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是东亚神话的原乡,绝大多数重要的神话人物形象和神话故事母本都源出于《山海经》,或能在《山海经》中找到演化的原型。不过,有两个今人耳熟能详的神话人物和神话故事却是例外:其一是“盘古开天地”,这是东方版的创世纪。盘古“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为星辰,皮肤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的描述虽然能在《海外北经》中夸父逐日“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的表述中找到叙事上的前后承继的影子,但无论是盘古其名,还是“开天辟地”之神迹都未见于《山海经》。因此,“盘古开天地”的神话可以认定是首创于后汉三国徐整所著《三五历纪》的。
其二是“燧人氏钻木取火”。“燧人氏钻木取火”这一重要神话出自《韩非子·五蠹》,云:“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山海经》中记载了大量与火有关的文化现象,并且展现了洪荒时代独有的火崇拜,可是,却对燧人氏和钻木取火这一神话形象和神话故事只字未提。
商丘燧皇陵
燧是中国古代的取火工具,有木燧、金燧之分。木燧即钻木取火,是最原始的取火工具。金燧又称夫燧、阳燧,是利用凹面镜聚光原理,以青铜铸造的取火工具。《周礼·秋官》所云“司烜氏,掌以夫燧,取明火于日”和《淮南子·天文训》所云“阳燧见日,则燃而为火”,二者皆指此物。燧是文字诞生前,史前文化阶段人类最伟大的发明,没有之一。《山海经》记载了很多重要的发明和发明家,如“奚仲生吉光,吉光是始以木为车”“帝俊生晏龙,晏龙是为琴瑟”等,但是唯独没有记载燧和它的发明人。
钻木取火,非洲马赛村
金燧,金元
《本草纲目》记载:“阳燧,火镜也。以铜铸成,其面凹,摩热向日,以艾承之,则得火。”古时用铜制成的凹面镜,用以聚集日光,用作引火工具。直到火镰发明后,才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
火镰,清
人类的信仰崇拜普遍存在着自然崇拜、精灵崇拜、祖先崇拜、鬼神崇拜到宗教崇拜的演化过程。事实上,如仓颉造字、嫘祖缫丝、奚仲造车等神话传说的出现,抛开群体性历史实践叠加的真实性,就神话形象自身的历史真实性而言,更多是建立在祖先崇拜的文化背景上的。人们愿意以史诗、传说中的英雄作为祖先,并且乐于相信并不断塑造祖先发明伟大工具的神话形象,包括“燧人氏钻木取火”的神话也同样是在此基础上应运而生的。不过,与诞生于祖先崇拜阶段的“燧人氏钻木取火”的神话不同,《山海经》则记载、反映了更长的历史跨度和信仰体系中华夏民族火崇拜的发展过程。
《山经》的内容直接来自于唐虞之际大禹治水之后的大规模国土资源考察成果,因此《山经》的历史最悠久,相比《海经》,其中记载的火文化和火崇拜也更加原始、朴素。《山经》中的起火、用火记载一共有四条:其一,《南山经·三次》云:“又东四百里,曰令丘之山。无草木,多火。”这是自然现象,山火或活火山的记载。其二,《西山经·华山》云:“羭山,神也,祠之用烛,斋百日以百牺,瘗用百瑜,汤其酒百樽,婴以百珪百璧。”郭璞注:“或作炀。”郝懿行笺疏:“《说文》云:‘烛,庭燎火烛也。炀,炙燥也。”这里的烛并非蜡烛,乃火把、火炬之属,这是时人用火祭祀山神的祭祀文化。其三和其四,均出自《北山经》。《北山经·一次》云:“凡北山经之首,自单狐之山至于隄山,凡二十五山,五千四百九十里……其山北人,皆生食不火之物。”又有《北山经·三次》云:“凡北次三经之首,自太行之山以至于毋逢之山,凡四十六山,万二千三百五十里……此皆不火食。”这里的火是引火、用火和吃熟食的生活习惯,是一种文明的标准和界限。《礼记·王制》曰:“北方曰狄,有不火食者矣,衣羽毛,穴居。”在洪荒时代,华夏民族的原始先民最先掌握了引火的方法,学会了营造房屋,并且发明了纺麻和缫丝,从而结束了茹毛饮血、穴居野处的生活。由此,华夏民族凭借先进的生产、生活方式,建立了文化上的优越性,这才形成了华夏的夷狄观。可见,火的利用是重要的文明标志。
