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天地之中”——圣山(1 / 1)

天地之中 杨东明 2300 字 1个月前

在古希腊人的心目中,奥林匹斯山就是世界的中心。那些住在山上的诸神在统治着世界,主宰着人类。

在古希腊的神话传说里,主神宙斯无所不能无所不为,他呼风唤雨招雷引电,让诸神臣服,万民仰从。天后赫拉,貌美善妒,主管婚姻和生育,是妇女的保护神。海神波塞冬,统领海底世界,形象是半人半鱼。智慧女神雅典娜,代表着智慧和力量,她是雅典的守护神。冥王哈迪斯,是冥界的大主管。爱神阿芙罗狄忒,象征着女性的美丽与爱情。火神赫菲斯托斯,相貌奇丑且又跛足,但是善良宽厚,心灵纯洁。

……

在希腊神话中,神与人是同形同性的,这些神祇有着与人一样的相貌和感情,因而拉近了人与神的距离,融通了生活与艺术的联系。这些神话与传说就像人物众多、情节复杂的一出大戏。

希腊的奥林匹斯山因其孕育了古希腊神话而成为欧罗巴文明的策源地。居住在奥林匹斯山上的众神之传说缔造和影响了整个西方世界的戏剧、绘画、雕塑和音乐,奥林匹斯山因而被称为西方的文化圣山。

其实,东方也有一座文化圣山,那就是嵩山。

古老的嵩山及其延伸的河洛、伊洛、颍河流域,是华夏民族远古神话的摇篮。这些神话表现了华夏民族的先民们寻求宇宙奥秘的探索精神,抒发了先民们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豪迈气概,展示了先民们勘真察微创造科学文明的智慧,讴歌了先民们和睦相处共度苦难的大德大爱。

如果说希腊神话的特点是把虚构的神加以人性化的话,那么东方神话的特点则是把真实的人加以神性话。在东方的神话中,伏羲,女娲,神农,唐尧,虞舜,鲧,大禹……他们都因为与强大的自然力抗争,而被赋予了超自然的神力。

神话中的伏羲和女娲是兄妹,他们都是半人半蛇的长相。他们的上身是人,下身却是蛇形。伏羲是上古文化的肇始者,龙马负图的神话最为著名。“龙马者,天地之精,其为形也,马身而龙鳞,故谓之龙马,龙马赤纹绿色,高八尺五寸,类骆有翼,蹈水不没。”(《汉书.孔安国传》)龙马出于河洛,伏羲在水中降伏了龙马,然后依据龙马身上的图形画出八卦,据之推测出天地万物的变化。伏羲观察蜘蛛结网,并且依此发明了渔网,教人们学会了张网捕鱼。伏羲又制定了男女婚娶之仪,使男婚女嫁从此有规有秩。

女娲在神话中是造人和补天的女神。“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太平御览》)女娲比照着她自己的样子,用黄泥巴将人造了出来。急急忙忙造不及的时候,她就用绳子蘸着泥浆甩,甩出来的泥巴点子就变成了人。人类繁衍起来,日子过得正好,水神共工却因为和火神祝融争夺帝位而打了起来。共工打不过祝融,气得用脑袋去撞天的柱子不周山。山歪倒了,天塌破了,洪水泛滥,大火蔓延。女娲就采来五彩之石,炼烧之后用以补天。她还折来神鳌之足,将天的四边支撑起来。天补好了,人民又安居乐业了。女娲又造出了笙簧,人们吹奏起乐曲,载歌载舞,欢乐无比。

“圣德命叙:‘伏羲、女娲、神农,是三皇也’。”(《春秋运斗枢》)作为原始部落的首领,伏羲、女娲和神农又在传说中成了神话人物。他们是远古文化的开创者,因其“德合天地”,功业昭彰而被誉为华夏民族的“三皇”。在嵩岳的少室山上至今仍存有“三皇寨”,寨上还存有“三皇庙”。位于嵩山余脉的新密尖山上有一个天爷洞,那里保存着历史久远的“三皇殿”。这些都是“三皇”这一远古神话在嵩山存留的遗迹。

处于嵩山文化圈的河洛交汇之处,有一个小小的洛口村。在神话传说中伏羲创制八卦的地方,至今仍旧存留着一个“八卦台”。而嵩山文化圈内的淮阳县,保存着誉称中国十八大名陵之首的太昊伏羲陵庙。这座占地875庙的陵庙始建于春秋时期,经唐、明、清几代数次修葺完善,历三千年岁月而巍然长存。据统计,历代帝王曾经七十三次亲自或者遣使御祭。从古至今,这里的民间祭祀活动绵延不绝。每逢初春,周围数省几百县的香客云集于此,日平均计有二十万人之多。

