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11月29日,伴随着稀稀落落的雪花,一家人踏上了去四川李庄的路途。由于沿途并不顺畅,梁思成的脚受伤了,而且染上了破伤风,再不进行治疗可能会截肢。经过两人的思考和商量,林徽因决定先带孩子们赶到四川,等梁思成的伤好点儿之后,再到四川与他们会合。
一路上,林徽因见到了太多太多因战乱而受伤、患病的人,为了躲避日本军的轰炸与搜捕,林徽因带大家在宜宾防空洞中躲了2天,12月13日上午才到达李庄,梁思成于一周之后到达此地。在这个战争年代,到处都是战火和灾难,一转身就可能是一辈子的离别。
偏僻的小村庄里还过着原始的生活,茅屋、耕牛、细沙……到处是一片淳朴、干净、祥和,美得让人心动。
伴随着袅袅的炊烟升起,一群知识分子下地农耕体验古老文化,也是一件乐事,大家在自嘲中不忘事业,在苦涩中品味那一丝清甜。
林徽因消瘦的身躯在病痛的折磨中日渐纤弱,终日的奔波让这副美丽的身躯只剩下一副躯壳,她病恹恹地躺在病**,病情严重时,眼中噙满泪水却什么都说不出来。四川的气候潮湿、阴冷,木板和泥巴没能挡住寒气的侵袭,林徽因的肺结核复发,而且比以往更严重。
在这个交通不便的村落之中,由于地势而让敌人无法入侵,可同时也挡住了外界医生的脚步。梁思成找不到愿意前来给林徽因看病的大夫,尤其是肺结核这种慢性病,并没有什么特效治法,只能慢慢调养,没办法,梁思成只好自学起护理方法,亲自给林徽因打针、采药、煎药,这个曾经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梁家长子已经被岁月磨炼成一个无所不能的人。
1940年,因为旱灾而导致李庄的土地上颗粒无收,又因为市场紊乱,资本家哄抬物价,四川的物价瞬间涨了好几番。而且当时的国民政府发出新通告:国难期间薪水60元以下者照发,60元以上者暂支60元,也就是说,梁思成只能拿到原工资十分之一的薪水。让林家一下子陷入了惨淡的境地之中。林徽因的其他朋友也纷纷陷入绝境,傅斯年每天只能吃一顿饭,他说:“此一职业,在战前颇为舒服,今日收入,几夷为皂隶,弟亦如此也。”到处一片民不聊生的景象。
梁思成除了要照顾林徽因还要照顾孩子和岳母,偶尔还必须对弟弟们施以援手,每次的工资大部分都用于买药,实在不够用只能典当自己的物品。店铺老板看着他的表情也从一开始的炽热逐渐转为冷淡,通货膨胀如同凶猛的野兽,似乎想要吞掉眼前的一切。梁再冰回忆起那段岁月时仍觉得心酸不已:
“四川气候潮湿,冬季常阴雨绵绵,夏季酷热,对父亲和母亲的身体都很不利。我们的生活条件比在昆明时更差了。两间陋室低矮、阴暗、潮湿,竹篾抹泥为墙,顶上席棚是蛇鼠经常出没的地方,**又常出现成群结队的臭虫,没有自来水和电灯,煤油也须节约使用,夜间只能靠一两盏菜油灯照明。
我们入川后不到一个月,母亲肺结核症复发,病势来得极猛,一开始就连续几周高烧至四十度不退。李庄没有任何医疗条件,不可能进行肺部透视检查,当时也没有肺病特效药,病人只能凭体力慢慢煎熬。从此,母亲就卧床不起了。尽管她稍好时还奋力持家和协助父亲做研究工作,但身体日益衰弱,父亲的生活担子因而加重。
更使父亲伤脑筋的是,此时营造学社没有固定经费来源。他无奈只得年年到重庆向‘教育部’请求资助,但‘乞讨’所得无几,很快地就会为通货膨胀所抵销。抗战后期物价上涨如脱缰之马,父亲每月薪金到手后如不立即去买油买米,则会迅速化为废纸一堆。食品愈来愈贵,我们的饭食也就愈来愈差。母亲吃得很少,身体日渐消瘦,后来几乎不成人形。
为了略微变换伙食花样,父亲在工作之余不得不学习蒸馒头、煮饭、做菜、腌菜和用橘皮做果酱等。家中实在无钱可用时,父亲只得到宜宾委托商行去当卖衣物,把派克钢笔、手表等‘贵重物品’都‘吃’掉了。父亲还常开玩笑地说:把这只表‘红烧’了吧!这件衣服可以‘清炖’吗?”
