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玉柱搞什么似乎都有争议,从让人不胜其烦的“脑白金”和“黄金搭档”广告,到饱受争议的“征途”网络游戏,他好像一直是社会舆论的焦点。可是,仍然有许多人把他的创业经历和语录奉为圭臬,作为教材蓝本来搞培训、写文章。
为什么一个总在“打道德擦边球”的人,会取得这样大的成就,得到这么多的赞赏和掌声?也许只能归结为他无论做什么都能大赚特赚,他敢于“较真”的钻研精神和创新理念,以及他对人性的深刻把握和领悟。
从他亲自驾车带领团队成员深入南方农村老年人群体去搞实地调研,到他规定巨人网游用人的底线是必须会玩网络游戏,最好是游戏迷,无不说明他“较真”的劲头。这不是钻牛角尖,更不是撞了南墙也不回头,而是对细节的精心把握,不研究明白誓不罢休,在产品设计和宣传策略上务求精专、追求完美。这种劲头,带给他的是一边骂着他的产品,一边仍不得不掏钱购买的消费者。
人们除了对他取得的商业成就颇为欣赏之外,对他敢于承担责任,在失败的打击下能勇敢地站起来继续奋斗的精神,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比如,有的网友就用“面对失败顽强拼搏”的字句来形容他,说他在讨债人蜂拥而至的前提下,郑重承诺“老百姓的钱一定要还”,并且还债的动力还给了他必须要站起来的决心,在这种决心的驱使下,他才得以东山再起。
一位曾经在巨人游戏公司工作过的员工说,史玉柱一直是他的心中偶像,对于史玉柱的成功,他简单地归结为一句话——“做事用心,为他人着想”。
当然,也有网友认为他的成功是由于有一个很铁的富商朋友圈。也就是说,有了人脉,才能支撑他东山再起。
可是,即使周围有一大帮有钱的朋友,如果他们对史玉柱的人品不信任,又有谁会给他提供必要的支持呢?
其实,史玉柱的二次创业并没有太过依赖朋友的帮助,他依赖的是他的团队。谁也不能指望富商朋友帮自己完成一切。想成功,还是要培植一批属于自己的精干队伍,并且以人格魅力影响他们跟着自己一起拼搏。
有人也对他游戏帝国的成功做了简单的总结。说他的小规模军团一开始实行低消费政策,等过了一两年的时间,大家待在团里时间很长了,而且想继续玩,一直玩下去,他再把消费标准提高。
再则,他的军团规模小,军团内部成员彼此熟悉,没有造成几百、几千的大军团成员之间不知道彼此是谁的局面。另外,他的游戏把国家系统设计得很完美,竞争激烈,玩家为了在竞争中获胜,也就不得不花更多的钱。如此,钱就流到他的腰包里去了。
总之,大家都认为他的成功在于对市场脉搏和新生事物的准确把握,并以此为契机把企业做大做强。
同时,在他前进的道路上,也一直得到国家领导人的支持和鼓励。比如安徽省副省长介绍他去深圳大学进修,巨人集团前期受到很多国家领导人的重视,等等。政府想把他树立成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式知识分子企业家,他执著的个性也给了他韧性和坚持做下去的恒心。而且,他具有人格魅力,滑入低谷时,团队核心成员也没有一个想离开他。
在外界眼中,史玉柱是个孤独的“独行侠”,但他公司内部的人却说他“有男人味”“成熟稳重”。
他的营销法则,是建立在打破行业规则的基础上的,也就是所谓的“破坏性创新”。也许,他是网游行业的“搅局者”,因此遭到网游同行们的指责。面对诸多非议,还是他自己的一番话总结得恰到好处:“我的成功没有偶然因素,是我带领团队充分关注目标消费者的结果。我今天的成功和过去的失败有很大关系,过去的失败缘自管理和战略的失败,我现在追求的是完美主义。”
他酷爱红和白,就像他说话的风格一样直白坦率。他承认,很多关于他的报道都是以讹传讹,其实外界没有几个人真正了解他。