火对人类文明的意义不言而喻,但人类用火的历史总与火灾的历史相伴相生。近年来,随着考古发现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洪荒时代至先秦的火灾遗留物被发现。例如距今6000年的半坡遗址和距今7000年前的河姆渡遗址都曾发现火灾遗迹,而劳伯敏《河姆渡干栏式建筑遗迹初探》报告中则指明,火灾正是河姆渡文化失落的直接原因。火灾的文献记载最早也可追溯到殷商武丁时,《甲骨文合集》583、584两条涂朱卜辞,就记载了纵火犯纵火烧毁3座粮仓的历史事件。相比现代社会,火对于史前文化期内的原始先民的意义以及火灾对原始氏族的破坏都要更加显著。是时,人类对火的利用和掌控能力还很弱,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无法掌握火灾的发生规律。因此,与后世相比,洪荒时代的火文化和火崇拜更多呈现出了敬畏交加的、鲜明的两面性,又加之这一时期的原始氏族普遍还处于自然崇拜、精灵崇拜的原始宗教阶段,所以时人便塑造出了一批具有两面性的火文化的崇拜物。这也就是《山经》中一批特有的火灵怪。
《山海经》中丰富的神话形象大概可分为两类:神和灵怪。这些神话形象大多拥有超自然的能力和功能,可这些超自然的能力和功能往往又指向了当时人类社会中某些普遍的公共愿景,也就是说,超自然的能力和功能是现实愿景的再现或倒装。《山经》中火灵怪的塑造就完全缘起于当时社会中火文化的两面性,所以这些火灵怪刚好也能分成两类,即御火(防火)灵怪和纵火灵怪。
其中御火灵怪有9种,5种是怪禽,2种是怪兽,1种是怪鱼,还有1种是树木,分别是:
第一,《西山经·华山》有小华之山,山中禽鸟多赤鷩,可以御火。
第二,《西山经·华山》又有符禺之山,山中的禽鸟多鴖,“其状如翠而赤喙,可以御火。”(它貌似翡翠鸟却长着红喙,饲养它可以防火。)郭璞《山海经图赞》云:“鴖亦卫灾,厥形惟幺。”
第三,《西山经·华山》有翠山,山中有很多鸓,“其状如鹊,赤黑而两首、四足,可以御火。”(它貌似喜鹊,红黑色的皮毛而且有两个头、四只脚,饲养它可以防火。)
山鸡
郭璞《山海经图赞》云:“(赤鸶乌)赤鳖辟火。”李时珍《本草纲目·禽部·鷩雉》云:“鷩似雉,五色,《山海经》云‘小华之山多赤鷩,养之禳火灾’,是也。山鸡出南越诸山中,湖南、湖北亦有之。状如小鸡,其冠亦小,背有黄赤文,绿顶红腹红嘴。利距善斗,以家鸡斗之,即可获。此乃《尔雅》所谓‘鷩,山鸡’者也。《逸周书》谓之采鸡。”
鸓,明,蒋应镐、武临父绘
郭璞《山海经图赞》云:“有鸟名鸓,两头四足,翔若合飞。”
鼯鼠
,实际上并不是鸟,而是啮齿动物鼯鼠,是对鳞尾松鼠科下的一个族的物种的统称,称为鼯鼠族,又称飞鼠。鼯鼠的飞膜可以帮助其在树中间快速地滑行,但由于其没有像鸟类可以产生升力的器官,因此鼯鼠只能在树、陆中间滑翔。鼯鼠不是鸟,但像鸟。《山海经》中记载了一些像鼯鼠一样的动物,它们原本是自然界中真实存在的动物,但古人受限于有限的动物学知识,未能充分认知它们的性质,因此把这些奇特的动物归为了灵怪。类似的灵怪(动物)还包括兕(独角亚洲犀)和人鱼、笄(大鲵)等。
第四,《西山经·四次》有崦嵫之山,山上生长着很多丹木,“其叶如榖,其实大如瓜,赤符而黑理,食之已瘅,可以御火。”(丹树的叶子和构树的叶子一样,它的果实像瓜那么大。它有红色的花蕊和黑色的纹理。吃了它可以治疗瘅症。种植它可以防火。)郭璞《山海经图赞》云:“丹木炜烨,沸沸玉膏,黄轩是服,遂攀龙豪,眇然升遐,群下乌号。”
?疏,明,蒋应镐、武临父绘
郭璞《山海经图赞》云:“厌火之兽,厥名?疏。”
第六,《北山经·一次》又有嚣水,“其中多鳛鳛之鱼,其状如鹊而十翼,鳞皆在羽端,其音如鹊,可以御火,食之不瘅。”(河中有很多鳛鳛鱼,鳛鳛鱼貌似燕子却有十只翅膀,它的鳞片都长在羽毛尖上,它的叫声像鹊,饲养它可以防御火灾,食用它的人从此不会得瘅病。)
鳛鳛,明,蒋应镐、武临父绘
郭璞《山海经图赞》云:“鼓翮一挥,十翼翩观,厥鸣如鹊,鳞在羽端,是谓怪鱼,食之辟燔。”
第七,《中山经·岷山》有岷山,山中有种怪禽,“状如鸮而赤身白首,其名曰窃脂,可以御火。”(它貌似猫头鹰却长着红色的身子和白色的头,它的名字叫窃脂,饲养它可以避免火灾。)
窃脂之一,明,蒋应镐、武临父绘
窃脂之二,明,蒋应镐、武临父绘
第九,《中山经·洞庭山》有即公之山,山中有种怪兽,“其状如龟,而白身赤首,名曰蛫,是可以御火。”(它貌似乌龟,却长着白色的身躯和红色的头,名叫蛫,饲养它可以预防火灾。)
