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效率是成功的保证(1 / 1)

做什么事情都要有实干的精神,做个实干者,摈弃华丽的高谈阔论,进取而稳健地选择自己的理想!

吃苦耐劳已经升华成一种追求事业成功的**、智慧和斗志!做个实干者,不管面对怎样的险境,不管现实如何艰难,都沉着冷静,充满勇气与自信,以一种宽容无畏的胸怀面对它、战胜它!

脚踏实地,学自有得

机关算尽的琢磨不如脚踏实地的生活,这是成功者的警言。

1.告诫晚辈自食其力

曾国藩出身贫穷,一生为官清廉,深知财可帮人也可害人的道理,所以从不利用手中职权为子孙后代敛集财富。他常常告诫自己的子侄,让他们不要有依靠父辈、继承万贯家业之心,要学会自立。

他为官一生,虽然没有很多遗产,但绝不是没有遗产的人。还远远未到临终前,他就在思考如何处理遗产的问题,他希望自己留给后人的都是有益无害的。这也是曾家的传统。

所谓穷则思俭,俭以善德,俭以养廉,有德有廉可谓君子,于此外又何所求耶?曾国藩认为,给子孙留下万贯家财,不如教子孙走正道,让子孙学会一些谋生的技能,自食其力。正所谓“处贵而骄,败之端也;处富而奢,哀之始也”,这就是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骄奢**逸,即使身处富贵,也注定失败。

正是出于这种认识,曾国藩平时对自己的子侄总是严加训诫,要他们学会谋生的一技之长,并告诉他们:在家业兴旺之时,要想到衰败时的光景;人处在高位之时,要想到处于低位时的光景。富贵显赫的人家,更不能忘记这个道理。

曾国藩认为富贵不可长久,不可以官为生。常训诫子侄要以种田作为永远的家业命脉,只要这根命脉不断,曾家的人就不会受穷、受苦。家族的兴旺与发达,不能倚仗一时的官爵,如果子孙后代不思进取,懒惰懈怠,再大的家业也会化为乌有。

曾国藩的为人思想与左宗棠不谋而合,左宗棠的教子思想也是以德性为本。左宗棠说:“尔曹能谨慎齐家,不致困饿。若任意花销,以豪华为体面;恣情流**,以沈(同沉)澜为欢娱,则吾多积金,尔曹但多积过,所损不已大哉!”意思是说如果你们任意花销,我积的钱越多,你们犯的错误就越多、越大。左宗棠的话虽严厉,却能警醒后人。

曾国藩一生为官,阅历丰富,且看多了官宦子弟骄奢**逸,然后四处流浪,最终落个饿死沟壑的下场。基于这种认识,他要求弟弟国潢设法将自己在家乡的田产出手,或捐作元吉公的祭田,或捐作星冈公的祭田,或转售他人,所得的钱银供家中日需之用。在曾国藩看来,官宦之家不蓄积银两,子弟就会明白,自己如不努力上进,将来父亲不再为官,便有饥寒之患。懂得此中道理,子弟也就会以自强自立勉励自己,学会谋生的技能。

曾国藩认为家族的兴旺发达取决于家庭贤人的出现,曾国藩眼中的“贤人”是指能够自立之人,他常说:“家中要得兴旺,全靠出贤子弟。若子弟不贤不才,虽多积银积钱积谷积产积衣积书,总是枉然。子弟之贤否,六分本于天生,四分由于家教。”又说:“所贵乎世家者,不在多置良田美宅,亦不在多蓄书籍字画,在乎能自树立子孙。”而这种“自树立”之人,是指具有维护家风、兴旺家族能力的子弟。

曾国藩一生崇尚自立于世,从他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历经艰辛,但始终努力不弃,终有所成。他严于律己,对自己的子弟也是同样要求。他做官不贪,不爱钱,更不为后代积财,在今天也是令人感叹不已的!

