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理与利弊
某天出门见了三拨客户,把宠物医院这块市场稍微弄清楚了一些,心中也有了大概的方向。
回家看到妻子一个人在,我问她女儿去哪里了,她说去画画了。
我说我起得太早,困得不行,要在沙发上睡一会儿。
妻子说:“我和你说个事。”
一般她说这样的话,肯定不是什么好事,但是我太困了,眯着眼睛说:“你说吧,要是能把我听精神了,那也是个奇迹。”
妻子把手机拿给我看,说:“我和你妹吵架了,这是我和她的聊天记录。你看看,我有没有说错什么。”
我眯着眼睛,对着她的手机瞄了一会儿,说:“你肯定说错了。”
妻子问:“错在哪儿了?”
我在沙发上翻了个身,用帽子盖着眼睛说:“讲的道理太多,杀伤力不够。其他的等我睡醒再说。”
在沙发上睡得正香,快傍晚7点的时候,女儿回来了,把我折腾醒了。
妻子一脸严肃地问:“你刚才说的是什么意思?”
我一边吃着地瓜粥一边说:“我提几点意见,供你参考啊。”
1. 你给别人发信息,不要发大段的,你要研究我写文章的节奏,要用短句,要多一些段落。
这样更有节奏感、有力量,方便用手机端进行阅读。
手机端阅读和纸质书阅读,节奏感是不一样的。很多人的文章写得很好,但是句子特别长,还挤在一起,用手机看,阅读体验就很差。
无论你想传递什么给对方,是知识,还是吵架用的道理,首先都要解决一点,那就是让对方有耐心看完。
满屏幕都是文字,没断句,挤在一起,还都是长句子。我要是和你吵架,肯定是没耐心看完的。
她不看,你不就白写了吗?费了半天劲。
很多文章阅读量低,都是吃了这个亏,甚至被别人取消关注都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因为他们没在读者阅读体验上下功夫。
2. 你花了太多时间去讲道理,只花了一点篇幅去陈述利弊。
我在文章中反复说,说服一个人从来不是用道理,而是从利益角度说服。
妻子说:“你让我少讲点道理,所以我也讲了利弊,但效果不大。”
我说:“那是因为你利弊讲得不够清楚,而且力度不够,太温柔了。一个话题,要么别谈,既然谈了就谈清楚,别遮遮掩掩的。
“比如你讲的利弊是父亲生病,你哥主动把所有钱都出了,但你一点家庭责任都不想承担,你哥会怎么看你,这对你不利之类的。其实这不是最重要的,没有兄妹缘分的,父母过世后,都是各过各的。
“她这一生中,最重要的是她的丈夫怎么看她。如果她丈夫是一个聪明人,就能看清她残忍的一面,将来她不幸出事了,他也不会善待她。如果她丈夫是一个愚昧的人,从骨子里就认可她残忍的一面,那么她将来会更惨。
“我说过,每个人做事,都有很多双眼睛在默默地审视着你。平时你说什么根本就不重要,重要的是你遇到事,面对每一次的选择都做了什么。那才是真的你。
“所以,你分析的利弊不要纠结于兄妹感情。对于这一点。她可能根本就不在乎,要分析她一生中的伴侣,分析她在伴侣面前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一个女儿,如果父母没犯什么错,却不善待自己的父母,她会善待公婆吗?大概率不会。这会在她丈夫心中留下什么样的阴影,目前是个未知数。她丈夫全程不发表观点,这才是最可怕的。”
二、聚散
熟读商业史的朋友,经常能在一些商业评论中读到一些故事,比如万通六君子、腾讯五虎、携程四君子、阿里巴巴十八罗汉、复星五剑客,以及新东方的中国合伙人等。
这些人已经是中国商界顶尖的人才,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结果都是满天星。除了腾讯好一点,其他都散了。
散了不是什么坏事,能把事情办成,又能体面收场,就是人生一大幸事,不要天天想着绑在一起。
男儿志在四方,各有志向,当年能聚在一起,还不都是因为没得选吗?
一旦事情做成,赚到钱,都要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没什么不好的。如果还继续捆在一起相互内斗,才是最可怕的。
这里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先要把事情做成。
而把事做成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只能有一个带头大哥。
一些只读书、没经历过事的年轻人,会觉得我在胡说八道。
群策群力,大家互相讨论,相互争论,各抒己见,不好吗?
作为一个长期的实践主义者,我很严肃地说,一点都不好。
人们都是嘴里希望领导平易近人,心底却深深膜拜那些高高在上有能力的人。
要是那个厉害的领导不在了,员工的心里就很不踏实,没有归属感,不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而努力。
在公司里拼命工作的员工也是为了某个人而拼命。这种具象化的归属感才是真实的世界。
否则,很多人都会滑向虚无主义,消解身边的一切,干什么都没有热情。
我们做业务的,拜访任何一个客户,不怕被客户骂,最怕客户那里没有一个说了算的人,大家一团和气,却谁都不听谁的,交易成本高到无法产生交易。
在一些团队里,看似平等协商,但协商的过程中就开始扯皮了。很少有人能做到对事不对人,最后几乎全是对人。要解决人,才能往下做事。
但是,这么说又似乎很不合乎我们的期望,接受起来很困难。
所以,得少讲点好听的道理,多想着先把事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