所谓高处不胜寒,曲高和寡,说的是一个人在巅峰时刻面对的孤独感。外界对他的评价可以说一直不高,尽管他的案例被商业教材屡屡引为经典,可仍摆脱不了外界对他否定性的评论。
对此,他以中国文化对失败者不够宽容来解释。他说,美国硅谷对曾经失败过的人非常有信心,然而在中国,可以说他曾经是最大的失败者,于是就时时处处都被打上失败者的标签。
他承认自己只重视消费者的心理和需求,对其他外界人物的观点和看法重视程度不够,也不注重个人和企业形象的塑造。
外界描绘他的孤独时,说他没有多少朋友,只能用无聊的网络游戏打发时间。他与外界很少接触,历史书似乎比人更能充当他好友的角色。对此他感到可笑。他解释说,他给人这样的印象是因为他不喜欢各类应酬,也不会时常出现在政府官员身边,更不喜欢经常在公众面前露脸。他的确夜以继日地玩过网游,但那不是单纯为了玩,而是为了改进征途游戏的机制和细节。
其实,他无非是一个老百姓口中形容的“有正事”的人。然而作为一个富豪,一个实际上的公众人物,他这样的个性难免被人认为有些“不干正事”了。
事实证明,他是非常喜欢跟公众互动的,只不过不是站在居高临下的讲台上,而是在微博上以朋友的形象示人,以平等的口吻向大家发布消息或沟通。他要的是平等互动,而非作秀或者捧脚式的“卑面派对”。
他认为,最了解他的消费者从来都以沉默作为对他的评价,凡是批评他的人,都不是他产品的购买者和使用者。他说,自己服用过多年脑白金,并无任何毒副作用,而且使用过脑白金的消费者都知道,第一天喝晚上就睡着了,十分有效,没喝过的人却不相信,他们是没有资格评价的。
他说:“很多行业内的人都是一开始反对我,后来又跟着我学。因为我并没有蔑视规则,我是自己琢磨规则、创造规则。”
史玉柱是一个敢于打破既定规则,用符合新情况、可以解决新问题的新规则指导自己和企业团队行为的人。这样的人,也许会遭到同行的误解或排斥,但正是由于有这样的人,创新才可以一直进行下去,带动社会进步和产业升级。
两个明显的例子,其中之一是史玉柱把艰苦、枯燥的“打怪”规则正式打破了。他认为,如果某个规则大多数玩家都反对,那么一定有问题。因此,他提倡端着咖啡杯打怪。一开始,所有游戏厂商都反对,可是后来他们也照葫芦画瓢去做了。
另一个,是他的脑白金包装设计。蓝色和黄色相间的色调是最醒目的,而且字体大小和颜色也相得益彰,加上合理的摆放位置,使他对脑白金店面营销的把握为业界津津乐道。
史玉柱多年的老部下刘伟十分了解他。在刘伟眼里,史玉柱虽然智商很高,但如果只有点子,那是没用的,如果不勤奋,对消费者的理解不深刻,他不可能把握市场的动向,也不可能成为众人眼中的营销大师。
史玉柱本人心中的成功秘诀,则是对市场、对消费者的辛苦调研。他感概道:“现在民营企业家玩命的少了,休闲的多了。”言外之意,很少有人像他当年那样深入农村做市场调研了。史玉柱除了干事业,只喜欢网络游戏,他不打高尔夫、不健身,也不怎么喜欢出国游,为数不多的爱好之首,就是把消费者研究透。
可能退休之后的他也在试图改变自己这种已经僵化了的“古板”形象,故而他开始到处走走看看,国内转悠完了去国外。这下没人再说他孤独了,因为他时刻用微博向粉丝们报告自己的行踪。他固然离粉丝们很远,但说起话来就像他们是老朋友一样近在咫尺。
有人说,史玉柱管理能力差,其实不然。据公司副总经理汤敏介绍,外界对巨人网络管理薄弱的印象是不准确的,虽然公司表面给人宽松的印象,但有严格的流程制约。史玉柱采取的是国外的科学管理方法,注重流程设计,在制度层面完善公司的管理步骤,所以,虽然公司表面看来非常忙乱,但都是按照计划一步步执行,总结工作也做得很到位,客户管理一样挑不出毛病。对客户既尊重又不盲从,引导客户向着有利于公司和游戏设计的方向走。
一言以蔽之,科学设计、科学管理,比一切“人治”的手段都奏效、都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