2.宁为耕读之家,不为官宦之家

1854年2月上旬,曾国藩的父亲命令他写一副对联挂在大厅之上,他写道:

有子孙有田园家风半读半耕,但以箕裘承祖泽;无官守无言责世事不闻不问,且将艰巨付儿曹。

曾国藩对父亲的见解十分赞同,他常说,他依靠祖宗的积善行德,年纪轻轻就“一帆风顺”做了高官,深怕由于自己一个人享用而致使家道中落,因此极力劝诫各位弟弟和子女们:愿咱家成为耕读孝悌之家,而不愿成为官宦之家。

他在给弟弟的信中也表达了类似的意思,说:

我们弟兄身处这样的时代,名声远扬,应以钱少、产业少为好。一则平日里可以避免别人眼红,招人妒忌。二是看到家中窘迫的状况,子孙们也不至于一味讲究奢侈了。我们曾家历代的立家气象、格局没有改变,从嘉庆末年到道光十九年,我见到祖父星冈公每天生活守常规。不相信医药、堪舆、和尚、巫师、祷祝等事,这也是老弟曾经亲眼见过的。我们这一辈的人认真遵守家风,则家道便可多支撑些年,望老弟率纪泽及各位侄儿切实做好。家中木器还不齐备,请老弟帮兄购置一些,家具只求结实耐用、不要超过三百两银子。不图雕花镂图,但油漆要好一点,这样能经久耐用、房屋不求华美,周围要多种竹术松柏,多留些地做菜园,即使占去一些田地也不要紧,清贫俭朴就像穷苦人家,所领的养廉银全部充公使用。没有购置一廛房地、一区田亩,吃饭不过四簋,男女婚嫁,不过两百银子。

别说古人了,即使是现在,多数人的观念也是用尽办法为子孙积聚财富。即使后代不能自立也不舍流落街头,遭人耻笑。然而他们却没想过为子孙留下过多财产,反而是害了子孙。因钱多生活无忧,子孙就变得不思进取,最后导致举吃山空。

持之以恒,死而后生

俗话说:“坚持就是胜利。”这是一种坚强的信念。坚持了,说明已经尽力,即使没有成功,也会无怨无悔;没有坚持,就等于早早放弃,更不可能获得成功。

1.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曾国藩自始至终担当着平定太平天国运动的重责,在连年的征战生涯中,他遭受了别人难以想象的挫折与磨难,几度九死一生,但他始终不放弃,坚持到底,最终取得了胜利。

曾国藩的成功,原因之一就在于他坚持到底,并不断努力。其弟曾国荃开始在雨花台扎营时,曾国藩劝说曾国荃道:“太平天国军气势犹如旺盛的火焰,现在不可对他们有什么意图。”他又以“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希望曾国荃明了清军所面临的险境,速速退兵。曾国荃却认为在坚固的城池下面驻兵,可以持久,因此他无论如何都不退兵。

当时整个战局对曾国藩很不利,曾国荃不听劝阻,轻兵冒险前进,力量薄弱,这时湘军各营又遭到疾病的困扰,战斗力大大下降。一旦天京城下的湘军被太平军击溃,再想组织足够的力量形成包围之势简直难上加难,其结果不只是前功尽弃,最重要的是曾国藩无法向朝廷交代。所以,曾国藩根本睡不着觉。他在给儿子的信中说,自己这两个月十分忧心战事,牙痛得也厉害了,心情更是糟糕。

在如此险恶的环境下,曾国藩费尽心思,调动了一切可以调动的兵力,用以援助危在旦夕的雨花台大营。为了得到最为真实的消息,从而做出没有私毫偏差的判断,曾国藩躬身前往雨花台大营进行视察。一路上劳苦奔波,未加休息的曾国藩就急于听取曾国荃的汇报;在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原则下,曾国藩又亲自视察了雨花台的防护措施,看到曾国荃的所有防御工事都井然有序、有条不紊,脸上终于露出了喜色。

