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陪都迷雾中走出的中共外交家(1 / 1)

雾都明灯 何蜀 1044 字 1个月前

这是仲夏里一个炎热的日子,1943年6月28日,将要离开重庆赴延安参加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筹备工作和整风学习的周恩来,把南方局外事组的干部们召集到曾家岩50号,开了临别前的最后一次会。应邀与会的王安娜多年后回忆说:“我们聚集在一起,大家脸上的神色都很沉重。……”

就在这样的气氛里,周恩来向他们布置了外交工作的新任务。

在陪都时期周恩来领导的“半独立外交”斗争中,一个或许更有深远意义的成果。即是锻炼和培养了包括周恩来本人在内的一批中共外交家。

南方局外事组的干部们在当时的复杂环境中,按照周恩来的指示,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展开了积极而卓有成效的工作。当时周恩来是怎样要求他们的,没有见到明确记载,但在周恩来后来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外交工作的指示》中提出的“一切争取主动,切勿陷于被动”,“外交态度宜谨慎坦率,一方面勿失去警觉,另方面勿吞吐吱唔”,“招待方法要守时守信,朴素热烈”等原则,显然是从陪都时期的外事工作中总结出来的。可以说在这时便已初步形成了后来为国际外交界所称道的周恩来的外交风格。

周恩来和他领导下的南方局的外事干部们,因其出色的工作而赢得了外国朋友们的尊敬和信赖。

美国作家海明威当时在给美国财政部长的报告中由衷地赞叹说:“周恩来是一个具有极大魅力和智慧的人,他与所有国家的大使馆都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他成功地使几乎每一个在重庆与他有接触的人都接受共产党人对于所发生的任何事情的立场。”

海明威夫人、新闻记者玛莎·盖尔荷恩后来也回忆说,周恩来是他们在中国遇见的一位真正的好人。如果他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典范的话,那么未来就是他们的。

美国外交官谢伟思回忆周恩来时说:“他试图使我们赞同他(和他的党)对中国和世界的看法——他对这些看法是深信不疑的。但是,他这样做,靠的是冷静的说理,清晰的措词,温和的谈话,广博的历史和世界知识以及对事实和细节的惊人的了解。人们会被说服(或受到教育),但不会被压服,也不会因为持不同意见而受到责怪。”1944年7月谢伟思作为美军观察组成员到延安后,在一份汇报他与周恩来谈话的报告中作了这样的预测:“如果共产党要设一个外交部长,他一定是最可能的候选人。”

美国记者白修德后来回忆周恩来时说,“他是我心目中的完人。”除去本世纪任何共产党人都具有的特点外,“他又充满了温情善意,遏制不住的仁慈和纤细周到的礼节。”“他的仁爱之心那时完全征服了我。”

美国学者费正清回忆说:“周恩来作为领袖人物的超凡魅力,在初次见面时就打动了我。在我面前出现的是一位长着浓眉而英姿勃发的代表民众的政治家。他具有十分罕见的才智和天赋的当机立断的才能,并以之为集体主义服务。”

王安娜在回忆中更是由衷地赞叹:“即使是最高明的摄影师拍下的照片,也不能再现他的人格的魅力。即使是出身、国籍、政治信仰不同的诸色人等,周恩来对他们都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吸引力。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官和名作家、老资格的记者都一致认为,周恩来的敏锐干练,他那优雅洗练的一举手一投足,还有他的幽默和讽刺,都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使他们铭记不忘。”

1946年在南京出版的《消息半周刊》第九期报道周恩来将率中共代表团移驻南京的文章中,说了这样一段话:“在重庆时,他还不仅和政府当局与各党派领袖接触,而且更有许多外交活动。许多中外记者都相信周在外交上的才能可以使他有资格列入世界外交家之林。”

在1943年9月9日访问曾家岩50号以后,费正清热情洋溢地写下了对南方局外事组干部们的印象:“居住在周公馆里的共产党人做着一件与美国人交往的出色工作,他们以批判的眼光,现实主义的观点同美国人讨论各种问题。虽然他们现在随时有被捕并被投入集中营的危险,但他们仍然本着惊人的团体精神和坚定信仰照旧开展革命工作。”“假如国民党愚蠢到要杀害他们,他们所有的人都准备成为殉道的英雄。我们对他们的印象一般都非常好,因为这群人中多半是燕京和清华的学生,他们能讲一口漂亮的英语,并熟悉西方人的思想观念;他们经常学习,开展讨论和自我批评,在生活上同甘共苦……”

在周恩来教导下的外事干部们,与各国外交官和外国记者建立起了十分友好的关系。当听说国民党特务企图绑架龚澎以阻止她与外国记者联络时,许多外国记者提出愿为她保镖。龚澎得了痢疾,《纽约时报》记者、驻华外国记者协会会长布鲁克斯·阿特金森赶紧把她送到美国海军医生那里去接受当时最好的治疗。当得知专门为共产党的《新华日报》撰写国际述评的中共外事干部乔冠华住院手术急需输血时,美国外交官谢伟思自愿赶去为他献血。费正清则在一次与南方局外事组副组长陈家康谈了半个小时的明清史后,兴奋地认为“这比整个冬季我同别的重庆人谈得都多”……

中共当时不是执政党,毫无从事外交工作的经验,深谋远虑的周恩来,这时就已经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为未来的新中国培养外交人才了。新中国建立后,南方局的外事干部们都成了外交工作的骨干。

而在陪都领导开拓中共外交之路的周恩来,则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任外交部长,成了国际公认的卓越外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