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年,徐特立28岁,从宁乡师范学校毕业后,他立即与友人一起在长沙县梨镇创办起梨江高等小学堂,这是他第一次尝试办教育。
为了义务教育贫苦农民,他专招收农民子弟入学,还开办了速成师范班和女子班,实行“多教课,只吃饭,不要工资”的准则,深受人们称赞。
1910年,他为了解决穷人不能受教育的现状,与一批志同道合的教师,在长沙城北门外,创办了平民夜校,招收的200多名入学生大多是贫苦工人和店员。
1912年,为了普及长沙城乡的小学教育,他与友人商议,拟建1000所小学。为了解决师资问题,他白手起家办起了长沙师范学校;为办好师范,他既当校长,又任教员和校工,以筹集办学经费。
1913年,他为了解决家乡农民子弟读不起书的问题,腾出自家住宅,倾其所有置校具、聘教师,创办了私立五美高级小学,免费招收贫困学子。而他和家人却过着寒碜的生活。
在自己兴办教育的同时,他于1913年至1919年,还兼任湖南一师的教育学、各科教学法及修身等科教员,他人品好,思想进步,学识渊博,教学又好,在师生中威望很高。毛泽东后来回忆说:“我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时,最敬佩的两位老师,一位是杨怀中先生,一位是徐老。”
1924年夏,他赴法勤工俭学归国,谢绝了广东大学教授职位,一心为湖南教育尽力。为了解决女子读书难的问题,他依靠募捐、借贷等方式,在长沙师范左侧一栋杂屋,创办了长沙女子师范学校。创学初期,所有教员均是义务兼课,除厨师外学校没有一名勤杂人员,而是由他和学生一起做。
经统计,1919年以前长沙的教育,几乎都是徐特立一手兴办的,那时长沙800多所小学,所有教员都是由他培训,因此他在长沙教育界,赢得了一个“长沙王”的美誉。就如他给长沙师范毕业生写的《毕业歌》里说的那样:
休夸长沙十万口,子弟不教非我有。
十八乡镇半开化,少数通人难持久。
莫谓乡村阻力多,盘根错节须能手。
莫谓乡村馆谷薄,树人收获金如斗。
大家努力树桃李,使我古潭追邹鲁。
徐特立不仅心怀平民,为平民办学,而且,他还疾恶如仇,挥刀断指,愤然写血书,惊醒世人!
1915年5月7日,日本提出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袁世凯为登帝位找靠山,竟然答应了丧权辱国的条件,引爆全国人民的反袁运动。当时徐特立所在的一师,是湖南教育界反帝倒袁运动的中心。当天,他得知消息后,立即和杨昌济、方维夏等商议,决定编写一本书来彻底揭露袁世凯卖国求荣、复辟帝制的丑恶嘴脸。几个通宵后,一本《国耻篇》的小册子成了他们反袁的武器。
5月9日,《湖南公报》发出袁世凯正式承认“二十一条”的号外:“北京电,交涉已和平解决矣!”“四十八小时届满,无耻地屈服了!”
消息一出,所有师生群情激愤。不久,袁世凯为了加紧复辟帝制,指使亲信在全国各特地成立所谓“筹安会”,湖南同样出现了,各种反袁言论都被压制。为了反击这股逆流,徐特立和毛泽东、蔡和森等进步学生,共同编著《汤康梁三先生对时局的主张》,印为册子四处散发。
有一天,徐特立到兼课的长沙修业学校,应邀作时事报告。在台上他慷慨陈辞,历数袁的卖国事实和复辟野心,越讲越激昂、越讲越悲愤,突然他纵身跳下台,跑进厨房拿出一把菜刀,站回讲台挥刀砍断了自己左手小拇指,顿时血流如注。随后他以指蘸血,写下“请开国会,断指送行”的血书,交给即将赴京请愿的立宪派罗杰等人,他刚交出血书,就晕倒了。
从此,他断指明誓,血性美名,蜚声湖南,传遍神州大地。
次年6月,众叛亲离的袁世凯在护国运动压力下,做了83日皇帝,最终取消帝制,反帝倒袁斗争圆满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