此后,曾国藩从大胜关赶赴金柱关、龙山桥,随后由东西梁山入裕溪口小河,查看了雍家镇、运漕镇、石涧埠、无为洲,接着从神塘河出发回到了北京。短短一个月内,曾国藩不顾舟车劳顿,查阅了进兵天京的各部湘军的防御工事,他认为“曾国荃围军坚定,水陆楫睦”,决心取消撤兵的念头。曾国藩将双方力量进行反复对比、全面分析后得出湘军不能撤,撒军恐怕扰乱军心,军心动摇则胜利遥不可及的论断。

最终,曾国藩凭着自己坚强的忍耐力取得了最终的胜利。耐力是人适应周围环境的心理因素和物质因素的总和。曾国藩的战略中最忌打持久战时“势穷力竭”。他认为作战时将士们的精力、士气,整个战争中战略战术的布局、全部的作战计划、粮饷的补充都至关重要。两军对峙时没有这些准备,根本就没有力量与对方抗衡,更谈不上取得战争的胜利。曾国藩带兵打仗并不求胜心切。与此相比,他更注重战势的发展,认为在持久战中要让士兵充分休养,养精蓄锐,抓住时机再举兵攻打,以得到最后的胜利。

2.恒实是事业成功的关键

曾国藩在《恒箴》里说道:“自吾识字,百历及兹,二十有八载,则无一知。曩者所忻,阅时而鄙;故者即抛,新者旋徙。德业之不常,日为物牵,曾未问或愆,黍黍之增,久乃盈斗。天君司命,敢告马走。”又说:“闻日知录:易经有曰‘易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一言以蔽之曰: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读之不觉愧?”

曾国藩常常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反省自己,认识到有恒实是一个人事业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他在日记中说道:“我几十年来因循守旧不肯下苦功学习作文,现在我已渐渐衰老,悔恨也来不及了。”

由此可见,曾国藩无论做人,还是带兵打仗,都有一种坚韧进取的精神。不下决心则已,一旦下了决心认定其正确性,那么无论条件如何艰苦,前途如何险恶,他都义无反顾、不避艰难、奋进拼搏,从死中求生。

自咸丰三年曾国藩带兵作战,直到攻下安庆,在这个时期,他可以说天天在艰难困苦中挣扎,几度九死一生。但他坚持不懈,奋勇进取,从困境中寻找生机,终于获得成功。曾国藩说:“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玉汝于成。李申夫尝谓余怄气从不说出,一味忍耐,徐图自强。”从这里可以看出曾国藩屡受挫折,但愈挫愈勇,不论在什么环境中都不忘坚忍和进取,令人不得不佩服他。

曾国藩的有恒和进取不仅表现在战事上,更在家训中。他说:“人生唯有常是第一美德,余早年于作字一道亦尝苦思力索,终无所成。近日朝暮写,久不间断,遂觉月异而岁不同。可见年五分老少,事五分难易,但行之有恒,自如种树蓄养日见其大而不觉耳。”

可见,为人做事,贵在一个“恒”字,持之以恒,方能有所成。观点虽然简单易懂,但却不是人人都能做到。

以自强为立身之本

自胜者强,自强者胜。战胜别人的人只是有力量,而战胜自己的人才算坚强。自强与成功有着内在的联系,虽然自强者未必都能成功,但“不自强而功成者天下未之有也”。

自立才能自强,这是人人都懂的道理,却并不一定人人都能做到。曾氏家族为什么能一门英杰?正是曾国藩以自立要求子弟,以自立姿态立身行世的结果。曾国藩以自强为立身之本,他说:“从古帝王将相,无人不由自立自强做出。”他的这一理念,正来自于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的精神。

在曾国藩读过《周易》之后,他对自身有了更深一层的感触。咸丰元年(1851年)七月十一日,他在日记中写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仁者以厚德载物。”并且,他还对《周易》中的“自强”思想加以发挥补充,使“自强”一直贯穿于他处世应变的行为当中,并且内化为了自己思想中的核心内容。

曾国藩的一生,从个人的求自立,到国家的求富强,一直贯穿着这种自强的思想。他对王夫之刚直不阿的性格佩服得五体投地,他曾对子弟说:

天之生贤人也,大抵以刚直葆其本真。其回枉柔靡者,常滑其自然之性,而无以全其纯固之天……国藩尝采辑国朝诸儒言行本末,若孙夏峰……王而农(王夫之)……梅勿庵之徒,皆硕德贞隐,年登耄耋,而皆秉刚直之性。寸衰之所执,万夫非之而不可动;三光晦、五岳震而不可夺。故常全其健之质,跻之大寿而神不衰。不似甘俗孱懦竖子,依违濡忍,偷为一切,不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崇高的理想迈进,总会有所收获,有所成就。

自强是什么?是努力向上,是奋发进取,是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和不懈追求。自强者的精神所以可贵,在其依靠的是自己的拼搏奋斗,而非父辈的荫庇提携。自强是自立的前提,不自强无以自立;自立是奉献的前提,不自立何谈奉献。

有人奋斗是因为他的环境艰苦,一旦条件改善了,他也就没了奋发向上的动力了。曾国藩能在安适中自省自强,确实令人感佩!

积极进取没有不成之事

一个人能否有所成就,关键在于他是否能够做到“恒久”,曾国藩提出“天道忌巧”的观点,意思是说,只要能不断努力、积极进取,就可以实现自己的目标。他曾经引用理学大师倭仁的话说:“没有间歇是最难做到了,就是圣人那么伟大纯正也从不停止进取。颜回三个月没违师命,这一点很不容易学。像日月那么至高至洁,也并非所有圣贤都能企及的。”

1.敬德修业,积极进取

曾国藩的救世人生哲学观非常突出,这也是他“苟能立志,何事不可为”的思想的核心。曾国藩一生以“敬德修业”四个字来不断勉励自己,督促自己去积极地思考,积极地做事,以求取每一次进步,当然,这四个字也是曾国藩不断提高自我修养的座右铭。

积极进取是耐力与意志力的体现。一个人无论如何伟大,相对于奔腾不息的历史而言,总是渺小的,一个人不可能一生都是一帆风顺,出现逆境在所难免。对待逆境,不要逃避现实,既不要做以卵击石般的无谓牺牲,又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懂得积极进取。

曾国藩在《杂著》中专门引用《周易》的“否卦”,他对这一卦的卦辞有不同于常人的理解:事业得不到发展,道路闭塞不通,是因为行为不正的奸佞之徒当道而造成的。奸佞当道,道德高尚、坚守正道的人是吃不开的。这种时刻,做什么事情总是失去的多,得到的少。

好佞当道,小人得势,就不会政通人和。正派而能干的人很难展示才干、发挥作用,如果直言或试图有所作为,不仅无济于事,反而会遭受陷害。大的方针政策不能变动,只好在具体工作的小地方做些补救,损失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如果一味顺从,人成为逆境的奴隶,也就不能改善自己的处境,更谈不到有所作为了。

2.敬德修业,等待机会

两军对峙勇者胜,两军相持久者胜。曾国藩认为,打持久战最忌讳的是“势穷力竭”。其中,力是指将士的精力,势是指大局以及整个作战计划。意思是说,只要坚持下来,就有抗衡的机会,积极进取的同时,要注意等待时机。

曾国藩从“湘军首领”到“中兴之臣”,可以说是成就了自己一生的大业,这与他的不断进取有很大的关系。在曾国藩身上,特别体现出一种自我修养的力量,正如他自己所说:“吾人只有敬德、修业两事靠得住。敬德,则孝悌仁义是也;修业,则诗文作字是也。此二者由我做主,得尺则我之尺也,得寸则我之寸也。今日进一分德,便算积了一升谷;明日修一分业,又算余了一文钱;德业并增,则家私日起。至于功名富贵,悉由命定,丝毫不能做主。”

他还这样讲道:“遇逆境,须有志有恒,乃有成就,遇逆境,正可困心横意,大加卧薪尝胆之功,切不可固愤废学。”他把学习作为提高个人修养的基本要求,并且要求子孙后代不可抛弃积极进取的精神,要有志、有恒。

