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国学流变与传统价值观(1 / 1)

(陈来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年版,13.1万字)

△全书共4个部分:中华文明的哲学基础:关联宇宙、一气充塞、阴阳互补、变化生生、自然天理、天人合一;中华文明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国学流变简说;近代“国学”的发生与演变。

〇轴心时代中华文明形成的基本价值成为主导中华文明后来发展的核心价值。经过轴心时代以后两千年的发展,中华文明明确地形成了自己的价值偏好,举其大者有四:责任先于自由,义务先于权利,社群高于个人,和谐高于冲突。

〇“儒家思想与当代社会”:儒家文化;儒家的治国理政思想;儒家的人生观;儒学与当代中国。

〇变化生生。“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〇张载的《西铭》主张,天地的**生成了世界,赋予了人的身体和本性,所有人都是天地生育的子女,不仅如此,万物和人类一样,也是天地所生。

〇中华文明的“礼”是以“敬让他人”为其精神,以“温良恭俭让”为其态度,以对行为举止的全面礼仪化修饰与约束为其目的的文明体系。

〇“仁”是温厚慈爱,“义”是坚持道义,“礼”是守礼敬让,“智”是明智能辨,“信”是恪守承诺和信仰。

〇在西方文化里有一种冲突意识,总是想用自己的力量,以自我为中心,克服非我、宰制他者、占有别人。因此,在西方历史上宗教战争非常残酷,在中国则没有出现过这样的宗教战争。

〇李光耀说,新加坡的“亚洲价值”,主要是指东亚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价值体现。被概括为五大原则:[1]社会与国家比个人重要;[2]国家之本在于家庭;[3]国家要尊重个人;[4]和谐比冲突有利于维护秩序;[5]宗教间应互补、和平共处。

〇富而不骄,强而好礼,是中华文明崇尚的德行。

〇总体上说,宋以来的中国传统学术体系,以经学为核心,以史学为基础,以子学为义理,以文学为辞章。

〇中华文明与中国文化的基本特点:[1]中华文明的基本特征:广大悠久、一统多元;[2]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刚健不息、厚德载物;[3]中国文化的基本价值:崇仁贵和、尚德利群;[4]中华文明的世界理想:协和万邦、世界大同。

〇国学,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简称。“中国传统学术”的外延要小于“中国传统文化”。

〇儒家的治国思想:以人为本、以民为本、以德治为本、以修身为本、以家庭为本。

(2017年8月17日下午阅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