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要把官德修炼作为从政之要(1 / 1)

领导的修炼 晓山 3993 字 1个月前

古人云:“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我们党一路走来,始终坚持德才兼备的干部路线,把官德摆在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位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领导干部官德,提出好干部标准,突出干部要“以德为先”,多次强调:“什么样的人该用,什么样的人重用,都要把德放在首位。”坚持以德为先,就是要求领导干部要把加强官德修炼作为为官从政之要。

一、人无德不立,官无德不为,德是做人做事做官的根本要求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来强调“厚德载物”,始终把立德作为做人、做事、做官之根本。新时代,领导干部加强官德修炼尤为重要,事关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影响整个社会的道德风气、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的环境,是个人成长、为官从政、国家兴旺的基础和前提。

德是立身之本,是领导干部成长成才的重要因素。道德属于社会意识形态,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动规范的总和,对人们的言行举止起着重要的约束作用,是做好人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众,是干部成长成才的重要因素。”修身为本,明德为务。古往今来,为官从政者都十分重视道德修养,把道德修养作为立身之本。《大学》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人有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之说,立德居于首位。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顽强发展,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有着一脉相承的中华民族道德追求。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带头践行真善美、贬斥假丑恶,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不仅能对社会良好风尚的形成起着重要推动作用,更是个人成长成才的前提。德不配位,必有灾殃。许多领导干部出问题都是由于官德不正、不忠不实。领导干部是党和人民事业的骨干,一旦失德,就会走向腐败。所以,我们经常说有德有才是上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无德有才是毒品;有德有才大力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无德有才、无德无才坚决不用。

德是干事之需,是领导干部忠于职守的基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全党同志要强化党的意识,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做到忠诚于组织,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德是每个人做好事的前提,官德是干部忠于职守、履职尽责的基本要求。为官从政,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天经地义,否则就是虚食重禄、尸位素餐,就是最大的失职,更是最大的失德。领导干部只有不断加强官德修炼,才能不断增强干事创业的责任感、使命感,做到忠于职守、履职尽责、勇于担当、甘于奉献。有德才有干事创业的责任感。官德作为官员的职业规范,决定着官员的职业操守和职责意识;有德才有职业操守,才有责任心,才有责任意识。有德才有干事创业的使命感。使命感是对事业敬畏的具体表现,更是官德的具体体现。有官德才会忠于党和人民事业,才能真正为党和人民敢作敢为、甘于奉献。党和人民把领导干部放到重要岗位上,既是对领导干部的信任,更是赋予其使命。领导干部肩负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就要始终做到只要有利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该做的事顶着压力也要干,该负的责冒着风险也要担,不管面临什么艰难险阻,不管遇到什么大风大浪,都要坚守共产党人乐于奉献的精神追求,都要展现共产党人敢于担当的政治品格,都要承担共产党人为人民大众谋幸福的政治责任。奉献不易,持续奉献更难。要把职业当事业,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甘愿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牺牲一切。

德是从政之基,是领导干部行稳致远的内在要求。官德不仅体现职业操守,还体现为官从政的纪律意识、底线思维、党性修养等,是领导干部行得稳走得远的内在要求。领导干部只有修好官德,才能做到严用权、能律己、服众人,筑牢从政之基。有德才能严律己。自律是在没有外人监督的情况下,自觉地遵循法纪、自我约束,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人格力量和道德情操。领导干部有官德,就能加强道德自律,坚守道德底线,牢记“堤溃蚁穴,气泄针芒”的古训,坚持从小事小节上加强修养,在一点一滴中完善自己,严以修身、明心正道、防微杜渐,时刻保持人民公仆本色;就能做到慎独慎初慎微慎欲,培养和强化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意识和能力,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就能管好自己的生活圈、交往圈、娱乐圈,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更能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增强拒腐防变的免疫力。有德才能严用权。有道德的人最有纪律意识。领导干部加强官德修炼,有利于把好权力的道德杠杆,做到严以用权,坚持权为民所用,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努力办好各项民生事业;有利于树牢法纪意识,坚持法纪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特权,给权力运行划红线、布雷区,对权力常怀敬畏之心、戒惧之意,绝不做“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的事;有利于带头彻底摒除“以权谋私”的错误思想,把权力当责任,对党负责,对国家和人民负责,心底无私、秉公办事,公平、公正、公道正派。有德才能服众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领导干部是人民群众的模范和榜样,如果官德不好就容易带坏整个社会的道德风气。领导干部只有加强官德修炼,严格约束自己的操守和行为,做到“遵纪守法、不碰底线”,敬畏人民、敬畏规矩、敬畏权力,不踩“红线”、不闯“禁区”,才能为整个社会道德建设作表率,才能为营造优良的社会道德风尚做示范,才能推动整个社会道德风尚越来越好。