曾国藩非常注重自己的“敬德修业”,并且把“敬德修业”看做是每日有所进步的必要基础,这也是一种积极进取的表现。他希望“德业并增”,这是他人生之所以进取的重要原因。他认为,要实现“敬德修业”的远大抱负,就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因此,他主张:“圣贤之所以为圣贤,所争皆在大难磨折之日。”

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与子序言圣人之道,亦由学问、阅历渐推渐广,渐习渐熟,以致以四达不悖。因戏称曰:乡人有终年赌博而破家者,语人曰:‘吾赌则输矣,而赌之道精矣。’从古圣贤未有不由勉强以几自然,由阅历悔悟以几成熟者也。程子解《孟子》‘苦劳饿乏,拂乱动忍’等,语曰‘若安熟也,须从这里过’。”

曾国藩认为,若想成为成功者,就要“敬德修业”,积极进取,而没有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精神是难以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人生的进取,是从“学问”两字开始的,只要能够坚持下去,阅历就会逐渐广博,渐习渐熟,就可以获得成功。

积极进取是一种提升自我的动力,是人生修养中应该具备的一项基本要求,曾国藩就是在这样一种奋发进取的思想基础上,不断完善自我,终于实现了这个“敬德修业”的远大抱负和人生目标。

势不可用尽,功不可独享

有难同当,有功独享,是事业的大忌。

曾国藩提出“有难先由己当,有功先让人享”的观点,认为“此乃事业之基”。他还把与别人分享功劳当做是减祸之道,是加福添寿之药方。

1.盛名之下求自保

曾国藩认为,权重于一时,会树大招风,盛名之下难以自保,因此,反复自律:

古人得虚名而值时艰者,往往不克保其终。思此不胜大惧。将具奏折,辞谢大权,不敢节制四省,恐蹈覆负乘之咎也。

为此,他告诫自己和部属、亲属一定要注意“富贵常蹈危”这一残酷的历史教训,自古胜败轮回,有福必有祸,要谨防乐极生悲,他说:

日中则昃,月盈则蚀,五行生克,四序递迁,休旺乘除,天地阴阳,一定之理,况国家乎?况一省乎?况一门乎?

一般的人在处世和求利方面,大多都是奋勇争先、当仁不让的,但是,作为一代名臣的曾国藩却反复告诫自己:“不敢为天下先。”曾国藩认为,人才不同,则其缺陷也各不一样。对于一些颇有才干的人来说,“傲慢”、“目中无人”是最大的缺点。

曾国藩说:“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吾因军事而推之,凡事皆然。”因为才干超人,本来就引人注目,而又加之狂傲,就会将自己置于众矢之的的境况。所以此等之人应该学会深藏不露,不可事事都争“天下第一”,曾国藩常常引用老子所说的“不敢为天下先”这句话,就是不敢以占据第一等而自居。

作为曾国藩九弟的曾国荃具有暴烈的性格和急功近利的天性,曾国藩对这个弟弟的性格十分了解,因而常常用自己的经历和体会来训诫他,让他不要事事都做天下先,这完全是从曾国荃的个性缺陷出发而提出的金玉良言。

曾国荃当年进攻金陵时,曾国藩为了教他少居功惹祸,每次写信都多有提醒警告的话,身为朝中第一汉臣的他深深知道大名气不可强求。

果然,后来曾国荃攻克了两个省,功勋虽然不能说不可磨灭,但其事业根基已十分深厚。此时的曾国藩对其弟已不患不能通达、不患不能自立,但患其不能稳固适应,患其不能自甘寂寞而繁荣发达。因而又劝告曾国荃以后安身立命总应该从风平浪静方面考虑,千万不要掀天揭地。

与此同时,曾国藩深深地反省了自己率湘军出征以来的经验教训,认为自己高傲视人、落落寡合、不能以柔克刚是最大的毛病,事事争天下先会伤别人之心,夺别人之志,导致嫉妒和攻击。

