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将打破企业霸权
在此前的传统经济时代,企业对于市场的垄断往往是有形的和无形的。
在传统经营的时代中,大多数企业搞的是规模经济,这是基于市场需求的相对单调以及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要求而形成的。因为这时的人类社会首要实现的目标是物质充裕,这实际上在无形中就形成了一个卖方市场。因为消费者不得不在既定的产品中做出选择,在付出更低的代价之后,在一定程度上总要牺牲个性化的需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工业化时代的供需市场上,核心永远是企业和它所生产的产品,消费者在很大程度上只能被动地在现有的规格、款式中挑选批量复制生产出来的产品。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消费者重新夺回在供需市场中的话语权和主导权。
有一种说法是,在“互联网+”的时代中,商业世界的权力真正开始向消费者倾斜了。例如,工业时代那种以生产厂商为中心的B2C模式,也就是“我生产什么,你消费什么”的模式——因为我的产品经济、实惠,正逐步被以消费者为中心的C2B模式所取代,也就是“我需要什么,你生产什么”。
这种倾斜的产生有几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在互联的世界里,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鸿沟被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打破了,为消费者提供产品的可以是整个互联网络而非少数企业;另一方面,数字化时代的技术进步使得企业响应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成为可能。
此外,基于互联网所形成的社会网络中,产生了个性化聚集的现象。共同兴趣、喜好的人群更容易在这个空间广阔的互动平台中找到自己的同类。这样一来,本来极度分散的社会大众越来越趋于形成不同的小众群体。年轻的一代越来越摒弃那种大众化的产品,而追求那些反映个性和个人诉求的产品以及服务。
就生产企业而言,由于生产智能化和工业互联网的发达,新的技术手段使其产品组合丰富的经济性得到了提高,生产环节与终端消费环节越来越紧密联结在一起,这些都使得消费需求导向而不是生产能力、成本导向占据未来市场的决定地位。
“互联网+”,改变传统行业的基因
正如我们一再强调的,传统行业的背后是人们的需求。“互联网+”颠覆了传统行业,乃至有一些传统行业要消失,但它颠覆的是传统行业的运作模式,而不可能颠覆人们的衣食住行、社交、生产等等基本需求。它是要用全新的方式来满足这些需求。
比如说,“互联网+”时代的现代农业是什么情形?人们可以一边享受着农产品大量增长带来的优裕生活,另一边惊奇地发现,千百年来人类的劳作身影已在农田里消失了,甚至传统农民这个职业也不存在了——你和身边的一位白领都在手机上玩开心农场,不同的是,你玩的是游戏,而他玩的却是真正的农场,弹指之间,播种、灌溉和收割就可轻松完成。
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率不高的情况,在全球很多国家和地区存在。未来的物联网智慧灌溉能够通过传感器探测土壤中水分含量,根据不同作物的根系对水的吸收速度和需求量的不同,控制灌溉系统进行有效运作,从而达到自动节水、节能的目标,还能增加产量。
“超级农作物(CropX)”是一家来自美国硅谷的创业公司,他们研发的传感器可以探测土壤状态,并用软件向农民们发送数据,建立“土壤物联网”。他们的产品可以收集地形信息、土壤结构和含水量,以决定土壤对水的需求是多少。“超级农作物”公司用移动应用客户端把云计算结果发送给农民,如灌溉地图和土壤水分状况等信息,农民也可以通过更改相应参数来计算不同区域土壤所需的灌溉量,做到滴水归田。
