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1 / 1)

问题

据说某家生意极好的果蔬店会为顾客提供一条一般不会让顾客知道的“信息”。这条“信息”究竟是什么呢?

答案

这家店会如实告诉顾客今天不推荐购买的蔬菜和水果有哪些。

真是令人感叹啊,世上居然有为顾客着想到这种程度的店铺。

听了这个故事,我非常惊讶。如果告诉顾客哪些商品不推荐购买,那些商品肯定就卖不出去了。但是,这家店的老板对这一点似乎并不在意。

据说老板这样做主要是因为顾客大多是熟客,他们每天都会来这家店采购。如果顾客在店里买到不新鲜的水果、蔬菜,这家店的口碑就会被影响,熟客们下次说不定会选择去附近的其他超市购物。因此,这家店会尽可能地如实为顾客提供购买建议。

了解了这个缘由,我认为这位老板的说话方式非常巧妙。因为这件事其实蕴含着一个关于传达方法的道理。

这家店之所以采取这种做法,也许只是单纯出于对顾客感受的考虑。实际上,他们妙用了所谓的“传达技巧”。

首先,他们通过将缺点告诉对方来衬托优点。如实告诉对方“不推荐买什么”,反而能赋予“推荐买的商品”更高的价值。这就是传达技巧之一——比较法则。

其实,很多书的书名也运用了比较法则,例如《富爸爸,穷爸爸》《机灵鬼和糊涂虫的说话方式》等畅销书。通过比较,能够轻而易举地突出事物的价值。从结果来看,这家果蔬店采用的是同一种方法。

其次,他们还运用了“信任感”这一传达技巧。

果蔬店将不足之处如实地告诉顾客,让顾客更加信任这家店。这样一来,他们就成功地构建了“如实相告→让对方产生信任感→对方更愿意听取意见”这个模式。

虽然这是一个很小的细节,但仅凭这一点就可以使信息传达的效果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要做到这一点,最好的办法就是掌握传达技巧。

虽说是技巧,但并非难事,只要掌握几个小窍门即可。凭这些小窍门便能极大地改变信息传达的效果,也会使我们更加自信。

顺便提一句,到目前为止,我用的不是“表达”这个词,而是“传达”。这两个词虽然相似,但主体完全相反。

“传达”以对方为主体,而“表达”以自己为主体。

在现实生活中,传达技巧的应用十分广泛。例如,吉野家那句著名的广告语“好吃、实惠、快捷”就符合事实与情感法则这一传达技巧。曾经很受欢迎的日本电影《垫底辣妹》(讲述了一位成绩垫底的女高中生在一年内将日本衡量学生成绩水平的指标偏差值提高40后考上日本名校庆应义塾大学的故事)在剧情展开的过程中运用了“意料之中与意料之外”法则这一传达技巧。

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工作,这些传达技巧都适用于各类场合。

接下来,我想提一个关于“传达”的问题。

问题

通常,餐厅服务员会为客人倒水。据说有一种不改变水的成分却能让水变得好喝的方法。

请问,这个方法是什么?

答案

在给客人倒水的时候,不经意间向客人传递了一个信号——“这杯水很好喝,请您享用”。

这是一位从事接待服务工作的专业人士告诉我的。这里提到的“信号”指的是动作和情绪。据说在接待顾客时注重这两个方面就能完全改变传达效果(出自《接待服务行业的专业人士教你什么样的服务才能吸引顾客》)。具体来说,就是走到顾客桌前端正地站好,然后鞠躬致意;拿起杯子,轻轻地放在顾客面前,同时让顾客感受到你希望他们好好享用这杯水的情绪。

当然,如果这杯水明明不好喝,却故意将“这杯水很好喝”这个信号传递给顾客,那是万万不可的。但是,如果为顾客精心准备了水,那么想将这份心意传递给顾客也是人之常情的。如果是这样,即使不用语言表达,这份心意也会通过服务员的情绪传达给顾客。

仅凭这些小技巧,就能让对方产生完全不同的印象。

说了这么多,其实我主要是希望大家能理解以下3点:

①如果不表达出来,对方永远不会理解。

②仅凭单方面的表达很难将信息传达给对方。如果表达有缺陷,信息传达就不会到位。而且,表达是有技巧的。

③不仅是语言,“态度+表情”也是传达信息时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

读到这里,有些人也许会想:“这些不都是理所当然的事吗?”但在日常生活中,这些理所当然的事很容易被人忽视。

这里以夫妻之间的交流为例进行说明。

刚开始交往或刚结婚的时候,两个人经常把“我爱你”“我喜欢你”之类的话挂在嘴边。但随着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长,说这些话的频率也越来越低。虽然一同度过了漫长的岁月,心中的爱意也逐渐加深,但是如果不把“我爱你”“我喜欢你”这样的话说出来,对方可能会对这段感情产生怀疑,担心“他(她)是不是不爱我了”“他(她)是不是不喜欢我了”。

是啊,我们总觉得:“对方应该理解我的意思吧?之前已经说过了,所以不说出口也没事吧?”

这种想法是行不通的!

