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一生中并不把追求功名利禄、建立“事功”放在第一位,因为这不是“圣人”的主要任务。“圣人”使命是什么?追求道德修养人格的完善,并且把自己所学一点一滴教给众人,让“人人心中有定盘针”。
早在当官忙于事功,平定叛乱之时,王阳明就忙中偷闲,向别人“传道,授业,解惑”。等到正德十六年九月平定宁王朱宸濠叛乱之后,王阳明回到家乡余姚,决心“好将吾道从吾党,归把渔竿东海湾”,要好好传授弟子,从此也开始了他讲学的昌盛阶段。
一开始讲学,就得到了钱德洪、王畿、王艮等众多弟子的真诚拥戴,求学者可谓风起云涌、震动朝野,其声势如同旋风一般,席卷山村遍野、皇城京都。
只不过“万事开头难”,阳明之说马上就遭到了上到朝廷、下到一些腐儒的反对。
御史程启充、给事毛玉、首辅杨廷和上书称:“王阳明的理论都是伪学,与官方哲学格格不入,应该予以取缔。”
此时,王阳明的弟子陆澄正担任刑部主事,他也准备上奏皇帝,为恩师讨回清白,却遭到了王阳明的阻止。
王阳明微捋着胡须,从容不迫地对陆澄说:“今天下讲学之风盛行,此乃大势所趋,而反对我讲学的,必是怨恨我的人,他们空发言论,就是要引起我的愤恨,使我卷入政治斗争中。而我却偏不予理睬他们,有一天谣言终会灭亡,他们有一天也会不欢而散。”
陆澄听得将信将疑,却也只有按照恩师的意思,按兵不动。
果然不出王阳明所料,不到几个月,反对王阳明学说的人就不攻自破、消声匿迹。而王阳明教学不但没有停止,听讲的人反而越来越多。
这其中弟子王艮的作用不容忽视。
《年谱》记载,王阳明居越讲学时期,王艮在会稽“侍阳明朝夕”。王艮见阳明的学说不能被世人广泛接受,就感叹说:“风力不能远行,是弟子我的罪过啊!”
于是,他辞别了恩师,打着“团结山林隐逸,开导市井蒙愚,同天下为善”的旗号,坐着小木车开始周游天下。凡所到之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通俗易懂的言语讲解王阳明学说的精髓。
而各地的百姓更是热情倍至,到处奔走相告,嘴里说的、心里念的几乎都是“王阳明”。王艮讲学的成功,无疑给王阳明学说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和巨大的鼓舞。
明嘉靖三年(1524年),王阳明在越居住有二年了。他已由二年前父丧的悲痛中解脱出来,病情也有好转,便受郡守南大吉之邀,在稽山书院开始讲学。此次讲学将王阳明心学的传播推向了一个新的**。
一听说王阳明在稽山书院开讲,无数的文人志士从天南海北,不顾长途跋涉,千里迢迢地赶来。萧璆、杨汝荣、杨绍芳等人来自湖广,杨仕鸣、薛宗堂、黄梦显等人来自广东,王艮、孟源、周冲等人来自直隶,甚至连海宁年近八十古稀的诗翁董法也拄着拐杖,抱着诗卷三步一歇地赶来了。
一时之间四方学者环先生之室而居,每一个僧舍常住十人之多。夜里没有足够的床铺,只好轮番睡觉。可想而知来听讲的人多到了什么程度。
每天王阳明开始讲课时,整间房子被人围得水泄不通,有的人实在没有立足之地,只好金鸡独立,单脚站着听,后来听入了迷,以至于忘了疲倦。
就这样春夏秋冬、月无虚日,送走了一批,又有一批紧随而来。听完王阳明的讲学,蒙昧的人悟出真知,迷茫的人顿时清醒。这种盛况,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是罕见的。
面对如此众多的弟子,王阳明怎样才能一一传教,答疑解惑呢?
“士之初至者,先令高等弟子教之,而后与之语。”每次新来的人,先由钱德洪、王畿这样的高足弟子传授入门之学,等到略有精通,再由王阳明亲自传授。这样一来,教学的效率大增,受教的人更多了。
这一年八月中秋,月白如洗,王艮等弟子与恩师共度中秋。
于是,王阳明与众弟子在天泉桥上摆上酒宴。酒过半酣,王阳明让弟子做歌诗助兴。于是,众弟子纷纷踊跃参加,比试开了。会箫的人箫声悠扬动听,会琴的人手指纤细拨动,有的人在琴箫的伴奏下放声而歌,场面异常热烈。
王阳明见大家兴致盎然,自己亦任性忘情,与众人同歌载舞。仕途多年,似乎每次建立事功后王阳明也没有这么高兴过。这一天,是王阳明有生以来最惬意的一天。他望着手舞足蹈的弟子,突然生起了一种无与伦比的满足感,随口而作诗云:
处处中秋比月明,不知何处得群英。
须怜绝学经千载,莫负男儿过一生。
影响尚疑朱仲晦,支离羞成郑康成。
短短几句,教书育人、修身养性而带来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嘉靖四年十月间,在王艮等弟子的努力下,阳明书院在越城建成了。从遭人反对到书院的建成,阳明心学的传播向前走了巨大的一步。
阳明书院为天下的学子求学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成为阳明学派传道授业的重要场所,经常举办一些讲会活动。为此,王阳明还专门制定了讲会的条约,要求主讲人学术地位平等,争论自由民主,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发言,讲完后别人也可以站起来反驳。这无疑为每一个人提供了畅所欲言的机会。
弟子王畿、钱德洪等也是非常憎恨科举制度,怨恨它让一批真正有才华的人名落孙山,而榜上有名的多是只会背八股条文的迂士。他们就决定不参加科举考试,不去做官,还在山坡上修了一个别致的小亭,取名为“远俗亭”,意思要与那些假学者彻底决裂、决不同流合污。
王阳明知道后,并没有赞扬他们的做法,而是教导他们说:“吾非以一第为子荣也。顾吾之学,疑俗者半,子云京师,可以发明耳。”意思是说,并非科举就是为了当官,我的学说,怀疑相信的人各一半,你们去了京师,还可以到处讲授啊!
其实,这只是王阳明让他们去考学的借口,在王阳明心中有更大的人生哲学,这就是要以学术和教育来救国的愿望,“仆诚赖天之灵,偶有见于良知之学,以为必有此而后天下可得而治”,他叫弟子去参加科举考试,只有考上了才能当官,才有权力去救国救民,否则一介书生,又哪有本事让天下人信你、听你呢?
至于科举的腐败,光靠口头的抨击也不行,只有自己位高权重,才有能力去改良它!这才叫忍辱负重、志向远大。
当弟子明白了王阳明的意图,更是对恩师敬佩不已。
从正德十六年九月到嘉靖六年九月,王阳明专门从事教育整整六年。“花开花落,春去春回”,王阳明将自身的所悟所感点点滴滴传授给弟子。直到嘉靖六年九月,广西少数民族叛乱,王阳明才不得不停止教学,以残喘之躯带兵上阵,再一次充当了拯救明王朝危机的救火队长。
在这六年的时间里,王阳明培养了一大批才学卓越的弟子,如浙中的钱德洪、王畿、陆澄、黄宗明;江右的邹守益、欧阳德、陈九川、何廷仁;北方的大吉;南中的黄省曾;楚中的林信;泰州的王艮等,这些人后来成为阳明学派支系的开创人物,对于阳明学说的传播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在此期间,王阳明还写了许多篇著作传世,如《传习录》由原三卷增至五卷,《文录》四篇刊行,多篇理论著作如《稽山书院尊经阁经》《亲民堂记》等也广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