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世界怎么发展和变化,其经济的本质和规律都不变。一个市场越成熟,其轨迹发展越接近一条曲线。
这条曲线有两个要素,一是趋势,二是节点。掌握节点比掌握趋势要重要得多。
先从爱因斯坦著名的质能公式讲起。E=mc2(能量等于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这是爱因斯坦一生智慧的浓缩,极其简单明了。
这个公式说明,一切物质都可以转化成能量。深层次的含义可以是:能量才是这个世界的本源。
对有形的物质来说,小到原子、分子,大到天体,都在不断地运动,从而产生能量。对无形的物质来说,比如光、声、电、信息、货币等也是不断流动的,也会产生能量。
那么能量以什么形式呈现呢?就是“波”。波是什么样的?想想我们高中数学学习的正弦曲线吧:
这就是一个完整的波长,也代表着事物的一个完整发展周期。世间一切有形、无形的物质的发展规律都近似于这条曲线,任何事物只是周期和频率各不相同。这其实是世界万物的基本状态。
如果我们再结合下面这个图,就能明白它的根本性了。
一正一负恰恰是一个周期,也是一个整体。
越是成熟的事物,其发展轨迹越接近这条曲线。无论是创业、就业、恋爱、交友、炒股、买房,你都要明白你当前所处的位置,和你即将面对的趋势是什么。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更没有什么外来经验能够直接拿来用,关键看你当下所处的节点。
虚实要相得益彰
社会经济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即虚拟产业和实体产业。
虚拟产业:线上的信息流、货币流。实体产业:线下的产品流、人群流。
我们所从事的任何一个行业都离不开这四个业态,一个完整的产业更是缺一不可。当然每个行业的侧重点不一样,比如:“信息流”以媒体、电子商务等互联网产业为主;“货币流”以银行、互联网金融等金融产业为主;“产品流”以制造业、零售业等实体产业为主;“人群流”以实体店、培训、教育等服务业为主。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这样的:线上的“信息流”和“货币流”相辅相成,它们构成了虚拟经济;线下的“产品流”和“人群流”也互相映衬,它们组成了实体经济;线上的“虚拟经济”和线下的“实体经济”也是交相辉映的,形成了经济主体。然后,它们之间彼此交融,形成类似于DNA的螺旋式上升结构。这就是经济发展的框架和逻辑。
这两股力量一边**一边延展,你上我下,或者我下你上,然后定期互换方位。
当下是实体经济开始上升的时刻。虚拟经济发挥影响许久了,必然轮到实体经济。这就是我们说的虚拟经济过热以及实体经济的回归。
现在,我们还发现了一个现象:现在的线上产业(电子商务、互联网)等,都跑到了线下(实体店、商场)去抢占地盘,所谓的新金融、新零售、新制造就是这样来的。
科技和金融,分别是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核心支撑点。科技的本质是生产力,金融的本质是生产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不然就会对生产力产生阻碍,这是我们初中就学到的原理。
对于社会财富来说,科技和实业的作用是直接带来增量;互联网和金融的作用是优化存量、优化资源配置,从而促进增量增长。
这一轮大变革其实就是实体经济的回归。过热的虚拟经济已经让世界在怠速运转,接下来很多虚拟产业的泡沫会被刺灭。我们必须要对这一变化做好充足的准备。
众生之所求,正是你所舍
投资的逻辑很简单,但真正能做到的人实在太少,因为绝大多数人都在追逐私利,如潮水般跟市场而动,于是只能成为接盘者,而逆行者永远都是孤单地前行。
这其实和商圣范蠡的“水则资车,旱则资舟”的逆周期商业思想是一样的,在涝的季节,就要开始准备旱天的时候所用的车,在旱季就要准备有水的时候用的舟了。
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中也提到:“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意思是趁价格上涨时,要把货物像倒掉粪土那样赶快卖出去;趁价格下跌时,要把货物像求取珠玉那样赶快收进来。
本杰明·格雷厄姆说过:“投资中的最大敌人,很可能就是自己。”因为投资就是跟人性博弈的过程,最强的对手一定是你自己。
所谓:“人弃我取,人取我与。”通俗一点儿说就是,别人不要的东西你拿来,别人想要的东西你就给予。众生之所求,正是你所舍。看起来是一种施舍,是无我,却也是世界上最高境界的投资,是大我。
最终,一切有形资产都是身外之物,你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思想、格局才是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