由上面这个例子,我们自然而然地会联想到,物联网可以嫁接到许多生产行业中去,传感器要火了!是的,从网络结构上划分,物联网可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感知层位于物联网三层结构中的最底层,是物联网的数据和物理实体基础。没有感知就没有物联数据的采集,也没有网络上物体的特征数据,感知是物联网的先行技术,也是物联网应用的核心。
物联网作为“互联网+”的底层技术,成为中国政府政策扶持的重点。工信部、发改委等多个部门设有物联网专项基金,相关部委推出了一批示范项目。中国国内的传感器市场也呈现出了快速增长趋势,2009年到2013年,传感器市场年均增长速度超过20%,2014年市场规模达到860亿元,2015年市场规模被预计或达到1100亿元以上。
物联网在国际上也是各家抢占的高地。美国已将物联网上升为国家创新战略的重点之一,欧盟制定了促进物联网发展的十四点行动计划,日本的U-Japan计划将物联网作为四项重点战略领域之一,韩国的IT839战略将物联网作为三大基础建设重点之一。
目前,互联网巨头纷纷收购相关物联网技术公司,如Google收购Nest,Nest收购Dropcam,三星收购SmartThings,Facebook收购Oculus,赛普拉斯收购Spansion,高通收购CSR等,一系列与物联网应用相关的并购案,从IT、设备商延伸到了半导体和电子元器件等领域。分析人士指出,与物联网相关的收购案例集中爆发,反映出企业对物联网未来发展的普遍看好。
那些被“互联网+”颠覆的传统行业
曾经流行这样的说法:
邮政行业不努力,顺丰就替他努力;
银行不努力,支付宝就替他努力;
通讯行业不努力,微信就替他努力;
出租车行业不努力,滴滴快车就替他努力。
……
“互联网+”时代仿佛是一个可以颠覆任何传统行业的时代。
正如上文所说,传统行业的背后是人们的需求,而“互联网+”是“基于互联网来满足人们的种种生产、生活需求”。那么我们就可以说,“互联网+”并不单单是“加”上传统行业,带传统行业且行且远,其实还意味着“革”传统行业的“命”。
为什么?因为“互联网+”意味着满足人们种种需求的方式将会发生革命性变革,传统行业和经营模式在它的面前越来越显得无力。从根本上来说,传统行业是以旧的技术条件来满足人们的需求,但是如前所说,互联网新技术革命意味着用新的技术手段来满足人们的需求。因应新的技术的出现,必然会出现新的行业来替代传统方式。
如果我们说“互联网+”绝不能等同于“传统行业+互联网”,而是要革传统行业的命,我们就不得不回顾那些已经或即将被互联网所颠覆的传统行业,这有助于我们更深刻领会正在来临的“互联网+”大时代。
(1)零售业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先是带来了零售商品疯狂打折,为什么?销售成本低了、价格透明了、口碑公开了、信息多元了、买卖双方的信息更加对称了。
传统零售业对于消费者来说,最大的弊端在于信息的不对称性。在美国人威廉·庞德斯通的《无价》一书中揭示了这样的事实:心理实验表明外行人员对于某个行业的产品定价心里是根本没有底的,商家只需要抛出锚定价格,消费者就会被乖乖地牵着鼻子走。所以在讨价还价的传统零售业中,总是“买的不如卖的精”。
但是,C2C、B2C模式完全打破了这样的局面,将交易的世界变得平坦、透明、可知,将一件商品的真正定价变得透明。网络大大降低了消费者的信息获取成本。让每一个人都知道这件商品的真正价格区间,使得区域性价格垄断不再成为可能,消费者不再被蒙在鼓里。
不仅如此,人们在交易平台上留大量的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的缩写,中文直译为“用户原创内容”),也就是消费者对购买某一物品后的评论。对于消费者来说,要买一件商品,别人对这个商品的消费感言当然是最具参考价值的,这些大量的UGC制造出了口碑,同时也就为网络购物建立起了一种信任机制。这些都是传统零售业不可能拥有的优势。
预测未来的零售业:
