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的搜索引擎上输入“周昆叔”3个字,可以搜到一位皓首银发的老科学家在为嵩山申遗宣传鼓呼的照片和视频。
周昆叔,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第四纪地质学、环境学考古专家,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环境考古委员会名誉主任。近年来,他从地质学与环境考古学的角度切入了对嵩山文化圈的研究,响亮地提出嵩山文化圈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他的有关论点和论述,使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的文化价值在深度和厚度上有了更为坚实的着力点。
并非偶然的心血**,周昆叔先生是循着科学的逻辑一步步地走向嵩山文化圈的。
周昆叔先生早年毕业于西北大学生物系,他作为优秀毕业生在解放初期被中国科学院选入地质研究所。到任之后,周昆叔才知道中国科学院是选他去创建一个实验室——中国第一个孢粉分析实验室。
孢子的实质是植物体上的一个**,但是它和地质学有着紧密的联系。如果要研究地球上人类产生以来的地质规律,就可以从孢子入手,探索地球地质变化的情形。
公元前250万年到公元前300万年之间,在地质学上称做第四纪。这个时期地球上开始出现了人类。要研究这个时期的环境变化与地质变化、人类形成、人类文化发展的诸种关系,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几百万年前的气候是没有记录的,要研究只能从植物着手,因为植物是受气候控制的。如此久远的年代,无论什么植物体都早已烂掉了。但是,植物有一样东西是不容易烂掉的,那就是植物开花所形成的花粉孢子。
花粉的孢子很小,它们像灰尘一样,人类的肉眼是看不到的。它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非常坚硬,埋在土里不易腐坏。孢粉分析实验就是利用孢子的这一特点,取来不同地质时期的土样,用各种化学的、物理的方式对土样进行处理,把孢子提取出来,然后用显微镜观察和研究。
各种植物的孢子种类不同,形状也不一样。要通过孢子分辨出它属于什么植物,从土壤的年代来观察植物种类和数量的变化、分析植物之间组合的变化……综合以上这些变化,就可以判断出地球气候的变化。
最后,通过气候的变化再推断出人类生存环境的变化。
这种分析方法是20世纪初在北欧诞生的,到了20世纪50年代初,很多国家都掌握了这种分析方法。上世纪50年代初,我们的新中国百废待兴,这种新学科亟待建立,周昆叔就是我国第四纪孢粉分析实验室的创建者。
新中国的第四纪孢粉分析技术在1958年之前就达到了成熟阶段。到了1986年,周昆叔已经积累了30年的经验,他的足迹已经遍布全中国。他对中国200多万年前至1万年前的地质与古环境的变化有了一个全面的、基本的了解。
也就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科学家们发现气候对人类的影响越来越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提出了关注全球气候变化的问题。周昆叔敏感地意识到,今后30年正是他大展身手的好时候。他要在前30年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索古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关系这一新课题。这是一个崭新的学术领域,中国应该而且可以取得全球领先的地位。
1987年,北京发现了平谷县上宅遗址。这是一个仰韶时期的遗址,距今有6000至7000年。周昆叔对这个遗址进行了孢粉分析,并且在中国第一个提出了“环境考古”这一全新的命题。
传统的考古学,只是针对遗址和出土的文物进行研究。这是什么年代什么样式的建筑,这是什么年代什么材料什么工艺的器具,这是什么年代什么材质什么织法的衣物……它只解决了“是什么”,而没有回答“为什么”。
周昆叔提出的“环境考古学”针对的恰恰就是这个“为什么”的问题。“环境考古”要研究环境变化对人类的影响,要研究人类为适应这个变化所带来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正因为人类所处地域气候环境不同,所以居住的房子不同,吃的食物不同、穿戴的衣物不同、使用的生产和生活工具不同……这就形成了不同质的文化。
把人、环境、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作为一个有机的链条来研究,这就是“环境考古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范畴。这个研究的目的,就是要对中国古文化,尤其是1万年以来的文化发展,做一个追根究底的剖析。不但要弄清楚它是什么样,而且要分析出它为什么是这样。相比传统考古学来说,“环境考古学”是一种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周昆叔首先对北京区域的人类活动做了“环境考古学”的分析。
北京区域的平原上分布着永定河等几条重要的河流,从地质学的角度来看,这几条河大致流经三块黄土台地。战国前的所有遗址,几乎都分布在高出河面10米左右的黄土台地上;秦汉之后,才分布到了靠近河边的5米高的台地上。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况?从“环境考古学”的角度分析,原因很清楚,这是地球气候变化的结果。
通过第四纪孢粉分析技术,可以判定1万年以来北京区域气候的变化总体上分为三个阶段:1万年以前属于冰川时代;1万年以后至8000年左右气温开始上升,到了8000年到3000年变成了高气温的时代;3000年以后是一个降温的时代。战国前也就是3000年以前,气温高雨量大,河里的水位高,所以北京区域的人类就居住在高台地上。3000年后,气温下降雨水减少,河里的水位下降,于是形成了新的台地,人类的遗址就分布到了5米左右的黄土台地上,这就是秦汉时期的遗址。
人类活动跟大自然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正是气象变化控制着人类的生存行为。
