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放飞心灵(1 / 1)

威廉·费德曾经说过:舒畅的心情是自己给予的,不要天真地去奢望别人的赏赐。舒畅的心情是自己创造的,不要可怜地乞求别人的施舍。

除掉心灵的杂草

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三个弟子漫游天南海北,广闻博记。弟子们个个都是满腹经纶。一天,哲学家在旷野中的一片草地坐了下来,对弟子们说:“你们都已是饱学之士,在你们的学业结束之前,现在我们上最后一堂课。”

哲学家问:“现在我们坐在什么地方?”

弟子们答道:“坐在旷野里。”

又问:“旷野里长着什么?”

弟子们答道:“旷野里长满了杂草。”

哲学家说:“是的,旷野里是长满了草,不过现在我想知道是如何除掉这些杂草。”

弟子们大大出乎意料,一直探讨人生奥秘的哲学家最后一课竟是如此简单的问题。一弟子抢先开口:“用手拔掉即可。”另一个弟子答道:“用锄锄掉会省力些。”第三个弟子更为干脆:“用火烧最为彻底。”

哲学家站了起来,说:“那好,现在你们就按各自的方法除一片杂草,没除净的一年后再在此相聚。”

一年后,几个弟子都来了,原来的地方已不再是杂草丛生,不过还是参差不齐长着一些不知名的草在风中摇摆,而哲学家却没有来,但在地上却摆着哲学家一生的全部著作,上面还留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

弟子们顿时大悟,而哲学家却从此杳无音信。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不是用手拔,不是用锄锄,也不是用火烧,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让庄稼占据这片旷野。

智慧点拨

面对人生、事业、爱情,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有过彷徨,有过迷惘,如果迷离的纷华遮住了我们的双眼,纷乱的声音笼罩住我们的耳膜,苦苦的求索而找寻不到心灵的净土,此时杂草变得很容易侵占我们的心灵,若不能及时的作认真的自我审视与剖析,我们的心灵很快就要荒芜。拔、锄、烧,都不能彻底除掉心灵的杂草,即便是一毛不剩,可我们所期望的并不是光秃秃的心田,每个人都希望在生命的画板上涂上斑斓的色彩,所以我们应让心灵沉浸在春风细雨中,让金色阳光遍洒心灵的每一处角落,只有这样,我们的灵魂才不受纷扰。

上帝的忠告

有一天,上帝来到人间,遇到一个智者,正在钻研人生的问题。上帝敲了敲门,走到智者的跟前说:“我也为人生感到困惑,我们能一起探讨探讨吗?”

智者毕竟是智者,他虽然没有猜到面前这个老者,就是上帝,但也能猜到他绝不是一般的人物。他正要问上帝您是谁,上帝说:“我们只是探讨一些问题,完了我就走了,没有必要说一些其他的问题。”

智者说:“我越是研究,就越是觉得人类是一个奇怪的动物。他们有时候非常善用理智,有时候却非常的不明智,而且往往在大的方面迷失了理智。”

上帝感慨地说:“这个我也有同感。他们厌倦童年的美好时光,急着成熟,但长大了,又渴望返老还童;他们健康的时候,不知道珍惜健康,往往牺牲健康来换取财富,然后又牺牲财富来换取健康;他们对未来充满焦虑,但却往往忽略现在,结果既没有生活在现在,又没有生活在未来之中;他们活着的时候好像永远不会死去,但死去以后又好像从没活过,还说人生如梦……”

智者感到上帝的论述非常的精辟,他说:“研究人生的问题,很是耗费时间的。您怎么利用时间呢?”

“是吗?我的时间是永恒的。对了,我觉得人一旦对时间有了真正透彻的理解,也就真正弄懂了人生了。因为时间包含着机遇,包含着规律,包含着人间的一切,比如新生的生命、没落的尘埃、经验和智慧等等人生至关重要的东西。”

智者静静地听上帝说着,然后,他要求上帝对人生提出自己的忠告。

上帝从衣袖中拿出一本厚厚的书,上边却只有这么几行字:

人啊!你应该知道,你不可能取悦于所有的人;你应该知道,最重要的不是去拥有什么东西,而是去做什么样的人和拥有什么样的朋友;你应该知道,富有并不在于拥有最多,而在于贪欲最少;你应该知道,在所爱的人身上造成深度创伤只要几秒钟,但是治疗它却要很长很长的时光;你应该知道,有人会深深的爱着你,但却不知道如何表达;你应该知道,金钱惟一不能买到的,却是最宝贵的,那便是幸福;你应该知道,宽恕别人和得到别人的宽恕还是不够的,你也应当宽恕自己;你应该知道,你所爱的,往往是一朵玫瑰,并不是非要极力地把它的刺根除掉,你能做的最好的,就是不要被它的刺刺伤,自己也不要伤害到心爱的人;尤其重要的是:你应该知道,很多事情错过了就没有了,错过了就是会变的。

