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互联网+”与智慧城市建设(1 / 1)

当智慧城市遇上“互联网+”

2014年,中国的城镇化率为54.77%,城镇总人口达到7.49亿,超过了农村。近几年,每年从农村进入城市的人口超过2000万。这其中,有2.7亿在城里打工的农民工,还有8000多万的城镇间流动人口,这3.5亿的人口比美国总人口还要多,这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人口城镇化进程,中国城镇化可谓史无前例。城镇化涉及到“几亿人”的安居乐业,这意味着市场需求的潜力无限。

另一方面看,中国有着多达几亿的高收入群体。根据有关方面的统计,2011年,年收入18.8万以上的高收入家庭的人口数量达1.3亿,而年收入7.96~18.8万的较高收入家庭也多达1.3亿人口,还有年收入4.5~7.96万的中上收入家庭的人口也是1.3亿,也就是说,目前中国达到中等以上收入水平的人口数有近4亿,多于美国人口总量。

中国有两万多个城市,未来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众多的城市将容纳9亿多的城镇人口,它对智慧城市的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并且和中国当前的经济增长结构和需求结构都会产生关系。

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曾预言:“中国的城市化和以美国为首的新技术革命将成为影响人类21世纪的两件大事。”高科技和城镇化的结合就是智慧城市,而“智慧城市”将城镇化浓缩到“点”上。

2014年,《“十二五”智慧城市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等由政府多个部门发布的多项扶持智慧城市建设的相关政策相继颁布。正是在国家政策层面,以及“互联网+”战略的带动、各级政府的大力推动下,许多城市已经把智慧城市作为未来几年内政府工作的重点。

“最初,智慧城市产业链条的上游主要是硬件设备制造业,提供基础的信息采集和处理设备;中游包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以及设备和应用系统集成;下游则主要是运营服务,对智慧城市建设完成的部分进行长期的运行管理,并形成有效的商业模式。而‘互联网+’则打破了现有的产业秩序,对智慧城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东软集团战略咨询部一位负责人表示。

“互联网+”正在重构智慧城市产业上游,主要表现为以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改变了智慧城市的信息整合和处理方式;同时,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极大丰富了软件和信息服务的内容和提供方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众多与智慧城市服务相关的APP;最后,“互联网+”还延伸了智慧城市产业下游,让市民有了进入智慧城市便捷的通道和入口。这一系列的变化,将推动整个智慧城市产业链转型升级,并不断创造出新产品、新业务与新模式。

智慧城市的基本特征正是“互联网+”。对于每一个城市而言,“互联网+”基本可以体现在四个层面上,即“互联网+城市”、“互联网+政务”、“互联网+企业”、“互联网+人”。城市对应生存环境,政务对应政府服务,企业对应经济,人即生活在城市中的市民。城市与人之间,由政务与企业连接,人们在政府的各种政策与服务下有秩序地生存,生活则由企业提供薪资来保证,企业的收入保证城市GDP的增长,同时为人们提供生活及生产资料,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无论是城市、政务,还是企业,最终都是为人们创造更舒适更和谐的生存环境。“互联网+”最终“+”的是人,与城市存在的道理是一样的,“互联网+”最终也是促进全社会产业升级,进而为全人类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

目前,中国地方政府建设智慧城市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是否有足够的能力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地方债比较严重的情况下,有多少财力能投入到这两个平台的运维中。此外,推动智慧城市建设,需要政府部门改善和提升自身的管理。一方面,大量碎片化的数据在政府掌控下处于闲置状态,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另一方面,市场对这些信息有非常充分的需求,却得不到满足。如果能将两者结合起来,把政府的、城市的信息数据向市场开放,那么海量的信息资源就可能被市场充分利用。

理想的智慧城市不仅仅是给一个家庭、一个社区带来变化,还能促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它会根据需求的变化而相应变化,并提升家电制造的功能,而这个功能还要和其他社会服务联系在一起。

在“互联网+”的概念下,地产业形成的社区模式,加上金融服务、远程医疗服务、健康、保险等各类市场化服务的内容,通过智能互联网的方式,再和大型电器制造商结合在一起,便形成“跨界组合经营”的新地产模式。这是智慧城市建设可以期待的一个模型。

那么从中央层面来讲,如何通过城镇化释放潜在的消费需求、刺激经济增长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在2015年4月的一次主题演讲中,介绍了相关两方面的政策。

第一,通过土改、户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释放潜在的需求能力。当然,制定改革政策,必然涉及到利益调整,恐怕遇到来自部门的、地方的、区域的各种利益的阻碍,这是积累了几十年的固化矛盾。第二,通过创新,解决城市化发展可能带动的内在需求。而创新点就在智慧城市。

在“互联网+”概念提出之前,以上海等为代表的城市已经开始探索互联网与城市的融合。一方面是借助互联网推动城市各产业的进步,另一方面也探索如何使用互联网让人们的工作与生活更加方便与快捷。智慧城市的探索,在一定程度上为“互联网+”的提出做了提前的实践,同时也证明了可以以“互联网+”的形式来推动全社会全产业升级与转型。