1987年,地学部在北京西郊宾馆召开第二届学部委员大会,周昆叔应邀参加,并且在会上作了关于这个问题的学术报告。《地质报》专门采访了周昆叔,并在该报刊登了消息,说是周昆叔的研究发现了北京区域人类的迁徙规律。这一发现与农业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对于首都的建设具有长远的意义。
中国考古学界的许多人士对此高度关注,他们认为环境考古的确是考古学发展的方向之一。而周昆叔此时已经开始迈出第二步,将他的目光投向了中原文化。
周昆叔认为,在中国众多的文化中,中原文化是最重要的一支。所以,1987年之后,周昆叔的脚步就随着他的目光一起,移到了中原。周昆叔所说的中原,是“大中原”的概念,其范围包括了河北、山西、陕西、河南。从地质学的角度来看,这里主要是黄土分布区,它有许许多多的冲沟,形成了一个个自然的坡面。与中国南方的人类遗址深埋地下不同,在北方的这些黄土坡面上就可以看到人类的文化堆积,非常易于观察和分析。
在第一阶段的研究中,周昆叔将中原地区1万年来的黄土堆积分做了5层,这深度不同的5层黄土体现出了5个不同的文化层。地层愈老,文化层也愈老。周昆叔用了3年的时间,验证了地层与文化层之间的时空关系。这种研究结果喻示着二者之间的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对中原文化的环境考古研究极有可能成功。
此时,已经是1994年,周昆叔到了退休的年龄,他面临着继续前行,还是到此为止的选择。他是做自然科学研究的,其专业与考古学这类社会科学研究毕竟是两个行当两张皮。它不是两个学科的问题,而是两个学界的问题,很不容易出成果,弄不好就做成了夹生饭。
周昆叔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毅然选择了前进。他认为第一阶段的研究方向是正确的,但还不够深入具体,只是做了面上的研究。于是,他将第二阶段的方法定为典型遗址考察,即选定一个典型,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周昆叔选中了洛阳关林开发区,这里发现了皂角树村遗址,正在做考古发掘。它属于二里头文化,其时间相当于夏代的晚期。这个遗址的北边有一个高达100米以上的坡面,周昆叔仔细观察之后,发现这个坡面可以清晰地分为5层黄土,将5个不同的文化层分别体现了出来。最早期的是二里头文化,夏代的文化层;然后是战国时期的文化层;接下来还有秦汉时期的,唐宋时期的……它们依照不同的年代有序地向上叠加。
以这个典型遗址为研究对象,周昆叔整整花费了10年的时间,采用了各种不同的实验方法,终于取得了理想的效果。2002年,由周昆叔主编的《洛阳皂角树遗址》一书出版。这部学术报告出版后,在北京召开了学术座谈会。与会的考古学界的专家们纷纷发表意见,他们认为过去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是闷着脑袋各搞各的基础研究,而周昆叔所做的这些清楚地表明,这两个学科是可以融合研究的。或许,融合正是学术研究的一种新趋势。还有的大学教授为此特意撰文发表,称赞皂角树遗址的报告是环境考古的一个成功典型。
随后,周昆叔的环境考古进入了第三阶段,他要研究中原文化为什么会如此发达。周昆叔认为,“大中原”里面还有一个“小中原”,它的中心就在河南中西部,就在“天地之中”——嵩山。
2003年,全国第三届环境考古学大会在济南召开。周昆叔在会上作了主题报告《15年来的中国环境考古》。在这个报告中,周昆叔提出了一个论点:在黄河中下游存在着两个文化圈,即嵩山文化圈和泰山文化圈。2005年,周昆叔又在《中原文物》第一期上发表了文章,题目就叫《论嵩山文化圈》。
周昆叔先生认为,文化是有地域性的,这种地域性源于人对环境的依赖、适应和利用。中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它跨越了地球的几十个经度和纬度,囊括了寒温带、温带、亚热带、热带和青藏高原气候等各种各样的气候;它拥有着山川纵横、盆地星布的地形地貌;它包容了北土、南石、东水、西山这样不同的水土……一方水土一方人,多种多样的环境孕育出了多姿多彩的各种文化。但是这些特色文化终因缺少嵩山文化圈这样的区域环境优势而难以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
周昆叔认为,早期的人类在地球上生活,首选的生存环境就是依山傍水。有山就有洞穴可供栖身,山能为人类提供动物和植物充饥果腹;河流是动物和植物赖以生存的必然条件,人类的文明依水而生,不可或缺。嵩山是35亿年前崛起的古陆,历经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层序清楚,时代连续。嵩山区域分布有较广的石灰岩洞,便于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人类居住,所以存留着众多人类遗址。嵩山的腹地水肥土沃,南河涧沟、顾家河、少林河、老东沟、书院河、五渡河、石淙河、汝河、双洎河、贾鲁河……众多的河流织成了密集的河网。在人类文明发源和形成时期,嵩山地区的山、水、土、生、位等等综合条件非常优越,在裴李岗时期农业已经十分发达。这里地处东西南北的要冲,便于与四方的交往,有利于文化的吸纳与辐射,正是在这种区域环境中,嵩山地区的先民们才创造了先进的中原文化。
距今4500年至3000年,这里成为夏、商、周三代的立国中心。这里成为中国踏入文明时代最早的区域,这里是萌发中国的治国之道,使中国成为礼仪之邦的文化发祥地。
中华民族文化是“有核心的多元一统文化”,而“嵩山文化圈”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周昆叔先生的研究成果为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生成的原因作出了最好的注解。
2007年嵩山历史建筑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正式启动以来,周昆叔先生几乎将全部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嵩山历史文化的研究和考察上。他成年累月地住在嵩山,他像嵩山上的千年古木一样,在这里扎下了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