二、德乃官之本,为官先修德,官德修炼重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官德是官员必须恪守的职业道德和保持的政治操守,在道德建设中处于先导位置。官员首先是人,要做好官首先必须做好人。领导干部除了必须具备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外,更应注重政治品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政德。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立政德,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政德即官德,领导干部加强官德修炼,必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明大德重在“铸牢理想信念、锤炼坚强党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明大德,就是要铸牢理想信念、锤炼坚强党性,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面前立场坚定,这是领导干部首先要修好的‘大德’。”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最大的德莫过于对党绝对忠诚,始终忠诚于党的信仰、忠诚于党的组织、忠诚于党的事业。这是领导干部最重要的政治品德。始终筑牢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革命理想高于天。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这始终是领导干部安身立命之本。必须带头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自觉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保持对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的清醒认知和执着追求。必须把理想信念融入具体工作,坚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坚持勤奋工作、廉洁奉公,增强实现理想的坚定信念和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为理想信念而奋不顾身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不断锤炼党性,忠于党忠于人民。党性是一个政党固有的本性,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体现了党员对党绝对忠诚的品质。领导干部来自组织,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绝对忠诚于党,做到“两个维护”,是新时代领导干部坚强党性的具体体现,是最高的政治原则和最根本的政治纪律。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前面,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做到思想上高度信赖核心、情感上衷心爱戴核心、政治上坚决拥护核心、组织上坚决维护核心、行动上坚决紧跟核心。要把做到“两个维护”切实落实到具体行动上,体现在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行动上,体现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实效上,体现在日常言行上,不论在什么地方、在哪个岗位上工作,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令行禁止。要为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履职尽责、勤政务实,自觉做到为党工作、为民服务,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成一行;英勇无畏、敢于担当,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锲而不舍、狠抓落实,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一锤接着敲、一件一件干到底。

守公德重点就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守公德,就是要强化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恪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自觉践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承诺,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对领导干部来说,重在恪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要“用权如衡、唯公唯平”。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用权唯公。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具有公共属性,绝不能公权私用,行使权力都必须为党工作、为民服务,用于实现国家和民族的公共利益、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全社会的公共事务。用权为公,体现出一种思想作风、人格力量和政治品德,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用权公平公正,说话、做事才会有底气,做人才会有正气,才能得到干部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否则,就会失去公信力、公德心。要珍惜权力。任用是最大的信任。领导干部被组织和人民放在领导岗位,就要珍惜这份信任,时刻以人民利益为重,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珍惜每一次为民用权、为民谋利的机会,爱岗敬业、只争朝夕、埋头苦干,做到“在岗一分钟,战斗六十秒”。要敬畏权力。清楚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是神圣的,要有敬畏之心,有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谨慎,保持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的约束,做到公道正派、用权公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这样才能对得起人民赋予的权力。要慎用权力。负责地行使权力,慎言慎行,无论是决策、管理,还是指挥、协调,都要慎之又慎、三思而行;不论职务多高、资历多深、贡献多大,都坚持“法定职权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谨记权本法授、权依法使,把握好尺度、拿捏好分寸,自觉恪守权力边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我们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领导干部无论职务高低、权力大小,都是人民的公仆,所掌握的都是公权力,只能用于为人民服务。这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公德。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不动摇,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改善群众生活、维护群众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当作大事要事,实实在在帮群众解难题、为群众增福祉、让群众享公平,让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要坚持人民利益无小事,把为民服务体现在解决好每一件涉及人民利益的小事中。要把人民群众作为最大的“靠山”,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把人民作为推动工作的力量源泉,充分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充分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要践行群众路线,坚持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回应人民群众的期待。要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有了人民群众这座最大的“靠山”,我们将无往而不胜。

严私德重在“严格操守、规范言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严私德,就是要严格约束自己的操守和行为。所有党员、干部都要戒贪止欲、克己奉公,切实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造福于人民。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对于领导干部来说,严私德重点就是管好自己、管好家人。始终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前面,管好自己。要坚持品德操守,严以律己。涵养道德操守,锤炼品质修养,坚守精神追求,多积尺寸之功,从小事小节做起,见贤而思齐,处理好公和私、义和利、是和非、正和邪、苦和乐的关系,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要严守纪律规矩,心中有戒。纪律规矩是每个党员干部的戒尺,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强化底线思维,增强戒惧之心、纪律意识,自觉尊崇党章,严守党纪党规,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越界、不越轨、不越线。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管好家人。必须时刻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和身边的人。要注重家庭,涵养家国情怀,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继承发扬优秀的家文化,认识并发挥好家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建设幸福、和睦的家庭,让每个人、每个家庭都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作出贡献。要注重家教,加强对家庭成员的品德教育,引导家庭成员特别是下一代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充分发挥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作用,担负起教育后代的责任,把美好的道德观念从小传递,引导孩子有做人的气节和骨气,形成美好心灵,健康成长,长大后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要注重家风,把清廉家风作为重点,算好人生政治账、经济账、名誉账、家庭账、亲情账、自由账、健康账,做到廉以修身、廉以持家,培育良好家风,教育督促亲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走正道,把家庭建设成为廉洁自律的港湾,以好家风涵养好作风,带动社会风气整体向好。要注重管好身边人,擦亮眼睛,铁面无私,坚持严管就是厚爱,加强对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与约束,决不允许以权谋私,决不允许搞特权,做到“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以公济私”。