在嵩山地区,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神话传说还有大禹。“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腹生禹,帝乃命禹率布土以定九州。”(《山海经.海内经》)

在人间洪水滔天的时候,天神鲧不听天帝的话,窃取了天帝的宝物“息壤”,从天界来到人间,用堵的方法去治水。“息壤”这宝物自己会生长,鲧原本以为用它可以堵住洪水。不料堵了九年,也没有将洪水制服。天帝就命令火神祝融将鲧杀死在羽山脚下。鲧死后,其尸体三年不腐,天帝担心鲧复活后再上天庭作乱,就派人戮其尸体。不料鲧的肚子刚被划开,其子禹就生了出来。天帝奇之,就命令禹继续治水。

“禹治洪水,通??辕山,化为熊。先谓涂山氏曰:‘欲饷,闻鼓乃来。’禹跳石,误中鼓。涂山氏往,见禹方作熊,惭而去,至嵩高山下,化为石,方生启,禹曰:‘归我子!’石破北方而启生。”(《准南子》)

禹用疏通的方法治水,“居外十三年,过家门而不敢入。……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史记.夏本纪》)禹历尽艰辛,终于将九州之内的洪水全部制服,人民从此得以安居乐业了。

在嵩山地区,与这些神话传说相对应的文化胜迹比比皆是。太室山和少室山的得名是因为两山分别住着大禹的妻子涂山氏和少妻涂山氏之妹;

太室山与少室山之间的“??辕关”,相传为大禹疏通洪水时凿开的;

嵩山的五指岭,传说是大禹治水时五个手指所化的山峰;

登封徐庄乡的禹洞,传说是当年大禹治水时的栖身之所;

嵩山下的启母石,相传是禹妻涂山氏所化。涂山氏为大禹送饭,惊见治水的大禹竟然变身为熊,于是涂山氏就在惭惧中化作了一块巨石;

嵩山地区的焦河和焦山,传说是当年大禹治水时火烧蛟龙所留下的遗迹;

……

嵩山地区的远古神话是华夏先民精神创造力的最初的成果和结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肇始。在生产力极端低下的远古时代,华夏先民在与强大的自然力不屈不挠地抗争之时,借助于原始的幻想,呼唤并且创造着战胜自然超越生命的神性英雄。这些神话充满了对生存对光明的渴望,洋溢着对理想对幸福的向往与追求。

这些远古神话奠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源流出中华民族沛然大观的文化艺术,它们是留给后人的宝贵的精神遗产。

嵩山作为“天地之中”的文化圣山,千百年来孕育并生发着各种不同的宗教文化,成为了道教文化、佛教文化和儒教文化的荟萃之地。

嵩山是道教文化孕育期和襁褓期的见证。远古时代的巫术,秦汉时期的神仙方士,都在嵩山留下过深深的印记。鬼谷子,浮丘公,王子晋,周栖野……这些人物在嵩山得道成仙的传说比比皆是。相传周灵王之子王子晋(王子乔)喜神仙之术,常常坐于缑氏山巅吹笙,做凤凰舞云之鸣。忽一日,王子晋对友人言,七月七日是其飞天之时,约与友人在缑氏山巅作别。友人如约而至,果然见到他乘着白鹤,驾起白云,成仙而去。嵩山上建有白鹤观,就是后人对王子晋的纪念。

公元292年,晋代道士鲍靓在嵩山得传道教典籍《三皇文》。于是,他在嵩山广收道徒,大张道义。

北魏时,道士寇谦之在嵩山修道七年,宣称得到了太上老君的亲授,要他“宣吾新科,清整道教”。他在革新五斗米道的基础上,创立了“北天师道”,在中国道教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章。

隋、唐两代,道教在嵩山极为兴盛。其主要流派上清道茅山宗第十一代宗师潘师正移居嵩山修道,名闻遐迩,声传四方。潘师正也因之成为崇信道教的唐高宗和武则天的座上宾。公元679年,唐高宗颁诏,于嵩山逍遥谷敕建崇唐观,并在山岭之上修建精思院。观、院甫成,唐高宗又御笔赐诗,俨然一时之盛事。