足见当时林家的困难程度,已经到了穷困潦倒的境地。然而不幸并未因此而停止,梁思成的弟弟梁思永不幸也患上了肺结核,“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由于经常照顾林徽因,梁思成已经有了丰富的护理经验,所以梁思成格外关注自己的这个小弟弟。梁思成在给梁思庄写信时曾提及梁思永的情况:三哥到此之后,原来还算不错,但今年二月间,亦大感冒,气管炎许久不好,突然转为肺病,来势异常凶猛,据医生说是所谓gallopingT.B.(奔马痨,一种肺病),好几次医生告诉critical(病情危急),尤其是旧历端阳那天,医生说anything may happen anytime(随时可发生意外)。形势异常危急,把我骇的手足无措。其实也因二嫂已病了一年,医疗看护方面都有了些经验,所以三哥占了这一点儿便宜。幸喜天不绝人,竟度过了这难关,至六月中竟渐渐恢复常轨……
因病躺在**许久的林徽因站起身子,望着窗外的嫩黄景色,露出了苦涩的笑容。虽然日本人端着尖刀走进了中国的国土之上,刺刀刺入中国人的身躯,林徽因也并未因此而退缩。
1942年,梁思成受国立编译馆委托,重新编写《中国建筑史》。这是林徽因长久以来的夙愿。得知此消息后,林徽因开始疯狂地为梁思成收集建筑资料,想帮梁思成尽快完成任务。梁思成一家逃到李庄避难时,大量资料被烧毁,林徽因看都没看损失的大半财产,却眼泪汪汪地看着数以万计的照片、记录的草纸。
虽然林徽因一直以一个女强人的模样出现在众人眼前,就好像她不会伤心、不会受伤,可是面对自己辛辛苦苦收集来的资料,她还是忍不住哭出了声,虽然只是呜咽,却仍然牵动了梁思成的心。为了保护这些珍贵资料,梁思成甚至将一个月的家用花在天津英租界的英资银行,给这些资料租了个地下保险库,原本以为会万无一失,哪知1939年夏天,天津遭遇了百年难遇的大暴雨,城市瞬间被洪水颠覆,雨水浸入千家万户,也包括那个地下保险库。所有的资料顷刻间被销毁!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对林徽因和梁思成而言是沉重一击,但是在林徽因的鼓励下,两人并没有放弃。为了防止剩余的资料被破坏,梁思成决定加快撰写《中国建筑史》,他联合刘郭桢、莫宗江、刘致平、陈明达等几位同志共同协商、着手整理营造社几年的调查成果,为新书做准备。
无数个漆黑的夜晚,破旧的打字机,林徽因和梁思成轮番在这台打字机上进行编写、修改和校正,终于打印出了《中国建筑史》。
梁思成曾经说过:“内子林徽因在本书上为我分担的工作除结论外,自开始至脱稿,以后数次的增修删改,在照片之摄制及选择,图版之分配上,我实指不出彼此分工区域,最后更校读增削。所以至少说她便是这书一半的著者才对。”在林徽因的心中,没有什么比怀揣梦想更重要,也正是这个梦想,支持着她在病重时爬起来修改草稿、整理资料,让自己在有限的生命里充分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