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旅游”,打通线上线下的任督二脉
“欢迎您来到南宋石刻公园,除了我给您讲解之外,您还可以拿起手机扫一扫景区内的42个二维码,石刻的年代、来源和寓意都会呈现在您面前。”一位公园的导游正在为游客介绍东钱湖南宋石刻公园的景点。东钱湖是宁波的“后花园”,被郭沫若誉为拥有“西子风韵,太湖气魄”。对于游客来说,东钱湖景区虽然很大,但是在这里旅游可以很省心,原因在于东钱湖的O2O特色,从线上到线下的模式,让互联网成为线下旅游的前台。
“O2O服务系统其实是整个平台中最庞大的系统。简单地说,它就是为您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比如游客到了景区的售票处,就可以通过这个系统直接网上订票。游客到了景区的出入口,就可以用二维码门票扫码进门。到了景点,可以用手机进行导游。所以,线上结合线下,在目的地处就为您提供相应的服务。”东钱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负责人陈申这样介绍。
对于热衷于网购的游客而言,旅游前只要在天猫商城搜索“东钱湖旅游旗舰店”,就可以找到东钱湖在线的旅行顾问,可以免费获得个性化的游览路线规划。另外,景区的门票、酒店预订,在这里都可以“一站式”完成。
一对旅游的情侣,在景点举着手机玩自拍。“我们趁周末,自驾车来东钱湖游玩的,在网上预订了门票非常方便,而且价格也便宜不少。”女孩笑着说,她还通过手机网购了东钱湖的特产,直接邮寄给父母,在旅途中少了很多的负担。
东钱湖南北长8.5公里,东西宽6.5公里,环湖周长45公里,沿湖建有专用的自行车骑行车道,每年都会吸引大批自行车爱好者在这里骑行。相对于其他的湖泊旅游景区,骑行是东钱湖的一大特色。
“景区已经建成了6个单车驿站,游客可以在这里租借自行车,也可以在驿站免费洗澡。下一步,我们将会增加驿站的数量。”东钱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副主任胡建涌说。“系统建设的核心是为游客服务。比如,旅游前,游客可以通过网站,了解一下东钱湖一共有多少条骑行线路。图片代表了沿途的风景,彩色的线条代表道路的海拔落差,除此之外,还能看看线路的周边还有什么好玩的。只需要通过扫描二维码就可以!用手机带走这个系统。”讲解员给前来参观的游客边介绍边演示,有的游客忍不住试一试,拿出自己的手机对准二维码扫一扫。
目前,东钱湖的智慧旅游产品形成品牌矩阵:移动客户端、Html5客户端、微信端、二维码、LED屏、网站,还有路由器等各种终端。
对于游客来说,手机俨然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互联网+”时代的智慧旅游要顺利“落地”,就要保证游客在旅途中能享受到便捷的网络服务。虽然这里的各个景点已经覆盖了免费的无线网络,但要达到智慧旅游的程度,这还远远不够。建设免费的WiFi系统,已经提上了东钱湖景区的规划日程。
小蔡是景区的信息发布员,所有需要向公众公布的信息由他来发布。他说:“我们通过大数据计算,可以得出实时交通信息。特别是在一些旅游高峰时段,我们就会在微信、微博内发布景区交通信息,在景区内的大屏幕上也会滚动播放路况,提供建议绕行路线。在高峰时段的交通管控方面,这一方式有效地缓解了景区拥堵的情况。”
如果你在东钱湖景区内乱停车,不管在哪里,只要被监控发现,车主就会收到挪车的短信提示,并不是立即收到罚单。用当地工作人员小王的话说:“这是我们的创新管理,这不仅是温情脉脉的执法形式,背后还有‘互联网+’在做支撑。”
以上这些,只是“互联网+旅游”的一个缩影。
为美景寻找目光,让资本发现美景
“互联网+旅游”和“+”其他行业有什么不同?显而易见的是,旅游业中,流动的是消费者自身而不是商品(或服务)。例如,尽管同属服务业,但在“互联网+餐饮业”中,你通过网上订餐后,可以到饭馆去吃,也可以让商家把餐饮送上门。是什么原因产生了这个差异?是一个其他行业没有的东西:旅游目的地。也就是说,“互联网+旅游”,或者说旅游行业O2O背后有一个重要的要素——目的地。旅游O2O的最大的“场景”就是目的地,目的地就好像是旅游产品的包装,是旅游产品吸引力的聚焦。而中国最不缺的就是美山大川、名胜古迹,无论从旅游资源、人口规模,还是蓬勃发展的经济势头来看,中国都是一个旅游大国。
