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当今世界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正在从以“商品”为中心演变成以“人”为中心。
在以“商品”为中心的时代,我们关注的是各种商品的“价格”,而在以“人”为中心的时代,我们研究的应该是人的“价值”,商业核心逻辑是“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将成为未来世界运转的基本逻辑,具备真正的普世价值。
首先,价值是什么?价值应该包括两个要素:一是一个人的能力;另一个是一个人掌控的资源。
价值就是一个人的“能力”乘以“资源”的结果。
今后我们在做自我介绍时,这样介绍最有效率:
我会做什么?即我的能力是什么。
我有什么?即我有什么资源。
我能做到什么?即我的“能力”乘以“资源”。
这样的自我介绍只需三句话,简洁明了却让人印象深刻,社交效率最高,个人价值得到成全的机会也最大。
其次,价值是由什么决定的?一个人的价值,取决于他所处场景的被需要程度。
商业的核心正在从“创造稀缺”跃迁到“被需要”。你被所处场景所需要的程度越强烈,你的价值就越大。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场景中的价值是不同的,这就要看当时的“应景程度”。一个人只有待在最需要他的地方,才能实现价值最大化。
所以每个人都应该竭尽所能地到最需要他的场景中去,善于讲课的应该去讲台,善于表演的应该去台前,善于策划的应该在幕后。一个人放对了地方是人才,放错了地方甚至可能成为“废材”。
二
创造法则
价值是生生不息、循环流动的,同时价值也是有流向的,它永远只流向能够使它增值的地方。也就是说,在今后的价值循环中,要想让价值流经你这里,你就必须具备可以放大价值的功能,而不是只充当一个传输的节点。
之前社会上之所以有各种信息中介,是因为社会上存在广泛的“信息不对称”,而互联网等工具已经在逐个解决这些问题。
未来每一个人都必须发挥主观创造性,比如你的信用、你的品牌、你的创造,都可以放大价值。放大价值就是创造价值,我们都因创造而存在。
如果你只充当中介的作用,很容易被人“过河拆桥”,而且发生这种事的概率会越来越大。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自己从桥延展成路,可以让别人一直走下去。能让人走多远,你的价值就有多长远。
吸引法则
每一个人在有价值的同时也会有需求。我们看一个人,不仅要看这个人的价值是什么,还要看他的需求是什么。
一个人能吸引另外一个人的原因多数时候只有一个:这个人的价值满足了对方的需求,价值产生吸引力。
人的需求分为两种: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满足了精神需求的同性是知己、异性是恋人,满足了物质需求的就是伙伴。人与人就是这样互相吸引的。
高层次的恋爱是:男女双方的物质基础都可以自给自足,然后互为知己,彼此都能从对方那里获取精神满足。由于精神满足更长久,所以感情也会更长久。
合作法则
合作也是一样的,一种合作能不能持续下去,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双方的价值是否在同一个数量级上
能和一个人搭上话与能和一个人合作,完全是两个概念。我们常说的无用社交,就是指仅仅能和一个人搭上话却无法合作。
不是同一个价值量级的人,很难有深层交集。社交的本质就是价值交换。当然这里的价值不止包括财富,也包括精神、智慧或其他能量。
2. 彼此的价值能否满足对方的需求
大部分人都只盯着别人那里有什么,只想着自己需要什么,却不关注别人的需求是什么。
3. 合作是双赢的,能否给双方都带来价值
单方面获利或者利益分配不合理,合作一定持续不下去。有很多人经受不住利益的考验,格局太小,不愿意分享好处,只顾自己,结果只能是一锤子买卖,而且留下坏名声。
值得一提的是,价值也可以分为短期和长期两种。利益是短期价值,希望是长期价值。因利益而结盟的叫团伙,因希望而结盟的叫团队。
有的人只跟利益走,有的人跟着希望走,不同的价值取向吸引不同的人。
4. 能否分清感情和价值
什么是感情?什么是价值?价值是理性的,价值交往过程也是理性和枯燥的,它需要分泌一种非理性的介质,这种介质就是感情。也就是说,感情是价值交换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
感情的深浅,是由双方价值交换的程度和频率来决定的。而且感情必须一直依靠着价值交换来支撑,如果其中有一方失去了价值,或是一方不再需要对方,那么这种感情就开始冷却。
比如你周围有那么多人,为何却只和少数几个人成为朋友?是不是因为你们比较聊得来?或者经历非常相似(比如来自同一个地方)?再或者是现在的处境很相似?这些都是因为你们能够互相理解,满足了对方的精神需求。
最后请大家记住这句话:立于不败之地的唯一办法,就是让自己永远都有价值。还是那句古话说得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