第一,会变成线下与线上的结合,价格同步。第二,同质化的强调功能性的产品将越来越没有竞争力,而那些拥有一流用户体验的产品会脱颖而出。
(2)批发业
传统批发业有极大的地域限制。例如,一个想在北京开家小礼品店的店主如果需要大老远地跑到浙江去进货,他将不仅要面对长途跋涉,还需要面对商业信用问题。对他来说,每次批发实际上都是一次风险。
但当阿里的B2B出现之后,这种风险被降到最低。一方面,小店主不需要长途跋涉去亲自检查货品,只需要让对方邮递样品即可。另一方面,阿里建立的信任问责制度,使得买卖双方的信任不需要数次的见面才能建立起来。
预测未来的批发业:
第一,在互联网的影响下,未来的B2B应当是彻底的全球化,信任问题会随时间很好的建立。第二,在互联网繁荣到一定程度后,中间代理批发商的角色会逐渐消失,更多被B2C取代。
(3)制造业
传统工业化时代的制造业属于封闭式生产,生产何种商品、生产多少要由生产商来决定,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角色是割裂的。但是“互联网+”的时代将会瓦解这种状态。互联网的出现,使产品的生产环节与消费者的无限沟通、互动成为可能,消费者将全程参与到生产环节当中,和生产厂家共同决策,制造他们所想要的产品。这就是注定要诞生的C2B全新模式。例如,小米手机就是一款典型的用互联网思维做出的产品。
预测未来的制造业:
第一,传统的制造业将难以为继,在诸多消费品领域中,大规模投放广告、大规模批量生产时代宣告终结。第二,会进入新部落时代,消费品个性化、定制化,人人都是设计师,人人都是生产者,人人都在决策所在的部落的未来。
(4)广告业
传统广告是撒大网捕鱼,哪条街人流多就把大幅广告牌戳哪儿,哪个电视节目收视率高,就往哪儿插播广告信息,以便获得最好的广告效果。这种做法成本高,但也只有这样能最大限度吸引消费者的关注。但在“互联网+”时代,这种一网打尽式的传统广告业理论已然崩溃。目前,已由大规模投放广告的时代进入了精准投放的时代,消费者看到的广告信息恰恰就是他所感兴趣、有购买意向的产品。
美国最大的搜索网站谷歌率先推出了AdWords(关键词竞价广告)——购买关键词的竞价方式,可算是互联网广告业领头羊。相对于传统广告的撒大网捕鱼,谷歌的这种AdWords可谓是精准投放。哪一种方式更事半功倍,高下立判。而且,广告投放者还可以根据自己的业务需要、广告预算来选择投放时间、投放范围、模糊关键词投放、完全匹配关键词投放等等多种选择。
所以你在上网的时候越来越有这样的体验:只要在百度、谷歌、淘宝搜索过某个商品后,当进入相关的联盟网站,网页的广告处显示的都是你曾经搜索过的产品的相关广告。其精准之程度对比传统广告业来说是空前的。这种做法本质上是大数据的商业应用。
预测未来的广告业:
第一,未来的广告业将依托互联网大数据,进入精准投放模式,彻底改变传统的广告投放方式。第二,未来,在你酒后驾车被罚后,也许你妻子的手机里面会出现是否需要为你购买保险的短信广告。
(5)新闻传媒
我们以前心目中的媒体是什么?电影、电视、广播、期刊、报纸。它们发布着最新消息,传播着舆论、娱乐。它们象征权威、一言九鼎,既和我们近在咫尺,又和我们保持着可望不可及的距离。互联网给这一切带来了戏剧化的改变,每个网民一下子都可以成为消息的发布者了,也就是自媒体,自己也可以成为媒体了。
某知名都市类媒体的记者整整一年的时间没有报道过一篇独家新闻,他说:“所有发生的事,人家随手一拍丢到微博上,你写得再怎么生动,一不是独家二不是现场,根本一点意义都没。”即使碰到了突发事件,好不容易找着新闻点,等回去发稿、第二天见报,发现这件事早就在网上传得人尽皆知了。
传统新闻业本质上是一种带有垄断性质的行业,由专业新闻人来运作。自媒体的出现、小微媒体的活跃可以说是互联网发展进程的必然产物,它带来了信息的透明、透明、再透明!如果说传统新闻业是话语霸权的主导者,那么自媒体就是对话语霸权的解构,使得话语权力回归到每一个有话语权的言说者身上。