智者看完了这些文字,激动地说:“只有上帝,才能……”抬头一看,上帝已经走的没影没踪了,只是周围还飘着一句话:“对每个生命来说,最最重要的便是: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上帝。”

智慧点拨

其实对万物都不要寄予太高的期望,谁也无法保证它不是空中楼阁,惟有在过程中寻找快乐。人生就如同一条绵延的小路,永远不要希望一眼望穿,那不真实,也不现实,一路哼歌,看看四周变换的风景,也不失为一种朴素的快乐。

永不退缩

我们看看下面这个人的经历:

1816年,家人被赶出了居住的地方,他必须工作以抚养他们。

1818年,母亲去世。

1831年,经商失败。

1832年,竞选州议员,但落选了。

1833年,向朋友借钱经商,但年底就破产了,接下来他花了十六年,才把债还清。

1834年,再次竞选州议员,当选了!

1835年,外婚妻去世。

1836年,精神完全崩溃,卧病在床六个月。

1838年,争取成为州议员的发言人,没有成功。

1840年,争取成为选举人,失败了!

1843年,参加国会大选,落选了!

1846年,再次参加国会大选,当选了!

1848年,寻求国会议员连任,失败了!

1849年,想在自己的州内担任土地局局长的工作,被拒绝了!

1854年,竞选美国参议员,落选了!

1856年,在共和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争取副总统的提名,得票不到一百张。

1858年,再度竞选美国参议员,再度落败。

1860年,当选美国总统。

这个人就是林肯。他凭借永不放弃的精神,获得了最后的成功,并如愿以偿地当上了美国的总统。

智慧点拨

由林肯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到:在成功的道路上,失败是不可避免的。只有放飞你的心灵,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不受愤怒的摆布

1936年9月7日,世界台球冠军争夺赛在纽约举行。路易斯·福克斯的得分一路遥遥领先,只要再得几分便可稳拿冠军了,就在这个时候,他发现一只苍蝇落在主球上了,他挥手将苍蝇赶走了。可是,当他俯身击球的时候,那只苍蝇又飞回到主球上,他在观众的笑声中再一次起身驱赶苍蝇。这只讨厌的苍蝇破坏了他的情绪,而且更为糟糕的是,苍蝇好像是有意跟他作对,他一回到球台,它就又飞回到主球上来,引得周围的观众哈哈大笑。

路易斯·福克斯的情绪恶劣到了极点,终于失去了理智,愤怒地用球杆去击打苍蝇,球杆碰到了主球,裁判判他击球,他因此失去了一轮机会。路易斯·福克斯方寸大乱,连连失利,而他的对手约翰·迪瑞则愈战愈勇,终于赶上并超过了他,最后拿走了桂冠。第二天早上人们在河里发现了路易斯·福克斯的尸体,他投河自杀了!

智慧点拨

所向无敌的世界冠军竟然被一只小小的苍蝇击倒了!真是太可悲了!其实这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当愤怒来临的时候,只要善于自我克制,做自己情绪的主人,不要让冲动把我们带到人生危机的边缘。俗语说的好:不能生气的人是懦夫,而不去生气的人才是聪明人。

认清自己

原一平的身高只有145厘米,貌不惊人,可是在日本的寿险业里,他是一位响当当的人物。他因为连续15年保持了全国业绩第一,所以被尊称为“推销之神”。

他从小个性叛逆顽劣,曾经用小刀杀伤了老师。7岁时,他穷得连中餐都吃不起,并露宿在公园。各位亲朋好友都认为他是没有希望的“废人”,但在27岁时,一位老和尚的一席话却改变了他的一生。

有一天,他向一位老和尚推销保险,老和尚说:“听完你的介绍后,丝毫引不起我投保的兴趣。”

老和尚注视原一平良久,接着又说:“人与人之间,像这样相对而坐的时候,一定要具备一种强烈吸引对方的引力,如果你做不到这一点,将来就没什么前途可言。”

原一平哑口无言,冷汗直流。

老和尚又说:“年轻人,快去改造自己吧!要改造自己首先必须认清自己,你知不知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你在替别人考虑保险之前,必须先反省自己,认识自己,然后才能成就自己!”

“反省自己?认识自己?”