蛫,明,蒋应镐、武临父绘
除此之外,《山海经》中还有两种纵火灵怪,分别是一种怪禽,一种怪兽:
第一,《西山经·三次》有章莪之山,山中有种怪禽,“其状如鹤,一足,赤文青质而白喙,名曰毕方,其鸣自叫也,见则其邑有讹火。”(它貌似鹤,只有一条腿,红色的斑纹、黑色的羽毛,而且还长着白色的喙,它名叫毕方,它叫声与名字发同样的声音。它出现在哪个城市,哪个城市就会发生离奇的火灾。)
毕方,明,蒋应镐、武临父绘
郭璞《山海经图赞》云:“毕方赤文,离精是炳,旱则高翔,鼓翼阳景,集乃流灾,火不炎正。”
《山经》中的火灵怪呈现出两种不同的类型,御火和纵火,这直接缘起于时人对火的矛盾心理,一方面,火终结了茹毛饮血的饮食习惯,熟食极大地改良了人的健康状况,延长了人的寿命;可另一方面,由于无法很好地控制火,频繁的火灾既威胁着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更威胁着生产力低下的原始氏族部落脆弱的粮食安全体系。火灾有可能直接断送人的生命,也可能烧毁粮食使人因饥荒而死亡。在无法充分掌握火灾规律的时代,人们自然地形成了一些基于火文化的灵怪信仰崇拜,而《山经》中火灵怪类型的对立正是火文化两面性的结果。同时,御火灵怪的数量远远高于纵火灵怪,这恰恰说明时人充分控制火、防御火灾的迫切欲望,这种正邪相抗现实愿景率先在信仰体系内建立起来。
其实,除了《山经》中最原始信仰的火灵怪外,《山海经》也记载了一些更加成熟的火文化和火崇拜。在《海经》中,《海外南经》和《海内西经》均记载域外方国厌火国的异闻,其中,《海外南经》云:“厌火国在其国南,兽身黑色,生火出其口中。一曰在讙朱东。”(厌火国位于它的南方。国内有种身体黑色的怪兽,火从它的嘴里吐出。有种说法是厌火国在讙朱国的东方。)
厌火国
《山海经寰宇全图·海外南经海外西经海外北经海外东经第九》,赵越绘
郭璞注曰:“言能吐火,画似弥猴而黑色也。”郭璞《山海经图赞》云:“有人兽体,厥状怪谲,吐纳炎精,火随气烈,推之无奇,理有不热。”
《海外南经》又云:“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南方的神是祝融,它长着兽一样的身躯和人一样的面孔,驾乘两条龙。)祝融是五方神中的南方神,亦主夏。郭璞注曰:“火神也。”在五方神中,祝融是历史记载最丰富的神话人物。祝融本非人、亦原非火神,原乃官名。《晋书·宣帝纪》云:“其(司马氏)先出自帝高阳之子重黎,为夏官祝融。”《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史记·楚世家》等亦均称祝融原名重黎,是夏初主管火种和火崇拜祭祀的祭祀官——火正,“祝融”二字是官名。这也为后世理解《海外南经》中的南方神祝融提供了更加多元的佐证。
五星二十八宿真形图(局部)
(居中者为祝融)
梁,张僧繇绘《五星二十八宿真形图》
唐,梁令瓒摹,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本图原绘有五星二十八宿神形象。五星即金、木、水、火、土星。二十八宿最初是古人为比较日、月、五星的运动而选择的二十八个星官,作为观测时的标志。现仅存五星和十二宿图。
在《山海经》所保存的火崇拜中,祝融崇拜又是延续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在后世,缘起于火崇拜的祝融崇拜逐渐与民间文化和道教文化相杂糅。时至今日,南岳衡山有祝融峰、祝融庙、祝融殿,祝融又与燧人氏、高辛氏、火德星君等成为民间祭祀的主要火神形象。此外,原本被作为火神的祝融逐渐演化成为民间的灶神,是与苏吉利并列的两大灶神之一。清代以来,北方民间流行的灶王崇拜,灶王爷也是祝融。而原出于《山海经》,具有火正的信史身份,又身兼南方神、夏官、火神和灶神的祝融,也就是夏初的重黎,其身份和信仰的转化正是民间神话多文化源流复杂流变的突出典型。
南岳祝融殿
南岳祝融殿在湖南省衡山祝融峰上,又名老圣殿,是衡山的道教庙宇。相传上古祝融氏葬于此峰。该殿建于明代万历年间,时名开元祠,内祀火神祝融。清代乾隆十六年改建曰殿,光绪七年重修。
长沙火神庙
火德星君印
灶神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