目前,智慧城市的建设在国内外许多地区已经展开,国内的如智慧上海、智慧双流等,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不同地域的智慧城市布局体现在产业与城市管理上,譬如新疆克拉玛依利用清华同方大数据技术整合教育资源,福建龙岩正在着手解决数据共享问题,杭州宁波利用大数据解决医疗问题,重庆交委则用大数据解决交通问题。这些地方的初步成效体现了智慧城市的重要性,同时一批专注大数据、物联网、物流行业等的企业也涌现了出来,最早是IBM提出了“智慧地球”,后面才有了“智慧城市”,如“智慧冰雹”等做数据起家的企业也开始做智慧城市的整体解决方案。

智慧城市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叫法,前些年的“平安城市”等都是类似的,各级政府也一直在推进与民生相关的新的科技技术。民生始终是最大的消费市场,从民生着手定能催生出更多的相关企业,这也正是拉动内需的一方面。从早年的“电灯电话”到后来的家庭集成信息配电箱,再到智能对讲、智能门禁,再到智能家居、智能电网等等,这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往前推行,这个部分到了现在被叫作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将成为“互联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互联网+”是一个整体观与方法论,智慧城市的实现则是当前实现“互联网+”的首要任务。

“互联网+”时代中小城镇智慧城市的发展方向

现阶段中国的城镇化,除了依托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更要着力于中小城市,特别是中心镇、县城等小城镇的发展,它们拥有富足的自然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强大的农村转移人口承载力。

在“互联网+”热潮的影响下,在“智慧城市”已成为全国新型城镇化战略选择的大背景下,国内已经有不少县、镇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如无锡市阳山镇、昆山市张浦镇、佛山市乐从镇等地均先后开展了“智慧城镇”、“智慧乡镇”建设。作为连接城乡纽带、推动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支点,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小城镇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主力军。

与大城市相比,中小城镇的面积、人口、经济规模都相对有限,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社会和环境问题相对简单,基础设施和应用服务更容易满足居民需求,智慧城市建设整体更易规划和协调,建设效果也更易显现。特别是在城市信息化建设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容易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城市发展与信息化建设同步推进。

同时,中小城镇在地域、产业、文化等方面通常具有鲜明的特色。对于经济规模较小的中小城镇而言,如何凸显城镇特色将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此外,相对大城市,中小城镇经济基础薄弱,特别是地处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中小城镇,经济发展压力巨大,产业聚集度不高,对富余农村就业人口的吸纳能力不足,迫切希望通过智慧城市建设带动县域经济创新发展。

受视野、经济基础、建设意识等因素影响,中小城镇特别是农村,信息化建设严重滞后。大多数中小城镇在城市管理和社会服务信息化建设方面,仍然主要满足于上级政府对本区域的基本要求,以提升政府管理效能为主,对于切实解决民生实际问题、提升便民惠民服务质量,在意识和手段上均比较欠缺。

中小城镇智慧城市建设应从城镇品牌、公共服务、特色产业多方着力,可以有三个方向:

首先,因地制宜,打造独具特色的智慧城镇品牌。智慧城市内容复杂庞大,对于城市规模和经济总量都偏小的中小城镇,必须要紧密结合城镇发展定位和自身特色,做好前期规划和顶层设计,找准智慧城市建设方向,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智慧城镇品牌。

其次,服务“三农”,提升公共服务智慧化水平。与大城市相比,中小城镇的“城市病”尚未显现,但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普遍偏低。因此,应着力加强以服务“三农”为核心的公共服务能力建设,针对农民特色需求,建设基于云计算模式的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全面整合各种涉农资源,为农民提供便民服务、智慧农业、农产品电子商务等全方位信息化服务。

第三,依托资源,促进特色产业智慧化发展。中小城镇应立足自身实际,充分挖掘旅游文化、特色农产品等资源优势,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积极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智慧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以特色产业带动县域经济创新发展。同时,要大力发展和吸引“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以规模企业为龙头,带动“一镇一品”、“一村一品”的区域特色经济规模化发展。

如丽水市遂昌县开创了具有全国农产品电子商务里程碑意义的“遂昌模式”,在阿里巴巴集团的带动下,通过“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商+网商+传统产业”的商业模式,构筑了信息时代的县域经济发展道路。

地处浙西山区的遂昌县,有着丰富的农林茶果等经济作物资源,但由于地处山区,城镇化的步伐相对比较缓慢。近年来通过与国内知名电子商务企业的合作,以遂昌县网店协会和几家专注农产品的电子商务企业为龙头,带动起了该县的电子商务生态发展,促进地方传统产业,尤其是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实现电子商务化,延伸产业链条,走出了一条具有区域特色的经济规模化发展道路。这种以农产品电子商务为突破口的智慧城市发展模式,也是一种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大胆尝试,也引得国内许多中小城镇、甚至乡村纷纷仿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