至金代,道号“长春子”的全真教龙门派祖师丘处机来嵩山传道,宣讲他的《大丹直指》,将全真教内丹修练法传与道徒。“保全真性,万缘不挂,即为长生”,全真教的精义在嵩山广为传布,全真教的道法成为道家修炼的正途。

嵩山云深树茂,溪清泉冽,自古以来就是隐居修道的洞天福地。嵩山被称为道教的“第六小洞天”;嵩山余脉缑山被誉为道家“第三十六福地”;嵩山的北麓邙山则被誉为道家的“第七十福地”。道教与嵩山之缘,由此可见一斑。

嵩山博大,豁然有容。在嵩山上与道教并荣的佛教于东汉初年传入中国,公元71年(东汉永平十四年),明帝在嵩山玉柱峰下为佛教高僧建造大法王寺。此寺为佛教传入中国之后所建的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寺院。

同年,明帝诏准阳城侯刘峻落发出家,此举为“嵩山度僧之始”,为佛教走入民间、广招门徒开启了先河。

公元495年(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天竺高僧跋陀由北魏孝文帝接纳,在少室山五乳峰下建起了一座寺院。此寺处于少室山丛林之中,因名少林。公元527年(北魏孝明帝孝昌三年),禅宗初祖菩提达摩从印度渡海东来,在少林寺面壁九年,修炼禅宗佛法。此后禅宗弟子踪迹广布,影响深远,少林寺遂成为佛教的禅宗祖庭。

唐朝初年,少林寺昙宗、志操等十三位武僧佐助朝廷征战有功,受到唐太宗李世民的封赏。从此,少林寺禅、武并名,誉满天下。元、明两代,少林寺香火鼎盛,僧徒约有两千之众。明朝的诸位王子中先后有八人出家入寺,寺僧里亦有多人在朝中位居要职。

儒学文化在嵩山地区也有着辉煌的历史,其代表当为书院教育。嵩山地区书院众多,有嵩阳书院、颍谷书院、少室书院、南城书院、存古书院,其中最有名的是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位于嵩山南麓的峻极峰下,创建于公元484年(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时称嵩阳寺。唐代改为嵩阳观,五代时改为太乙书院,北宋至道三年改为太室书院,北宋景祐二年更名为嵩阳书院。宋代儒学大师、“理学”的奠基人程颢、程颐长期在此授课讲学,嵩阳书院遂成为宋代理学的发祥之地。

据史料记载,先后到过嵩阳书院讲学的儒学大师还有范仲淹、司马光、杨时、朱熹、李纲、范纯仁等二十余人。司马光编撰巨著《资治通鉴》,其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在嵩阳书院和崇福宫完成的。

清康熙年间,嵩阳书院达到其鼎盛时期。当时书院的面积已扩至100余万平方米,全国各地的学子慕名而来,人数竟达数百名之多。

鉴于嵩阳书院在儒学界的地位和影响,人们将它与河南应天府书院、湖南岳麓书院和江西白鹿洞书院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书院”。

“太室为九州之险,五岳之冠。孕灵生贤,坐镇地中。”(韦行俭《中天王庙记》)

“兴云雨兮会神龙,峙嵩岳兮天之中。”(王著《嵩山会善寺碑》)

“嵩高得天下之中也,所谓名山福地,异人灵迹,往往而有。”(陆长源《会善寺戒坛记》)

“灵岳有五,嵩其一也。然恒、衡、岱、华,皆居其区域之偏,孰于夫宅四方之正中,得土行之正位,峻极于天,若是之大者乎!”(李子樗《重修中岳庙记》)

“以太史璇玑察乾文,知其协星辰之定域;以阳城土圭测日景,知其居天地之正中。万山四顾而来向,峭壁高耸而直立。”(卢多逊《中天王庙碑》)

“瞻彼崧高,惟岳之雄。穹窿隐嶙,屹然地中。”(黄久约《重修中岳庙碑》)

“繇圭表所测,道理所均,嵩位在地中,而天中亦在焉。……人受天地之中以生。故帝王为山岳之主,其治统于中;圣贤发山岳之祥,其道通于中。”(朱衡《天中阁记》)

……

人世沧桑,岁月流逝,但嵩山留存的许许多多石刻碑文还在无声地讲述着“天地之中”的故事。“天地之中”的嵩山是中华民族的祖山、神山、圣山,而“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则印证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厚重、神奇与瑰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