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火光谍影上海滩 炮火下的战地勘测(1 / 1)

上海是当时中国首都南京的门户,又是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重要工业基地。日本帝国主义妄图像九一八事变后一举占领中国东北三省那样夺取上海,并在上海及其外围地区与中国军队主力速战速决,在短期内压迫中国政府作城下之盟。

但是这一次他们却遇到了全面的顽强抵抗和反击。

文强于八一三抗战爆发、日机首次空袭南京的第二天夜里离开南京,乘京沪特快列车抵达上海。

下车后,就有戴笠派出的人员将他直接接到了设于法租界拉斐德路枫林桥的三极无线电传习所。

这个三极无线电传习所,原是特务处培训无线电技术干部的学校,分为训练报务员和工程人员两大类。七七事变后,学校已经停办迁往武汉。但三极电所的牌子仍然挂着,以应付法租界当局。戴笠已经将这里改作了对日本展开情报战的秘密机构。

文强到任后,公开身份是三极无线电传习所所长,同时又担任着特务处驻上海办事处上校处长。

一周后,8月20日晚上,戴笠在三极无线电传习所召集文强和几位特务处骨干开会。戴笠谈到,这次上海抗战是由日本方面蓄意挑起的,企图重复五年前“一·二八”的老路。但是这一次日本人的算盘打错了。南京最高当局已经决定不惜一切代价抗战到底。

随后,戴笠宣布,组成一个参谋本部战地调查勘测组,由余乐醒为组长,文强为副组长,共六人,前往浦东川沙至金山卫及杭州湾沿海调查勘测,防止日军偷渡登陆,危及我军侧翼及后方补给联络线。

戴笠要求他们连夜作好出发准备,并要他们出发前先去中国劳动协会找朱学范先生联系,由朱先生安排向导及介绍沿途情况。

余乐醒原是大革命时期的中共党员,曾参加赴法勤工俭学,后又被派赴苏联莫斯科接受过“格柏乌”(苏联国家政治保卫总局,克格勃的前身)的情报工作训练。回国后,曾在杨虎城部下做过西安兵工厂厂长。

他长于对爆炸技术及药物的研究,在军统局内有“化学博士”之称。在汪精卫叛逃到越南河内与日本人勾结时,戴笠曾派他参加制裁汪精卫的行动。他制订了以毒药进行制裁的计划,但因无法保证将有毒食物送入汪宅并让汪精卫一人食用,最终取消了这一计划而改为武力制裁(后误杀汪精卫的秘书曾仲鸣,行动失败)。

余乐醒曾任浙江警校特训班副主任、南京参谋本部乙种参谋业务训练班教务主任,两度与文强共事。此次被调到上海,他们又高兴地聚到了一起。

事不宜迟,第二天清晨,余乐醒、文强一行就到了中国劳动协会。

协会常务理事朱学范,是得到官方承认的上海邮局工会领袖。在北伐革命中,上海举行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时,他是上海邮局工人纠察队小队长,后来担任了全国邮务总工会常务委员和上海市总工会主席,参与创建了中国劳动协会。并作为中国工人代表出席国际劳工大会。

时年32岁的朱学范十分热情地向他们介绍了一个浦东口音的青年作向导,并简单介绍了自川沙县经南汇、奉贤两县至金山卫的大致情况。还告诉他们,他已经作好安排,沿途将有更熟悉情况的向导带路和介绍情况。

勘测组进行了四天四夜的紧张工作。白天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在海边盐滩地上,在烈日下勘测绘制草图,夜间进行总结并绘制精确的详图。他们常常忙到深夜两三点还不能入睡。余乐醒要求“今日事今日毕”,文强也呼吁“分秒必争”。

虽然睡眠不够,但是大家都精神振奋,不知疲倦。劳动协会派来的向导们也不辞辛苦,不畏敌机轰炸扫射的威胁,给勘测组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

他们勘测绘制的所有图表均由文强负责审核,全部工作完成后由文强起草了报告,经大家讨论后修改定稿。

在勘测中,他们发现,川沙县尖端白龙港外,停泊着敌舰多艘,炮火猛烈,有试探登陆的迹象,且港口有硬滩地带,容易被敌军偷渡登陆。浦东至金山卫及杭州湾一线,常有可疑敌谍活动,散布谣言,夜间还能看见显然是汉奸发射的信号弹。金山卫硬滩地带居多,港湾水深,系明清两朝严防倭寇入侵之重点设防区,他们认为此处应加派重兵守护。

在勘测途中,他们还物色了两位熟悉沿海情况的爱国青年协助工作,这两人,一个是中学校长林钧,一个是林钧的学生陈默。

当时文强等人都不知道,林钧早已是中共党员,在“五卅”运动时期就已是上海工商学联合会负责人之一,北伐革命中又参加了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的领导工作,并当选为起义胜利后建立的上海市民政府秘书长。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淞沪警备司令部杨虎、陈群发布的《通缉令》中点名捉拿的“反动共产分子”,头一个就是林钧。

此后,林钧也参加了南昌暴动,暴动失败后也经香港撤退到上海,只是当时与走过同样路线的文强未曾相识。

30年代初,林钧曾被捕入狱,后由曾在上海大学当过他老师的邵力子保释出来,但却因当地中共党组织遭到破坏而失去了组织关系。

抗战爆发后,林钧与八路军上海办事处接上了关系,并以他任校长的华华中学为依托,帮助办事处接待出狱的共产党人和其他革命人士,解决食宿问题。

在与文强等人接触后,林钧便又按照八路军办事处的指示,带着陈默等一批学生和工人参加了浦东国民党抗日游击部队。

文强他们在奉贤县勘测时,得知县看守所里关押着一个因绑票案被判死刑的上海汽车司机丁锡山,尚未执行。他们又了解到,此人是奉贤县邬家桥人,文化不高,但年纪很轻就闯**江湖,与当地一些劫财绑票的匪盗有联系,且有一定号召力。

于是他们便提议并获得批准,由上海帮会头领杜月笙出面,将丁锡山保释出狱,晓以民族大义,让他戴罪立功,将那些匪盗收编,参加抗日杀敌,同时招兵买马,编为苏浙行动委员会浦东游击总队。

这件事引起反响,此后,许多地方匪盗及太湖湖盗纷纷接受收编,加入了抗日行列。

文强当时不可能想到,这个丁锡山,两年后将会同他有一场生死较量,使他差点成了“孤岛”冤魂、抗日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