我们不仅要说出来,有时往往需要通过态度或表情表达出来,否则对方永远也不会理解——人类就是这样的生物。

那么,我们该如何表达呢?这个问题正是我在书中想说明的问题之一。

写到这里,请允许我做一下自我介绍吧。

我叫柿内尚文(读音为KAKIUCHI TAKAFUMI),是日本东京人,父母都来自日本鹿儿岛县。第一次跟我见面的人几乎都会把我的名字“尚文(读音为TAKAFUMI)”读作“NAOFUMI”,偶尔还会有人读成“SHOBUN”(日语中“尚”有TAKA、NAO和SHO三个读音,“文”有FUMI和BUN两个读音)。

这是已故的祖母为我取的名字。据说曾是语文老师的她之所以为我取这个名字,是因为希望我今后成为一个“崇学尚文”的人。在这种潜移默化之下,我成了一名文字工作者——编辑。祖母将她的谆谆教诲融入了我的名字中,成为指引我前行的明灯。

作为一名编辑,我编辑了许多书籍、杂志,也有幸参与了一些畅销书的出版工作。我策划出版的书籍和杂志累计发行超过1000万册。目前,我不仅从事编辑书籍的工作,还从事商品和服务营销、个人品牌推广方面的工作。此外,我还会发表演讲或在研讨会上发言,也会自己写书。

简单地说,我认为编辑工作由三个部分构成,即 “发现价值”“打磨价值”和“表达价值”。

我现在之所以能写一本讲述表达方法的书,可能是由于我长期从事与表达相关的工作,积累了各种表达技巧。

但是,其实我并不擅长说话和表达。如果要形容我不擅长的程度,用10个“超级”来形容都不为过。

我尤其不擅长在公共场合发言。学生时代的我很害羞,在课堂上根本不敢举手,所以小学时的老师总是在学校联系册上写“缺乏积极性”这句评语。不论升学到几年级、换了几个老师,我的学校联系册上永远有这句评语。所以,直到现在,“缺乏积极性”这句话还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海中。

我上升学补习班时有过一次非常丢脸的经历。

那件事发生在一位知名日本史老师的课堂上,那位老师的课非常受欢迎。那天,教室里挤得满满当当的,大概有200多名学生来听课。我是一个人去的,所以旁边有一个空座位。

就在快要上课的时候,一位大家都认识的著名搞笑艺人突然走进了教室,坐在了我旁边的座位上!他对我说:“等会儿借我看一下教材吧。”

在课堂上,老师对大家说:“××先生说想学习日本史,所以今天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

话音刚落,所有人的视线瞬间集中到这位艺人身上。

但是,当时我觉得大家仿佛都在注视着我,这样的想法使我的脸瞬间变得通红。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当时自己面红耳赤的窘态。

连那位艺人都调侃道:“你的脸好红啊。”

这件事和表达方法似乎没有关联。总而言之,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曾经我会因为被别人关注而浑身难受,在公共场合发言或者表达自己更是难上加难。

我也不擅长“推销”自己。学生时代,找工作时的小组面试对我来说简直比登天还难。在小组面试中,我经常因为觉得别人比自己优秀而失去自信,最终紧张到无法组织语言,导致被淘汰。

后来,有一句话改变了我。

那时,我已经工作了好几年,有一位为我提供工作指导的师父。在其他人眼里,他是那种吊儿郎当的“坏”男人。不过,他在工作以及为人处世等方面教会了我许多东西。正是他说的一句话改变了当时的我。

他说:“在职场上不必有羞耻心,要把性格和工作分开。”

这句话令我恍然大悟。

从前,我在工作时总会将自身性格完全展示出来,因此产生了许多烦恼,也曾多次碰壁。现在回想起来,当时我之所以遇到困难,是因为自己在工作时以“自身性格优先”为宗旨。

我感叹道:“原来把性格和工作分开就行了啊!”

多亏了那位师父,我明白了这个重要的人生道理。

这么一想,我好像也听说过,有些搞笑艺人在电视节目中非常活跃、有趣,私底下却很安静;许多运动员在比赛时**澎湃,生活中却非常沉稳。

我曾负责过《松冈修造关于活出坚强人生的83句话》这本书的编辑工作。在这本书中,松冈先生写了一句这样的话:“双重人格太棒了!”

这句话就是想告诉我们,要把性格和工作分开。

据说某位知名日本运动员得益于松冈先生的这句话,成功克服了内心障碍并实现了自我突破。看来,即便是顶尖运动员也会遇到性格方面的难题,而且不知该如何解决。

让我们回归正题。

将性格和工作分开后,我也迎来了自身的改变。

读到这里,你可能会问:“这些是关于表达方法的内容吗?”不必怀疑,这些内容与我接下来要解释的表达方法有关。

我希望大家能够先记住这一点:为了提升自我表达能力,我们必须把性格和表达分开。

“如果我这样说,对方可能会不喜欢我。”

“我可能说错话了。”

“我不希望被误解。”

你可能会有这些担忧。但是,如果你不表达出来,那么这些事对他人来说就相当于不存在。

所以,就算是为了证明这些事的存在,我们也必须首先学会如何表达。

如果觉得难以表达,就将性格与表达分开,尝试用另一种人格来表达。

在转换人格的时候,我建议大家模仿自己脑海中那个擅长表达的人,思考“那个人在这样的情况下会如何表达”。脑海中的那个人可以是熟人,也可以是名人。总之,请试着在表达时“变成”那个人。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我们需要注重“传达结构”和“传达技巧”。如果能理解传达结构并掌握传达技巧,就能提高表达的准确性,克服性格障碍。

那么,具体该怎么做呢?下面就来谈谈这个问题吧。

接下来要讲的内容并不是为了教大家如何夸大话题、活跃气氛或强行获得认同,而是希望大家能够学会如何将自己想表达的信息有效地传达给对方。

在表达的过程中,请务必利用传达结构和传达技巧,以便和对方更好地沟通。

那么,就让我们正式开始吧!

我将在本书结尾(见第174~175页)解答书名《香蕉特别会说话》的含义,请务必读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