三、官德不是与生俱来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修炼,做到勤学、善思、力践

苏格拉底曾说过,“智慧即道德,道德不是天生的,教人道德就是教人智慧”。官德作为道德范畴,也不是天生的一成不变的,而是通过后天学习和实践锻炼不断修炼完善的。新时代领导干部加强官德修炼,有不同的路径方法,其中学习、反思、实践尤为重要。

勤于学习,学以明德。古人云,“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明识,非学无以立德”。领导干部要“领而导之”,带头修炼道德操守,提升官德境界,最好的途径就是加强学习。必须通过读书学习改造思想、修炼官德。要加强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特别是要持续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掌握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要深入学习党内政治文化。认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牢固树立“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自觉抵制、坚决破除关系学、厚黑学、官场术、潜规则等封建糟粕以及“圈子”文化、“族群”意识等庸俗腐朽思想,不忘初心,坚守正道,为正以德,正心修身。要认真学习先进典型。向革命和战争时期的张思德、邱少云、刘胡兰等英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的焦裕禄、孔繁森、杨善洲等榜样,新时期的张富清、朱有勇、黄文秀等楷模学习,学习他们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学习他们心系群众、为民尽责的公仆情怀,学习他们自强不息、砥砺前行的奋斗精神,学习他们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家国情怀,学习他们克己奉公、清正廉洁的崇高品格,争做崇高道德的践行者、文明风尚的维护者、美好生活的创造者。

善于反思,思以正德。“吾日三省吾身”,“静坐常思己过”。所谓“反思”,即反观行为,提升智慧。善于反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儒家文化的精髓,也是修身正德的重要途径。一个人的反思意识越强,纠正错误、明辨是非的能力就会越强,也就能够对事物的真假、善恶、美丑作出精准的判断,也就必然会遵循道德伦理,恪守道德底线。领导干部修身正德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反思的过程,通过自我反省、自我解剖、自我审视,在反思中正确地认识自我,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有所用。要在反思中修正政治品德。时常对照党章党规、历史现实进行反思,对照检查自己的不足,特别是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党性修养、纪律规矩等方面的不足,坚持防微杜渐、警钟长鸣,保持清醒、筑牢防线,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讲政治、重品德,知敬畏、受警醒,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真正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要在反思中修正职业道德。坚持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经常反思想问题、做决策、干工作是否科学有效、顺乎民意、切实可行,从而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反思自己是否履职尽责、忠于职守,把岗位当事业,把工作当快乐,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要反思自己是否聚焦主业主责按角色办事,学会适应不同的工作岗位,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出色、做精彩。要在反思中修正社会公德。要反思日常工作中是否敬重人民、敬畏人民,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心存敬畏、心存感恩、心存歉疚,珍惜民力、关怀民意;反思是否坚持群众路线,相信人民、依靠人民,做决策、办事情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反思是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做到联系人民、服务人民,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在反思中修炼家庭美德。反思家庭建设中是否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充分汲取传统优良家风和红色家风中孕育的精华,并将其作为励志勉学的精神食粮、修身处世的道德标准、为官从政的坚挺脊梁,形成优良的家训家规、家教家风,做到带头治家、廉洁齐家。要在反思中修炼个人私德。经常审视反思自我的人格和“官德”,查找并正视存在的问题,及时修正错误、自我提高。要反思自己的生活习惯是否放纵恣肆、觥筹交错、灯红酒绿;反思朋友交往是否“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做到有节有度、正派健康。

加强实践,行以修德。“实践是成就事业的磨刀石,也是提升修养的练兵场。”道德修炼具有强烈的实践性。一个人只有把自己认定的、纯正的道德意识、道德感情付诸实践,变成道德行为,加强道德修养才能具有真正的意义;反之,坐而论道,即使道德意识、道德感情再好,只能是纸上谈兵,加强道德修养就会成为一句空话。领导干部必须将官德修炼融入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要在实践中提升道德修养。实践是检验道德规范的唯一标准,也是提升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通过实践,进一步认识世界、把握世界的善恶现象,不断校正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进而规范自己的行为、提升自己的修养。领导干部必须结合实际,突出问题导向,明白想什么、做什么、怎么做,通过实际行动更加清醒地认识自我、把握自我,坚持价值准则、价值要求和价值操守,锤炼良好的道德品格。要在实践中严守道德规范。道德作为一种社会规范,是适应实践发展、调节社会关系需要而产生的,引导、规范着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做人做事的底线。领导干部要在实践中始终严守道德规范,自觉用道德来规范一言一行,做到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在实践中形成道德自觉、提升道德修养。要在实践中严考干部政德。把政德纳入干部选育用管全过程,教育培训强化政治素质,考核考察注重政治表现,选拔任用突出政治标准,监督管理坚持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前面,激励领导干部进一步加强政德修炼、提升政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