当湘军主力正攻打天京外围的时候,对许多人来说,这正是曾国藩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但是这让曾国藩反而惴惴不安,思考着自己应该寻找退路了。因此在同治元年(1862年)秋冬之际,湘军在攻打雨花台时,曾国藩就想上书辞去两江总督及钦差大臣职,只是由于曾国荃的反对而作罢,但是他仍决定在两者中辞去一职,以示自己不敢贪恋权位。当天京攻破,有人“劝进”时,曾国藩断然决定裁撤湘军五万人。

这种种迹象表明,曾国藩是一个深知官场权术之人,知道在什么时候放弃,以求保全身家性命。

2.功不己居,名不己出

曾国藩说:“宦途险恶,在官一日,即一日在风波之中,能妥帖登岸者,实不易矣。”“我要步步站得稳,须知他人也要站得稳,所谓立也。我要处处行得通,须知他人也要行得通,所谓达也。”

曾国藩把这种信念用在自己的事业中,就是功不己居,名不己出。在军营里,每每听到曾国藩谈到收复安庆的事,他总是归功于胡林翼的出谋划策,多隆阿的艰苦战斗;谈到后来攻下金陵,则又归功于各位将领,而没有一句话提及他自己以及他的弟弟曾国荃。谈到僧格林沁进攻捻军的时候,赞扬他能吃苦耐劳,说自己比不上他的十分之一二;谈到李鸿章、左宗棠,称他们是一代名流,不是说自愧不如,就是说谋略莫及,这些从他的奏折、信函、日记中都能表现出来。

一个最突出的例子就是,曾国藩与左宗棠均为朝廷重臣,由于政见不同,关于他们不和的传言有很多。

曾国藩性格内敛,左宗棠性格张扬,时人多说:“曾公眼中有左宗棠,左公眼中无曾国藩。”不过,矛盾归矛盾,曾国藩对左宗棠这一出自自己部下的幕僚一直礼让为怀。这还得从湖南巡抚陈宝箴曾经给曾国藩讲起的一次亲身经历说起:

有一次,湖南巡抚陈宝箴去南京见曾国藩,曾国藩见他汗流满面,问是什么原因。陈宝箴笑着说:“我是给人做了一回鲁仲连。我来的路上乘船,舵工和橹公因操作意见不一致而争吵。两个人越说越生气,竟然舍船登陆,将船停在了半途。船上没有船工,在水流的冲击下都快要翻了。我有些害怕了,就赶紧登了岸,对那两个人说:‘你们是因船而怒,可见都是爱船之人。现在你们舍船而斗,船没有人管,都快翻了。为什么不同舟共济,一起保护此船呢?’这两个人都被我所感动。于是我邀请他们进了一家客店,出钱置酒,二人和好如初。耽搁了这么半天,我怕来迟,所以跑出汗了。”

曾国藩听说了这个故事,若有所思,最后大笑说:“难道我还不如一个船工吗?”从那以后,曾国藩和左宗棠虽然意见分歧还是很大,但在军事计划上却从没起过冲突。

因此,对于大功之名,大任之职,他常常只是推让,才能持盈保泰,“不敢为天下先”的意思盖由此而来。

置身官场的人,除了那些十足的奸佞之辈、利禄之徒,许多人总还是希望生前身后能够留下个好的名声。岂不知这却潜伏着危险。古时封建统治的最高掌权者不只对战功卓著的大将们心怀猜忌,对那些政绩突出、德行优异、名望崇高、口碑传颂的大臣,也是心存嫉恨的,一旦你的光芒超过了君王,形成了一种喧宾夺主的态势,你的灾祸大约也快要临头了。

古代大臣中的一些智者,总注意把握住一个分寸,不要使自己的光芒太为耀眼,以致使得君王的形象显得相形见绌、黯然失色;要有意识地掩饰一下自己的美德卓行,甚至故意干出几件不怎么得人心的事,自毁名声,以使君王得到一种心理上的平衡,从而释疑化妒,以求自身的安全。

曾国藩懂得树大招风的道理,因此,他一向不愿争功夺利,因为这样只会为自己带来更多的嫉妒者,使自己陷于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