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风就是雨,比喻入耳即当真、跟着瞎咋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党员、干部耳朵根子不要软,不要听风就是雨。”现实中,有的领导干部毫无主见,听到什么信什么,别人说东他就东、说西他就西,亦步亦趋;有的立场不坚定,很容易被风言风语牵着鼻子走,轻易改变自己的主张或已作出的决定;有的唯恐天下不乱,兴风作浪,推波助澜,使“小风”变成“暴雨”;等等。刮风未必会下雨。领导干部手握“公器”,如果听风就是雨,很容易造成权力被滥用、乱用或被利用,其危害不言而喻。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口耳相传的信息在传递过程中或多或少会被加工,信息失真在所难免,且不可一味相信。听到的不如看到的,看到的不如经历到的。物质决定意识,实践决定认识。领导干部一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百闻不如一见。这个成语来源于《汉书·赵充国传》,说的是西汉宣帝时期,羌人侵入边界,攻城夺地,烧杀抢掠。曾在边界和羌人打过几十年交道的76岁老将赵充国,自告奋勇领兵前去拒敌。宣帝问他要派多少兵马,他说:“听别人讲一百次,不如亲眼一见。我愿意亲自到那里去看看,然后确定攻守计划,画好作战地图,再向陛下上奏。”经宣帝同意,赵充国带领一队人马出发,渡过黄河遇到羌人的小股军队,活捉了不少俘虏,从俘虏口中得知敌人内部的情况,然后制定出屯兵把守、整治边境、分化瓦解羌人的策略,上奏宣帝。不久,朝廷就派兵平定了羌人的侵扰,安定了西北边疆。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听一百次,也不如亲自看一次,凡事要调查研究才能下结论。领导干部作决策一定不能“以耳代目”,草率行事,否则,很容易研判有误、工作失误、事业贻误。
百见不如一践。“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耳闻会有假,目睹亦会有伪。“见”固然比“闻”相对可靠,但有的时候,我们的亲眼所见也可能只是表象,一些深层次的、规律性的东西不能一下子看出来,不一定能完全反映最真实的情况。事非经过不知难。要想知道梨的味道,就得亲自尝一口。要鉴别其虚实,最终要依靠实践。实践出真知,眼过千遍不如足踏一遍、手过一遍。
领导干部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把基层当作“大课堂”,把实践当作“大熔炉”,不能只坐在办公室里听汇报,看材料,干工作。要下去走一走,转一转,看一看,坚持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最终目的,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流言止于智者,事实胜于雄辩。荀子曾说:“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智者。”在真实情况面前,再华美的辞藻、再有力的辩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些闲话、传闻更是经不起检验。马克·吐温曾说:“当真相还在穿鞋的时候,谣言就已经跑遍半个地球了。”领导工作中难免会遇到各种流言,一定要始终以事实为依据,不为流言所扰。
事实是流言的“克星”。流言的力量不可小觑,古人总结出的“三人成虎”“无中生有”“妖言惑众”等俗语,反映的都是流言的破坏性。当今社会,信息传播途径之多样、速度之快,带来流言“满天飞”,往往让人真假莫辨、无所适从。尤其是有些信息的传播者,他们传播的内容是有指向、有靶向、有目的的。
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往往是流言喜欢的对象之一,若不警惕,就会成为流言“受害者”;如不留心,就容易被流言所迷惑、欺骗。鲁迅先生曾说,“墨写的谎言盖不住血写的事实。”真相面前,流言会不攻自破。领导干部面对和处理各种流言时,只要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真相为根本,就能“身正不怕影子斜”,不惧怕任何流言蜚语;就能分辨出流言中的“是”与“非”,从而择其“是”者而从之。
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鲁迅先生曾说:“流言本是畜类的武器,鬼蜮的手段,实在应该不信它。”面对满天飞的流言、谣言,领导干部必须保持理性,始终心明眼亮。要坚定理想信念,保持清醒头脑,提高对谣言的免疫力,让自己无懈可击,让理智走遍全程,让谣言无处遁形,坚决不做谣言“储藏器”。要始终坚守党的纪律,发扬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的精神,切忌不负责任地道听途说、捕风捉影地传播,坚决斩断谣言的传播途径,让真相走在谣言前面,坚决不做谣言“传声筒”。要敢于揭谣、主动辟谣,敢于揭露真相、澄清是非、以正视听,始终谨言慎行,守住为官做人的底线,任何时候都不乱说,坚决不做谣言“制造者”。
坚决抵制政治谣言。政治谣言作为一种政治现象,其内容往往涉及政治人物、政党以及国家,这些奇谈怪论的敏感性和一定的神秘感,往往容易猎获不少人的好奇心,甚至一些干部也为政治谣言所“奴役”。领导干部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不论何时、何地、何种情况都要勇于向政治谣言亮剑,对那些否定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的言论,对那些歪曲、丑化、否定党史、国史、人民军队史的言论,对那些歪曲、丑化、否定党的领袖和英雄模范人物的言论,要是非分明,坚守原则立场,旗帜鲜明地抵制和还击,永远做对党忠诚的卫士,决不能羞羞答答、含含糊糊,决不能“吃共产党的饭,砸共产党的锅”。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古人云,“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真正有定力的人,连魔鬼都拉不走,更何况只是一点风言风语。领导干部是党和人民事业的中流砥柱,必须始终保持强大定力,“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切不能随波逐流、左右摇摆、东倒西歪,做“两面人”“两面派”。
人当如高山,坚定挡风雨。“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一个人定力足,才能不随物流、不为境转,经得起挫折,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才能静亦定、动亦定,最终有所成就。领导干部的工作纷繁复杂,干事创业之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如果定力不足,立场飘忽、容易被左右,不仅自己徒增烦恼,工作也常常受到不良影响,对事业的发展也会造成损害。只有不信邪、不盲从,不为一事所惑,不为一言所扰,任你骤雨狂风,我自岿然不动,才能始终朝着党和人民事业的目标坚定不移向前进。
政治坚定必须放在首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在道路、方向、立场等重大原则问题上,旗帜要鲜明,态度要明确,不能有丝毫含糊”。政治定力是领导干部必须坚守的最根本的定力,它决定和影响着领导干部的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领导干部修炼定力,必须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特别是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善于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分析、解决问题;必须把增强政治定力摆在核心位置,提高政治鉴别力,增强政治敏锐性,始终站在政治高度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不妄动、不盲从,善于从政治上分辨是非,廓清思想迷雾,排除各种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