“是的!**裸地注视自己,毫无保留地彻底反省,然后才能认识自己。”

老和尚的这一席话,就像当头棒喝,一棒就把原一平打醒了,从此他坐禅修行,大彻大悟,成为一个成熟的人。

智慧点拨

“认识你自己”被公认是希腊哲人最高智慧的结晶。一个不断经由认识自己、批判自己而改造自己的人,智慧才有可能渐趋成熟而迈向成功之道。

被奚落的年轻人

提起维克多·格林尼亚教授,人们自然就会联想到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格氏试剂。无论哪一本有机化学课本和化学书籍里,都有关于格林尼亚的名字和格氏试剂的论述。但是,你可知道,这位伟大的发明者也曾走过一段曲折的道路吗?

1897年5月6日,维克多·格林尼亚出生在法国瑟儿堡的一个有名望的资本家家庭,他的父亲经营一家船舶制造厂,有着万贯资产。在格林尼亚青少年时代,由于家境的优裕,加上父母的溺爱和娇生惯养,使得他在瑟儿堡整天游**,盛气凌人。他没有理想,没有志气,根本不把学业放在心上,整天梦想着能当上一位王公贵人。

然而,在一次午宴上,一位刚从巴黎来瑟儿堡的波多丽女伯爵竟然不客气地对他说:“请站远一点!我最讨厌被你这样的花花公子挡住视线!”这句话如同针扎一般刺痛了他的心。要知道由于他长相英俊,瑟儿堡年轻美貌的姑娘,都愿意和他谈情说爱。一开始他为这句话而自卑、疯狂,偏执,不久他就醒悟了,开始悔恨过去,产生了羞愧和苦涩之感。从此他发奋学习,发誓要追回过去浪费掉的时间,而每当灵魂和肉体麻木的时候,他就用这句话来刺痛自己。后来,他离开了家庭,并留下一封信,上面写道:请不要探询我的下落,容我刻苦努力地学习,我相信自己将来会创造出一些成就来的。

维克多·格林尼亚来到里昂,拜路易·波韦尔为师,经过两年刻苦学习,终于补上了过去所落下的全部课程。后来他又进入里昂大学插班就读。在大学期间,他的刻苦赢得了有机化学权威菲利曾·巴尔的器重。在巴尔的指导下,他把老师所有著名的化学实验重新做了一遍,并准确地纠正了巴尔的一些错误和疏忽之处。终于,在这些大量的平凡实验中,格氏试剂诞生了。

格林尼亚一旦打开了科学的大门,他的科研成果就像泉水般地涌了出来。基于他的伟大贡献,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他1912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此时,他突然收到波多丽女伯爵的贺信,信中只有一句话:我永远爱你!

智慧点拨

正是由于格林把别人的奚落当作激励自己的动力,而没有当作自己自暴自弃的借口,才会有今天的格林试剂,才会让我们又多了一位伟大的化学家。

大人物丽特

一天,丽特在超市购物时,看见一个站在收银台前付款的中年男子。他尽管身穿普通的运动装,长相一般,可身上似乎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他虽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能算中等身材,但好像比别人高出一头。这名男子走出超市时抬头挺胸,神态真像一个大人物。这一点也引起了旁边搬运工的注意,他的眼神里充满了敬意,干起活来手脚都勤快了。

一直到这个人离开后,丽特才回过神来,注意到周围的人与他大不一样。瞧!为他结账的收银员是那样无精打采,提着购物篮的顾客个个低头弯腰。而丽特呢?大门边的镜子里出现的是一位不堪重负的妇女形像,或许是由于提的东西太多而无法直起腰来。猛然间,母亲经常对丽特说的几句话在耳畔响起,“亲爱的,把腰挺起来!如果你想像耳朵被一根绳子拽着,你就一定能站直。”一想到有根绳子拽着自己,丽特的头和上身便很自然地直了起来,高了许多。在大门边的镜子上,丽特看到一位朝气蓬勃的妇女的身影,与刚才镜子里形象判若两人。

然而好景不长,由于下午5点恰逢在交通高峰期,丽特急急忙忙赶着回家,又必须在7点钟回公司开会前草草吃完晚饭,丽特塑造的美好姿势在来去匆匆中已不复存在了。第二天下班后,丽特到一家服装商店选购衣服。说来真怪,不论什么款式的时装,在身上试穿时都不对劲,不是显得臃肿,就是好像紧身。虽然丽特转动身子换了几个角度,但也无济于事。丽特意识到,自己的形象实在是欠佳。这时候,昨天在超市的那位男子突然闪现在脑海中。丽特想,如果自己也能像他那样挺起腰杆,站得笔直,那么试穿在身上的这套服装不是会更好看吗?

