了知道怎么走,她非要我告诉她该怎么走。告诉她之后,她却叹了口气,说另一条路线更快。妈妈好像总是对我做的事不满意,从小就是这样。下班回家后,她会问我有没有做某些事。就算我做了,妈妈也会指责我做得不够好,直接无视我付出的努力,亲自再做一遍……”
原来问题在于她的妈妈。她的妈妈一直对她不满意,总觉得她什么都做不好,看不顺眼,于是一直唠叨着教她应该怎么做。她觉得很委屈,消极地反抗,说自己会看着办。但她的妈妈觉得女儿很敷衍,于是更加严厉地责备她。母女关系以这种模式不断恶性循环。妈妈散发着看不顺眼的气味,于是她也散发着让人看不顺眼的气味;妈妈认为她很敷衍,于是她散发着敷衍的气味。
这种母女关系在团体心理咨询中重现了。那些学生家长也一样,因为莫名看她不顺眼,所以才会说出“是不是该做这件事”等话语,对她进行干涉。当她说自己会看着办时,家长们便认为她很敷衍,认为她有问题。
我向她说明了这一有关潜意识的心理分析。听完后,她哭了起来。哭了半天,她说:“我现在才知道为什么别人唯独爱挑我的毛病。这种情况不止一两次,在之前工作的学校里,教导主任指派我做事,明明我很努力,他却非要找碴儿,唠叨个不停……我终于知道那些家长为什么针对我了,以前无法理解的种种问题,现在终于找到了答案。”
妈妈的气味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妈妈的气味就是妈妈的心态。人们在看待一个孩子时,会不由自主地嗅到孩子妈妈的气味,按照孩子妈妈对待孩子的方式对待这个孩子。请你闻一闻身为妈妈的自己散发的气味吧!面对你的孩子,你散发着什么样的气味?宠爱的气味?讨厌的气味?不满意的气味?喜悦的气味?不耐烦的气味?
接着,来了解一下第二个“密码”。
妈妈的有色眼镜
世界上戴着有色眼镜的妈妈不在少数。如果妈妈戴着黑色的眼镜,会将白色的孩子看成黑色的孩子。为了洗去孩子身上的黑色,妈妈每天用毛巾拼命搓洗,惹得孩子哭闹不止:“妈妈!我是白色的!不用洗!”妈妈却不予理会,因为妈妈眼里的孩子就是黑色的。想方设法洗去孩子身上的黑色,只会伤害孩子白色的皮肤。
妈妈尽全力为孩子付出,到头来却发现孩子“生病”了,可能就是因为妈妈戴着有色眼镜。妈妈的有色眼镜也是区分明智妈妈和愚昧妈妈的标准。如果将白色的孩子看成黑色的,妈妈的用心反而会成为伤害孩子的“毒药”。妈妈必须以孩子原本的模样来看待孩子。
妈妈的有色眼镜到底是什么?其实就是“妈妈看待孩子的方式”以及“妈妈看待孩子的心态”。每个妈妈都有自己的人生经历,妈妈的有色眼镜由生活经验、性格以及价值观混合而成。
下面是某妈妈论坛中的一篇文章,可以通过这个例子来具体了解妈妈的有色眼镜。
一周前,大儿子开始上幼儿园。开学典礼结束后,和儿子一起出来的时候,遇见了他的一个朋友。那个孩子热情地跟我儿子打招呼,我儿子却躲到我身后。我很吃惊,也很担心,因为我就是一个很内向、不太擅长社交的人,孩子怎么和我一样?出于担心,我还申请和班主任面谈,请老师帮帮他,让他平时多和其他孩子接触。最近,我也开始训练孩子,让他在我面前练习主动打招呼、自我介绍。但他很抗拒,生气地问我为什么要做这些。我也很生气,大声吼他:“你要主动和朋友打招呼,不然你会被孤立!”送他去上演讲培训班会不会有所帮助呢?如果大家有改变男孩性格的好方法,一定要告诉我,我真的很着急。
乍一看,这只是一般妈妈的普通烦恼。但是,这种普通的烦恼中隐藏着妈妈的有色眼镜。上幼儿园的第一天,孩子的朋友主动跟孩子打招呼,孩子害羞地躲到妈妈身后,这是世界上每天都会发生数百万、数千万次的事。这种常见的事,却让这位妈妈吃惊、担心。在妈妈眼中,自己的儿子是个交际能力不足、畏缩、扭捏的孩子。孩子身上背负着妈妈的焦虑,被迫接受社交训练。
这位妈妈戴着“我就是因为太内向,所以不擅长人际交往,这种性格很不好”的有色眼镜看待孩子,想着“我的孩子性格内向,该怎么办”。这位妈妈将性格内向的孩子看成有问题的孩子,努力想让孩子改变内向的性格,于是带着孩子到处练习,推着孩子上前。孩子不配合,妈妈就担心、焦虑。这样一来,孩子因为被迫做不愿意做的事而痛苦,又因为做不到而更加畏缩,看到妈妈的脸色还会心生歉意。这位妈妈全然不知问题在于她戴着有色眼镜,将性格内向的孩子看成有问题的孩子,可能还会反驳:“就是因为孩子胆小才说他内向,难道要我放任不管吗?”这类妈妈属于危险型妈妈,很容易倾其所有为孩子付出,看到孩子“生病”才追悔莫及。
“妈妈的气味”和“妈妈的有色眼镜”是搭档,两者会协作。如果妈妈因为戴着“孩子性格内向就是有问题”的有色眼镜而焦虑、担忧,孩子就会散发内向的气味以及焦虑、担忧的气味。虽然妈妈努力想消除孩子的内向气味,结果却造成反作用,不仅没有除掉,反而让孩子散发更强烈的内向气味,还会让孩子染上焦虑、担忧的气味。
这与“不要想大象”的做法相同,越努力不去想大象,越无法摆脱有关大象的想法。妈妈戴着“性格内向”的有色眼镜,就会困在“怎样才能改变孩子内向的性格”的框架中,孩子也会一直被视为性格内向的孩子。
孩子能够察觉妈妈的想法:“妈妈为什么送我去上演讲培训班?为什么教我和朋友打招呼?”但是,这样做就能让孩子下定决心改变性格,立志变得自信大方吗?并不会。一般15岁以上的孩子才会认为自己的性格有问题。年纪较小的孩子只会想“妈妈为什么会这样?我有什么问题吗?我不能让妈妈担心”,然后照着妈妈说的去做。被妈妈焦虑、担忧的眼神注视着,孩子无法变得自信,只会困在“内向”的框架中。
“妈妈的气味”和“妈妈的有色眼镜”这两大“密码”,对教养子女有极大的影响。如果妈妈戴着能看到孩子原本模样的“眼镜”,散发爱孩子的气味,那么孩子一定会很幸福。即便妈妈不富有、学历不高、性格暴躁,孩子大体上也能过得很好。因为这些孩子沐浴在爱意中,并且以原本的样貌得到认可,他们的生命力会更强,也会更自信。然而,让妈妈们戴上清晰的“眼镜”、散发爱孩子的气味并不容易,因为妈妈的气味和有色眼镜大多藏在潜意识中。接下来,我们正式进入妈妈的潜意识这一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