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与叶赫那拉(1 / 1)

长白山地区与朝鲜相邻,是满洲人的发祥地,古老的叶赫那拉部族世世代代居住在那里。清太祖努尔哈赤娶了叶赫那拉部族首领杨吉砮的女儿(孟古哲哲)做妻子。当时,满洲的很多部族都听命于大明王朝。身为部族首领的杨吉砮能征惯战,经常带领自己的部下和邻近部落打仗,最终于1583年在奉天被杀。清太祖从中看到了发展的机遇,就占领了叶赫那拉部族领地。杨吉砮的女儿生下清太宗皇太极,还获得皇后封号。周围臣服于大明王朝的部族慢慢被清太宗收服,满洲得到了统一。清太宗在1626年继位后金可汗,年号改为天聪。

1835年,叶赫那拉氏西太后出生,她在中国独裁统治将近50年,垂帘听政达三次之多。西太后父亲出身八旗子弟,名字惠征,官职没有超越道台就殉职于安徽任上。当时,叶赫那拉西太后刚刚3岁。得益于亲戚钮祜禄穆扬阿的照顾,孤儿寡母得以生存,叶赫那拉氏才得到教育的机会并长大成人。后来,与慈禧西太后一起垂帘听政的东太后慈安就是钮祜禄穆扬阿的女儿。曾经有很多宫中人或者一些皇族人士出于妒恨,就造谣说西太后出身卑贱,目的是羞辱西太后家族。然而,这些伤人的言论也由此引起了多数读者的愤怒。康有为的文章记录下了这方面的一些点滴,比如:

曾经有一位皇族郡王(醇亲王)说西太后父亲殉职于安徽宁国府,留下孤儿寡母生活困苦,几乎难以生存,没有回京的路费,无奈之下想沿路乞讨。恰巧有位官员准备资助朋友,结果错误地将钱财交付到了西太后母女的乘船上。最终,此人发现当时的西太后母女可怜,心生怜悯,就将这笔钱财都交给了西太后母女。25年后,这位官员觐见垂帘听政的西太后,西太后记起了当年的事情,于是赶紧让这位官员起身并感谢他当年的资助。实际情况是,西太后父亲过世时家人都没有在身旁。醇亲王之所以这样说,就是因为他在1875年曾经想让自己儿子继位皇帝宝座,结果遭到西太后强烈反对,二人由此产生隔阂。

接下来简单介绍一下叶赫那拉氏家族及其与皇族(代表人物有溥伦、恭亲王)的关系,这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资料。当初,西太后挫败载垣、端华等得到了最高权势,皇族一脉就对叶赫那拉家族怀恨在心,到了1898年的戊戌变法时期,双方的关系非常紧张。尽管西太后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可背后的分裂在所难免。西太后去世之后,端方就担心因为拍摄西太后出殡而被罢官,从中可以发现八旗官员的分裂和大清政府在西太后权威丧失后的险境。作为外人,谈及宫廷内部的事困难很大。增加人口、婚娶大事、确立皇位继承人,我们难以了解。所知道的有:清太祖的后辈分镶黄和镶红两个派别,都属于显贵的皇族。叶赫那拉氏尽管不是皇族,可最近时期势力膨胀,出了三个太后,其中西太后威望至极,足见其家族势力的显赫。假如西太后临终没有遗诏,叶赫那拉家族的长辈也会让隆裕太后出面像西太后那样垂帘听政。远见卓识的西太后立醇亲王载沣之子、荣禄外孙(溥仪)做皇帝,原因是她了解这个小皇帝,即便是他亲政也不会背离自己的策略。

叶赫那拉家族与皇族之间的矛盾长期存在。宣统皇帝溥仪继位后,摄政王佐政,准备追封老醇亲王奕与皇帝平级的谥号。这种事在欧洲屡见不鲜,可在中国就违背礼法。此前,老醇亲王已经考虑到这些情况,所以极力阻拦,担心后患无穷。可是,宣统皇帝继位后,祭祀老醇亲王的礼仪越来越隆重,官方称之为“二阶”。在当时朝廷官员的眼里,如此礼遇已经可以和皇上相提并论了,并且,关注这种事情的人非常多。一些汉族人感觉宣统皇帝亲政后,会把自己祖父封为“三阶”,还要放入太庙里祭祀。中国人向来重视此类事情,所以如此一来影响非常之大。

作为叶赫那拉家族的精英人物,西太后非常喜欢照顾本家族的人,因此也遭到一些人的妒恨,当时,叶赫那拉家族和皇室宗亲在一些茶馆里时常爆发冲突。西太后另一个癖好就是喜欢欺负皇族人士,为此她曾经下过一道命令,严禁皇族人士在市场繁华之地居住,原因居然是这些人行为有时不检点,所以,皇族人士对西太后又恨又怕,感觉自己应有的一些权益遭到了西太后的剥夺。

西太后对待皇族人士的厉害手腕可以从下面一件事看出来。一位王公在皇城根修筑了一座宅院,因为地势较高,所以能够看到皇宫内城的一部分。房屋建好之后,西太后了解到了情况,就以胆大妄为、试图偷窥皇宫为由将那座房子充公没收,但随后就赏赐给自己弟弟去居住。

从西安回宫之后的第三年,西太后增设巡警部,徐世昌被任命为尚书。徐世昌清楚这个职位必定会与皇族人士发生冲突,算不得好职位。西太后的三弟弟桂祥本来就是无赖之徒,他的奴仆因为做过很多犯法的事遭到巡警的拘捕。徐世昌了解情况后,即刻传令放人。可是,即便如此还是激怒了桂祥。桂祥强烈要求巡警部尚书登门道歉。徐世昌连续三次登门都被拒之门外,无奈之下只得直接到府内叩头谢罪,此事才算了结。

有人在北京放出话来,说徐世昌能升职到东三省总督、邮传部尚书、军机大臣,所有这一切离不开桂祥的暗中相助。这个消息传到了西太后耳朵里,徐世昌的军机大臣职务就被免了,但依然到奉天任职。从中不难看出西太后的偏袒照顾,根本不会顾及地方政府的困难。

西太后母亲多年守寡,一直在公使馆附近锡拉胡同居住。女儿册封成为了皇后,这位老妇人就得到了公爵夫人的册封。西太后母亲很有教养,才华过人,去世后和丈夫合葬于城西跑马场附近。为了表示自己的孝心,西太后为父母修建了牌坊。西太后在1902年从西安乘火车回京路过正定县,准备走京汉路。朝廷大臣纷纷上奏规劝,说西太后不下车路过父母墓地就是不孝敬。西太后无奈之下绕路往南走,大臣们这才称赞其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