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林徽因和徐志摩等人的戏剧《齐德拉》完美落幕,可却又一次将两人推向了风口浪尖。
节目落幕之后,徐志摩感觉自己仿佛又回到了伦敦,那个时候他和林徽因旁若无人地肆意交谈,有时根本不用太多的言语,一个抬手,一个眼神,就可以知道彼此的心中在想什么。在这个舞台上,似乎只有徐志摩和最初的林徽因,只有齐德拉和玛达那。徐志摩用力地嘶吼,大声地喧嚣,他早已忘记了舞台,忘记了台下的观众,他那炽热的眼神仿佛要将眼前的可人儿燃烧。
林徽因也沉浸在了诗句中,她已经变成了齐德拉,那个敢爱敢恨、敢于抛弃世俗眼光的公主,面对眼前这个最初给予她悸动的人,她有些沉沦……
等到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的时候,两人才如梦初醒,停止了与对方的深深凝望,之后略带尴尬地朝着观众们谢幕,匆匆回到幕后。
话剧的演出非常成功,演出结束之后,泰戈尔欣慰地走上台,拍着林徽因的肩膀说:“马尼浦王的女儿,你的美丽和智慧不是借来的,是爱神早已给你的馈赠,不只是让你拥有一天,一年,而是伴随你终生,你因此而放射出光辉。”
此时的梁家人的脸色已经有些铁青,对于林徽因和徐志摩的往事,梁家人多少知道一些,当他们看到两个人在台上忘情地演出的时候,内心就更是有些不悦了,尤其是梁思成,面对即将和自己牵手走过一生的伴侣,居然和别的男人深情对望,他感到生气和窘迫。
虽然没过多久梁思成就忘记了这件不愉快的事,可梁家人却没那么容易释怀,即使是一直都非常喜欢林徽因的梁启超都有些磨不开面子了,刚正律己的李夫人就更不用说了。据说李夫人当时非常生气地回到家中,一直到离世都没真正从心底接受林徽因。
转眼间,就到了泰戈尔离开中国的时间了,他前后一共做了九次演讲,每次都在学生中间引起强烈的反响。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一篇小小的言论竟然提前结束了他的中国之行:
“今日为东西文化发达及相互借重之时,我们至少要有批判之眼光。百余年前,即有西洋文化物质文明侵入东方,延至近今,实有评判之必要。余要声明的是,余非反对物质文明及科学文明,不过余以为科学是附丽于人生的,非人生为科学的。人的生活,要与物质文明同时发达,不能任物质文明超过人生。欧战之结果,号称高尚无匹之西洋文明,亦露无数之缺点。我们利用此种绝好机会,可以评判东方精神文明与西方物质文明,何者可去,何者可存。再就此以溯及东西方文化接触之历史,很觉其中残苦之缺点。文化是求真理,乃西洋文化来侵入东方,完全带有特种的意味,当英国文化传入印度,即用以达其侵略之目的。吾人如此,亟宜一评判其是否。”
部分青年强烈批判了泰戈尔的这篇文章,甚至有人说他是精神至上主义辩护,对中国现在的困境没有一点儿帮助,说他是个反动派。泰戈尔觉得自尊心被人侮辱和践踏,于是决定结束自己的访华行程,回到印度。
当喧嚣的生活逐渐变得平静之后,林徽因也从梁家人的反应中知道有些东西又不一样了。梁思成的不满,徐志摩的眼神将她深深地压在五指山下,她感到自己透不过气来。好不容易才将自己从这漩涡之中拖拉出来,她开始重新审视着自己和梁思成、徐志摩三个人之间的关系,她知道,一定要做出决定了。
5月17日,夜幕即将降临,林徽因将徐志摩单独约了出来,月亮似银盘挂在夜空,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热闹的胡同变得静悄悄的,一句说出来的离别扑灭了徐志摩的满腔热情。不一会儿,空****的胡同里就只剩下徐志摩一个人在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