丽特马上仰首直腰,对着试衣镜一照。天啊!好像是专门为她设计的衣服,碍眼的皱褶和鼓囊囊的部位不见了,丽特马上对这套衣服爱不释手。

“夫人,真合身!”在一旁帮丽特试穿的店员评论说,“您看上去好像瘦了一点。”

不错,镜子里的丽特看样子好像少了几磅。丽特在某本生活杂志上读过一篇减肥文章,题目是《如何能在几周里减肥数磅》,而现在,丽特想到的是《如何能在几秒钟里显得苗条》的新标题。

站直以后的丽特不仅觉得体态轻盈,而且似乎还年轻了许多。可不是嘛?以前购物时常有背痛的毛病,现在不翼而飞了;走起路来全身各个部分好像各就各位,不像以前那样挤缩在一起,丽特感到格外舒适惬意;开车回家时精神愉快,轻松快乐。一个又一个的新标题不断在眼前涌现出来:《如何在几秒钟里变得好像年轻几岁》、《如何在几秒钟里让全身更加舒服》。

然而,由于多年来养成的不良习惯在丽特身上根深蒂固,要站直并非易事,坚持下去更是困难重重。

有一次去赴宴,丽特由于担心与来宾不相识,生怕会讲错话,所以毫无兴致。但这又是一次推不掉的应酬,只好不情愿地穿上了晚礼服。一看见镜子中的自己,丽特想起了“站直”的命令,假设有一根绳子将丽特拉了起来,站得笔直,随后以这种姿势出现在宴会的来宾中。

优美的姿势对自己外形的重新塑造固然使丽特惊讶,但是由此而引起的精神面貌和感觉的变化更令她震惊不已。

丽特深切地感受到,在自己抬起头站直时,似乎有这样一个声音在耳边说:“您充满自信,感觉非常好,是一个大人物。”

客人们也交口称赞,表现出尊敬。他们一定在想:“如果她感到自己是一个人物,那么她必定就是。”

这时的丽特容光焕发,与来宾们交往起来应对自如,得心应手,再也不像平日那样笨嘴拙舌。丽特又想到了一个《如何在几秒钟里变得自信》的新标题,那天晚上丽特睡得格外香。

在后来的好几个星期里,丽特发现长期的优美姿势对自己大有裨益,使她充满了自信。

智慧点拨

天生我才必有用,其实每个人都是大人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每个人都是了不起的。

取不到的香火

很久以前有一个老妇人,与一个独生子相依为命。老妇人原以为可以与独子长相依靠的,不料独子突然得了重病,不治而亡。

老妇人的邻居帮助老妇人把死者埋了,老妇人痛失爱子,死也不肯离开坟地。她不吃不喝,哭呀哭呀,只想与儿子一道离开人世。就这样过了四五天,老妇人果然气息奄奄,命在旦夕了。

这时,虚竹大师来到老妇人身边,问道:

“您为何停在坟间不肯离去呢?”

“唉!我惟一的爱子离我而去,我痛不欲生,只求同儿子一同离开人世。”老妇哭着说。

虚竹大师又问老妇:“你想不想让儿子活过来呀?”

老妇一听,精神倍增,说:“当然想呀,你可有什么办法么?”

虚竹大师道:“你如果能找来一种香火,我便可以拿着此火为你儿子许愿,叫你儿子复活。”

“那是什么样的香火呢?”老妇问。

“这种香火就是从来没有死过人的人家燃着的香火,你去把它找来吧。”虚竹大师说。

老妇听信虚竹大师的话,便四处讨香火去了。

每到一户人家,老妇就问:

“你家死过人吗?”

“死过,曾死过不少人呢。”

老妇继续走,每到一户,老妇依旧问:

“你们家以前死过人吗?”

“死过,我们的祖先都在我们前面死了。”

“怎么会没死过人呢?”回答几乎千篇一律。

老妇跑了许多路,问了不知多少户人家,每家的回答,几乎一模一样。无可奈何,老妇回来了,告诉虚竹大师:

“我已经询问了所有人家,却没有一家没有死过人的,这样的香火看来我是取不来了。”

虚竹大师说:“既然如此,你又何必为死了儿子而过度悲伤呢?”

老妇人恍然大悟。

智慧点拨

几乎每个人在生活中都要遭受类似失去亲人的不幸,我们要冷静客观地看待这种境遇,不要因此而盲目怨天尤人。