传统新闻业的报道都以客观严谨为原则,而来自自媒体的讯息则更加主观、人性化,是以“人”的身份而不是以某个机构、团体的身份去做信息的传播。未来的自媒体将不仅仅是某个行业新闻发布的传声筒,还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个人。
从传统新闻行业到自媒体,可以看作是从话语权威机构对人的信息传播变为一个有人格魅力的人对人的信息传播。另外,自媒体从业人员要想盈利,前提必定是需要依靠强大的个人魅力吸引到真正为你疯狂的粉丝。引用《技术元素》的话:“目光聚集的地方,金钱必将追随。”
预测未来的新闻业:
第一,传统新闻媒体的话语权衰弱,话语权将被分散到各个自媒体的山头。新闻业会反过来向自媒体约稿。第二,自媒体模式必将寻找到可行的赢利点,届时未来会有更多的新闻业中的人会出走办自媒体。
(6)通信业
互联网对电信业的冲击是最早显现出来的。回顾历史人们会发现,每一项新技术革命的成果总是在这个行业率先开花结果。因为,沟通和传递信息对于人类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需求。
互联网的出现使人与人在每一秒都可以以最低成本随时联系得到,可以说传统通信行业在“互联网+”的时代被OTT[4]是注定的命运。
过去15年来,在互联网的冲击下,电信行业经历了IP化、Web化和移动化的进程。在“互联网+”的时代,一方面要求移动容量有上千倍的增长,从而满足以5G为核心的基础设施要求;另一方面,面对互联网OTT模式,传统电信运营商正在从以运营商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型。
预测未来的通信业:
第一,世界需要的不再是手机号码而是WiFi,人们对电话和短信的依赖越来越少,直到有一天电话的技术被彻底封存起来,就像当年的电报一样。而手机号码、电话号码等词将出现在历史课本里。第二,未来你的手机不再需要2G、3G、4G、5G……信号,而是WiFi,可以设想,在未来WiFi技术也将进一步普及和升级,实现无缝对接、无处不在。而当无线网络技术突破后,有线宽带也将迎来终结。那时也将是人类进入全面物联网的时代——不再只是人与人的通信,更多的是人与物、物与人、物与物之间的通信、信息传送。
(7)酒店业与旅游行业
传统的酒店业与旅游行业由于信息的不透明性,经常会发生宰客现象,由于很多集团的利益纠葛,使得个人消费者的维权步履维艰。而当互联网出现后,这些被隐藏在黑暗角落处的东西会被彻底挖掘出来晒在阳光下。“海南一万元午饭”事件就是一次很好的互联网曝光案例。
预测未来的酒店业与旅游行业:
第一,互联网为二者建立起强大的问责制,未来一定有个大一统平台对这两个行业进行细致的评判考核。消费者受害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与此同时,这两个行业也将得到超越来自政府的更强有力的监督,不敢擅自作恶。第二,从消费者的角度再转移到这两个行业本身来说,这两个行业的未来一定会利用起互联网大数据,对消费者的喜好进行判定。酒店可以为消费者定制相应的独特的个性房间,甚至可以在墙纸上放上消费者微博的旅游心情等等。旅游业可以根据大数据为消费者提供其可能会喜好的本地特色产品、活动、小而美的小众景点等等,旅游业还可根据其旅行的时间地点以及旅行时的行为数据推送消费者可能会喜欢的旅游项目。
预测未来这两个行业不仅会自律还会做得更好,利用互联网沉淀出的大数据,想象力无穷。
(8)金融业
绝大多数人都不明白当时阿里为何要花如此高的代价从雅虎这只老虎口中夺回支付宝,直到余额宝风靡市场,人们才有恍然大悟之感,感叹马云这个局布得真是大,阿里要以互联网的搅局者姿态杀入金融业,让金融回归本质服务。
马云的那句“如果银行不改变,那么我们就改变银行”终于兑现了。其实早在2010年阿里就已经建立了“淘宝小贷”的试水,这次不过是将历史再往前推了一把。金融业本身面临的是历史潮流问题,已经不再是固有的僵化的金融体制可以阻挡的事。
预测未来的金融业:
