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敬修虽不是演员或者播音科班出身,但是他了解孩子的喜怒哀乐,能用生动的情节、亲切的声音、迷人的腔调、夸张的表情来吸引孩子们,用一颗慈爱的心融化孩子们,逐渐,他成为了妇孺皆知的故事大王。
“七七”事变后,北平成了日本人的天下,电台也为日寇所控制。孙敬修用苍蝇暗喻日寇,编了个《灭蝇歌》,结果被日本人听出了弦外之音,歌被禁唱了。他不想为日本人做事,愤然离开了电台。
没几天,电台负责儿童节目的王栋岑(中共地下工作者),就找到他家里说:“中国的小朋友愿意听您讲故事,电台的儿童时间,由一个中国老师讲故事,至少可以把这段时间给占领了。”
从此,他开始用“柳稚心”这个名字继续在电台讲故事,直到日本投降。
1951年5月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办了少儿节目,孙敬修成为了特约播音员,专门在儿童节目“小喇叭”中向全国小朋友播讲故事。以后的十几年他每天都会抽半天时间在电台播音,1957年离开工作了35年的汇文一小后依然如此,一直到1966年退休。
“小喇叭开始广播啦……”他娓娓动听、引人入胜的故事,成了《小喇叭》鲜明的标致,成为了几代人脑海中抹不去的童年印记。
他在长达60余年的教育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儿童教育经验,并形成了一套儿童教育理论,归纳起来为六点——
一是,要让学生爱,这比让学生怕好上百倍。对学生要面带笑容,着装整洁;
二是,对同学,不分男女,不分美丑,不分大小,平等对待,一视同仁;
三是,对同学说话要讲信用,说到,就一定要做到;
四是,要根据儿童的理解能力,说他们能够理解的语言,声音的大小快慢都要适合他们的接受能力,随时注意他们的反应,随时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五是,多鼓励,少打击,对个别学生可以单独处理,不影响全班学习时间;
六是,不同的科目,要寓教于乐,利用同学们的求知欲,多用几种方式,上好每节课。
他将给孩子们讲故事作为自己的事业,当作一门艺术,一门科学。他一生讲了上万个故事,深受人们的尊重和怀念,被孩子们尊敬地称为“故事爷爷”。
1980年,已达80高龄的孙敬修,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87年获全国热爱儿童荣誉奖。
刘少奇夫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王光美曾评价孙敬修:“他把对党、对社会主义祖国的无限热爱,全部倾注在全心全意为儿童服务的工作中。他更加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悉心钻研讲故事艺术,希望儿童听了他讲的故事,都能成为勤劳、善良、聪明、勇敢和热爱祖国的人。他对儿童充满爱心,对艺术刻苦钻研,精益求精,逐步形成独特的——通俗浅显、自然亲切、形象生动、爱憎分明,民族化、大众化的讲故事风格,把故事讲得绘声绘色,成为蜚声海内外的著名儿童教育家。在中国历史上,他是第一个成就了这项事业的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人超过他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