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经风雨(1 / 1)

乱世先生 一丁 1062 字 1个月前

黄炎培出生在江苏川沙县的内史第沈家大宅,他是三兄妹中唯一的儿子,更是老大。

清同治二年,他爷爷黄典谟举家迁至川沙,黄典谟字厚余,曾寄居南邑瓦雪村,一生豪爽、豁达、健谈,国学生,辛勤疏导后生,备受乡邻尊敬。

可惜,他刚满月时,爷爷就走完了52年历程,驾鹤西去。父亲黄林,字叔才,排行老三,是个秀才。他刚出生时,父亲听接生婆说是个胖小子,就笑得合不拢嘴,妻子问给儿子取什么名字时,他父亲满脸笑容回应:“就叫炎培吧,让他一开始就带有一种怀古依恋的本色。将来无论是到天之涯,还是海之角,别忘了自己是炎黄子孙!”母亲定了他的小名——奎儿。

他躺在母亲怀里,并没听见父母的对话。多年后,他在《八十年来》一书中,写了一首诗纪念自己的生日:

生来伴我**黄,拼共西风战一场。

温暖母怀忍回忆,呱呱三日便重阳。

黄炎培父亲从师苦学,性格开朗,闲雅潇洒,雍容大度,落宕有致,尤重义气,仗义执言,好打不平。其一好友,南汇县周秀才父亡故,妻得一子,县衙突来传票,说他犯了“服中生子”之罪。他父亲听后,带上《大清律例》,随周秀才去找知县说理。

他父亲质问知县:“你知道路吗?你父亲是哪天死的?他妻子是哪天坐胎、哪天生子的?你办他的罪,依《大清律例》的哪条、哪款?”

知县瞠目结舌,只好回应说:“《大清律例》我没查过。”

他父亲抢过话头,义正词严地说:“《大清律例》分明没有这个规定,你这是‘故入人罪’!你知不知道?”

知县脸上顿时红一阵白一阵,看看面前这位俨然大官架势的人,只好点头称是,收回了传票。

他母亲是有250多亩土地的千金小姐,读过私塾,能写会画,知书达理,勤俭持家。母亲每天早早就起来,忙里忙外,孝敬老人,教养孩子。晚上一有空,母亲就坐到油灯下,手把手教儿子认字、写字,还给儿子讲故事,总是循循善诱地讲明人生的道理——

有天中午,他看见母亲炒了一盘喷香的菜,刚端上桌,他就急想吃,伸出手去抓。他母亲立即制止说:“奎儿,马上有客人来,等客人吃呀。待人好些,自己省俭些!”

有一天,他母亲病卧在床,看到他无所事事,就训斥说:“奎儿,你看!谁在那里闲**过日子?公公怎样?婆婆怎样?爹在外边怎样?农民一个个忙得怎样?只有你既不读书,又能不做事,怎么对得起人?”母亲病中大训,他到老都没能忘怀。

他母亲给他讲鼓词《珍珠塔》时,启发他说:“奎儿呀,你看方卿多苦哇,你将来要争气,学好本事,为穷人做点事情,也不枉来人世……”

1957年,他在无锡看锡剧《珍珠塔》,想起童年时母亲的提醒,回去含泪写下一诗:

余兴逢场听管弦,珍珠塔影隐华筵。

人情冷暖儿时知,母训回头七十年。

在《八十年来》一书中,他充满深情地写下自己的母亲:“根据我童真时的想象:世界上有美人,最美是我母亲;世界上有好人,最好是我母亲。”

9岁,他被母亲送到一私塾学习;13岁,刚32岁的母亲一病去世;4年后,父亲重病卧床。那天黎明,父亲突然对守在身边的他说:“奎儿,你17岁了,是个小大人啦,你该知道自己怎样做人、怎样生活。就是你两个妹妹都还很小,我放心不下。你是哥哥,要好好照顾她们,不要让她们受委曲。”他含泪说:“爹,你放心。”父亲听后撒手人间。

13岁失母、17岁丧父的他,为生活所迫,只得带上两个妹妹去外祖父家。外祖父孟荫余,不仅是大地主,文化水平也颇高,在川沙以东三里,有“东野草堂”书屋。他的青少年,就在这里读了十年书。家境贫寒,激发他刻苦用功。他的记忆力和理解力都很强,《五经》等经典,每课读一百行,次日就能一字不差地背诵。

老师出诗题“家在江南黄叶村”,他开首就写出“处士家何在?江南第几村”,得到老师褒勉。

他文思敏捷,有一天,一位长辈出上联试他:

相对一庭花,久而生厌;

他当即对出下联:

纵谈千古事,快也何如。

而后,他当过百货店的临时售货员、塾师,一面劳作,一面读书、习写诗文。

1899年,21岁的他在松江府以第一名高中秀才。

他高中后,当塾师的酬金提高到32元大洋,生活有所改善。

他的才华得到川沙周浦镇王筱云赏识,把女儿王纠思嫁给他为妻。23岁时他到南京应乡试,考中举人。

1901年秋,他考入上海首届南洋公学特班,选学外交科。当时,特班总教习是蔡元培,其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对他影响很大。不久,学校发生风潮,总办把南洋公学解散了。

这期间,他接触了严复翻译的《天演论》等新学书籍,开始在家乡从事教育、政治活动。

1903年春天,他主办的川沙小学堂开学。

他通过接触新学和兴办教育,痛感清王朝的腐朽,积极倡导变革。1903年6月18日,他和几个朋友应邀到南汇县新场镇演说,地方痞棍告他们毁谤皇太后、皇上,6月23日,南汇县知事逮捕了他们。上海基督教堂牧师惊闻此事,出面帮助,使他们在6月26日两江总督和江苏巡抚联署“就地正法”的电令到达前,获救脱险。

获救之后,他们当即赶往上海,亡命日本。当“西伯利亚号”驶出吴淞口,他心潮澎湃,对同伴说:“我原号楚南,现改为韧之。意思激励自己要像刀刃那样锋利,像牛皮那样有韧性地倾心报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