第一,会全面互联网化。以大数据为依托,互联网会要求双方都有极高的透明信息,在最短时间内建立信任。第二,投资方与被投资方的信任问题将会直接由互联网的游戏规则进行建立,同时风险的评估也会更加透明客观且准确。第三,每一个被投资方的全部信息都会完全公开,从微博到家庭住址到人生经历等等。未来每个人连住址都将不再是隐私,他无法伪造任何虚假信息,也无法遁逃。未来,不是政府监管你,而是这个世界共同在监管你。
(9)保险业
保险业应该说是金融业的一种。传统保险行业最大的不透明性来自于代理层级关系的错综复杂以及上游的伪装信息,一款产品需要通过诸多过分包装的手段来面向投保人。投保人会低估真正的风险性。而保险公司受区域限制,其保险产品无法面向更多的受众,只能以代理模式为手段来推广产品。中国的保险行业是奇特的,这里面掺杂了诸多人情世故的因素,与其说是用户在与保险产品打交道,还不如说是在与人打交道。是的,保险业回归的时间到了。我们需要更简单更直接的面对面接触。
预测未来的保险业:
第一,将会逐渐摆脱人际网络而以更直接的方式面对投保人,风险、利弊不再隐藏。第二,基于大数据,未来人类的所有行为都会上传到云端,那么保险行业的想象力一定会更加爆发出来。未来的投保一定更细分更人性,依托广告业的变革,投保的广告也会更精准。
(10)医疗业
从患者角度来说,预测在未来:
第一,各个医院以及医师的口碑评价会在互联网上一目了然,当你看完病你就可以马上对该医生进行评价,并让所有人知道。第二,用户的生病大数据会跟随电子病历永久保存直至寿终。第三,未来物联网世界会将你的一切信息全部联网。你几时吃过什么饭,几时做过什么事,当天的卡路里消耗统统上传到云端。医生根据你的作息饮食规律即可更加精准地判断。第四,更多时候患者可以选择无需到医院就医,基于大数据的可靠性,可以直接远程解决,药物随后物流送达。
从医疗行业角度来说,预测在未来:
第一,病人描述病情的时间会缩短,沟通成本降低,医院效率也会大幅上升。第二,医院的不透明性会被迫开放,各种药品价格不再是行业机密。第三,当区域性的技术资源问题解决之后,医院也将进入自由市场,变成以服务用户为中心的优胜劣汰。
(11)教育行业
当前世界的教育行业可以说是一种精英主义教育,这种精英主义的教育并非是为了个性化发展人,而是为了培养出大学教授而设计,这是全世界教育的通病。
这种金字塔模式存在的原因就在于知识的封闭性、权威性,而如今互联网时代,这些知识的获取将不再是问题。人们面临的问题是,一个人如何不在教育中被异化,教育的本质不应当是知识的灌输,而应当是独立思考人格的建立。在未来,互联网会改变全人类的价值取向问题。
预测未来的教育行业:
第一,互联网会改变教育行业的价值取向,将单一的以成绩为主导的教育转变为对人个性的全面认可与挖掘,从单一走向多元,再从竞争走向合作。整个原有的金字塔型教育结构全部废弃,转变为“狼牙棒”形态。第二,开挖大数据,建立人格发展的大数据心理模型,对人进行个性化的发展以及长远规划。
(12)电视行业
在美国,电视行业没受到互联网巨大冲击的原因在于,其节目的原创质量,以及美国人的习惯性依赖。但是在中国电视行业就没这么幸运了,虽然少有成功的节目,但也无法阻挡被互联网融合的趋势。传统电视节目时代,人更多的是被迫选择,而互联网使得人的自由选择有了可能,选择权来了一个大翻转。
预测电视行业未来:
第一,互联网会让电视行业更加优胜劣汰,互联网并非是要取代电视节目,而是要对电视行业进行优胜劣汰的革命。各种有创意的网络节目会横空出世,挤压电视节目市场。第二,电视行业也可能会有本地化的OTT情况出现。你会看到本地的一个人在录一个本地化的方言节目,无所谓好坏,这是互联网长尾必然会诞生的产物,只要时机一到便会涌现。
(13)出版业
电子书的制作和发行成本几乎是跟传统的出版行业开了一个巨大玩笑,接近于0。传统的出版行业悲催了,因为未来除了营销策划基本没他们什么事了。但只要转型也许还能踏上时代的末班车,还有机会。
预测未来的出版行业:
第一,纸质书只会有部分继续存在:其一是经典著作;其二是个性化定制。第二,出版商将由互联网公司介入,传统出版商若介入互联网出版行业,将会更多的以营销策划者的姿态出现。第三,正版书籍将会受到应有的尊重,盗版逐渐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