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迁校,定址珞珈山(1 / 1)

1928年7月,南京国民政府大学院(教育部)决定改建武昌中山大学(原武昌高师)为国立武汉大学,大学院院长蔡元培任命李四光、王星拱、叶雅各、张难先、石瑛等人组成“国立武汉大学”新校舍建筑筹备委员会,李四光为委员长,农学家叶雅各为秘书,负责筹备和建筑新校舍。

1929年,李四光的好友王世杰正式出任国立武汉大学校长,他在就任演讲中说:“武汉大学不办则已,要办就要办成一所有崇高理想的一流水准的大学。”他提出要把武汉大学办成一所拥有“文、法、理、工、农、医”六大学院的综合性大学,规模要达到万人以上。这在当时是一个极其宏伟的理想。

李四光投入了紧张的选址工作中。他和叶雅各带着干粮,骑着毛驴一次次地出城选址。1928年10月,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当他们来到武昌郊区东湖罗家山一带时,李四光立刻看到了若干年后的美景!他激动地从毛驴上跳了下来,一遍一遍地说:“没有比这更合适的校址了!没有比这更漂亮的地方了!”

罗家山过去是坟山,主人姓罗,故名罗家山。此时,周遭尽皆荒山野岭,一片凄凉。后来,受命为文学院院长的闻一多给平庸俗气的罗家山换了一个韵味无穷的名字,此即一直延续至今的“珞珈山”。

选址定下来后,民间立刻响起很大的反对声,很多人到省政府请愿,说“祖坟山不能建大学”。最激烈的时候,老百姓扬言要挖王世杰的祖坟。但王世杰、李四光认为这个地方如果不建大学就愧对后人,尤其是王世杰,他冒着风险,力排众议,果断派学生把路边的坟一夜之间全部迁掉。最终,经过李四光、王世杰等人的斡旋捭阖,此事得以圆满解决。

之后,李四光亲赴上海,请来国际一流建筑师凯尔斯,担任新校园建筑规划总设计师。凯尔斯精通中西建筑,为清华大学做过设计,时年58岁。他敬畏这座山,每天在山上不停地转,有时会静默地站在某处,一站就是几个小时。半年后,凯尔斯拿出规划设计图。原本,罗家山土薄缺水,不适合民居。凯尔斯设计的建筑化腐朽为神奇,根据中国传统建筑的“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原则,并巧妙利用珞珈山地形,完成了非常优美宜居的武汉大学新校舍的设计。

李四光随即又请来湖南大学土木工程系缪恩钊教授做监理工程师。缪恩钊毕业于清华土木系,留学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是一位优秀的青年建筑专家,一流的监理工程师。委员会选定驰名全国的大公司汉协盛、上海六合、袁瑞泰、永茂隆等营造厂负责承建。

十年辛苦不寻常,在众多精英人士的鼎力配合下,文学院、法学院两座独特的骰形广厦,理学院和工学院两大片中西合璧建筑楼群傲然而生,造型风格各具特色,在国内高校独树一帜。学生宿舍樱园老斋舍依山就势,巧手天成;学生食堂、小礼堂与俱乐部秀外慧中,特别是老图书馆,古朴典雅居群楼中央,扼校舍至高,俨然一座惠泽天地的科学殿堂。

与此同时,由叶雅各负责引进种子,王世杰亲自带领师生从东门口到珞珈山一路拼命造林,半年内即植树50万株,校园绿化林基本成型,这才有了今天武大的树木葱茏。

武大从武昌东厂口迁至珞珈山。开学典礼上,王世杰动情地说道:“十二年前,我和李四光在回国途中曾经设想,要在一个有山有水的地方建设一所大学,今天,这个愿望实现了!”

武大校长任后,王世杰还担任过国民政府教育部长、宣传部长、外交部长等职,但他临终前嘱咐子女,其墓碑上只保留‘前国立武汉大学校长’一职,可见其对武大的情有独钟。珞珈山,是他最后日子里,一个撒手尘寰都解不开的结。

从古老的风水学来讲,武大同样是建筑史上的杰作。它紧紧地扣住了风水学中的四个要点:觅龙、察沙、观水、点穴,而这四点,每个都和环境有关。觅龙指建筑要有山而依,但不要建到山顶上;察沙指建筑不要把旁边的“左青龙、右白虎”遮挡住;观水指不要破坏地与水的联系及水的形态;点穴指要在合适位置,不能太霸道,也不能太委屈,勿邪求正。

李四光选的这个穴位在狮子山,位于珞珈山和洪山之间,珞珈山是左青龙,洪山是右白虎,南望山是左青龙外山,蛇山是右白虎外山。它坐在狮子山上面,正前方一块高地是前岸山,后面的华师桂子山是后岸山,朝山是九峰山。它以水龙作为龙脉,这个龙脉是发源于昆仑山的汉江,堪称大气磅礴,街道口的排放水则是它的水口。凡此种种,鲜明地显示出李四光雄厚的中华传统文化根基。

事实上,中国古代的建筑极少是建筑师设计的,大多都是文人,文化在中国建筑中不仅是先导,更是灵魂!今天,如果要评选武汉最好的老房子,在太多人的心目中,非武大建筑群莫属。这里,充满了李四光逻辑思维、国学底蕴以及浪漫思想的三重交响!2003年11月29日,李四光与王世杰的塑像在武汉大学隆重揭幕。

斯时,李四光身兼三职:中研院地质所所长、北大教授、武大“建委会”委员长。他不知疲倦,又平易近人,每次到校,总是愉快地接受王世杰的邀请,利用晚上在理学院的阶梯教室向师生做学术演讲。他的报告题材很广,大多取自其研究课题:《庐山冰川问题》《东亚恐慌中中国煤铁供应问题》等,他的演说从来都是言之有物,更兼忧国忧民之情。

这是李四光某次演说中的内容,“抚顺的烟煤,其产量很多,煤质亦佳”,而“日下全区煤田,全在日人势力控制之下”,“中国蕴藏百分之九十以上之采取权,完全操诸日人之手”。他大声疾呼:“国人早日醒悟,急起图之!”李四光的每次讲演,都极受欢迎,教室内外挤满了人。

从到任之日起,直到十余幢建筑全部落成,李四光方才卸任,给人们留下了一栋栋流光溢彩的古典建筑、一座座金碧辉煌的玉阁黉宫,这中西合璧的完美杰作,像一幅绝美画卷,镶嵌在葱茏叠翠的珞珈山麓,如今大都成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