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能模仿、会复制就很厉害了(1 / 1)

唤醒自己 达叔 1461 字 1个月前

前些天和老板聊公司业务,这些年好用的销售工具来来回回就那几个,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很多公司都在讲创新、讲变革,老板问我:“你怎么看待创新?”

我是个老实人,真的经常思考这个话题。我斩钉截铁地说:“创新是极少数人拥有的天赋,更得有运气加持,才能搞成。

“绝大部分人是没有资格搞创新的,包括我在内,因为对于医疗领域,我也不太懂。

“但是,我有个小本领,就是谁做得好,我看一眼,听他讲一遍,我就学会了。我学习、复制、改善、提高的本领特别强。

“一套理论、一项技术,谁发明的当然重要,但是这个人经常只得到了名。而谁能把这套理论或技术规模化、扩大化、商业化,谁就能得到更大的收益。

“不够聪明要认,不要整天想着和真正的天才拼脑子,要多想一点如何与真正的天才合作。你脑子好使,我腿脚灵活,咱们合作不好吗?”

老板说:“好吧,第一次看到一个人把自己不够聪明说得这么理直气壮的。”

我说:“很多人以为自己聪明,那是因为他们没有遇到天才。我遇到的天才太多了,所以我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我得找差异化竞争,找比较优势。”

智力只是生存的手段之一,不是目的。

一、广告

写微信公众号文章的作者大概率都会接广告,绝大部分人是无法拒绝别人送来的钱的。

而有些广告弄得太不像广告了,竟然有很多读者意识不到那是广告。

因此,我决定把整版的广告停了,基本上不接了,只接文末的贴片广告,而且写清楚那是广告位,尽量只接读者的广告,报价也让读者自己报。

广告主和账号之间衍生出的一个细分领域是广告中介。

这拨人,一方面找广告主要钱,另一方面找公众号主谈价。任何一个信息不对称的领域都会产生中介。

某个周日,发生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之前有个广告中介说广告主反馈广告投放的效果很好,要找我再次投放广告。

我告诉他不接受整篇文章的广告,只接受文末的广告,而且尽量只接读者的广告。

对方很震惊,问:“什么时候开始的?你的读者还可以在你这儿做广告?”

我心里凉了半截,但还是很坦白地说:“你不看我的文章,也不是我的读者,所以我不愿意接你的广告,而且照你这么做,应该是做不好这个生意的。”

对方很委屈,如果不是为了柴米油盐,谁愿意做广告。

对方说完后,我心里更凉了。我给他抛了一个很好的话题,他完全没接住,而且理解的方向全跑偏了。

我说的内容是在表达自己的情绪和观点,里面埋了一个宝藏,就是“打法”。

如果我听到别人和我说“你这套打法做不好生意”,我绝对不会认为是在批评我,而是立马会问:“那还有什么更高级的‘打法’请教教我,让我开开眼界,看看真正的高级要怎么做。”

这才是真正的聆听能力,太多的人整天只关心自己,关心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其实没人关心你,别人只是在发表自己的观点。

如果他问,我就会和他分享我看到的非常厉害的广告中介是怎么做的。

我从来不接理财、金融类的广告,但是两个月前,我接了一个保险的广告。

理由有四点:

1. 产品的确很好,在业内属于主流之一。

2. 重疾险的时间窗口很快就关闭了,也就是说以后要涨价。

3. 2020年,我的父亲发生了脑出血,我之前却未曾给他买保险,故而我有切肤之痛。

4. 这个广告中介很厉害,是我的深度读者,她能筛选出哪些自媒体号会火,对头部账号深度追踪并努力绑定。

以上四点看着都成立,但真正让我接这个活的原因只有第四点。

她催了我很久,我始终不接招。

有一次我正在出差的路上,她发了文案过来,是按照我的口吻写的,也就是给我定制的。

我很震惊,这也太拼了。虽然最后这个文案没用,但是我被她的拼搏和钻研精神打动了。

最后我把广告发出去了,因为我要交她这个朋友。她不仅卖保险能成,有这股劲儿,做什么都能做成。

最终的结果是,她很满意,我也很满意。我还帮她介绍了其他渠道,宣传效果也很好。

你骨子里真的认可“二八原则”吗?

也就是你80%的业绩是你20%的客户贡献的。这条规律在很多领域都适用。

你把几个有能量的人维护好,就很厉害了。而维护的方法不用多么创新,只要你看到、肯学,用心模仿,就可以发财了。

二、工具

在我们公司,有一个销售工具,叫作“大篷车”,是十几年前一个市场部经理发明的玩法。

我们的产品质量很好,价格也是最高的。为了解决价格的问题,就让销售员开着车,带着十几万元的设备,到处给客户演示、试用。

公司报销租车费、油钱等各种费用。只要你肯做,公司大力支持。

这么一个销售工具给你,你会用吗?

绝大部分销售员是不用的,我问他们为什么不用。

有的说没效果,有的说没创意。一个人不做一件事,可以找出无数个理由。

但是有一个省的几个销售员连续几年一直这么做,最后效果非常好。

我和那个省份的业务经理聊天时问他:“你们的行动这么频繁,不会‘审美疲劳’吗?”

对方说:“这么做上瘾了,赚钱的事,怎么会疲劳呢?”

我问:“你就没有其他的‘打法’?”

对方问道:“其他‘打法’是什么样的?你们打一遍我看看。如果更有效,我跟着学。”

我心想,这也是一个高手。

有的人天天惦记着创新,有的人却天天惦记着要复制、要扩大规模。

但凡在大公司里工作过的人都知道,在一个地方做出微创新是多么难得,复制到全国是多么大的挑战。

两个都很难,但是我问你,现在有两个人,一个是能做出这个微创新的,一个是能把这个创新复制到全国的。你提拔谁?你让谁负责更大的市场?

工具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炫耀的。

花里胡哨的点缀,只能在局部有效,在局部发光,不堪大用。

三、深刻

某天看综艺节目《奇葩说》,薛兆丰和刘擎一见面,我就连拍大腿,觉得太厉害了。

马东问刘擎:“经济学家说经济学是社会科学的皇冠,你怎么看?”

刘擎说:“经济学是社会学科的一个分支。”

薛兆丰回敬刘擎:“哲学是一门语言的艺术。”

深刻的道理真是无处不在。在娱乐节目里,在电影里,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关键是我们发现了多少。

某天早上起来看到了一个读者留言,把我吓了一跳。

读者是在凌晨两点半给我留的言:

达叔好,我想向达叔融资50万元,去投资比特币,2021年年底前归还。达叔可以考虑一下,如果认可,××日前转账到我的支付宝账号×××。如果不认可,我希望能收到达叔的反馈;如果需要进一步的消息,我们可以微信语音(视频)讨论。

谢谢达叔的理解。

××读者

在此之前,我还收到过让我体验到人类想法多样性的消息,是另一个读者发来的活动会议邀请:

2021人类永生计划大会暨长生不老大会(中华区)。

这个读者还说:“达叔,你好,我看到这个活动就想起了你,很符合你的气质。”

我生气吗?我一点都不生气。

有时候我们会以为全世界的人都和我们一样,这种想法很单一。

我们有时候又以为自己很孤独、很特别,这种想法也很单一。

真正的世界是,无论你卖什么东西,无论你是什么样的人,你都能找到同类,关键是如何找到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