据统计,2014年中国的旅游总规模突破38亿人次。其中,国内旅游人数36.1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7%,入境旅游人数1.3亿人次;国际旅游收入569亿美元,国内旅游消费3万亿元人民币,出境旅游消费首次突破1万亿元人民币。研究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在线旅游覆盖人数约1.4亿人,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2772.9亿元,增长了27.1%;在线旅游产业渗透率约8%,年均增长率约30%。如果按照中国网民规模6.7亿人、手机网民规模5.9亿人的数据,则网络覆盖旅游人数仅占网民总数的五分之一左右,在线旅游交易量仅占旅游总消费的6.9%,“旅游+互联网”的成长潜力巨大。
预计未来五年,中国旅游业互联网基础设施的软硬件建设,以及景区、住宿、旅行社等旅游核心要素的智能化和互联网化改造,将形成一个1万亿元的需求规模。这无论对网络基础运营商还是各类互联网相关企业而言,都是一个规模巨大的需求红利。
旅游将是一种跨地域、无国界、无障碍的社会化、普遍化消费行为。世界各国的发展规律表明,当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旅游就会进入大众化日常性普遍消费阶段。当前中国的人均GDP超过了7000美元,旅游消费需求正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势头,这还只是中国大众旅游时代的开始。未来20年,中国人均GDP将可能超过1.5万美元,50%以上的居民进入中等收入之列,居民人均年出游将超过5次,全国旅游市场规模将超过80亿人次。届时国内外众多旅游目的地,都将是中国旅游者自由选择的去处。预计未来五年,中国在线旅游交易覆盖的总人数和市场总规模将翻两番,有望突破6亿人和1万亿元人民币。目前,全国排名前10位的互联网企业都在进军旅游业。
在国民经济的各产业间,旅游业因其鲜明的带动性、开放性和包容性,可以实现与诸多产业和领域的融合发展,从而催生了一大批新产品、新业态,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据世界旅游业理事会测算,2014年,中国旅游业直接、间接和引致创造的收益占全国GDP总量的9.4%。以旅游+乡村、旅游+扶贫为例,到2020年,全国将建成15万个乡村旅游特色村,300万家乡村旅游经营户,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超过20亿人次,收入将超过1万亿元,受益农民5000万人,每年带动约200万贫困农民脱贫致富。
“互联网+旅游业”的十个重点行动
2015年9月16日,国家旅游局下发《关于实施“旅游+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通知》指出,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深刻改变着世界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产生活,给全球旅游业发展正带来全新变革,旅游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上述《通知》为未来中国旅游事业确定的目标是,到2018年,中国旅游业各个领域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发展;互联网成为中国旅游产品创新和业态创新的重要动力,成为中国旅游公共服务和行业监管的重要平台;在线旅游投资占全国旅游直接投资的10%,在线旅游消费支出占国民旅游消费支出的15%。到2020年,旅游业各领域与互联网达到全面融合,互联网成为中国旅游业创新发展的主要动力和重要支撑,网络化、智能化、协同化国家智慧旅游公平服务平台基本形成;在线旅游投资占全国旅游直接投资的15%,在线旅游消费支出占国民旅游消费支出的20%。
上述《通知》还确定了如下“互联网+旅游业”的十个重点行动。事实上,这十个重点行动可以看做是“互联网+”与行业结合的发展范式,即使是别的行业,也完全可以从这些重点行动的内容中触类旁通,这里不妨一一列举:
(一)推进旅游区域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机场、车站、码头、宾馆饭店、景区景点、旅游购物店、主要乡村旅游点等旅游区域及重点旅游线路的无线网络、3G/4G等基础设施的覆盖,保障“旅游+互联网”基础条件。到2020年,实现3A级以上旅游景区和3星级以上宾馆无线网络全覆盖。
