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虑与迷信(1 / 1)

许多求诊者都知道,“忧虑”这种思考方式会对他们造成健康问题、睡眠障碍以及倦怠心理。尽管如此,还是有许多人不愿意放弃这种做法(习惯),因为他们相信,这样能保证他们的安全,给予他们动力,并且防止坏事发生。要是他们停止忧虑,肯定会出事。

这是错误的观点,也是迷信。

让我为你指出这其中的荒诞之处。假设我们一起坐在我的诊疗室里,我问你:“你还好吗?”你伸手去寻找一个离你最近的东西,可能是一个木制品,你摸摸它之后再拍拍自己的头说:“还不错。摸摸木头,万事无忧。”

现在,想象一下,有个外星人正坐在房间里看着这一切。

它会有怎样的感觉?可想而知,它会觉得好荒谬啊!那个外星人肯定会这么想:“这个人的心情,跟随便摸一下家具或窗框,再拍拍自己的头有什么关系呢?”

明白了吗?这跟撒盐、避免从梯子底下经过,或是不能在室内打伞一样,是奇怪且迷信的行为。

虽然我不想这么说,但忧虑也是如此,它就是一种由迷信行为演变而成的习惯。

让我来为你描述一个场景:

请想象一个有两个17岁女儿的妈妈。女孩们不但要去参加舞会,而且还是跟一群男孩开车去,其中一个男孩是指定的司机。喔,我忘了说还会有酒助兴。当天晚上,人在家中的妈妈开始来回踱步,还不时望向窗外;爸爸看着电视上的体育节目对妈妈说:“坐下来,放轻松。就让孩子去玩一下嘛——她们长大了。”

妈妈厌恶地望向爸爸:“你就只顾着看电视,当然觉得一切都很美好。我只是希望你知道,总得有个人为这个家操心。天知道如果哪天我不再为这个家操心,会出什么事——这个家就毁了!不是我爱操心,而是你从来不操心,所以只好由我来!”

接着,事情就是这么巧:这群年轻人出了一场小车祸,错不在他们,但是他们全都受了轻伤,被送进当地医院。就在那一刻,妈妈的担心与这场意外相撞了!

因为这个巧合,这位妈妈得到更强有力的证据(从感性角度来看)来证明,不论现在、过去,还是未来,永远都有担忧的必要!现在,这位妈妈仍然相信为孩子担忧是必要的,这样能避免坏事发生;同时她也相信,要是她当时再多担心一点儿,并且没有被那个只顾着看电视的丈夫分了心,她就能阻止那场意外。

这个例子充分说明了为何忧虑以及对其必要性的信念总是挥之不去。

现在你知道了,

忧虑迷信主要包括这两方面:

1. 迷信忧虑的预防能力;

2. 迷信忧虑的预测能力。

然而现实情况是,忧虑是一种认知(思维)过程。而且,据我所知,光靠思考是无法移动或改变物质的,更别提控制世界上发生的那些事情了。

也许你正在筹办一场户外婚礼,这时你立即担心起来:要是下雨可怎么办?可是,不论你怎么担心,你都控制不了天气。你能做的就是采取行动:搭起遮雨棚。

重点是,除了引起肠胃疾病等身体上的不适,忧虑不会为你带来任何好处。

对于重要的事,我习惯反复强调,这些正是我希望你能理解的概念!话不多说,让我再说一个忧虑无用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