(二)推动旅游相关信息互动终端建设。在机场、车站、码头、宾馆饭店、景区景点、旅游购物店、游客集散中心等主要旅游场所提供PC、平板、触控屏幕、SOS电话等旅游信息互动终端,使旅游者更方便地接入和使用互联网信息服务和在线互动。
(三)推动旅游物联网设施建设。到2020年,全国所有旅游大巴、旅游船和4A级以上旅游景区的游客集中区域、环境敏感区域、旅游危险设施和地带,实现视频监控、人流监控、位置监控、环境监测等设施的合理布设,将旅游服务、客流疏导、安全监管纳入互联网范畴。
(四)支持在线旅游创业创新。鼓励各类创新主体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展以旅游需求为导向的在线旅游创业创新。支持旅游创新平台、创客空间、创新基地等旅游新型众创空间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立“旅游+互联网”创业园区,给予资金和政策支持,国家旅游局每年认定一批国家级“旅游+互联网”创客基地,推出一批国家级“旅游+互联网”创客示范项目。
(五)大力发展在线旅游新业态。支持企业利用互联网平台,整合私家车、闲置房产等社会资源,规范发展在线旅游租车和在线度假租赁等新业态。创新发展在线旅游购物和餐饮服务平台,积极推广“线上下单、线下购物”的在线旅游购物模式和手机餐厅服务模式。积极推动在线旅游平台企业的发展壮大,整合上下游及平行企业资源、要素和技术,推动“旅游+互联网”的跨界融合。
(六)推动“旅游+互联网”投融资创新。大力推广众筹、PPP等投融资模式,引导社会资本介入“旅游+互联网”领域,加快“旅游+互联网”创新发展。鼓励旅游企业和互联网企业通过战略投资等市场化方式融合发展,构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品牌和投资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七)开展智慧旅游景区建设。加快制定出台国家智慧旅游景区标准。到2018年,推动全国所有5A级景区建设成为智慧旅游景区。到2020年,推动全国所有4A级景区实现免费WiFi、智能导游、电子讲解、在线预订、信息推送等功能全覆盖。
(八)推动智慧旅游乡村建设。运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全面提升乡村旅游的管理、服务、营销水平。积极支持社会资本和企业发展乡村旅游电子商务平台,推动更多优质农副土特产品实现电子商务平台交易,带动农民增收和脱贫致富。支持有条件的地方通过乡村旅游APP、微信等网络新媒体手段,宣传推广乡村旅游特色产品。支持有条件的贫困村发展成为智慧旅游示范村。鼓励各地建设集旅游咨询、展示、预订、交易于一体的智慧旅游乡村服务平台。
(九)完善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加大旅游公共信息的互联网采集和运用,推动旅游公共信息数据向社会开放。建设好国家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完善统一受理、分级处理的旅游投诉处置机制,健全旅游公共产品和设施、旅游投诉和旅游救援等公共信息网络查询服务。运用互联网,建立旅游诚信信息交流平台,加强对旅游企业信用的监管。运用互联网开展文明旅游引导,定期发布游客不文明旅游行为记录。积极运用互联网开展旅游应急救援。
(十)创新旅游网络营销模式。积极发展旅游电子商务平台,鼓励各地利用互联网开展旅游营销信息发布、旅游产品在线预订和交易支付。支持旅游目的地利用旅游大数据挖掘分析手段,建立广播、电视、报纸、多媒体等传统渠道和移动互联网、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渠道相结合的旅游目的地营销体系。支持旅游企业与OTA平台合作,利用平台优势,扩大企业产品销售规模。鼓励旅游企业加强与门户网站、搜索引擎、UGC旅游网站等的合作,进行产品和服务营销。鼓励旅游企业通过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媒体方式,培育黏性客户,提升企业精准营销能力,激发市场消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